⑴ 如何辨別小狗腹瀉
狗狗嘔吐拉肚子有很多原因,要確切的找出狗狗腹瀉的原因,對症治療。
一、消化不良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尤其常見於半歲以下的小狗,單純性的消化不良也叫溏便。
1、換食物
小狗的腸胃很嬌嫩,因為消化系統很嬌嫩,而且還缺少好多消化酶,在小狗三個月以下的時候吃罐頭或單純的肉類是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消化不好就會拉稀,要是不管他就會越拉越稀,造成脫水。
需要的話控制飲食,可以先餓1天左右,並且以後每頓也不要喂的過飽,讓她腸胃先調理好對待這種情況的拉稀不要緊張,重在調節。
2、著涼
換季的時候,氣溫交替,很多狗狗都容易發生拉稀的現象。一般來說只要其的精神、食慾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可以考慮是天氣突然變化,著涼的原因導致拉稀的,要適當給狗狗保暖和調節他的消化。
二、腸炎
症狀是除了拉稀,狗狗的精神狀態也不大好,體溫升高。這種情況下狗狗的症狀和狗傳染性腸炎(犬瘟)非常相似,在確定狗狗已經免疫過之後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治療,否則請盡快去醫院檢查確診。
可以口服慶大黴素針劑。葯店常見的是8萬單位兩毫升裝的,每次喝2萬單位,每天兩次。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慶大半個小時後,需要給狗狗喂些活菌類的助消化葯,如乳酶生、媽咪愛等,幫助恢復消化的能力。
三、寄生蟲
需要吃葯打蟲,最好先去醫院做個便檢,再針對性的用葯。狗狗拉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觀察他的精神狀態和食慾,如果和平時沒什麼區別給他調理一下腸胃就可以了,要是有發熱和精神不佳的表現應該就是有炎症了,可參考上面關於腸炎的治療方法或者到醫院檢查治療。
此外,感染犬瘟,細小,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等等也會拉肚子,看你的狗狗是哪種情況。狗狗剛到你家是新換的環境,狗狗要熟悉幾天的,對人,對環境,對水土,對吃喝都要適應下的,最好是給買點土黴素片
每天給喂一片,預防狗狗倒換水土導致拉肚子。建議先暫停餵食,只給水喝,小狗餓幾天沒事的,等它腸胃好些了,它自然會找吃的了。過兩天還沒好轉可以去葯店買包「思密達」(1-2元一包)分3次,一天喂2次。一盒「慶大黴素膠囊」(6-7元一盒),一粒分三次,一天兩次,用溫開水調開一起喂給狗狗吃,這對狗狗嘔吐拉稀的治療和保護腸胃有好處。我家金毛以前也是這樣,吃過這葯後就好了,也不用去看醫生,效果很好。若還有其他症狀那就要帶它去看醫生了。這只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你。祝你的小狗狗早日康復,健康成長。
⑵ 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1.急性腹瀉
(1)細菌感染人們在食用了被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後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里急後重、發熱等症狀。
(2)病毒感染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如:感染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後,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
(3)食物中毒是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患者可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急性胃腸道症狀。
(4)喜食生冷食物,常飲冰啤酒,結果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瀉。
(5)食物滯留消化不良,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於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噯氣(打嗝)等症狀。
(6)著涼夏季炎熱,人們喜歡呆在空調房內或開著空調睡覺,腹部很容易受涼,致使腸蠕動加快導致腹瀉。
2.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
(1)腸道感染性疾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症①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腸炎。
(3)腫瘤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病(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等。
(4)小腸吸收不良①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②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⑶ 常拉肚子是什麼原因怎麼調理腸胃
常拉肚子是什麼原因?怎麼調理?
經常腹瀉的原因較多,可能由功能性疾病引起,也可能由器質性疾病引起。
功能性疾病中最常見的是腸易激綜合征,但目前為止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認為由綜合因素導致,包括腸道長期低度炎症、腸道動力紊亂、內臟高敏感性、腸道菌群改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因素。
治療需針對病因進行調整,可用調整腸道動力的葯物,如曲美布汀、匹維溴銨,也可用調整腸道菌群的葯物,如雙歧桿菌、布拉氏酵母菌等。還可用調整神經功能的葯物,如調節神經遞質的葯物,包括抗焦慮、抑鬱葯物進行綜合治療。
如果是器質性病變,如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特殊的炎症性腸病,可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擇美沙拉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等進行相應治療。所以經常腹瀉的原因不同,採取的治療方法也不同。出現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之後再針對疾病治療,才能夠比較好地控制症狀。
⑷ 求助求助!貓在貓砂拉稀怎麼分辨,貓在貓砂盆怎麼看拉稀
1、怎樣在貓砂觀察是否拉稀
貓咪的排便正常的時候,在貓砂中可以看到干硬,成型良好的便便,且撿起來不會有印記。當貓咪的便便有水分,有一點不成形、軟軟的,那貓咪可能就是軟便了。但是當貓咪的便便徹底不成形的時候,在貓砂里想水一樣的話,那貓咪就是拉稀了。家長就要及時給給貓咪檢查身體,找出貓咪拉稀的原因,然後做出治療。
2、了解貓咪為何拉稀
貓咪拉稀有很多原因,像食物餵食不當的話,所以家長要檢查貓咪的食物是否腐爛、變質等,或者是給貓咪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天氣突然變冷,貓咪著涼;當貓咪體內有寄生蟲破壞貓咪的腸道;比較嚴重的是貓咪得了腸胃炎的時候,貓咪拉稀是比較難治療的。無論貓咪是因為什麼原因拉稀的,家長都要及時治療。
3、治療貓咪的拉稀
貓咪如果是因為食物問題拉稀的話,家長要更換新鮮的食物,保證貓咪食物的干凈、新鮮。還要給貓咪做好保暖措施,不要讓貓咪著涼。給貓咪按時、定期驅蟲等。還要給貓咪餵食喵.想..益生菌調養腸胃,吃一些清淡、養腸胃的食物,當貓咪得了腸胃炎的話家長就要帶貓咪到寵物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後期再餵食益生菌進行調理。
⑸ 如何分辨小狗是怎樣拉肚子的
狗狗的腹瀉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症狀。而導致腹瀉的原因又是多種多樣,如:病毒、細菌、環境的改變、食物過敏、吞噬異物、有機磷及植物中毒、寄生蟲等等。當狗狗發生腹瀉時主人是很難根據腹瀉情況分辨其原因的,看著心愛的狗狗生病的樣子更是心疼不已。那麼,腹瀉的預防就非常重要了。下面我談一下預防腹瀉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第一、喂養:狗狗的喂養應該定時定量,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這樣有助於它的腸胃機能。千萬不可以讓狗狗飢一頓飽一頓的,那會使腸胃機能紊亂,可能會發生頑固性腹瀉。如果是4個月以內的小狗的話,狗糧應該用溫水泡一會兒再喂,但泡過的狗糧不能放久了,否則會變質。狗狗啃骨頭是天性,
但是小狗最好不要喂,特別是雞骨頭,狗狗消化不了,很可能會刺破消化器官。另外,狗狗的飲用水要清潔,最好半天更換一次,因為不潔的水中可能含有很多的細菌或病毒哦。
第二、生活環境:狗狗的活動空間及用品要保持清潔,並且要定期消毒。它的住處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保持通風良好。如果要帶狗狗旅行或是要帶它到另外一個地方,那在路途中它的飲食、作息等要倍加小心。人在旅行的時候還容易腹瀉呢,更何況狗狗呢?當狗狗到另外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它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時要保障它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並且飲食等方面最好不要做改變。
第三、遛放:在帶狗狗散步的時候,它會喜歡到處嗅一嗅,以搜集更多的信息,這時主人可不能掉以輕心。不要讓狗狗嗅不明的物體也不能讓它在外面揀東西吃(可以通過訓練「禁食」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有的狗狗長期不吃纖維類食物,體內缺乏纖維素,在遛放時喜歡吃一些植物,這也要阻止,因為有些植物狗狗吃了會中毒。如夾竹桃、馬鈴薯葉、萬年青等。另外,當聽說或發現附近有別狗狗、特別是數條狗狗患病時,在遛放時就要注意不要讓自家寶貝和別的狗接近。
第四、免疫、驅蟲:免疫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狗有許多傳染病,例如犬瘟熱、細小 病毒腸炎等,其中有些病是致命的,而且一旦發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只有通過預先接種疫苗來預防。首次免疫需要連續注射3針疫苗,每針之間間隔2-4周的時間。在打完3針之後,每隔一年還要注射一針疫苗,因為疫苗的效力只能維持1年。注射疫苗的時候狗必須是完全健康的,不能有不正常的反應或疾病,一般抱回家的小狗需要觀察1周左右,沒有異常才能去注射疫苗。從注射第一針疫苗開始,狗就處於危險期,因為疫苗是弱毒,此時不能給狗洗澡(防止感冒),在3針注射完並過了1周之前不能帶他出門(防止感染病毒)。有些腹瀉是由於體內寄生蟲引起的,一般小狗都有體內寄生蟲,例如蛔蟲、鉤蟲等,這和人類的小孩是類似的。因此需要給狗定期驅蟲。一般1歲以下的幼犬每2-3個月驅蟲一次,一歲以上的成年犬每半年驅蟲一次,最好是在春秋兩季進行。
⑹ 貓咪腹瀉的原因可能是過敏或不耐受,如何區分
過敏和不耐受是兩個概念,食物不耐受是指貓咪無法消化該食物,食物過敏是指免疫系統對食物的異常反應,症狀不僅僅為腹瀉,食物中毒等。食物不耐受是迄今為止貓食物相關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容易導致滲透性腹瀉。
⑺ 怎樣區分小豬拉稀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還是營養性的
一、分類
細菌性腹瀉主要有5種,都各有不同:
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主要是黃白痢及水腫,一般在3—4周齡常發。
梭菌性腸炎引起的腹瀉以紅痢為主,發病也在3—4周齡期間。
增生性腸炎:表現為習慣性腹瀉,引起的的原因一般與天氣突變、飼養密度過高、更換飼料及抗菌葯添加劑使用不當等因素。
副傷寒:由沙門氏菌引起,該病的發生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多雨潮濕季節較為多發。,病豬體溫在40.5~41℃
豬痢疾:豬痢疾由腸道內豬密螺旋體與腸道內厭氧菌相互作用而發病。多發生於7—12周齡的仔豬。病豬發病初期體溫達40—41℃,排黃色或灰色軟便,不久減食,後期糞便呈水樣,常混有血液、粘液和黏膜,隨之糞便呈油脂樣或膠腖狀。病豬拱背吊腹,迅速消瘦,食慾減退,渴欲增加,最後患豬因脫水衰竭而死亡。
病毒性腹瀉主要有4類:
傳染性胃腸炎:豬傳染性胃腸炎對各個年齡段的豬均易感染,但以2周齡以下的豬較為多發,且死亡率較高。患病仔豬常在吸吮母乳後發生嘔吐,不久出現劇烈腹瀉,排黃色或灰色水樣稀便,糞便中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小塊,惡臭,病豬日齡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豬流行性腹瀉:豬流行性腹瀉主要發生於冬末春初的寒冷季節,1—5日齡內的仔豬感染率最高,症狀最為嚴重,病死率也最高。病豬體溫正常或稍微升高,精神沉鬱,食慾降低,日齡較大的豬症狀較輕,日齡較小的豬症狀較重。仔豬發病初常發生嘔吐,排灰色或黃色粥樣或水樣稀便,惡臭。剖檢病死豬可見小腸腸管脹滿,充滿黃色內容物,腸壁變薄,腸系膜呈樹枝狀充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
圓環病毒的腸炎型:飼養的育肥豬在很多情況下出現久治不愈的不明原因腹瀉。其臨床表現為腹瀉與正常排便交替出現,用葯效果不明顯,反復遷延。病因則是圓環病毒損害腸道組織,腸道組織功能衰竭,腸壁萎縮,引起的慢性腸炎。
輪狀病毒病:輪狀病毒病以冬末春初季節最為多發,且多發生於2月齡以內的仔豬,死亡率較高,可達50%以上。病豬精神沉鬱,不願走動,常於採食後發生嘔吐,排黃色或灰褐色水樣或糊狀稀便,並常因腹瀉脫水在3—7天內死亡。
營養性腹瀉:在仔豬方面主要是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仔豬腹瀉,因為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的消化機能不夠完善小腸絨毛發育滯後,胃蛋白酶的活性較低,仔豬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能力較差,從而引起仔豬消化不良而發生腹瀉。
二、治療
病毒性及細菌性腹瀉:
仔豬:一心養豬痢即好
對於哺乳期的母豬:用一心養豬圓克清+一心養豬復方阿莫西林來過奶止痢、凈化奶水。
營養性腹瀉:
主要調整飼料的配方,調整其蛋白含量。
提高飼養管理,保持好母豬的膘情防止過肥。
⑻ 怎麼辨別寶寶拉肚子是著涼還是細菌感染
新生兒胎便 正常的新生兒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解胎便,而早產兒排泄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正常情況下,胎便呈墨綠色,較粘稠,無臭味,主要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毳毛等組成。一般在2—4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在生後24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便,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應由醫生詳細檢查一下。 新生兒移行便 移行便也稱過渡期大便,是指在餵奶數天後,新生兒的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胎便和正常大便混合,呈黃綠色。新生兒喂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到移行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多數嬰兒在吃奶2—3天後呈現移行便,然後逐漸呈黃色糞便。若開奶延遲,或攝入奶量太少,移行便出現的時間也將推遲。 正常大便的特點 正常大便的性狀和喂養方式有關。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磅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里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9種異常大便的性狀及處理: 1、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只要給予足量喂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這可能是由於嬰兒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腸道感染的可能性,那麼父母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3、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4、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5、大便惡臭如臭雞蛋味。這是提示孩子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輔食。還可以給孩子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孩子消化。 6、大便變稀,含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7、大便為淘米水樣,排便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症狀。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瘙癢等症狀。首先考慮是膽道梗阻,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9、血便。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嬰兒腸道出血,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以上狀況均需要立即到醫院診治。 嬰兒便秘 嬰兒便秘是很常見的問題,一般是指嬰兒超過3—4天不排大便,排出的大便又硬又干,甚至出現肛門損傷、出血等情況。如果嬰兒存在便秘,大便表面帶有少許鮮血絲,則可能是硬便損傷肛門所致,只要便秘糾正後血便可自然消失。如果孩子的大便不硬,排便又挺順利,也沒有腹脹及嘔吐現象,精神和食慾都很好,那麼就算孩子2—3天才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處理。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有:沒有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添加的輔食量不足、食物過於精細或者飲食中缺少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此外,添加了配方奶的嬰兒也容易發生便秘,因為配方奶中的酪蛋白較多,含糖量較少,容易使大便乾燥。嬰兒活動過少也是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 便秘的處理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大便減少是因為母乳不足,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可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給嬰兒添喂點米湯;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選用含有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每天順時針給孩子按摩腹部有助於改善便秘,每次10—15分鍾,每天2—3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