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地理如何分析氣候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更新手機程式 2025-05-22 13:31:24
手機怎樣恢復數據 2025-05-22 13:26:25

地理如何分析氣候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2-01 12:17:36

① 高中地理知識點:氣候因子分析

(1) 地理位置
A 緯度位置:決定太陽輻射——氣候差異的最基本原因——決定熱量或氣溫
B 海陸位置:
例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溫差小,濕度較大;大陸性反之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形成是由於海陸之間的熱力性質的差異。
(2) 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
特點:雙重性質——各緯度、海陸之間水熱交換;直接控制某地氣候特點(水熱狀況)
(3) 下墊面(地表狀況);最近地面大氣直接熱源與水源
(4) 其它影響氣候的因素:人類活動、洋流(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

② 高中地理 氣候類型的成因

氣候類型
一、 熱帶雨林氣候:
地理位置:剛果河流域、馬來群島、大巽他群島、亞馬遜河流域。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年多雨。

二、 熱帶草原氣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南北緯5°~15°范圍內,也有的地方延伸到25°,非洲大陸例外。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明顯。
形成原因: 一地區,當這一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較大或最大時,該地區受赤道低壓帶控制,降水充沛。當正午太陽高度較小或最小時,該地區受信風控制被抬升形成降雨。在內陸地區降雨稀少。

三、 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明顯。
形成原因: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東南信風向北偏移,在印度形成雨季;在亞洲高壓控制下形成旱季。

四、 熱帶沙漠氣候:
地理位置: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塔爾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
氣候特點:全年降水稀少,氣溫年較差大。
氣候成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五、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各個大陸的東南部。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形成原因: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低溫少雨,夏季受海洋氣團的控制高溫多雨。

六、 溫帶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亞歐大陸東部。
氣候特點: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乾燥。
形成原因:海路熱力性質的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七、 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理位置:歐洲西部。
氣候特點:東部冷,夏不熱,全年降水均勻在700~1000mm之間。
形成原因: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

八、 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嚴寒帶針葉林氣候):
地理位置:亞歐大陸中部、北美大陸中部。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暖熱,年降水較少。
形成原因: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九、 地中海氣候:
地理位置:地中海沿岸。
氣候特點: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形成原因:夏季,副熱帶高壓北移,使其位於副高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 冬季,氣壓帶南移,使其位於西風控制之下,西風從海洋上帶來了熱量和降水。

十、 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合冰原氣候):
地理位置:兩極地區。
氣候特點:嚴寒低溫,降水較少。
形成原因:受極地高壓控制,地表接受太陽輻射較少。

③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地理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在這些因素當中,要特別注意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因為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太陽輻射(維度位置):太陽輻射是大氣運動的根本能源。它是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從而決定了熱量帶和氣溫的高低分布。

大氣環流:大氣環流是調整全球熱量和水汽的分布,影響著各個地區的氣候,同時大氣環流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

海陸位置: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比較多,內陸地區降水比較少。

地形:一般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比較多,背風坡降水比較少。

洋流: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增溫增濕,氣候類型主要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有些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而寒流降溫減濕,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人類的活動對氣候也是有影響的。其中人類影響和改變了大氣成分和水汽含量,因而對氣候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的影響。

④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什麼怎樣分析氣候特徵呢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什麼?

1、洋流因素。 暖流在沿海地氣候變暖和增濕方面發揮著作用。

  例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直接受益於溫暖潮濕的北大西洋洋流。 寒流使沿海地區的氣候降溫和除濕。 例如,大陸西海岸(南半球)的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沙漠環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亞洲的面積位居各大洲之首,靠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陸地和海洋的熱特性差異最為顯著,形成了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種季風氣候。 它的面積是世界上所有大陸中最大的。 具有「顯著季風氣候」的氣候特徵。 北美氣候的另一個特點是其「溫帶大陸性氣候」。

  2、從氣候分布特徵看: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南北兩端緯度幾乎相同,形成南北對稱分布的氣候特徵。 澳大利亞具有「氣候環狀分布」的氣候特徵,其降水量自東、北、南向內陸遞減。

⑤ 初一地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
緯度位置決定一個地方的冷熱狀況,形成熱帶、溫帶還是寒帶氣候。海陸位置決定氣候的干濕,形成海洋性氣候、大陸性氣候或者季風氣候。
地形對氣溫和降水都有影響,高海拔地區可能形成山地高原氣候。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洋流對氣溫和降水都有影響。暖流升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⑥ 地理中怎樣判斷影響某地氣候的主要因素

抓住兩點氣溫與降水,影響氣溫與降水之者也就是影響氣候者
1.氣溫:緯度位置、地勢地形、海拔、洋流、大氣運動、人類活動都會影響氣溫
2.降水:緯度位置、地形(迎風坡與背風坡、像向岸風就屬迎風坡)、洋流(增溫增濕)、海陸位置。
回答氣候特徵時,注意三點一定要答好就一定不會錯:時間(全年、四季)、氣溫(季節差異、年溫較差、日溫較差)、降水(如乾燥也性描述降水的范圍)。
以溫定帶,以水判型

⑦ 怎樣分析氣候成因

1.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單圈環流——成因:高低緯間受熱不均
(2)、三圈環流——成因:高低緯間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3)、氣壓帶和風帶—— 「六風七帶」
(4)、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2、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成因:高低緯間熱量不均;地轉偏向力;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形成
成因: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大,且海陸相間分布。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亞歐大陸 太平洋 北美大陸 大西洋
一月 亞洲高壓(又稱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 高壓 冰島低壓
七月 亞洲低壓(又稱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低壓 亞速爾高壓
(2)、季風環流
①概念: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
②成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主要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③最為典型:亞洲東部
④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比較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
風向 冬季:西北季風
夏季:東南季風 冬季:東北季風
夏季:西南季風
類型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點 夏炎熱多雨
冬寒冷乾燥 夏炎熱多雨
冬溫和少雨 全年高溫
分旱雨兩季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3、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作用:①調整了全球水熱分布
②是形成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素
(2)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熱帶——終年高溫;亞熱帶——冬暖夏熱
溫帶——冬冷夏熱;寒帶——終年嚴寒
(3)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特點
受低氣壓控制和海洋影響強烈的氣候類型降水較多

(4)氣候類型判斷的具體步驟
A、明確該地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一陸南)
半球名稱 氣溫最熱月 氣溫最冷月 月氣溫曲線形態
北半球 6、7、8 12、1、2 向上凸,呈峰形(∩)
南半球 12、1、2 6、7、8 向下凹,呈谷形(∪)
B、判斷該地所屬的溫度帶
熱量帶 熱帶 亞熱帶 溫帶 亞寒帶和寒帶
最冷月均溫值 >15℃ 0~15℃ <0℃ ——
最熱月均溫值 —— —— —— <15℃
特例:溫帶海洋性氣溫最冷月均溫值>0℃。
C、確定該地的具體氣候類型
雨型 氣候類型
年雨型 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熱帶沙漠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