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心胸悶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手機是怎樣通訊 2025-05-20 15:03:32
新水壺怎樣清洗 2025-05-20 14:47:12
怎樣簡單的梳丸子頭好看 2025-05-20 14:31:45

心胸悶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2-07 00:21:07

A. 胸疼、胸悶是不是心臟病啊

胸疼、胸悶是不是心臟病啊

基本不是。先說你幾歲,像我這樣20幾的年輕人的話先考慮是氣胸,氣胸基本沒事,就是肺里的氣體到了胸腔,不嚴重的話幾天不運動就好了,特嚴重的話要住院甚至手術,這病不用葯也沒有針對葯。如果不放心去醫院先做個心電圖,再做X光。是心還是氣胸就知道了。

胸悶是不是心臟病

心臟病有很多種,比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等。心臟疾病所表現的症狀很多,主要有胸悶、氣急、心悸、心前區疼痛、紫紺、頭暈、乏力等等,當然有時還要視病情輕重急緩。
高血性心臟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先天性心臟病發病較早,我想前兩種醫生是會給你排除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目前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心臟病,其中,穩定型心絞痛是其常見的一種型別,可在勞累、情緒激動、寒冷、飽食、吸菸、飲酒後誘發,高發人群是年齡在40歲以上、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史、有吸菸飲酒史等。該病呈發作性,在不發病時檢測可以是正常。

胸悶、胸痛是不是心臟病?

冠心病的早期症狀會有胸悶氣短或者後背的放射性痛感,但是有這些症狀不代表就一定是冠心病,建議心電圖等方面檢查確診是否有冠心病等症狀,早發現早治療。

水腫,胸悶,是不是風溼心臟病?

水腫胸悶不一定是風溼性心臟病引起的。一般浮腫考慮是腎病或心臟病引起的,一般來說,腎病引起的浮腫以頭面部為主,清晨起床活動後,浮腫可以逐漸減輕。而心臟病引起的浮腫以全身浮腫,下肢浮腫為主。建議您到正規醫院做個檢查,明確病因,對症下葯。

心臟部位疼痛,要是心臟病是不是應該胸悶

有可能是心臟病,為了您的健康,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經常胸悶是不是有心臟病?

心 臟 病 的 種 類
心 臟 病 的 種 類 很 多 , 有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 風 溼 性 心 臟 病 , 心 瓣 性 心 臟 病 , 原 發 性 心 肌 病 及 冠 狀 動 脈 性 心 臟 病 等 , 其 中 以 冠 狀 動 脈 性 心 臟 病 ( 簡 稱 [ 冠 心 病 ] ) 最 為 普 遍 , 而 我 們 時 常 聽 聞 因 心 臟 病 發 而 曝 斃 的 , 也 多 屬 於 冠 心 病 者。
人們出現胸悶、心慌、心前區劇痛時,自然會想到是否患了心臟病。但有時心臟有病卻沒有心前區症狀,而是表現出其它部位不適,這一點,應該引起中老年人注意。
1. 牙痛
牙痛一般人會考慮牙病或牙周病。但有少數心絞痛病人發作時表現為牙痛。當突然發生牙痛,尤其是伴胸悶不適或大汗淋漓時,應考慮是否心絞痛發作,及時處理。
2. 下肢浮腫
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液迴流受阻地表現,常是心臟病地症狀。
3. 肩痛
老人肩膀疼痛,多為肩周炎或頸椎病引起,然而有時心臟病也可表現為肩痛,特別是肩痛與氣候無關,且表現為左肩膀、右手臂內側陣發性酸痛時。據調查,冠心病人肩痛者占病人總數65%左右。
4. 長期持續打鼾
英國著名醫學教授庫姆·柯斯肯夫曾對4388名40—60歲男性進行3年跟蹤調查,將他們分為長期持續打鼾者、打鼾者和打鼾偶發者,結果表明,長期打鼾者患心臟病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兩類人。
5. 耳鳴
研究發現:心臟病人在早期階段都有不同程度地耳鳴現象出現,原因是內耳地微細血管對血液變化比較敏感,在心血管動力學異常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訊號。
非心源性胸痛的發病機理
一、微血管性心絞痛
在NCCP中,有一些病人並非真正的「非心源性」,這些病人經冠狀動脈(冠脈)造影未發現異常,實際上是一種微血管性心絞痛,本病有心絞痛表現,但經標準的心臟檢查(包括冠脈造影)未發現主要的冠脈迴圈變化,這種心絞痛是由冠脈小血管灌注不足所致,而常規的冠脈造影不能發現微小的、一過性的心臟血供方面的變化。其臨床特點是勞力性胸痛,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治療有效,預後較好。本病也可與冠心病心絞痛一樣引起平滑肌功能紊亂,導致食管動力障礙如彌漫性血管痙攣、胡桃夾食管等。
二、食管源性胸痛
在NCCP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食管疾病所致,約佔60%以上,稱食管源性胸痛。其疼痛機理較復雜,可能有多種因素參與。食管壁有化學、機械感受器。當受到反流的胃酸等化學 *** 或受到牽拉等機械 *** 時可引起疼痛;食管壁缺血時亦可引起疼痛;食管的敏感性增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食管運動障礙亦可引起疼痛,其中是否在神經肌肉性病變尚不清楚。
(一)胃食管反流病(GERD):不管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RE)均可有胸痛,主要是反流的胃腸內容物(胃酸、膽汁等)對食管粘膜的 *** ,此外這種 *** 又可繼發食管動力障礙,產生機械性牽張而引起胸痛。
(二).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1)賁門失弛緩症,賁門持久不鬆弛,下食管括約肌壓力(LESP)明顯增高,導致食管擴張、缺血,同時食管體部的不正常運動均可 *** 食管機械感受器引起疼痛;(2)彌漫性食管痙攣,是由於食管長時間的同步高波幅收縮;(3)胡桃夾食管是由於食管遠端強力收縮;(4)非特異性食管動力障礙是由於逆行收縮,非傳導性收縮等均可使食管粘膜受到牽張,加之食管的敏感性增高從而引起疼痛。
(三)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常表現為上腹及劍下痛,一些病人也可出現胸骨後痛,可能與潰瘍病合並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有關,也可能與繼發的食管胃運動障礙有關。
(四)膽石症:膽石症所致的膽絞痛有時可表現為胸骨後痛,有人稱之為「膽心症」,系因膽囊的感覺神經纖維定位於胸腹壁所致。
(五)精神障礙所致胸痛:據認為對非心源性非食管源性胸痛中約有30%~50%為精神障礙所致。病人除有胸痛外,尚有其他驅體異常表現,同時有恐慌、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HO-ky等對39例非心源性、非上胃腸道疾病所致的胸腹痛患者(A組),22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B組)及36例膽絞痛患者(C 組)進行了診斷問卷調查,所有患者調查了28項一般健康問題。結果A組患者精神障礙的發生率比C組明顯增高,其中恐慌發生率A組與C組分別為15%及0% (P<0.02);強迫妄想為21%及3%,P<0.02;抑鬱為28%及8%(P<0.05)。相反在B組與C組之間無任何一項有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精神因素在非心源性非食管源性的發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六)其他原因:胸壁區域性肌肉、軟骨、筋膜的疾患、氣胸、強直性脊柱炎等均可引起胸痛,雖屬較少見,但亦不應忽略。

晚上睡前胸悶是不是心臟病

最簡答的方法是去醫院做心電圖,一般單憑肉眼很難觀察到心臟的器質性病變。

胸悶是心臟病嗎

胸悶的原因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或是心臟神經官能症較為常見,還有情緒不佳,室內環境空氣不流通等也會造成胸悶。建議去醫院檢查,做胸透、心電圖、B超及血液分析等檢查,以便查明病因,及時接受治療。

心臟病,發現胸悶是不是,很嚴重了

你好,胸悶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有可能是有心肌供血不足,也有可能是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等,不一定是很嚴重的表現,建議檢查一下心電圖,明確病因,積極治療,平時低鹽低脂飲食,避免情緒激動。

胸悶詳細一點到底是不是心臟病,

胸悶可以是很多種疾病的症狀,比如各種心臟病,肺炎,氣胸,肺栓塞,肺結核,貧血,過度緊張也可以引起胸悶。

B. 心悶是怎麼回事

病因

胸悶氣短的原因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功能性胸悶氣短,另一種是由心臟神經官能症造成。

功能性胸悶

是指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

心臟神經官能症

是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其症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症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C. 總是胸悶怎麼回事

老是感覺胸悶,主要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心臟供血不足,特別是以前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現胸悶,應該警惕冠心病心臟供血不足,做心電圖和心臟彩超進行診斷。

2、心力衰竭,特別是以前有基礎的心臟病的患者,比如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冠心病等,出現與活動相關的呼吸困難,要注意心功能不全,完善心臟彩超、BNP等檢查進行明確。

3、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也可以出現胸悶的症狀,但是這種病是一個慢性病,以前往往也反復發作過,檢查胸部CT、肺功能有助於明確診斷。

4、心理因素,這種患者有胸悶的症狀,但是常規檢查都是正常,做心理疏導有助於改善。

D. 胸悶心悸呼吸困難是什麼原因造成

心源性胸悶心慌氣短——表現為勞累後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可睡眠中憋醒,見於心臟病患者出現肺淤血、心功能不全,當平卧位時,肺淤血加重,產生胸悶與呼吸困難,坐起後好轉。胸悶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時,心絞痛的一種表現。
肺源性胸悶心慌氣短——見於支氣管哮喘、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肺纖維化等。
神經功能性胸悶心慌氣短——最常見於心血管功能紊亂。患者自覺胸悶、氣短,主觀感覺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常有嘆息樣呼吸,長出氣後自感舒適;有時還常伴有心悸、心前區刺痛,以及乏力、頭暈、頭腦不清、驚恐、焦慮、多汗、失眠等神經症狀。該病大多為青年女性,自覺症狀明顯,但心電圖、心臟b超、胸部x線檢查等,均無器質性病變發現。本病發生的機制為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統一系列功能症狀與表現。
若有胸悶心慌氣短的症狀,應做胸部x線、心電圖、心臟超聲或心肌酶等檢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與器質性的病變,如檢查未發現異常者,則不必太擔心,多為神經功能性症狀。
記得啊

E. 胸口有時很疼痛怎麼回事

胸痛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主要由於胸壁、胸膜、肺、 心血管、縱膈、食管及膈肌等部位發生病變所引起。另外,肋間神經病變也 常會引起胸痛。所以,診斷比較困難,常需根據胸痛的性質,伴隨的症狀和 發生的部位、時間等加以區分、辨別。
以下給你分別介紹一些引起胸痛的常見疾患:
1)胸壁疾患
主要由於胸壁肌肉、肋骨或肋間神經的病變所引起,主要特點是疼痛常固定在病變部位,且局部多明顯壓痛點。如:
1. 肋間神經痛,部位延肋間神經走向有刺痛感,咳嗽,呼吸時均會加重。
2. 肋骨骨折引起的胸痛,有明顯的受傷史或長期劇烈咳嗽的病史,疼痛的局部有明顯的壓痛,擠壓時更明顯。
3. 胸、腹部帶狀皰疹引起的胸痛,局部可以出現水皰,疼痛與咳嗽、呼吸的關系一般不大。
2)氣管、支氣管、肺和胸膜疾患
主要特點是疼痛常與呼吸、咳嗽相關。如:
1. 自發性氣胸的胸痛為突然發生,伴有呼吸困難、咳嗽、氣悶,甚至出現紫紺、休克等嚴重情況。
2. 胸膜炎時為刺痛,以胸部擴張幅度最大的肋部最顯著。
3. 氣管、支氣管炎的胸痛在咳嗽和呼吸時明顯加重,同時伴有胸部灼熱感。
4. 肺梗塞等肺部疾病,痛疼多局限在患病的部位,可出現刀割樣疼痛,呼吸、咳嗽、活動時均會加重。
3)循環系統疾患
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心包炎等。
1. 心絞痛發作的特點是左前胸部或胸骨後有絞窄感,壓迫感或恐懼感,發作一般30秒鍾左右,用擴冠狀血管葯物後可緩解。
2. 心肌梗塞所引起的胸痛,除以上表現外還可放射在左肩、左臂內側,有時還可放射至下頦、頸部,甚至上腹部,疼痛有縮緊感,疼痛劇烈,時間持續延長30分鍾以上,服擴冠狀血管葯物,效果不顯著。同時,可出現心律不齊等表現。
3. 心包炎,疼痛有時很象心肌梗塞,但在咳嗽、呼吸時以及體位改變,左側卧位時加重,而且疼痛持續時間長,不能用擴張冠狀血管葯緩解。
4)消化系統疾患
1. 膽囊炎、膽石症引起的胸痛以右下胸或右背、胸、腹為主,疼痛性質以絞痛、攢痛為多見,伴有惡心、嘔吐和腹脹腹痛。
2. 急性胰腺炎可引起心窩部、左胸壁、上腹及腰部疼痛,有橫向圍腰樣疼痛,胖消化道症狀,用擴冠狀血管葯物不緩解。
3. 此外,胃和十二指腸疾病也可能引起前胸下部疼痛,但一般均有胃腸道症狀。
愛心提示:引起胸痛的嚴重疾病很多,應初步認識加以區分,從而採取預防或應急措施。對病情危重者,應密切觀察病者的全身情況,意識狀態,以及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等狀況,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呼叫醫護人員,採取緊急處理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F. 老是心慌意亂胸悶,是什麼原因來的

胸悶是主觀上感覺呼吸困難的一種症狀。 器質性原因引起的胸悶: 一是心源性胸悶——特點為勞累後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可從睡眠中憋醒,見於心臟病患者出現肺淤血、心功能不全。胸悶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時,心絞痛的一種表現。 二是肺源性胸悶——見於支氣管哮喘、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肺纖維化等。 神經功能性引起的胸悶——常見於心血管功能紊亂。患者自覺胸悶、氣短,主觀感覺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常有嘆息樣呼吸,長出氣後自感舒適;有時還常伴有心悸、心前區刺痛,以及乏力、頭暈、頭腦不清、焦慮、多汗、失眠等神經症狀。該病有時酷似冠心病、心絞痛,但心電圖、心臟B超、等各種檢查均無器質性病變發現。 另外,器質性胸悶多在運動或勞累後發生,而功能性的胸悶多在休息時發生;器質性胸悶在坐起後可明顯好轉,而功能性胸悶則常不因為體位改變而變化。 有胸悶症狀時,可做胸部X線、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如檢查未發現異常者,多為神經功能性症狀。 你的情況可能只與天氣、 也和心情有關。 我們是感情動物,有思想、有感情,那麼,我們當然就會煩惱、傷心、難過,也會開心幸福。 喜怒哀樂才是完美的人生,所以,你應該明白這些都是必然的! 因為人老是跟自己過不去,那樣只是對自己的虐待,告訴自己想開點就行啦,啥就沒有了,也就不會傷心,自己想想何必對自己過不去呢?是不是! 希望你早日得到解決!

G. 胸悶,憋氣,心臟位置疼痛是怎麼了

您好,患者的這個情況,有病理性可能也有生理性的可能,病理性的,患者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頸椎病等引起的心肌缺血,以及其他慢性病情況,生理性的,患者最近是否因為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勞累,心情不佳等這些都可能引起患者這些不適,建議患者結合下自身的情況綜合考慮下。如果症狀不是特別嚴重,建議先觀察下為主。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診做些相應的檢查看看,並做針對性治療,病情變化注意隨訪。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