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脾大一定是非洲豬瘟嗎
豬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外周淋巴組織,具有強大的免疫功能。對病原感染反應敏感,呈現不同的病變,主要有脾臟出血、梗死、脾臟炎症較多見,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征意義。自非瘟疫情發生以來,臨床上看到脾臟腫大就懷疑是非瘟,干擾了對疾病的准確判斷。是否只有非瘟脾臟腫大呢?
一、豬脾臟腫大的病因分析
脾臟腫大,其病因分類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感染性脾腫大;另一類是非感染性脾腫大。引起脾臟腫大的病因眾多,每種疾病引起脾腫大的機理亦不盡相同。有時一種病因而引起脾腫大的機理則可能是多種因素。常見於病毒感染、立克次氏體感染、細菌感染、螺旋體感染、寄生蟲感染。
表現脾臟腫大的豬傳染病,病毒性的有:非洲豬瘟、藍耳、豬圓環病毒。細菌性的有:炭疽、鏈球菌病、沙門氏菌病、梭菌性疾病、豬丹毒、肺炎雙球菌病。
二、脾臟結構、神經分配和功能
脾臟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條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臟面近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1、組織學結構:
脾臟的實質分為白髓、紅髓和邊緣區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細胞構成,是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的主要場所。當抗原侵入脾引起體液免疫應答時,白髓內淋巴小結會大量增多。紅髓主要由脾血竇和脾索組成,紅髓內血流緩慢,使抗原與吞噬細胞的充分接觸成為可能,是免疫細胞發生吞噬作用的主要場所。邊緣區(MZ)位於紅髓和白髓的交界處,此區淋巴細胞較白髓稀疏,以B細胞為主,但有較多的巨噬細胞(Mφ),是脾內捕獲抗原、識別抗原和誘發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
2、神經分配:
支配脾臟的神經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由脾門伴隨脾動脈進入脾臟,其中膽鹼能神經除與脈管系統伴隨分布外,脾組織實質內也有分布,而且分布於不同結構的神經纖維相互連接。脾交感神經對脾臟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調節脾臟血液灌流量和脾免疫細胞功能。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與內毒素呈劑量依賴關系,內毒素劑量越大,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強度越高,潛伏期越短,脾臟血液灌流量越低,說明脾交感神經對內毒素的敏感性較高,能快速調節脾臟血流量,使之表現出相應的免疫反應。研究還發現全身發熱引起的脾臟交感神經沖動釋放,會引起脾臟細胞因子相關基因表達的改變,其中以IL-1、IL-6最為明顯,但對免疫功能影響的具體作用還不清楚。脾臟的神經纖維處於結構不斷重塑、功能不斷改建之中,這與機體不斷接受刺激,免疫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同時不斷地感受刺激、協調功能、作出應答和調節有關。
3、生理功能:
脾臟是「血庫」,當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總結:脾臟腫大是非洲豬瘟病理剖檢典型症狀之一,但要確診還需要結合其它的器官的病理變化,比如淋巴結嚴重出血,腎臟斑點狀出血等,以及實驗室診斷,做綜合分析判斷。同時要避免非洲豬瘟在現實養殖中對其它疾病診斷思路的干擾。
『貳』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哪些
建議:引起脾大的原因有: (1)感染性脾大。各種急、慢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黑熱病、血吸蟲病、瘧疾、病毒性肝炎、敗血症、晚期梅毒等. (2)鬱血性脾腫大。斑替氏綜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門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見於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惡性淋巴瘤等。 (4)其它。脾臟惡性腫瘤較罕見、脾臟囊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雪氏病等。 因脾臟大原因較復雜,除少數人為生理性外,都應在醫生指導下尋找病因,並要定期復查。
『叄』 勞累會不會引起脾臟增大
病情分析: 脾腫大的原因很多:1,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肝、脾腫大最常見於異常細胞浸潤及惡性腫瘤細胞增生。如在各種急、慢性白血病時,白血病細胞浸潤及異常增殖而致,其中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明顯,脾臟可重度甚至極度腫大達盆腔; 2,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同理也可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腫大; 3,骨髓纖維化患者可因骨髓外造血而肝、脾腫大。 4此外,脾功能亢進患者、溶血性貧血患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亦可有脾腫大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你如果有肝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脾腫大 。勞累一般是不會引起脾臟增大
『肆』 脾大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在正常情況下,腹部一般摸不到脾,如果是仰卧位或者側卧位,能摸到脾的邊緣,提示脾大。脾臟增大一般是脾疾病的主要表現,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脾大?像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脾大,還有其他的傳染性疾病,像立克次體感染、螺旋體感染、寄生蟲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蟲病、慢性瘧疾、黑熱病。還有其他的疾病,像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非硬化性門脈高壓征,還有血液系統疾病、結體組織疾病、脾腫瘤,這些疾病都可以導致脾臟增大。脾臟增大對機體造成哪些影響?脾大可以引起脾功能亢進,可引起血常規的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下降,血紅蛋白下降可以導致貧血。如果血小板減少可以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礙,輕的可以出現皮膚出血點、瘀斑。如果重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甚至出現顱內出血等表現。
脾大會造成脾臟功能亢進,進而導致人體的粒細胞以及血小板數量減少,所以很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同時也會導致出血的發生。其次增大的脾臟還會壓迫周圍的器官,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