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擴展閱讀
英語怎樣預習效果最好 2025-05-20 03:20:40
怎樣在電腦上畫面旋轉 2025-05-20 03:19:29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09 15:34:46

『壹』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加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歷時14年。是20世紀中國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民族凝聚力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全民族抗日戰線提供了契機。蔣介石在1937年提出共同抗日,發表國共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達成。

抗日戰線統一後,經過逐步協商,形成以國民黨為主力的正面戰場和以共產黨為主力的敵後戰場。兩戰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突出的貢獻。

其次,在抗日戰爭開始後,在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下,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持久戰策略,並且建立敵後根據地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在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援助和支持。尤其是蘇聯和美國對日作戰,是對中國抗戰決勝的有力配合。

最後,中國抗日戰爭是正義性的反侵略戰爭,是中國民族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兩重性質的進步。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貳』 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民族凝聚力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凝聚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與國家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等物質力量相比,民族凝聚力具有更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民族凝聚力具有強大的聚合功能、化解功能、提振功能和激勵功能,它能夠將一個國家中不同民族、不同政黨以及不同階層的人們吸引、凝聚在一起,為共同理想和目標奮斗甚至犧牲;

能夠化解內部矛盾、消弭意見分歧,促進民族認同和民族團結;能夠提振民族精神,強化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能夠激勵人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強盛而忘我奮斗、英勇犧牲。

民族凝聚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在綜合國力諸要素中起著核心和決定性的作用,影響和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和前途命運。

抗戰的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叄』 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

一、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3)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體現出四個鮮明特點:

一、全民性。抗戰期間,中國有4.74億人口,都直接或間接地捲入戰爭。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有力推動下,曾經內戰不休的各派系軍隊捐棄前嫌、相繼出動,投入對日作戰;曾經政見對立的各黨派,結成抗戰同盟。抗日戰爭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

二、艱苦性。日軍暴行滅絕人性。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10年獨立苦撐戰局,此後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強敵。特別是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孤懸敵後,僅得到下撥軍費約3000萬法幣,靠自力更生頑強堅持。中國抗戰成為二戰中最艱苦卓絕的戰爭。

三、長期性。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中,中國是戰爭時間持續最長的國家。這是由戰爭雙方國力、軍力對比所決定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日本已經高度工業化,中國仍然是落後的農業國家。兩國、兩軍對決,日本意在速戰速決,中國則體大力虛,必須充分發揮地廣人多的優勢,通過長期的戰爭熬垮敵人。

四、國際性。在抗擊法西斯侵略擴張的過程中,中國的局部抗戰是阻擊法西斯擴張的前哨戰。在戰勝法西斯的戰爭中,中國是反法西斯同盟與日本法西斯在亞洲大陸較量的主要戰場,中國軍民是戰勝日本法西斯的主體力量。蘇聯、美國等國家先後派出軍隊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

來自2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參加了中國抗戰。中國的抗戰完全融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是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