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腳發燙是什麼原因引起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手腳心發熱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吧,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手腳心發熱是怎麼回事呢,手腳心發熱體寒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本概述:
手、足、心熱:中醫證候之名。手掌心有發熱感。由陰虛引起的火熱抑鬱症。脾胃內傷就會通過手足心熱來表現出來,在《內外傷辨惑論》中,將內傷與外感作出區別。其在「辨手心手背」中指出,外感之病,寒熱齊作,伴見手背熱,手心不熱,為邪在表的一個見證。內傷之病,寒熱間作,每見手心熱,手背不熱,為熱傷元氣的一個見證。由此可見,脾胃內傷可以出現手足心熱的症狀。
中醫對手足心熱的治療中,多從陰陽失和、肝鬱發熱、濕熱熏蒸、脾氣虛弱、食積阻滯等方面論治。對因脾胃內傷所致的手足心熱,遵東垣法論治,在臨床實踐中,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病機病理:
心包脈所生病諸症《不居集·手掌中熱》:「掌中勞宮穴也,手厥陰心包所生,是經少氣而多血,是動則病掌中熱。」
陰陽失和真陰不足:足心如烙,陰虛,湧泉也筋疲力盡。足少陰脈從斜腳指心、趨勢骨,沿內踝湧泉。氣少血,消費人,真陰不足,或在腳跟疼痛。
脾胃內傷手足心熱:脾胃內傷的病機為脾胃之氣受傷,中氣不足,出現兩種變化:一種是清氣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氣,不能輸脾歸肺,上行陽道,心肺之氣無所稟受,榮衛之氣亦就不足,皮膚腠理無陽氣以滋養,不能衛護其外,即東垣所謂「脾胃之氣下流,使谷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見《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另一種是「陰火」上沖,即中氣下陷,水谷不化精微,變生濕濁,流於腎間,以致下焦之氣不化,郁而生熱,成為「陰火」熾盛,必然逆而上沖。
下焦陰火上沖,中焦脾胃又首當其沖,形成陰火乘其脾胃之變,即東垣所謂「脾胃之氣不足,而反下行,極則沖脈之火逆而上,是無形質之元氣受病也」(見《內外傷辨惑論·辨陰證陽證》)。
也就是說,其內部損傷的主要病理變化:輕騎沉降,另一方面陰火沖,陰陽清濁升降異常情況形成。和四肢,手和腳的脾和胃,脾和胃的充分,溫暖的四肢,脾胃虛弱,四肢冷。
脾胃內傷,中氣不足時,由於陰火上沖,本為陽氣充實之處,變為陰火充斥之地,故出現手足心熱的症狀,是病在於里,熱傷元氣的見證。當然患者除手足心熱外,還有惡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氣懶言、食少便溏、脈虛弱等中氣不足之症。
辨證論治:
脾胃內傷:手足心熱的病機為熱傷元氣,其治療即遵東垣「甘溫除熱」法,以升陽散火湯(見《內外傷辨惑論》)為主方散鬱火。組成為:升麻、葛根、獨活、羌活、白芍葯、人參、炙甘草、柴胡、防風、生甘草。此方用人參、炙甘草之甘溫益氣;並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氣,上行陽道,亦能引甘溫之氣味上行,使元氣充實皮毛,陽氣得以衛外而為固,這是治其本者。同時配伍羌活、獨活、防風等諸風葯,東垣認為:「瀉陰火以諸風葯,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葯,接其升葯,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脾胃論·脾胃勝衰論》)。認為,「升陽與益氣兩者配合,發越脾土之郁遏,亦發越郁於肌表之燥熱,使郁者伸而陰火散……」,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點用葯。佐以生甘草,瀉火而緩急迫;更加白芍葯,合人參能補脾肺,合甘葯能化陰斂陰,參於升陽散火葯中,寓收於散,有制約調節意義。全方合用能使營衛調和,陽道充實,浮熱亦自解。
五心煩熱:心中煩熱伴兩手足心有發熱感覺。見《太平聖惠方·治骨蒸煩熱諸方》。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後虛熱不清及火熱內郁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症之一。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陰,清肝理脾等法,可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火郁而宜升發者,用火郁湯加減。
B. 手心腳心發熱是怎麼回事
手心腳心發熱是一種亞健康的表現,那麼手心腳心發熱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手心腳心發熱是怎麼回事
從中醫角度來說,手心腳心發熱其實就是腎陰虛的症狀。一般腎陰虛主要變現為:自汗口乾,怕熱,腰酸。糖尿病等等。
如果有三條以上的症狀符合你目前情況,就建議你去醫院看一下中醫內科,稍做調理即可。
對這個問題西醫尚未有很好的解釋,所以有的醫生可能說這不算什麼病,但中醫對此有詳細的.解釋。 手足心發熱而未有其它症狀相伴的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手足心發熱的多同時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現。
中醫將手足心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
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
第一個原因就是飲食方面不節制,又是飽一頓又是餓一頓,這樣子長時間就會引起腸胃病,時間長了就會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
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發乾枯,腹部脹大,食慾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
2、血虛陰虧,手足發熱
其原因多由於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後,失於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乾舌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
在葯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手心腳心發熱怎麼辦
首先可能是因為身體不注重保暖,經常會在溫度低的天氣中穿著較少,導致身體發寒,從而引起了手腳冰冷發涼。
再者可以根據身體平時的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陰虛體質,陰虛火旺。陰虛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由於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陰虛主症為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
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常選擇的食物,如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黃瓜、百合、山葯、烏賊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可適當配合補陰葯膳有針對性地調養。陰虛火旺的人,應少吃辛辣的東西,火鍋最好少吃,雞肉也不要多吃,煎、炸、爆、烤的食物也應少吃些,水果中龍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陰虛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飲的,冷飲對陰虛有調整作用,但是要適量食用,切不可過多貪嘴。
C. 手心腳心發熱是怎麼回事
手心腳心發熱屬於陰虛體質。人的身體部位是分陰陽的,一般來說腹部為陰,背部為陽;手腳心是陰,手腳背為陽。
中醫把手腳心看作是陰經的一個小窗口,機體陰精的盛衰都可以在這里表現出來。陰虛患者有個典型的症狀,那就是「五心煩熱」,而且天氣越熱,表現越明顯。這是因為,夏天是一個開泄的季節,也就是說夏天萬事萬物都要往外放,像樹木一樣,把冬天儲備的養分都提取、展現出來。
(3)手和腳熱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天氣最熱的時候是陰精儲備最少的時候,沒有了陰精的制約,陽熱相對偏亢,輕微時只是四肢有症狀,嚴重時會影響到軀體內部,感覺體內有火氣,心情也煩躁。
等到了冬天,萬物封藏,自然就把火氣壓下去,症狀就沒了。所以,《黃帝內經》說:「陽盛則身熱……能冬不能夏。」要想改變這種狀態,應當滋陰。
另外,手心腳心發熱的人不適合吃薑,因為這類的人群多數是屬於陰虛體質,而體內精液虧損則是造成這種症狀的主要原因,生薑性溫,容易損耗精液,加重陰虛的症狀,讓精液的虧損更加厲害,一般會表現為口感,心煩意燥,失眠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