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引起血糖低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隱藏相冊的截屏照片 2025-05-16 01:24:15
身上突然疼痛是什麼原因 2025-05-16 01:23:23

引起血糖低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08 05:13:19

Ⅰ 低血糖原因

低血糖的原因分兩大類,第一類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第二類是糖尿病患者伴發的低血糖,具體如下:

1、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中,第一個原因是一些葯物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比如酒精、喹諾酮類的葯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還有奎寧這種治療寄生蟲病的相關葯物,所以患者要注意。還有一些原因,患者心力衰竭、肝衰竭、腎衰竭,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的表現。有些垂體功能減退或者垂體瘤術後的患者,腎上腺瘤術後腎上腺功能減退的患者,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低血糖表現,這是所有的非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

2、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最重要的原因是葯物引起的低血糖。口服糖尿病的葯物,尤其是磺脲類葯物,還有一些胰島素制劑所導致的葯物性低血糖一定要防範。還有其它的糖尿病葯物,比如二甲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類、噻唑烷二酮類葯物、SGLT-2抑制劑和DPP-4抑制劑這些葯物,相對來說引發低血糖的風險低。但是當這些葯物和胰島素或者磺脲類葯物聯合的時候,同樣會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三餐的時間,千萬不要一餐不吃,或者有的患者吃葯以後沒有吃飯。這些能夠導致低血糖的原因,一定要在生活中避免。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盡快就醫
展開全文

Ⅱ 血糖過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造成血糖低的原因比較多,具體如下:1、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患者空腹時間比較長,未進食可以引發低血糖,患者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劇烈活動或者洗澡、洗桑拿,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2、內分泌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胰島β細胞瘤,由於胰島β細胞增生出現的疾病,主要是分泌了大量的內源性胰島素導致患者在夜間或者凌晨空腹狀態下反復出現低糖。3、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類降糖葯物或者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時候,使用不恰當或者在未進食的狀態下進行降糖治療,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Ⅲ 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顧名思義就是血糖偏低。而且,如果孕婦低血糖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那麼,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低血糖常常因為飲食不規律,亦或者孕期胰島素水平偏高。

低血糖是什麼

低血糖就是正常成人空腹時,靜脈血漿葡萄糖即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當血糖低於正常濃度時,就會出現了出汗、飢餓、面色蒼白、心慌等症狀。而對於孕婦來說,會因為孕吐而導致進食減少,從而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另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孕期血糖正常值是三餐前半小時血糖3.3-5.6mmol/L,三餐後2小時血糖4.4-6.7mmol/L,夜間血糖4.4-6.7mmol/L。低血糖症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以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的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低血糖的症狀有很多,嚴重者可能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它。

根據低血糖典型表現可確定:①低血糖症狀;②發作時血糖低於2.8mmol/L;③供糖後低血糖症狀迅速緩解。對於少數空腹血糖降低不明顯或處於非發作期的患者,要多次檢測有無空腹或吸收後的低血糖,必要時採用48~72小時飢餓試驗來確認低血糖的類型。

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低血糖有很多種原因,另外不同人群出現低血糖的原因也大有不同。只有搞清楚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才能對應症狀使用正確的治療的方法來及時的控制血糖水平。特別是孕婦,其引起血糖降低的原因很不一樣,不能盲目糾正。

懷孕後發生頭暈、眼花是孕婦常見的症狀之一。輕者可頭暈眼花、步履不穩;重者可於突然站立或行走時出現眼前發 黑、視物不清,甚至暈厥。而導致孕期頭暈的常見原因有低血糖、低血壓、仰卧綜合征和生理性貧血等。 由於懷孕後新陳代謝加快,胰島血流量比非孕時增多,故胰島生理功能非常旺盛,孕婦血中胰島素水平偏高,以致孕婦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偏低,從 而出現頭暈、心悸、乏力、手顫和出冷汗等症狀。孕婦有低血糖症狀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出現危險。很多孕婦在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容易導致孕婦及胎兒死亡的發生。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確實很大,低血糖的症狀比較明顯,最有可能導致昏迷等嚴重的後果。引起低血糖反應的常見原因有胰島素使用過量或注射時間錯誤、飲食量不足或未按時進餐、運動量增加而未及時調整飲食或胰島素用量、空腹時飲酒等。嚴重的低血糖昏迷若不給予及時搶救,延誤6小時以上就會造成患者大腦嚴重損傷,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表現

眾所周知,所有身體內出現的問題都會在身體表面體現出來。因此,身體表現出來的症狀可以告訴我們身體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當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心慌、臉色不佳等症狀,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了低血糖。孕婦低血糖常會出現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一旦發現孕婦出現了低血糖的症狀,一定要升高血糖以免孕婦血糖嚴重偏低並出現昏厥等症狀。

正常成年人低血糖腦功能也會出現障礙,大腦缺乏足量葡萄糖供應時功能失調的一系列表現。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孕婦低血糖的症狀表現在於頭暈、頭痛、心慌、手抖、過度飢餓感、出汗、面色蒼白、打冷戰、行為改變或異常(如煩躁、哭喊、易怒、富有攻擊性)、口唇麻木、針刺感、全身乏力、視物模糊。另外,血糖降低嚴重者可能出現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昏睡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孕婦常出現嚴重的症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就醫。以上低血糖症狀均表明您的血糖水平可能過低。孕婦如果有低血糖的話,對於身體的健康威脅是更大的,甚至還會影響肚子里寶寶的健康。

低血糖怎麼治療

如果出現低血糖要怎麼辦呢?當然就是要提高血糖濃度了。那麼,有哪些辦法可以提高低血糖呢?如果症狀很輕,只需要吃糖、饅頭或其他食物來提高血糖,若是血糖嚴重偏低者,就要到醫院進行靜脈注射治療了。另外,糖尿病和孕婦出現低血糖時要多加註意。

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孕婦發生低血糖時該立即吃糖以增加血糖水平,只要能夠快速吸收,吃任何形式的精製糖如果汁、糖果、口服葡萄糖片都可以。低血糖反應重的孕婦,需要在糾正低血糖後再增加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量,如饅頭或麵包。

另外,對於注射長效胰島素的孕婦,為防止低血糖反復出現,還可以加食牛奶或雞蛋等消化吸收較慢的蛋白質食品。

病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對於神志不十分清楚,但還可以吞咽的孕婦可將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其嘴巴,一定使之溶化後咽下,不能哽到患者。如果10分鍾內仍然無改善,應立即送醫院給予靜脈注射葡萄糖液促使血糖上升。

Ⅳ 什麼原因會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是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比較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功能性的因素,以及病理方面的原因。功能性的因素主要見於沒有正規的飲食,攝入的飲食比較少,參加大量的體育鍛煉,或者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低血糖的發作。

Ⅳ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患有低血糖,低血糖容易損害心血管系統,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的一些部位發發生病變,因此患者需要額外注意自己的飲食規律和健康習慣。現在我就告訴大家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1

(一)、空腹低血糖

1、葡萄糖利用過度

(1)、高胰島素血症

胰島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兒(母親有高胰島素血症);葯物(如過量應用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水楊酸鹽、心得安、雙異丙苄胺、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腫瘤

如巨大間質瘤、原發性肝癌、胃腸道腫瘤及淋巴肉瘤等。

2、葡萄糖生成不足

(1)、內分泌疾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2)、肝糖原累積病。

(3)、嚴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腎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轉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

(6)、其他:長期酗酒(抑製糖原異生);膿毒血症;飢餓;惡液質;劇烈運動等。

(二)、餐後(反應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緒不穩定和神經質,中年女性多見)。

2、滋養性胰島素功能亢進 :如胃切除手術的一傾倒綜合症;幽門成形術及胃空腸吻合術後。

3、兒童特發性自發性低血糖。

4、輕型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峰值延遲)。

低血糖要注意什麼: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4。0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那麼低血糖飲食要注意什麼?

第一,少吃多餐

低血糖平時的飲食最好是少量多餐,一天控制在6—8頓左右,睡前少吃點零食能夠有效治療低血糖。除此之外,記得食物交替食用,不要常吃一種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食物過敏現象。

第二,應加以限制的食物要嚴格控制

嚴格控制單糖類食物的攝取,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比如速食或者汽水、酒、鹽等。更不要吃糖分過高的食品。

第三,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第四,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第五,主要是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能夠補充一定的糖分,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水果中糖的含量如下,供參考:桃、西瓜、梨、橙子等口感甜的水果,其實際含糖量並不算高,屬於低糖、中糖的水果。而口感酸甜的.紅果、大棗,卻屬於高糖水果,並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高糖水果: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棗、紅果 中糖水果: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橙、獼猴桃、菠蘿 低糖水果:柚子、黃瓜、番茄、楊桃、青梅、櫻桃。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2

1、飲食不合理

很多人患有低血糖,都是因為飲食不合理,導致糖攝入不足所致。要想降低此病危害,就要做好科學飲食,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糖分缺乏,更好的保障自身健康。

2、服用葯物不當

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更好的降低血糖,大量的服用降糖葯物或是擅自加大胰島素的劑量,這種不科學的用葯方式,也會引起低血糖。所以說患者們在用葯的時候要注意科學性,不能亂用。

3、喝酒

喝酒也會引起低血糖,主要是因為酒中含有較高的乙醇,一旦乙醇攝入過多,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從而誘發疾病的出現。

4、運動不合理

患有糖尿病,運動要適量,不能過度進行,以免引起低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在空腹時運動,否則的話就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病率,影響健康。

5、疾病所致

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某種內分泌疾病,也會引起低血糖的病症出現,如肝病、腎上腺疾病、甲狀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

無論是飲食不當,還是過度飲酒,都會引起低血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些病因,做到科學性有效預防,減少疾病發生。如果不幸出現了低血糖的病症,就要積極面對,根據誘因做好科學醫治,然後在此基礎上調整飲食,輔助治療,促進疾病恢復。另外還要提醒患者們一點,在低血糖的治療中不能吃刺激性食物,也不能吃肥厚油膩食物,否則的話就會影響疾病恢復。

Ⅵ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低血糖會使人感覺頭暈難受,要是自己知道患上低血糖這個疾病的時候,需要及時治療並且要在包里備著糖果,以防不時之需,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1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高血糖需要關注,低血糖也同樣是值得重視的,很多人覺得只要血糖不高,身體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那麼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病因主要有

(一)空腹低血糖

1、葡萄糖利用過度

(1)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兒(母親有高胰島素血症);葯物(如過量應用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水楊酸鹽、心得安、雙異丙苄胺、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腫瘤:如巨大間質瘤、原發性肝癌、胃腸道腫瘤及淋巴肉瘤等。

2、葡萄糖生成不足

(1)內分泌疾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2)肝糖原累積病。

(3)嚴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腎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轉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

(6)其他:長期酗酒(抑製糖原異生);膿毒血症;飢餓;惡液質;劇烈運動等。

(二)餐後(反應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緒不穩定和神經質,中年女性多見)。

2、滋養性胰島素功能亢進 :如胃切除手術的一傾倒綜合症;幽門成形術及胃空腸吻合術後。

3、兒童特發性自發性低血糖。

4、輕型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峰值延遲)。

低血糖要注意什麼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4.0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那麼低血糖飲食要注意什麼?

第一,少吃多餐

低血糖平時的飲食最好是少量多餐,一天控制在6—8頓左右,睡前少吃點零食能夠有效治療低血糖。除此之外,記得食物交替食用,不要常吃一種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食物過敏現象。

第二,應加以限制的食物要嚴格控制

嚴格控制單糖類食物的攝取,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比如速食或者汽水、酒、鹽等。更不要吃糖分過高的食品。

第三,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第四,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第五,主要是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能夠補充一定的糖分,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有哪些要注意的。

水果中糖的含量如下,供參考:桃、西瓜、梨、橙子等口感甜的水果,其實際含糖量並不算高,屬於低糖、中糖的水果。而口感酸甜的紅果、大棗,卻屬於高糖水果,並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高糖水果: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棗、紅果 中糖水果: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橙、獼猴桃、菠蘿 低糖水果:柚子、黃瓜、番茄、楊桃、青梅、櫻桃。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關注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有低血糖,記得隨身攜帶點小零食,當能量不夠的時候,及時補充,能夠有效緩解低血糖現象。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2

1、空腹時低血糖

低血糖出現於早餐之前。

(1)內分泌性 ①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物質過多。胰島素瘤(包括良性、惡性和增生性)、胰外腫瘤如巨大纖維瘤或纖維肉瘤;②氫化可的松(皮質醇)缺乏,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2)肝源性 ①嚴重彌漫性肝病;②重度心功能衰竭伴肝臟淤血;③肝酶異常,如肝糖原累積症、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症等。

(3)過度消耗,攝入不足 ①妊娠空腹低血糖;②慢性腹瀉,長期飢餓,過度飲酒、腎性糖尿、腎功能衰竭晚期;③嚴重營養不良。

2、餐後低血糖

症狀於進食後2~5h出現,又稱反應性低血糖。

(1)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2)2型糖尿病早期。

(3)胃腸手術後低血糖,如胃有大部分切除,胃空腸吻合等。

(4)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由於對亮氨酸過度敏感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

3、葯源性低血糖

血糖為腦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低血糖時腦組織主要依靠腦本身及肝儲備的糖原分解來維持代謝,而腦組織本身所儲備的糖原有限,僅800mg/dl,尤其大腦皮質只含73mg/dl。因此血糖過低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腦和(或)交感神經。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發作可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病變。缺糖早期為腦充血、多發性出血點;後期由於Na+、K+進入細胞引起腦細胞水腫及出血性點狀壞死,以大腦皮質、基底核、海馬等處最明顯;晚期神經細胞壞死、消失,腦組織軟化。早期為大腦皮質受抑制,繼而皮質下中樞包括基底核、下丘腦及自主神經中樞相繼累及,終於影響中腦及延腦活動。腦部細胞愈進化對缺氧缺糖愈敏感。

Ⅶ 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低血糖的原因

什麼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葯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還有一類是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HI),引起這個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謝的一個關鍵酶,谷氨酸脫氫酶(GDH)發生了基因突變。

概述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於一個特定水平,並導致一系列症狀出現,診斷標准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飢餓72小時後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嬰兒和 兒童 <40mg/dl(2.22mmol/L)。當血糖濃度低於50~60mg/dl時,出現低血糖早期症狀(四肢發冷、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心慌、惡心等);當血糖濃度低於45mg/dl時,出現低血糖晚期症狀(除早期症狀外還出現驚厥及昏迷等)。

低血糖的原因

(1)胰島素用量過多或病情好轉後未及時減胰島素。

(2)由於開會、外出參觀、長期不吃早餐、收工較晚等原因使進食或加餐較平常時間推遲。

(3)活動量明顯增加未相應加餐或減少胰島素用量。

(4)進食量減少,沒及時相應減少胰島素。

(5)注射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間低血糖。

(6)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之前沒有按時進食或加餐。

(7)情緒從一直比較緊張轉為輕松愉快時。

(8)出現酮症後,胰島素量增加,而進食量減少。

(9)PZI用量過多。

(10)加劇低血糖的葯物。

危害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①引起 記憶力 減退、反應遲鈍、痴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④反復發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險。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飢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等症狀;葡萄糖是腦組織活動的主要能源,嚴重低血糖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不僅如此,醫.學 教育 網搜集整理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並發症,尤應小心。急性低血糖還可引起腦水腫,長期慢性低血糖可導致智力下降,加速腦痴呆。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出現飢餓症狀,就說明發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飢餓感並不一定發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飢餓感越是明顯,一旦病情穩定了,飢餓感也就消失了。因此,當出現飢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還有一種情況是“低血糖反應”,並不是真正的低血糖。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這種情況多發生於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飢餓等低血糖症狀

低血糖為生化異常,並不是一種疾病。凡是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為突出表現的一組臨床表現,稱為低血糖症。本症嚴重時可導致昏迷。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胰島素過多:胰島素瘤、胰島細胞增生、胰島細胞癌、異位胰島素分泌瘤、降糖葯物。臨床上內生或外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症最常見。

(二)反應性低血糖症:早期糖尿病、功能性低血糖、營養性低血糖。

(三)對胰島素過度敏感。

(四)肝臟疾病。

(五)中毒:葯物中毒。

(六)糖類不足。

治療

(一)一般治療:確定患者氣道是否通暢,必要時做相應處理;有癲癇發作時須防止舌部損傷。

(二)緊急處理:病人尚有吞咽動作時,可喂些糖水,多數可迅速改善症狀。已經昏迷者應即刻靜脈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鍾10ml速度靜注50%葡萄糖50ml。對大多數病人用20~60ml50%葡萄糖足以矯正低血糖。於快速注入大量糖時,可以產生症狀性低血鉀症。大多數低血糖病人注糖後5~10min內可以醒轉。如果低血糖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神經功能很長時間也不能完全恢復。

病人清醒以後,盡早食用果汁及食物。在病人使用中效胰島素(低精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或氯磺丙脲時可有低血糖反應,對這些病人,清醒後為防止再度出現低血糖反應,需要觀察12~48h。有時進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時,加用高蛋白膳食如牛奶以及靜點5%葡萄糖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