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便出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鮮血便
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樣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葯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隱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卧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葯,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便血就是內痔嗎?
便血是內痔,特別是早期內痔的一個典型症狀,但不能據此就認為便血就是內痔。便血是一個常見症狀,臨床中的許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①各種腸炎:因炎症作用,破壞了腸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現便中混雜有暗紫色血、分泌物,並伴有各類腸炎所特有的症狀。
②肛乳頭炎及其肥大:在齒線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見出血。
③肛裂:便時疼痛劇烈,便後鮮血滴瀝。
④直腸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誤診、漏診。手診時,指套可染血,並可及形狀不一、表面粗糙不平、邊緣不齊的堅硬病灶,需作病理組織活檢,才能確診。該病出血,也可引起貧血。
⑤直腸腺瘤或絨毛乳頭狀瘤:該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時,糞便上帶有血絲,偶爾也有大量出血。但該瘤長而有蒂,肛門鏡檢查,直腸內可見腫瘤、色紅,可帶蒂。
② 引起便血的原因是什麼
便血指大便帶血,全血便,或黑便,可由肛門及直腸疾病、結腸疾病、小腸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中毒和代謝與營養紊亂等所致。
肛門直腸疾病血便為糞便正常,其外附以鮮血,或便後滴出鮮血。直腸癌時,血便中混有壞死糜爛組織。肛門局部有瘙癢、疼痛或便秘、腹瀉等。
結腸疾病血便為鮮血,量少,伴有大量粘液或膿液,病人有腹瀉,可伴有發熱,腹痛里急後重。結腸癌病人糞便有壞死、糜爛組織,出現梗阻及腹部痞塊。
小腸疾病血便一般量多,色暗紅,呈赤豆湯或番茄汁樣,有腥臭味。腸結核、局限性腸炎等出血量不多。
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等引起的血便,量多少不一,亦可表現為黑糞。有原發疾病相應的表現。
救治措施:
(1)明確診斷,病因治療。
(2)注意休息,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宜,觀察病情變化。
(3)口服雲南白葯、安絡血等止血葯,如出血量大,立即送醫院治療。
③ 便血的常見原因都會有哪些
便血原因有3個:1、顏色比較偏黑,就是像柏油樣,是遠端出血也就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消化性潰瘍等潰瘍的出血所導致顏色比較黑,整個大便顏色比較黑;2、便紙上有血,擦的流血往往是有痔瘡等肛周疾病的出血;3、大便裡面有血,觀察一下大便,如果在大便裡面有血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也就是炎症性腸病是有便血的,另一種是有直腸癌,有腸道的腫瘤也是可能出現的,所以根據情況不同要做胃腸鏡檢查來明確。
④ 便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便血是常見的疾病症狀,那麼你知道便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引起便血常見的原因,歡迎大家閱讀。
便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1.消化道潰瘍
最為多見,常有中上腹痛、燒心、吐酸水等表現,出血後這些症狀反而有所減輕。由於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所以表現為便血。也有部分消化道潰瘍患者在嘔血的'同時出現黑便。
2.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
發病前有不潔飲食史者多見。先出現腹痛,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左上腹陣發性絞痛,逐漸轉為全腹持續性痛,並陣發性加劇,伴腹瀉、大便為糊狀或血水樣,惡臭,同時有惡心、發熱和嘔吐,輕者1~3周可治癒,重者可因大量便血而休克。
3.小腸腫瘤
可有長期臍周疼痛,腹部可捫及包塊,合並惡心嘔吐、無便、無肛門排氣等腸梗阻症狀,也可有腹脹、食慾減退、體重下降等症狀。當腫瘤侵襲破壞腸壁血管時,即可出現便血。
4.腸套疊
多見於2歲以下健康嬰幼兒,男性多見。起病突然,突發腹痛,疼痛劇烈,為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大便為黏液血性,可有腹部包塊。
5.腸結核
起病緩慢,右下腹持續性隱痛或脹痛,進食後加重,大便為糊狀或黏液膿血便,伴有午後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症狀。
6.潰瘍性結腸炎
起病緩慢,反復發作,多以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失調和繼發性感染為誘因,表現為腹瀉,大便為黏液膿性或血性,左下腹或下腹部痙攣性絞痛,痛後有便意,排便後疼痛可以暫時緩解。
7.結腸息肉
多發於青年成人,有家族性,平時多無症狀或長期腹部隱痛,腹脹或大便習慣改變,反復發作性腹瀉,大便帶鮮血和黏液。有高度惡變傾向。
8.結腸癌、直腸癌
中年以上原因不明的下腹痛、腹脹、貧血、大便習慣改變、呈黏液便或血便。
9.痔與肛裂
多見於長期便秘,年老或體質虛弱者,表現為無痛性便後滴鮮血或便紙帶血。
10.鉤蟲病
早期患者常有食慾亢進,勞動力減退或有上腹部不適、隱痛,後期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瀉或頑固性便秘,常有小量隱性出血,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心悸、頭暈等。肉眼觀察大便顏色無明顯變化,但大便潛血試驗陽性。這類患者有些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瓦片等,醫學上稱為“異食症”。
11.其他
引起便血的原因還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細菌性痢疾、傷寒與副傷寒、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口服某些葯物也會損傷消化道黏膜,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阿司匹林等會誘發消化道黏膜損傷出血或出血性糜爛性胃炎,從而引起便血。
⑤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是一個症狀,多種疾病都可導致便血,如炎症、腫瘤等。首先肛門的疾病,如內痔、外痔等;其次,腸道疾病,如結腸炎、小腸出血、十二指腸出血等;再次,有膽道出血、胃出血、食管出血,包括口腔出血都可引起便血;第四,從下消化道往上或從上消化道往下數,所有地方的腫瘤都可能引起便血,其中上消化道腫瘤便血,如食管癌或胃癌。
⑥ 大便出血有幾種原因
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導致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見於以下幾種:一、來源於上消化道的出血,如胃潰瘍,12指腸潰瘍等,其便血的顏色一般為黑色或者柏油樣大便。二、來源於腸道的疾病,如結腸腫瘤,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直腸炎,克隆氏病等,其便血的顏色一般為暗紅色。
⑦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的症狀, 血液從肛門排出,大便帶血,或大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都被稱為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