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壓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低血壓的常見病因分類:
1.體質性低血壓:臨床上主要見於體質瘦弱者,尤以20-40歲的女性多見.雖有明顯低血壓,但無任何不適症狀,僅偶於查體時被發現.
2.體位性低血壓:指從平卧位突然轉為直立位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的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1)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重症肌無力等;
(2)內分泌代謝疾病:垂體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
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
(3)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嚴重狹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發性大動脈炎(無脈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重症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瀉嘔吐、大量脫水、過度利尿出
汗過多、失血過多等
(6)醫源性:鎮靜催眠類葯物、擴張血管葯物、交感神經(包括神經節)阻滯葯物利尿劑、脫水劑、抗
抑鬱葯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壓類癌綜合征等
2.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產生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多見於原發性與繼發性因素,也可由於體位改變、懷孕、過飽餐後等情況而發生低血壓,好發於65歲以上者、貧血或失血過多者、營養不良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服葯不規律者,其葯物也是誘發低血壓的主要因素。
一、主要病因
1、原發性低血壓:如生理性低血壓,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形體瘦弱有一定關聯,幾乎都是在健康查體或住院時偶爾測量血壓時發現。
2、繼發性低血壓:
(1)短期內迅速發生低血壓,如大出血、過敏、腹瀉、嘔吐、大量脫水等原因所致的血壓急劇降低。
(2)患有脊髓空洞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重症肌無力、垂體功能減退症、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吸收不良綜合征等也可以導致低血壓。
(3)當飲食中缺乏維生素、葉酸而導致貧血時,也會發生低血壓。
3、體位性低血壓:多發生於由平卧位、坐位突然起立時或者長時間站立之後,引起血壓急劇下降導致的低血壓。
4、孕期低血壓:當孕婦發生缺鐵性貧血時,會引起低血壓,在懷孕期間血液循環系統會迅速膨脹,因此導致血壓下降,此為正常現象,一般血壓會在生產後恢復至孕前的正常水平。
5、餐後低血壓:空腹鍛煉後,這時血糖及血壓都有所下降,接著用餐引起內臟及全身血管擴張,便可能發生餐後低血壓,多見於老年人。
6、初進高原引起的低血壓:初次進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4~6個月後常會出現低血壓,可能與慢性缺氧有關。
二、誘發因素
葯物因素:近期服用了某些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的葯物,如α受體阻斷葯、血管擴張葯、神經節阻斷葯、抗精神病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葯、四環類抗抑鬱葯、抗帕金森病葯物等,易誘發低血壓。
3.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高血壓,其實也有不少人是低血壓,其實低血壓比高血壓更加嚴重,臨床上把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就稱為低血壓了,發現血壓低了之後必須及早接受治療,不過需要找到具體的病因才行,那麼低血壓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是什麼?
1、補充氣血
血壓低的人們要多吃能夠補充氣血的食物,比如蓮子、桂圓、大棗,還有一些脂肪類的食物。中醫認為,人體氣血兩虧會出現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失眠等症狀,所以低血壓的患者需要及時的補充養氣的食物。
2、補鐵元素
血壓低,要特意補鐵元素,留心含鐵多的食物,如豬肉、蝦、牛奶、豆類、動物肝、心、腎、肚、血製品,等等。
3、健補腎脾
低血壓的人們還需要健補腎脾,因為脾腎不合的話,心血液會虧損。能夠利脾健胃的食物有山葯、茯苓、薏米、芡實等,這四種物質是補脾的聖品。
4、適量吃鹽
高血壓的人不能多吃鈉、膽固醇高的食物,而低血壓的人恰好相反,要努力多吃哪些。如奶油、魚籽、動物腦、肝、骨、骨髓,等。
5、多吃蛋白質
血壓低要多食含蛋白質、銅、葉酸、維生素C多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是極佳的造血原料,除了上面說的肝、奶、豆類、魚類以外,蛋黃、貝類、紅糖及新鮮果蔬裡面含量較多。
6、葯用補品
常年低血壓,可以考慮進補一些葯用補品,如西洋參、阿膠、人參、雪蛤油、鹿胎膏,當歸、田七等。這些葯用補品用來燉食羊肉、雞肉、豬肉,蛋類,或者單獨吃,煮紅糖水服用,都超級有效果。
7、刺激食慾的食物
有時候低血壓可能是營養不良導致的,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食慾,這時候可以多吃一些山楂等開胃的食物,這樣增進了食慾、補充了營養,從而就會讓血壓升高。
4. 低血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啊
原發性低血壓無明顯病因,繼發性低血壓多是因器官或系統的疾病引起。
[臨床症狀]
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或休克。
[危害]
低血壓會引起消化道、循環、腎功能等損害,嚴重者還會出現大腦損傷。
[並發症]
眩暈、暈厥、心絞痛等。
[檢查]
血壓測量,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腦電圖、CT、MRI,血糖、尿糖測定。
[診斷]
根據動脈血壓測定值達到低血壓標准診斷。
[飲食建議]
飲食不宜過飽,適當攝入鈉鹽、飲酒、飲茶。
[治療原則]
治療原發病,加強營養、停用葯物等病因治療。
[治癒性]
原發性(生理性)低血壓無症狀,不影響壽命。
5. 血壓低壓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血壓低原因:診斷低血壓的標准一般是90/60mmHg以下。如果血壓低,比如一些腹瀉,脫水,出汗過多可能會引起低血壓。
有的人是長時間站立,出很多汗,在熱天里可能會出現低血壓。但也有的病人他也沒有這些情況,他在體位改變時候就會出現低血壓,比如體位改變,常見老人體位性低血壓這種情況。
如果患者反復出現低血壓,就要查原因。因為低血壓像高血壓一樣,會有一定的風險。主要是會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狀,會產生頭暈,甚至跌倒,甚至暈厥等。所以低血壓的原因很多,往往也是病理性的。所以發生低血壓時,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檢查是否是由一些疾病導致這種低血壓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