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我國東部人口疏密的原因是哪些
擴展閱讀
大腿內側酸脹是什麼原因 2025-05-11 18:05:38

我國東部人口疏密的原因是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18 10:25:01

❶ 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地區多,山地、高原地區少;農業地區多,林牧業地區少;沿江、臨海公路,鐵路沿線地區多,交通不便的地區少。
人口分布這種不平衡狀況,是舊中國多年來生產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產物。1、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2、全國人口在省、區的分布,其所佔的比兆拆例和密度差異很大。影響我國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於我國人口處於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時期,絕大部分人口都從事於農業生產活動,東部地區的濕潤區域及平原、盆地與河谷地帶的生態環境最適宜發展農業生產,從而集聚和分布了較多的人口。反之,在自然條件較鄭猜絕並、不利於農業生產的西部地區,土地開發利喊姿用受到限制,人口分布稀疏得

❷ 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為什麼

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耕地多,氣候適宜。

西部受地形影響,交通條件較東部差。且東部臨海,交通便利,對外交往方液蔽便。歷史上東部也一直是相對西部發達,人口相當集中。

我國人口地理分布的特點是:

東多西少,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東部地區地伍埋兄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氣候適宜,生產糧食多;西部地區以高原、山地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氣候乾旱,糧食產量低。

東部處於我國第三節階梯,以平原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下,西部處於第2,3級階梯,以丘陵,山地等為主,海拔多在500以上。氣候:東部處於季風區,雨水充沛,西部為非季風區,且處於內陸,較為乾旱,水資腔襲源較短缺。

資源:從自然資源上講,西部占優,煤炭,石油,天然氣多集中於此,許多礦產也集中於西部。

❸ 我國的人口分界線是什麼導致人口稀稠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雲南省騰沖縣一線。
人口稀疏或稠密地區的原因是這個地區是否適宜人類居住.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備純搏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人口多,乾旱荒漠人口少,經濟褲閉交通發達地區人口多,而反之人口少.影響人類居住的條件主要要氣候,水,地形等.人口多的地方,氣候適宜,如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且水熱條件較好,有利於人民的生產和生仿祥活,交通經濟發達,對於人口的出行生活也有好處,好的地形也有利與發展。
人口稀疏區的氣候條件要麼過於熱或者是水熱條件配合不協調,以及受響的交通不發達,都會使人們的生產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人口稀疏或稠密地區的受各種自然以及人為的條件影響.

❹ 從地形的角度分析:為什麼中國東部地區人口比較密

我國東部無論是鐵路、公路,還是工業的空間分布,都比西部稠密的多,是因為我國人口東多西少,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東部地區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氣候適宜,生察哪產糧食多;西部地區以高原、山地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氣候乾旱,糧食產量低.
故答案為: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東部地區地形平坦辯判,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氣候適宜,生產糧食多;西部地區以高原、山地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氣候乾旱,糧食敗灶碼產量低.

❺ 我國人口疏密線東南部人口密度大的社會原因是什麼

東部地區多平原、丘陵,氣候濕潤,自然環境優越,而西部地區多高原和山地,氣候乾旱,自然環境差。

❻ 我國東西部人口密度差異的原因是什麼(詳細一點謝謝么

我國東西部人口密度差異的原因是由氣候、地形、環境造成的生活環境、交通、經濟狀況等情況的不同,東部環境好,交通拆答便利。

我國東部地區由平原和丘陵組成,是季風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小,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我國西部地區多高原和山地,盆地 是典型的大櫻襲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少雨。

一、自然條件:

1、東部多平原,而西部多山脈;

2、東部氣候適宜,而西部惡劣。

二、人文條件:

1、東部的水陸空交通比西部發脊御兄達;

2、東部是西方殖民者最先到達的地方,工業起步比西部早,工業基礎比西部好;

3、經濟的發達又吸引了大批的西部的人到東部就業。

❼ 地理: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的原因

1氣候上:東部氣候條件好,濕潤,降水較多,適宜人類居住
2
地形上:東部多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形平坦
3生態上:西部生態環境脆弱,無法承受大含轎纖量人口
4
經濟上:東部談仿要比西部發達,工作以及生活條件要好於西部
5
歷史上:東部歷史上就是人口的帆仿密集區

❽ 我國人口西疏東密,造成這種分布狀況的原因的什麼

我國人口西疏東密,造成這種分布狀況的原因有:
1、自然原因:中國地勢西高東低,答頌地形上東部以平原為主,有漫長的海岸線,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非常適合人類的居住和生活,所以人口較多。
西部襪銀以山地為主,多高原、荒漠,土地可墾殖率低,而且遠離沿海,氣候乾燥,溫差大,常住人口較少。
2、社會經濟原因:
歷史上,自宋朝以來,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由西部向東部轉移,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良好的自然環境推動了經濟發展。
近代以來,東部地區便利的交通為其發展與交流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為東部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良好的基礎使東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人口自西部向東部告舉宴的流動。

❾ 影響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具體來說,我 國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很突出,從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沖一線東物顫南 土地面積佔全國面積的48%,而人口卻佔全國95%,反之,在自然條件差,不利 於農業生產的西部地區,土地開發利用受到限制,人口分布則稀疏得多,比如我 國的西藏、青海大部、四川西部,甘肅及雲南南部一帶,平均每平方公里僅為 2.3人。在帕米爾高原,呼侖貝爾高原等地甚至每平方公里僅1人還不到,有些 根本就是無人區。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因為自然條件。東部地勢較為平坦,多為沖擊平原,土壤肥沃,水源較為充足,季風氣候較為適宜人類生存,適於農作物及動植物生長。而西部地區大部分地區大陸性氣候顯著,晝夜和年溫差大,且降水稀少,地罩段敗勢起伏大,土壤貧瘠,因此環境人口容量自然比東部小。經濟發展的前提是人口較為密集,經濟發展環境適宜,是自然條件決定經濟發展潛力。所以我國燃搏人口分布東多西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條件而非經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