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母豬產後拉稀帶有血紅色的水樣噴射是什麼病
診斷要點: 1、常見於6周3月齡豬; 2、病豬昏睡,廢食,高熱,或嘔吐、拉稀、咳嗽; 3、後期呈犬坐姿勢,心博過速,皮膚發紫,呼吸極度困難,嚴重出血性、壞死性肺炎,氣道中充滿泡沫、血色、粘液性滲出物,胸腔血紅色液體; 4、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蔓延至整個肺臟,肺與胸膜粘連。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通風換氣,降低飼養密度,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2.做好病毒性疾病的科學免疫,加強偽狂犬病和圓環病毒病的有效疫苗接種。 3.做好葯物的預防保健。在轉群、混群或發病前15天進行葯物預防保健1-2周,臨床上可選用氟苯尼考、強力黴素、磺胺等葯物進行預防。有條件的豬場可以進行葯敏試驗,選擇適合本豬場的敏感抗生素進行預防保健。 滿意請採納,如病情緊急(特殊)可點擊我頭像或名字,有專業的老師在線為您解答
B. 豬拉稀的原因
(1)營養和飼養管理引起的拉稀。這種腹瀉常見的原因有十多種,如母豬的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仔豬日糧中過量添加銅,飲水中金屬離子超標,仔豬斷奶、分群、轉舍等應激性因素都能導致拉稀。
(2)環境因素(物理因素)。如環境溫度低等。
(3)生理因素。如低血糖、消化不良等。
(4)細菌引起的拉稀。常見有黃痢、白痢、紅痢、副傷寒和痢疾等。
(5)病毒引起的拉稀。常見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等。
(6)寄生蟲引起的拉稀。常見有線蟲、絛蟲、球蟲等。
(2)母豬產後拉稀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1)提高豬舍溫度(重點要提高仔豬腹部溫度),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有效地消滅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豬腹瀉的關鍵。
(2)科學飼養管理好母豬。對有寄生蟲病的地區做好定期驅蟲,防止通過母豬傳染蟲體。
(3)做好母豬分娩前後的護理與防病。母豬於產前40天和15天各接種一次大腸桿菌苗。對有流行性腹瀉或傳染性胃腸炎發生的地區,可於產前20~30天注射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苗一次。母豬進產房前,必須對產圈徹底清掃、沖洗和認真消毒;母豬做一次驅蟲。母豬進入產房後和臨產中,用溫熱的0.1%高錳酸鉀液擦洗母豬的陰戶、乳房。仔豬吃初乳前擠掉頭兩把奶,輔助初生仔豬盡早吃上吃好初乳,也是防止母豬乳房炎和仔豬腹瀉的重要措施。
(4)補充鐵制劑。仔豬出生後3周內生長較快,每頭仔豬每天約需3毫克鐵,而母乳僅能提供1毫克鐵,給出生3天和10天的仔豬人工補給含鈷、硒的鐵制劑,可防止仔豬缺鐵性貧血造成的生長不良,增強仔豬體質,減少拉稀的發生。
(5)提早補料。早補料可刺激胃腸發育,加強胃腸機能,有利於仔豬消化,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胃腸病。
(6)豬抓好斷奶關。仔豬斷奶盡量減少刺激,斷奶後7~10天仍保持用哺乳料,以後逐漸換料。
(7)採取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消除帶菌豬,徹底消毒圈舍,凈化養殖環境,有利於預防仔豬拉稀的發生。
(8)葯物預防。仔豬出生後用鏈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時後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減少和防止仔豬的拉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