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小孩睡覺汗多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ps裡面文字怎樣放大 2025-05-06 00:21:56
怎樣化唇妝視頻 2025-05-06 00:09:04
撲克時間怎樣充值 2025-05-06 00:09:00

小孩睡覺汗多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5-16 08:04:40

A. 寶寶一睡覺就出汗,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如果天氣比較熱,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汗,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是會比成年人更容易出汗的,因為孩子的體溫比較高,新陳代謝也是比較旺盛的。所以如果父母看見自己的寶寶特別容易出汗,一定要給寶寶蓋薄的被子,不能夠讓寶寶帶厚的被子。並且父母可以定期的給寶寶擦一擦身體和手腳,不要讓汗液被風干。那寶寶一睡覺就出汗,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B. 孩子睡覺愛出汗,可能是什麼原因

小孩睡覺出汗多考慮迷走神經興奮、缺鈣、環境因素、疾病等影響。
1.迷走神經興奮,孩子剛入睡不多久容易出汗,多數是由於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出汗多。
2.缺鈣,由於維生素D缺乏,鈣、磷代謝紊亂,造成神經興奮性增高,出現煩鬧、汗多、易激惹等症狀。
3.環境因素,卧室睡眠環境溫度高,被褥太厚散熱不好等,也可能造成睡覺出汗多,給孩子提供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
4.疾病因素,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基礎代謝率高,容易引起出汗增多。結核感染,容易出現夜間盜汗。
小孩出汗多,還可能有其他原因,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後,給予針對性處理或治療。

C. 寶寶睡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小孩子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生長發育旺盛有關系的啊。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後,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後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這個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睡後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較大,有可能是是缺鈣所致,所以最好還是檢查看看是否是缺鈣啊。 這個需要補鈣和維生素d。

D. 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

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

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小孩子睡覺很容易出汗,很可能是因為內熱比較嚴重,需要多接觸陽光,並且勤洗澡,保持身上清潔,減少出汗的概率,讓寶寶安心睡覺,以下是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的相關知識分享。

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1

十二歲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

孩子晚上出汗可能是內熱比較重,如果孩子平時飲食蔬菜類吃得少,肉食比較多,就容易有內熱積滯;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缺鈣也會夜間盜汗,但小孩子多見。也有可能是體虛所造成的盜汗表現。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 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十二歲兒童睡覺出汗怎麼辦

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採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3、穿純棉質地內衣,純棉質和察姿地的衣服透氣、吸汗,貼身穿著也比較舒服。

4、對於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兒童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2

八歲兒童睡覺總愛出汗怎麼回事

1、體質的原因引起出汗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沒巧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2、護理的原因引起出汗

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寶寶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這也是造成寶寶睡覺出汗的原因。有時候天氣不冷,家長也給寶寶多穿一些衣服,也是導致寶寶睡覺出汗的原因。

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機體沒有能力將多餘的熱量通過出汗散發出去,熱量積聚在寶寶體內,寶寶晚間體溫可達38攝氏度左右。寶寶入睡後,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3、生理性的出汗

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小兒睡覺出汗多怎麼辦

1、塞上一塊小毛巾

家長可以在寶寶睡覺前,在其背後和頸部塞上一塊乾的、柔軟的小毛巾或手帕,如果小毛巾、手帕被汗水浸濕了,要及時更換一塊新的,直到寶寶停止出汗為止。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寶寶背部、頸部保持乾爽,又可防止其出汗後著涼。

2、勤洗澡保持皮膚的清潔

給寶寶勤洗澡,以保持皮膚的清潔,同時在出汗較多的部位,如頸部、背部、腋下等塗上爽身粉,以保持皮膚的乾爽。

3、別捂得太厚了

寶寶的衣著和喚絕被子應與大人相當,尤其是冬天時,別給寶寶穿得過厚或蓋得過厚,否則容易出汗過多。

E. 小孩睡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有病的症狀。不少家長認為是孩子體質虛弱,因而虛汗不斷。其實,有相當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見於頭和頸部,常在入睡後半小時內發生,1小時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機體沒有能力將多餘的熱量通過出汗散發出去,熱量積聚在寶寶體內,寶寶晚間體溫可達38℃左右。寶寶入睡後,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此外,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夏天天氣悶熱,卧室通風不良,寶寶更容易出汗。這種出汗在醫學上稱「生理性出汗」,一般都發生在上半夜剛入睡時,深睡後汗液便逐漸消退。對於生理性出汗,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寶寶生長過程中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出現的,如佝僂病的出汗,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發,醫學上稱之為「枕禿」,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佝僂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的表現,最常見者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面頰潮紅等。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除盜汗症狀外,還有發熱、消瘦、咳嗽等症狀,化驗血液,血沉值增大。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對於疑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應注意觀察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佝僂病患兒,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感染性疾病應抗感染治療。疾病治癒後,夜汗症狀也就消失了。
體質弱的小兒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往往是由於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發生營養不良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喂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慾,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人量。必要時可採用中醫中葯調理脾胃不合。
因此,對小兒睡眠中的出汗,應仔細區別,必要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F. 小孩睡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有病的症狀。不少家長認為是孩子體質虛弱,因而 不斷。其實,有相當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見於頭和頸部,常在入睡後半小時內發生,1小時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此外,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 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 等,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 靜狀態下出現的,如 的出汗,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發,醫學上稱之為" ",是嬰兒 的早期表現,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的表現,最常見者是 。 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面頰 等。 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 ,夜間的出汗稱為 。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 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體質弱的小兒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往往是由於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發生營養不良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喂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慾,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人量。必要時可採用中醫中葯調理脾胃不合。 因此,對小兒睡眠中的出汗,應仔細區別,必要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G. 寶寶晚上睡覺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您好,小兒多汗主要見於以下三種情況.第一:比較常見的就是缺鈣,可以通過微量元素或者骨密度檢查來明確診斷.第二:中醫上講孩子多汗,多見於脾虛的孩子.第三:有可能是正常現象,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後,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後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 建議: 1、您的寶寶除了多汗,還伴有食慾差,首先建議排除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做微量元素檢查看看,根據檢查結果適當補充糾正。 2、同時方便的話,可以看看中醫,是否有脾虛的情況,適當試用中葯治療看看。 3、平時建議孩子適當的參加體育鍛煉,增加體質,飲食上要做到營養均衡,防止孩子出現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 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H. 寶寶晚上睡覺出很多汗是怎麼回事

小孩子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生長發育旺盛有關系的。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後,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 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後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這個是不需要治療的。

I. 寶寶晚上睡覺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對於寶寶多汗情況您需先排除寶寶是否是生理性多汗,如衣服穿得過多、室內空氣不流通、被子過厚等,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後,多汗的現象就會消失。另外寶寶一般健康狀況較好,由於植物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睡覺時容易出汗,只要沒有伴隨其它症狀,屬正常現象。患有佝僂病的寶寶在睡覺時也會出現多汗情況,具體可表現為孩子食慾不好、愛哭鬧;夜間尤其一驚一乍地哭鬧,睡不踏實;孩子睡著後多汗可浸濕枕巾和衣服,而且這種汗味酸,刺激皮膚而造成孩子頭癢,不斷地用頭蹭枕頭止癢的結果形成枕禿 。如果寶寶有以上情況的建議可以檢查一下微量元素,適當補充,另外注意食補,多吃豆製品。另外多注意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J. 孩子晚上睡覺老是出汗,是什麼原因

睡覺時出汗」稱——盜汗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哪歷》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干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李滲搜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葯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凈,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凈後撕成小塊。紅棗洗凈撕開。二味葯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喊慧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干凈,下入葯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葯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葯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葯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凈,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