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母豬流產的原因和如何預防
擴展閱讀
嬰兒吵夜是什麼原因 2025-07-05 08:15:28
文檔畫線段怎樣標點 2025-07-05 07:57:31
因工作原因過敏怎麼辦 2025-07-05 07:56:56

母豬流產的原因和如何預防

發布時間: 2022-03-15 11:06:20

Ⅰ 母豬流產損失很大,怎麼預防母豬的流產

流產即妊娠中斷,是指母畜在懷孕期間,由於各種原因造成胚胎或胎兒與母體之間的生理關系發生紊亂,妊娠無法繼續。妊娠中斷後胚胎或胎兒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如胚胎液化被母體吸收、胎兒干屍化、胎兒浸溶、死胎或活胎被排出體外等。母豬流產有以下幾個原因:
1、營養性因素
妊娠期的母豬對飼料品質很敏感,飼料營養價值(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E、鈣、磷、鎂含量)不足,飼喂發霉變質飼料或含有農葯、老鼠葯、有毒植物、亞硝酸鹽的飼料,飼喂方法不當(如拌喂煮馬鈴薯的水)等,均可使母豬迅速掉膘,最終引發流產。
2、先兆性流產
對有先兆性流產的母豬(精神不振、喜卧、陰戶紅腫、有黏液流出,有時未到預產期可擠出乳汁),應單欄飼養,避免應激;注射黃體酮30mg保胎,隔日一次,連續2次到3次。
3、機械性流產
外部環境的強烈刺激引發的流產、包括飼養員的打擊,自行滑跌,其他母豬的爬跨、咬斗,突然驚嚇,防疫和治療注射應激、喂料時應激等。預防機械性流產,主要注意為母豬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飼養員應精心管理,母豬配種後應立即單欄詞養、不宜混群,豬欄地面預防打滑。總之消除一切可能對母豬造成機械性傷害的因素。
4、疾病引起的流產
對於豬乙型腦炎、細小病毒、藍耳病、偽狂犬病等繁殖障礙性疾病引起的流產,要採取綜合措施,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應用疫苗免疫接種。平時可以用諸疫凈拌料,增強抵抗力和預防病毒性疾病。
母豬流產以後要做好母豬的消炎,母豬流產會引發母豬抵抗力急劇下降,這個時候非常容易造成細菌侵入和感染,這個時候的炎症控制要求甚至要比自然分娩的母豬要求還要嚴格!產後消炎用快康,肌內注射,一針搞定。

Ⅱ 母豬流產原因及解決辦法

吃點安胎葯酒好,然她盡量少活動

Ⅲ 引起母豬流產的原因有哪些

(1)營養不良,妊娠母豬日糧中嚴重缺乏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

(2)母豬過肥、過瘦。過肥母豬子宮周圍沉積的脂肪較多,壓迫子宮造成供血不足或使子宮不能隨胎兒的生長發育而擴張,從而限制了胎兒的生長發育。過瘦主要是營養不良造成的。

(3)公、母豬高度近親繁殖,使胚胎生活力下降。

(4)突然改換飼料,使妊娠母豬不能忍受。

(5)冬季或早春喂冰凍飼料或飲冰水。

(6)長期睡在陰冷、潮濕的豬圈內。

(7)管理不當,如放牧運動時滑跌、咬架、跳溝、打冷鞭、追趕過急、打豬、踢豬等;豬圈太擁擠,豬爭食擠壓等;豬窩高低不平,胎兒受到不正常的擠壓;妊娠早期使用有刺激性葯物或給母豬打針應激。

(8)母豬患某些高燒性疾病,如患豬瘟、豬丹毒、流感、肺炎,其他敗血症等。

(9)母豬患疥癬、豬虱或濕疹,由於奇癢而經常用力蹭癢。

(10)各種中毒,如黴菌中毒,棉籽餅中毒,菜籽餅中毒,酸度過大的青貯或酒糟造成的酸中毒以及各種劇毒農葯中毒等。

Ⅳ 怎樣防止母豬化胎、死胎和流產

母豬在一個發情期所排出的卵子中,除10%的卵子不能受精外,約有20%~25%是在受精後、產前死亡。而在產前死亡總數中,2/3集中在妊娠早期特別是胚胎附植前後;1/3發生在懷孕後期。如果胚胎死亡發生在早期,則不見任何東西排出而被子宮吸收,稱為「化胎」;若發生在懷孕中期或後期,胎兒常不能被母體所吸收乃形成僵屍,稱「木乃伊」;如死亡不久就在分娩時隨同存活仔豬一起產出,則稱死胎。如胎盤失去功能早於胎兒死亡,則很快發生「流產」。
(1)造成化胎、死胎和流產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①由於卵子質量不好或未能掌握適時配種,卵子過於衰老,雖可勉強受精,但胚胎不能正常發育,終致死亡而被母體吸收。
②懷孕母豬飼料營養不全面,缺乏必要的優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特別是鈣和磷,以及維生素A、D,以至引起胚胎死亡。
③懷孕母豬過肥或長期便秘,影響胎兒正常發育,以至引起化胎、死胎和流產。
④用發霉、變質、帶有毒性和強烈刺激性的飼料喂懷孕母豬,以至引起飼料中毒而發生流產。
⑤由於管理不善,如圈舍地面太滑、運動場結冰或高低不平,致使母豬滑倒;圈門狹小,進出擁擠;鞭打、驚嚇、追趕過急等等,都容易造成母豬流產。
⑥高度近親繁殖,常導致死胎數增加,有時還會產出畸形、怪胎仔豬。
此外,母豬激素紊亂,生病發高燒以及患流行性乙型腦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細小病毒、豬偽狂犬病、豬瘟等,都能引起死胎或流產。(2)防治方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合理飼養懷孕母豬,維持種用體況,保證胎兒能獲得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一切營養。特別要注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充分供應,並保證蛋白質的質量。
②防止飼料中毒,發霉的谷類,未經脫毒的棉籽餅、菜籽餅、馬鈴薯莖葉、蓖麻葉和含有農葯殘毒的飼料,酸性過大的青貯、粉漿和粉渣,含酒精較多的酒糟等,都應盡量避免用來喂懷孕母豬,或必要時可取少量與其他飼料多樣搭配後飼喂。此外還要注意適當搭配一部分帶輕瀉性的飼料如麩皮等,防止母豬便秘。
③注意對懷孕母豬的管理,防止互相擁擠、咬架、滑倒、鞭打、驚嚇和追趕等一切可以避免的機械損傷。
④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和無計劃的近親繁殖。
⑤做好豬瘟、豬細小病毒、豬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疾病監測與預防。加強免疫,嚴格消毒,淘汰帶毒者。
在母豬懷孕期中,如不到正常分娩日期,就發現減食或不吃,行動異常,精神不安,陰戶紅腫並流出黏液,不時努責,則可能要流產。當發現以上一些流產預兆後,應及時注射黃體酮15~25毫克,並內服鎮靜劑來安胎。
如已達產期,並有產仔表現,乳房膨脹且分泌乳汁,但既無胎動也無胎兒產出,時間一久腹部逐漸收縮,則可能是死亡胎兒已變成木乃伊殘存在子宮內,對這樣的母豬應及早採取人工流產的方法,促使死胎完全排出,不然就會影響以後的繁殖。最簡單的方法是注射催產素3~6毫升,一般就可能排出。但也有個別的母豬,並未進行人工流產或進行人工流產後未見死胎排出,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它又重新發情受胎,這可能是流產物在飼養員不注意時排出,已被母豬吞食了的緣故。也可能是母豬內分泌紊亂所造成的假象。

Ⅳ 如何防止母豬流產

豬場減少母豬流產的措施主要有: 1、豬欄結構不適應飼養外國品種豬 本場建於上世紀80年代,房頂較矮,天面到地面高的2.6米,低的2.4米,屬混凝土平頂結構,坐北朝南,單列式(北面有牆,南面運動場)。這種豬欄結構可保冬暖,但夏不涼,適合養本地豬種不適合養外國品種豬。在每年高溫季節,欄內最高氣溫達到39度,相對濕度87%左右,部分母豬難耐高溫高濕而流產。流產不分晝夜都會發生,多時一個晚上流產幾窩,其中以妊娠前期居多。為解決欄舍結構不合理室溫過高問題,本場採取植樹、蓋涼棚、霧化降溫等辦法彌補。即在欄舍之間空地種上速生桉,當樹高超過房頂時把樹根部陰枝剪掉,樹木長得越高越好,這樣既通風又遮蔭;每年在高溫季節來臨前,在南面運動場搭上簡易涼棚,棚頂蓋防曬網,可阻擋大部分直射太陽光;當欄舍內溫度達到35°C以上時,可用2%的醋精水霧化空間,一天內間隔重復幾次效果更佳,舍溫可降低2°C左右;在無風情況下,可增加大功率電風扇或抽風機效果更佳。 2、母豬產後疾病影響母豬妊娠2005年前,母豬保健採用產後沖洗子宮,肌注抗菌素,子宮炎、乳房炎發現即治療等方法做母豬圍產期保健工作。結果母豬產後子宮炎、乳房炎、產後無乳綜合征發生率很高,在高溫季節單月統計乳房炎發生率達7%;產後10天宮內粘液檢查,子宮炎檢出率32%;無乳綜合症也時有發生。這些疾病嚴重影響母豬妊娠,造成孕後胚胎或胎兒中途死亡引起流產。針對疾病因素引起的流產,先要思想上高度重視母豬圍產期保健工作,改變母豬是畜牲,怕餓不怕臟的觀點,做到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在母豬分娩前一周喂給加葯料,每天一次,連用一周;母豬在產下第一頭仔豬時給予靜脈滴注保健,保健葯可用甲硝唑、青黴素、魚腥草、維生素C、縮宮素等葯物和生理鹽水合用,做到頭頭保健,一頭不漏。子宮投葯使用金黴素粉1-3g溶於80ml生理鹽水,於產後第二天輸入子宮;在母豬轉入產欄前要嚴格消毒體表;產前產後豬身要經常保持清潔干凈,空欄舍消毒要徹底,有條件的最好採用高床產欄。 3、免疫應激引起母豬流產據筆者觀察發現,易引起母豬免疫後流產的疫苗主要是油佐劑疫苗居多,如口蹄疫苗、偽狂犬苗、乙腦苗等。以前這幾種疫苗只要採取全群一刀切接種,第二、三天就發現陸續有母豬流產,多則2%-3%流產率,少則0.5-1%。目前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口蹄疫苗採用進口佐劑很好解決了免疫應激;偽狂犬苗有油佐劑苗和水佐劑苗供選擇,選擇水佐劑苗應激要小得多;乙腦疫苗按常規使用是年注射兩次,即每年3月和9月,但也有過注苗後引起流產的,流產以妊娠30—50日齡居多,通常見到胚胎頭部充血嚴重,母豬無症狀。估計是疫苗保護期銜接不上形成的免疫空洞所致,建議增加此苗的免疫次數。為減少免疫應激,免疫接種時要避開合群,選擇在投料過程中注射更好。在母豬整個妊娠期,前40天屬於胚胎不穩定期,在給母豬接種時應盡力避免這一時期注射疫苗。 4、飼養管理和合群不當造成母豬流產妊娠期母豬對飼料品質很敏感,如果飼料營養低、質量差,母豬很快就會掉膘,並且所生仔豬弱仔多或者早產,部分母豬還會因營養缺乏偏瘦而中途流產。近幾年,我們嚴格控制飼料質量關,從原料進倉、儲存、加工到飼料投喂都進行系統管理。進倉玉米含水份值在14%以內,外觀光亮飽滿,無霉變顆粒才進倉。原料在加工前再檢查有無變質現象,確定合格後才進入成品料加工車間。妊娠料分兩階段投喂,即妊娠前期料和妊娠後期料,前期料消化能3130千卡,粗脂肪4.1%,粗蛋白14.5%,投喂妊娠90日齡前母豬;後期料消化能3188千卡,粗脂肪4.5%,粗蛋白14.9%,投喂妊娠90日齡以上母豬。產前一周投喂哺母料。飼料在豬場保存時間不宜太久,一般不加防腐劑。要做到准確報料,秋冬季不超一周,春夏季不超4天。配後母豬一般在30—40日齡做妊娠測定,前期在定位欄,測定後轉入大欄,當轉入大欄後母豬有一相互認識和地位確定過程。這過程持續半天時間,相互追趕打架。這個過程往往引起母豬流產,尤其是7、8、9月更常見。要減少拼欄流產發生,在拼欄前要做強弱肥瘦區分,考慮欄容頭數,一般一欄放4—5頭,均頭占面積 1.5平方米以上較合適。依據上述分析,引起母豬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各種外應激因素所致,特別是熱應激影響最大。筆者所工作的豬場是一個老場,欄舍結構上不適合現代新工藝養豬,因應激引起的流產尤其突出,如何減少流產降低損失,是我們常年思考的問題。

Ⅵ 豬流產的原因

流產就是母豬妊娠過程的中斷。表現為產出死胎,產出未足月的活胎兒(早產),排出干屍化胎兒等。流產是豬的常見病,對迅速發展養豬業有較大影響。非傳染性流產,其原因主要是飼養和管理兩方面引起的。
流產發生在妊娠早期時,由於胚胎尚小,骨骼還未形成,所以,胚胎被子宮吸收而不排出體外,從外表看不出任何症狀,母豬又可發情。這種現象,俗稱「化胎」。
母豬在妊娠期間,一窩胎豬中僅有少數幾頭發生死亡,但不影響其餘胎豬的生長發育,則死胎不立即排出體外。死亡的胎豬由於水分逐漸被母體吸收,胎體緊縮,顏色變棕褐色,極似干屍,稱干屍化或木乃伊胎。待正常生產時,隨同發育成熟的仔豬一起產出,常夾雜在正產胎兒之間,整窩發生干屍化的很少。
妊娠母豬所產的胎兒如果大部或全部流產死亡,母豬很快出現分娩症狀,母豬興奮不安,乳房腫大充奶,陰門紅腫,從陰門流出污紅色分泌物,母豬頻頻努責,排出死胎或無生活力的胎兒。
母豬在流產過程中,如果子宮口開張,腐敗細菌便可侵入,使在子宮內未排出的死亡胎兒發生腐敗分解,於是從陰門不斷流出腐敗分泌物。此分泌物有惡臭味,污穢色並混有分解組織塊或骨片。這時母豬可出現全身症狀,體溫升高,精神委頓,沒有食慾,如不及時治療,可因敗血症而死亡。
治療
應根據發病時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1)妊娠母豬有流產的早期症狀(不安、努責等),子宮口未開,沒排出胎水,或者受到擠壓和其他的損傷可能發生流產時,可肌肉注射黃體酮10~30毫克,連日或隔日注射,連用2~3次。同時注射維生素E等。
(2)如果保胎失敗,子宮口已開張,胎兒已死亡或死胎發生腐敗時,可先肌肉注射乙烯雌酚等雌性激素,促使子宮頸口開張,然後配合肌肉注射垂體後葉、催產素等,以促使死胎盡早排除。也可人工幫助,用手拉出。必要時進行剖腹。
(3)如果流產後子宮內不斷排出不幹凈的污穢分泌物時,可用0.1%高錳酸鉀液等消毒葯沖洗子宮,洗後注入抗菌葯物,進行全身治療。預防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有條件的豬場,母豬要單圈飼養,集約化養豬,孕豬轉群時要避免擁擠和粗暴驅趕,造成流產。喂給營養豐富的多樣化飼料,以保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給。為此,要種好飼料基地,主要是種植苜蓿、胡蘿卜等,以補充青綠多汁飼料。要有一套合理的飼喂制度,嚴禁用有毒、霉敗飼料喂豬。
如果豬場有可疑流產病發生時,應調查了解,找出發生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引起流產的因素,避免再次發生。

Ⅶ 怎樣防止母豬死胎、流產

流產和死胎是降低豬生產力的重要原因,應在生產中加以防止。

(1)合理飼養 保證營養物質的供應,不用發霉變質、有毒的飼料喂養。防止母豬便秘,適當輔以一些輕瀉性飼料如麩皮等。對一些過肥、過瘦的母豬應採取措施,調整膘情。

(2)加強管理 努力改善豬舍環境,注意防寒保暖,減少疾病發生,盡量做到單圈飼養。提高飼養員素質,避免機械性流產。

(3)做到適時配種 提高受精卵的生活力,合理安排配種,防止近親繁殖。對於未到預產期表現出流產症狀的母豬,應及時採取措施,如注射黃體酮15~25毫克,並內服鎮靜劑來安胎。

Ⅷ 母豬流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母豬流產的原因
一、 遺傳基因的缺陷 多見於染色體數目異常和結構異常。數目異常有單體形、三體形。結構上的異常常出現染色體的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等。由於染色體引起的流產常為早期自然流產。
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不僅引起婦女的月經失調,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而且嚴重者可使生殖細胞的基因損壞,使婦女受孕後發生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畸形或胎兒以及新生兒惡性腫瘤。
1、 化學因素
2、 物理因素
三、母體因素
1、 母體患有全身性疾病。
2、 生殖器疾病
3、內分泌因素。
四、男方的菌精症
近年來研究發現,無症狀的菌精症也可導致流產。10%-15%的男性生殖道內存在著無症狀感染,即精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細菌,這種感染可影響受孕的婦女,使胚胎流產。活動的精子可傳送細菌,干擾精卵結合和組成。
五、TORCH感染 TORCH是造成胎兒垂直感染的一組病原體,特別是弓形體、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對胎兒危害甚大,不但造成流產,還對胎兒造成畸形。
六、免疫因素
自然流產的症狀
自然流產一般發生在懷孕的前12周,流產先後經歷如下過程:絨毛與蛻膜剝離,血竇開放,陰道流血,玻璃的胚胎及血液刺激子宮收縮,排除胚胎,下腹部陣痛。當胚胎完全排出後,子宮收縮,血竇閉合,出血停止。因此,早期自然流產的症狀為先出現陰道流血,而後出現腹痛。晚期自然流產的症狀與早產、足月產相似,胎盤及胎兒娩出後,一般不會出太多血,為先出現腹部陣痛,後出現陰道流血。

Ⅸ 導致母豬流產的原因有哪些

從整體上來看,母豬流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飼養管理不當和疾病影響,不過細分母豬流產的原因有四個方面,下面是這四個母豬流產原因的詳細介紹。

1、妊娠母豬飼養管理不當,追趕、鞭打母豬造成機械性流產。

2、妊娠母豬採食了冰凍、發霉變質和有毒、有刺激性的飼料,造成胚胎中毒死亡而流產。

3、妊娠母豬妊娠期間發病,如患乙型腦炎、患感冒高燒不退,或患其他較嚴重疾病時,都有可能造成母豬流產。對此,要嚴格防疫,嚴格消毒,防止豬病發生。

4、母豬營養不良,體質過於瘦弱,飼辯營養水平嚴重不足,造成胎兒營養供給不足而中途死亡。對這些營養不良而過於消瘦的母豬,應採取適當延長母豬空懷期而晚些配種或配種後加強母豬營養的措施,以使其迅速恢復種用體況和滿足胎兒營養需要。在母豬產前30天飼料里添加諸疫凈,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強母豬的抵抗力

Ⅹ 母豬流產的原因

1.疾病性:由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或因母豬生殖器疾病及機能障礙,如嚴重大出血、疼痛、腹瀉等,使胎兒或胎膜受到影響而引起流產。 2.飼養不當:由於飼料數量不足和飼料營養價值不全,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E、鈣、鎂的缺乏,使胎兒營養物質代謝發生障礙或因突然改變飼料配方,使妊娠母豬一時不適應而引起流產。 3.管理不善:母豬因跌摔、碰撞、擠壓、踢跳、鞭打、驚嚇等,使子宮及胎兒受到沖擊震動,或因長期飼養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造成流產。 4.葯物性:懷孕母豬服食子宮收縮葯、瀉葯及利尿葯等所致。 5.中毒性:因母豬採食發霉、變質飼料,有毒植物、飼料及農葯中毒等,均會引起流產。 6.懷孕母豬過肥:過肥母豬的子宮周圍沉積的脂肪較多,壓迫子宮,造成供血不足等所致。 7.近親繁殖:公、母豬高度近親繁殖,致使胚胎生活力下降引起流產。 8.習慣性流產:因母豬前一胎流產後對子宮處理不徹底,引起內分泌機能紊亂等所致。 二、治療方法 發現母豬胎動不安,腹痛 預防措施 母豬懷孕後可根據各妊娠期的營養需求,給予數量足、質量高的飼料;嚴禁飼喂腐敗及冷凍有毒飼料,飼喂要定時定量,防止飢餓、過渴而出現暴飲、暴食。母豬懷孕期要防止擠壓、碰撞、跌摔、踢跳、鞭打驚嚇。保持欄舍乾燥,冬季要保溫防寒,夏季要降溫防暑。合理選配,防止偷配、亂配和近親繁殖。對母豬要定期檢疫,預防接種和驅蟲,預防乙型腦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對有遺傳缺陷和習慣性流產醫治無效的母豬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