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細胞減少的原因
3個原因:①白細胞生成障礙,包括由幹細胞的增殖減低或再生障礙。②白細胞破壞過多,由於感染、免疫學因素而使白細胞破壞過多,使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③粒細胞分布異常,由於各種原因而使邊緣池中白細胞增多,循環池中白細胞減少,亦形成可白細胞減少症。多見的就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一般停葯後就可逐步恢復正常。如果難以恢復,就要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診
② 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白細胞數值是多少?
從手指或耳垂採取外周血檢查白細胞數,如果總數低於每升4×109(4000/立方毫米),就成為白細胞減少症。它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組疾病。
要了解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就必須了解粒細胞分化成熟的過程。正常的成熟粒細胞有造血全能幹細胞,經髓系幹細胞,粒–單系祖細胞以及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分化成熟而來的。晚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胞(桿狀核及分葉核)不再分裂,積累與骨髓中作為補充和儲備。每天約有1.5ⅹ109/公斤體重的成熟粒細胞進入外周血管管壁上。進入血循環的粒細胞僅能維持8小時,根據需要,粒細胞還可穿透毛細血管後進入組織器官中。多數的粒細胞經胃腸道粘膜排出體外。
所以,粒細胞分化成熟過程中,只要其中某一個環節失調就可引起白細胞減少。
常見的原因為各種葯物引起骨髓中粒細胞系統減少或成熟停滯。這些葯物包括氯黴素、合黴素、抗甲狀腺葯(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解熱止痛葯(氨基比林、索米痛、去痛片、消炎痛、保泰松等),磺胺葯,抗組織胺葯,冬眠靈及三甲雙酮、巴比妥等鎮靜劑,抗結核葯(異煙肼、對氨水楊酸),抗糖尿病葯(甲苯磺丁胺)以及各種抗腫瘤葯物。
其次是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炎,此時,肝功能可正常。約有半數所謂原因不明的原發性白細胞減少者實際上為肝病所引起。其他原因還包括放射性物品接觸、干功能亢進、新生兒免疫性因素,胰腺功能不全等。
白細胞減少也可作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前期、巨幼細胞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缺鐵性貧血、膠原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及多種原因感染的共同表現。此時也可合並貧血或血小板減少。
為此,對每一個白細胞減少的病人都應該進一步檢查,詳細地分析原因,進行原因治療才能徹底治癒,否則容易復發。
③ 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如某些感染、化學葯品及放射性損害、血液病、過敏性休克、脾功能亢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營養不良等等。如無其他不適可以服用中葯治療,另可辨證食用以下食療方: 一、心脾兩虛型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多夢,飲食減少,腹脹便瀉,面色萎黃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1、山葯葡萄粥鮮...山葯100克蓮子肉50克葡萄乾50克白糖適量將鮮山葯去皮,洗凈後切片,與洗凈的蓮子肉、葡萄乾同入鍋中,煮成粥狀,調入白糖即成。早晚分食益氣養血,升白細胞。適用於心脾兩虛型白細胞減少症。 2、參棗米飯人參葉15克紅棗15枚粳米250克白糖50克將人參葉入鍋,加水煮30分鍾,留煎汁備用。粳米淘凈,入鍋,加參葉汁及清水適量,紅棗洗凈去核,與白糖同時放入鍋中,煮成米飯。當主食,隨意食用。益氣養血,健脾寧心,升白細胞。適用於心脾兩虛型白細胞減少症。 二、氣陰兩虛型面色無華,頭昏目花,心慌失眠,手足心熱,耳鳴腰酸,勞倦乏力,自汗盜汗,舌質淡或舌質紅,苔薄白,脈細數。1、首烏紅棗粥制首烏粉25克紅棗5枚粳米50克蓮子粉20克白糖適量將粳米、紅棗入鍋,煮粥至半熟,加入制首烏粉蓮子粉,邊煮邊攪拌,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早晚分食。益氣養陰。適用於氣陰兩虛型白細胞減少症。2、麥冬雞肉飯麥冬20克粳米1000克雞肉100克紅蘿卜50克豆腐50克蓮藕50克醬油、黃酒適量將麥冬加水濃煎1小時,取濃汁1杯。雞肉切碎,紅蘿卜切成細長片,蓮藕切成圓片,與豆腐一起加入淘凈的粳米中,再加醬油、黃酒麥冬汁及水適量,按常規方法煮熟即成。當主食,隨意食用。益氣養陰,健脾養血。適用於氣陰兩虛型白細胞減少症。 三、脾腎陽虛型畏寒肢冷,頭暈耳鳴,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腰膝酸軟,腹脹便溏,舌質淡,舌體胖大,苔薄白,脈沉無力。1、黃芪煨狗肉黃芪30克紅棗10枚狗肉500克黃酒、精鹽、生薑、醬油、味精、大茴香各適量。將狗肉冼凈,切成小塊。黃芪煎汁去渣。紅棗洗凈去核。將狗肉、紅棗放入砂鍋,倒入黃芪汁和適量清水,加入黃酒、精鹽、生薑、醬油、味精、大茴香,用大火燒沸,轉用小火燉至熟爛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溫腎健脾,升白細胞。適用於脾腎陽虛型白細胞減少症。2、二仙燒羊肉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羊肉250克料酒、精鹽、薑末、蔥花、味精、五香粉、麻油各適量將仙茅、仙靈脾分別揀去雜質,洗凈,曬干或烘乾,放入紗布袋,扎緊袋口,備用。將羊肉冼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切成羊肉片,與仙茅、仙靈脾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待羊肉熟爛,取出葯袋,濾盡葯汁,加精鹽、味精、五香粉,再燒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吃羊肉片,飲湯。溫腎健脾,升白細胞。適用於脾腎陽虛型白細胞減少症。 四、熱毒血熱型發熱惡寒,汗出或汗出不暢,口乾口渴,咽紅疼痛,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數。多見於粒細胞缺乏合並急性感染之初期者。銀花雙豆飲金銀花9克綠豆、紅小豆各20克白糖適量先將金銀花、綠豆、紅小豆洗凈,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煮至豆子熟爛,加白糖調味即成。當茶頻頻飲用。解表扶正,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血熱型白細胞減少症,多見於粒細胞缺乏合並急性感染之初期者。
④ 白細胞減少的原因
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葯物引起的.
避免用葯是要避免因為葯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
吃的方面也要注意: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多屬中醫虛證或虛勞范疇,故當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涼之果,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凡白細胞減少者,慎勿服之。
4.薄荷:辛涼之品,疏風散熱,只瀉不補。故凡虛弱之病,包括白細胞減少症者,皆當忌食。
5.芥菜:又稱雪裡蕻,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有耗氣傷正之弊故體弱者白細胞減少之人,不宜多食。
忌食生蘿卜、蘿卜纓、苦瓜、金橘等耗氣傷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蓽澄茄等辛辣溫燥傷陰的刺激性食物;還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涼損陽、生冷傷脾食品。
⑤ 是什麼原因導致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
什麼是白細胞減少症
粒細胞在骨髓中生長,來自粒-單細胞祖細胞(CFU-GM)。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及中幼粒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屬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細胞不再分裂,發育成熟至分葉核後,積存於骨髓貯備池,等待釋放。血中粒細胞一半在循環池,另一半聚集在血管壁邊緣池。外周血粒細胞主要來自循環池。因此,循環池粒細胞的數量取決於:幹細胞分化增殖能力,有效貯備量,釋放速度,血中破壞程度,流動細胞與血管壁聚集細胞比例,以及組織中所需細胞量。
什麼原因引起白細胞減少症
粒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
白細胞減少症有什麼症狀
病人可無症狀或有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納差、體力減退,並有易感染傾向。是否合並感染視粒細胞減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膚等多見。
白細胞減少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血象:白細胞計數多在2-4×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低。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礙。有的粒細胞有空泡、中毒顆粒及核固縮等退行性變。骨髓象除了解粒細胞增殖分化情況外,還可明確有無腫瘤細胞轉移。
三、粒細胞邊緣池的檢查:方法有幾種,如用同位素DF32P標記自身中性粒細胞進行檢查,結果確切。
四、粒細胞儲備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釋放粒細胞的製品,如內毒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五、白細胞凝集試驗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是檢測是否有粒細胞破壞過多的方法,但有假陽性出現。
如何治療
1、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葯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葯。
2、促白細胞生成葯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於各種粒細胞減少症。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葯、放療或氯黴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葯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葯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葯物。
3、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
http://www.qm120.com/cha/quanshen/675/
⑥ 白細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白細胞低的原因:
正常人的白細胞總數為每升血4.0~10.0×109(4000~10000/mm3),低於4.0×109/升(4000/mm3)即為白細胞減少症。
葯物影響。 一些葯物的服用會導致體內白細胞降低,服用這些葯物的時候,要注意檢查白細胞、血小板的情況,如果白細胞偏低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 常見的葯物有: a、抗生素,主要是氯黴素、合黴素,它們對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製作用;其他如四環素、多粘菌素類、鏈黴素偶而也可; b、抗腫瘤葯。在腫瘤細胞被殺傷的同時,人體正常的組織細胞也受到損傷; c、解熱鎮痛葯(氨基比林,安乃近、APC、保泰松、消炎痛等與服用劑量較大,時間較長有關); d、抗精神病葯(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 e、抗甲狀腺葯(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 f、其他:磺胺葯、奎尼盯奎寧、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異煙肼、汞劑、銻劑等。
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肝炎等都可能導致白細胞低,此時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治療過程中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其他疾病。各種實體腫瘤化療,多種血液病、免疫系統疾病和一些化學因素都可能造成白細胞低的情況。
白細胞低的危害:
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白細胞能夠快速的吞噬異物並且產生抗體,有效的抗禦病原的入侵,並且對疾病的免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而如果人體的白細胞過低,就容易患有各種感染性疾病,甚至還是些致命的感染性疾病。
免疫能力下降。白細胞負責人體的免疫,白細胞低就會使人體的免疫能力下降。 輕微的缺少被成為粒細胞減少症,嚴重的缺乏(小於1點5)被成為粒細胞缺乏症,後者很危險,會引起嚴重感染導致死亡。
身體出現不適症狀。白細胞低一般會出現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泛起壞死性潰瘍。這些不適症狀,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⑦ 請問白細胞減少有什麼原因
哪類白細胞減少需治療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白細胞減少症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症都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學「氣虛」症范疇。
[臨床表現]
1.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葯物過敏者,可同時發生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常迅速發生敗血症或膿毒血症而導致死亡。
[診斷]
1.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參考資料:今晚報 中國孕育網
蜂王漿
具有滋補、強壯、健脾的功效,尤其適宜癌症病人治療後白細胞減少者食用。有報道說:一位70多歲的老婦胡某,因乳房癌,後又發生肺癌,年高體弱,白細胞僅1000/毫升,既不能手術,又不能化療,老人只得試服鮮蜂王漿,10多天
靈芝
《神農本草經》中載:靈芝「益精氣,堅筋骨」。《本草綱目》認為靈芝能「療虛勞」。據福建三明地區第二醫院1972年的《醫葯學資料》中介紹:採用人工培養的靈芝,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人,結果顯效(白細胞總數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進步(白細胞總數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轉(白細胞總數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
紫河車
有很好的補益強壯作用,能補氣、養血、益精。《本草蒙筌》說它「療諸虛百損。」《本草再新》認為紫河車「大補元氣。」白細胞減少症是屬傳統醫學中的「虛損」症范疇,常食紫河車,對提高白細胞數,頗有效益。可用新鮮紫河車1個,去膜洗凈,慢火烘乾,研末後裝入空心膠囊,早晚飯前空腹吃3~5粒。
羊骨髓
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補陰補髓,對虛勞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療食養的作用。現代還有用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者。中國葯科大學葉橘泉教授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方法是:生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1~2根,敲碎,加紅棗10~20個,糯米適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為1療程。用同樣的食
法,也適宜白細胞減少症者眼食。
大棗
有補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凡血虛、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者,均宜食用。對腫瘤病人經放療或化療後引起白細胞減少者,民間習慣用紅棗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據報道,從人工栽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糖類,對白細胞減少症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症,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來增強惡性腫瘤病人的化療放療效果,預防和治療化療、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黃芪
有補中益氣、治虛弱病症的作用。歷代醫家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葯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本經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日華子本草》說它:「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白細胞減少症多屬中醫氣虛癥候,近代有些醫家創立了「補氣升白湯」,即從補氣人手來達到升高白細胞的目的。黃芪為補氣之最,故白細胞減少者宜食之。
參
能大補元氣、強壯身體,對白細胞減少症表現為氣虛,及陽氣不足、體虛氣短、怕冷乏力者尤為適宜。
黨參
有補氣、健脾胃、養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據葯理實驗報道,黨參給正常兔連續服用後,可使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黨參對因放射線療法及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小茄香
性溫,味辛,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味品。《傷寒蘊要》中說它「暖丹田」。元代名醫李杲認為茴香「補命門不足」,這都說明它有補腎氣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細胞的功效,所以,對於白細胞減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療和抗癌葯化療而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患者,以之作為調味佐料,尤為適宜。
丁香
為常用的五香調味品之一。性溫,味辛,有溫中暖腎之功。《醫林纂要》中還說它能「補肝,潤命門」。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丁香內服吸收入血後,能刺激中樞神經使之興奮,心跳加快,並能使白細胞增加。因此,對白細胞減少症患者來說,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頗適宜。
牛髓
能補腎益髓。《神農本草經》中即有記載,說它「補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細胞減少症多屬中醫精血虧損,虛勞之病,因此,常食頗宜,可收到補虛勞,益精血的功效。
牛肉
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韓氏醫通》認為:「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醫林纂要》中還說:「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因此,白細胞減少症者,多屬中醫脾氣虛弱,多食牛肉則補氣健脾,故常食頗宜。
羊肉
為溫補性食物,能益氣補虛,有補益強壯作用。元代醫家李杲曾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症兼有陽虛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
能補中益氣,溫腎助陽。唐代食醫孟詵認為狗肉「補血脈,填精髓」。白細胞減少症可屬中醫「虛勞」范疇,狗肉有補脾氣,益腎氣的作用,因此,對白細胞減少之人兼有脾腎兩虛,無力腿軟,四肢欠溫者,食之最宜。
鹿肉
性溫,味甘,能補五臟、調血脈,中醫常用以治療虛勞羸瘦之人。《別錄》謂:「補中,強五臟,益氣力。」《醫林纂要》亦說:「補脾胃,益氣血,補助命火,壯陽益精。」凡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兼有脾腎兩虧,陽氣不足之人,食之最為適宜。
鹿胎
為鹿的胎盤和胎獸,能益腎壯陽,補虛生精。《本經逢原》中說:「鹿性補陽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腎精虧虛,元陽不足的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宜食之。
鹿茸
能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明·李時珍認為它「治一切虛損」。現代也有報道,單用鹿茸治療白細胞減少症5例,血象進步者3例,臨床症狀改善者2例。也有用以治血小板、白細胞減少症15例,結果有7例血象和症狀均有改善。凡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又兼陽虛怕冷之人,頗為適宜。鹿角膠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適宜服用。
此外,白細胞減少症患者還宜選食羊肚、羊奶、烏骨雞、海參、牛肚、阿膠、雞肉、雞蛋、鴿肉、鴿蛋、白鱔、甲魚、太子參、山葯、冬蟲夏草、銀耳、燕窩、猴頭菇、枸杞子、黃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1)高蛋白飲食,主要是提高機體抵抗力能為白細胞恢復至正常,提供物質基礎。
(2)高維生素飲食,維生素可以促進細胞的生長發育。有助於白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促使恢復正常。
(3)嚴格消毒。此時病人易並發感染,故在製作食物時應嚴格消毒,決不吃生冷或不潔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要選擇禽蛋類,瘦肉類,動物肝、腎、乳類以及豆類及其製品為宜。高維生素食物應選擇酵母發麵食品、谷類、花生、綠色新鮮蔬菜、水果、果汁等,以補充維生素C、B族和葉酸等。
將高蛋白食物製成流質或半流質,易於消化和吸收。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不宜烹調時間過長,以免損失維生素。但各種食物都必須清潔,並且必須有一定的糖類、鹽類及水分。每日水分需3000~3500毫升。
方一 芪虎湯
葯物組成 黃芪30g 生苡米30g 虎杖15g 雞血藤15g 當歸l0g 何首烏10g 菟絲子10g 大棗10g 炙甘草6g
制劑用法 上葯文火煎3次,取葯液500ml,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劑,20日為1療程,共用2個療程。
適應病證 白細胞減少。症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納差、舌淡、脈細弱或細緩等。
方二 桂芍虎絞湯
葯物組成 桂枝l0g 炒白芍20g 炙甘草6g 大棗10枚 生薑l0g 虎杖20g 絞股藍30g 制黃精30g
制劑用法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15天為1療程,不效可再觀察1個療程。觀察期間停用其他葯物。
適應病證 白細胞減少症。症見以低熱、倦怠乏力為主,伴頭暈或耳鳴,少氣懶言,失眠心悸,畏寒或五心煩熱,納差,便溏,腰酸膝軟,消瘦或浮腫,易反復感染,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等。
方三 促白細胞湯
葯物組成 太子參30g 炒白術30g 炙黃芪30g 靈芝20g 首烏20g 補骨脂15g 紫河車15g 山萸肉15g 熟地15g 當歸15g 茜草根15g 穿山甲15g
⑧ 白細胞減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白細胞減少見於如下情況:葯物引起的損傷、化學毒物及放射線 、免疫因素、全身感染 等。
⑨ 白細胞減少原因
白細胞減少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發性粒細胞減少症、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症等,臨床上上述三類白細胞減少常混合存在,因此大家對於白細胞減少症病因這一問題,大家一定要特別的重視。
第二、骨髓損傷。
1、對於引起白細胞減少症病因有很多,主要表現在葯物引起的損傷,抗腫瘤葯物和免疫抑制劑都可直接殺傷增殖細胞群,葯物抑制或干擾粒細胞核酸合成,影響細胞代謝,阻礙細胞分裂。
2、化學毒物及放射線,化學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對造血幹細胞有毒性作用;X線和中子能直接損傷造血幹細胞和骨髓微環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損害,出現粒細胞減少,誘發了白細胞減少症的發生。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是自身抗體、T淋巴細胞或自然殺傷細胞作用於粒系分化的不同階段,致骨髓損傷,粒細胞生成障礙,常見於風濕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時,大家要特別的重視白細胞減少症的病因這一問題。
4、全身感染,這也是白細胞減少症的病因之一細菌感染如分支桿菌,特別是結核桿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⑩ 白細胞偏低原因有哪些 白細胞減少症應該注意的事項
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很多,服用葯物、接觸放射線和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如苯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細菌感染、慢性肝炎、結核病、病毒感染等也可以引起白細胞減少,還有部分病人需排除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最後需排除白細胞減少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血液系統疾病。建議去醫院做詳細的查體,看有無脾臟腫大等一些有意義的體征,化驗血肝功、血沉、抗核抗體等指標,做腹部B超、胸部X線檢查排除相關疾病,必要時做骨髓穿刺查骨髓細胞。如果上述檢查均沒有發現異常,要考慮先天性白細胞減少或特發性白細胞減少症,可以服用一些升白、養血的葯物。平時注意預防感染,避免服用對骨髓功能有影響的葯物。
凡白細胞減少的病人,宜食用以下食物,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