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火的原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上火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
身體感到不舒服時,有些人經常會用「上火」這詞來形容: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尿黃、牙齒痛,也說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近一兩個月以來,天氣特別炎熱,是不是就更容易「上火」?
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
中醫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症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
心火與肝火的症狀
中醫葯保健有限公司的郭美伶醫師說,心火分虛實,虛火主要表現有心煩、口乾、盜汗、睡眠不安等,喝;實火旺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口乾、尿黃、心煩易怒等。
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如何清肝火
郭美伶中醫師說,睡眠不夠或是睡眠品質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要預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一些簡單的葯材或食物也有助於清火或「降」火。
郭美伶中醫師說,預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醫常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綿茵陳調治,效果不錯。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鍾,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註:以上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據人數增加。)
2、金銀花15克、綿茵陳15克
將金銀花、綿茵陳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即可代茶飲。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調味。
此外,預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鍾,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鍾,就可作茶飲,適用於頭暈腦脹、眼赤目乾,經常用腦者。
另外,中醫也認為,養肝可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是那些看東西經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如何清心火
要預防心火上升或是要清心火,有些食物也可做食療,具有清心潤燥的作用,方法如下:
鴨梨2至3個、豆腐1塊、雞蛋2個、鹽適量
·鴨梨去皮、去心,並切成小塊或片。
·豆腐切成小塊;雞蛋打散成蛋液。
·將鴨梨、豆腐加入適量的水煮滾10分鍾後,加入蛋液待滾就可。
此外,心火旺者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虛火上升的人可常喝百合、銀耳、玉竹煮的甜湯,具有清心養陰的作用。
Ⅱ 上火的原因是什麼
上火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如:口乾、口苦、口臭、起口瘡、牙痛、多夢、胃酸、肚脹、便秘、手足心發燒、痔瘡等,兒童還會流口水、扁桃體腫大、盜汗、尿床等。它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從中醫角度講,有「實火」、「虛火」之分。
「實火」是指,身體基礎是有檔次的,只是由於外界環境及飲食不當引起的陰陽平衡失調導致「陽亢」,引起功能障礙。
「虛火」是指,本身是陰虛體質、陰陽失衡,導致表面現象「陽亢」,實際上是本身陰虛造成的相對「陽亢」,通常陰虛體質表現為「虛火」,所以同時有氣血虛的表現,如:面色蒼白、手足冰涼、頭痛失眠、多夢、便秘等。
現代醫學認為,「上火」的原因是微循環不足,細胞所需的氧氣和養料不能及時供給,同時代謝產物(如乳酸、尿素等)又不能及時清除,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礙。造成微循環不足、血流緩慢的原因:一是本身基礎素質差,加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如過多食用甜食、過度飲水、出汗多等),導致體液失衡、血液變稠,循環緩慢,醫學上稱之為低滲脫水。二是本身氣血虛弱,心血管系統功能不好,導致循環不良。
治療的誤區:
第一是用瀉葯,一味用瀉葯的結果是導致大便稀,加重脫水,是以減少血容量為代價,使心跳加快,雖然心跳加快後,能使循環短時間加快,一定程度上能糾正一些缺氧狀態,「上火」症狀相對緩解,這種以損害身體素質為代價,惡性循環的治法是極不可取的,一段時間後會帶來下一輪更嚴重的功能障礙(「上火」)。再一種是「上火」後出現口乾,人們就反復喝白開水,醫學上稱之為無張力液體,這樣做的結果是反復喝水,反復多尿,而多尿會丟掉鈉離子,反復加重低滲脫水。
正確的處理辦法:
對於體質正常的人群,應當適當服些淡鹽水,稀釋血液,恢復血液水電解質平衡,營造一個正常的血液內環境。
對於氣血虛弱者引起的「虛火」,應該首先調養氣血,提高身體素質,待氣血好轉後,心血管系統功能得到改善,陰陽平衡自然會調節,達到根治的目的。
b 讓人「上火」的食物
油炸或火烤的食物不管食物本身的冷熱屬性,只要採用油炸或燒烤,都將成為易上火的食物。
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通常吃完以後會全身發熱,也是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荔枝、榴槤這類水果很容易引起火氣。
肉類因為能產生較高的熱量,使人活力充沛,但過度食肉會使血液酸化,使體內的新陳代謝遲緩,也是火氣的來源。
酒類除啤酒外,其他酒類幾乎都會引起火氣,尤其是酒精在30%以上的酒類最易上火。
中葯補品幾乎所有補葯都容易引起火氣大。
天並不是什麼水果吃了都好,要分清哪些是容易上火的水果是,哪些是解熱的水果:
寒涼水果解燥熱
夏天的水果多屬於寒涼性的,比如梨、蘋果和各種瓜類。一般來說,實熱體質的人夏天代謝旺盛,交感神經占優勢,出汗多,經常臉色通紅、口乾舌燥、易煩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別喜歡吃涼東西。所以,熱體質人群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寒涼性的水果。
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蘋果味道甘甜,具有止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經常吃可以使肌膚白嫩。但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鉀鹽,食用過多會有損心、腎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氣不足、精神疲勞的人倒可以當做滋補水果多吃一點。
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潤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卻容易造成腸胃紊亂,還能導致牙痛、痔瘡,甚至引起皮膚黃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慎,最好不要吃。氣虛,一般是指中氣不足,力氣弱的人或孩童,這些人一般臉色比較蒼白、體格瘦小、吃不下飯;而脾虛,是說消化系統比較差,腸蠕動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後、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夏日寒涼水果:香瓜、西瓜、梨、香蕉、奇異果、芒果、柿子、荸薺、甜瓜、柚子等。
適宜人群:實熱體質
溫熱水果補虛寒
雖說夏天寒涼性水果比較多,但在眾多水果中,像荔枝、桂圓、杏等屬於溫熱性也是相當受人們歡迎的。尤其對於虛寒體質的人來說,他們氣虛脾虛,基礎代謝率低,體內產生的熱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天也是冷的。相較而言,這類人群的面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歡接觸涼的東西,包括進空調房間。所以,這些人多吃些溫熱的水果無疑是補寒佳品。
不過,一般人大熱天吃太多溫熱的水果卻很容易上火。比如,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會出現低糖反應。而對於熱性體質的人,由於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謝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溫熱水果。另外,正在發燒或某器官正在發炎的孩子也盡量避免食用。
夏日溫熱水果:荔枝、桃、龍眼、番石榴、櫻桃、椰子、榴槤、杏等。
適宜人群:虛寒體質
Ⅲ 上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上火在中醫有兩種,一種是實火,一種是虛火,一般時間短的多是實火,時間長的多是虛火,實火是陽偏亢,虛火是陰偏衰,實火要清熱,虛火要養陰,虛火當實火治會改善,但是好不徹底,實火當虛火治,就完了,火上澆油,助長火勢。
說到底還是一個陽氣相對偏盛的體質偏頗,用清熱葯如金銀花,菊花,夏季的荷葉,蘆根,茅根水都是很好的清上部熱的葯物,清下部熱的如綠豆湯,蓮藕等,可以調節陽偏盛的傾向。像珍愛果寶的蔓越莓含片,也可以幫助下火清火。現在人大多是腦力勞動,腦力勞動傷陰,體力勞動傷陽,所以白領大部分陰虛火旺易上火,勞動人民多風濕關節痛,其實不吃葯,多鍛煉。
Ⅳ 容易上火是什麼原因
容易上火是什麼原因
1、乾燥的季節或氣候
氣候乾燥,尤其是北方,如果不注意補充水分很容易上火。
2、不良飲食習慣因素
嗜酒,或由於飲食不節,過多進食辛辣、肥膩等食品,都會引起上火。另外如果是本身比較容易上火的人,就更要避免經常食用熱性食物,如辣椒、榨菜、雞肉、狗肉、酒類、桂園、荔枝、橘子等。
3、生活習慣因素
如工作繁忙、精神緊張、應酬多、煙酒多、睡眠不佳等,年輕人經常熬夜很容易引起上火。
4、長期食用滋補品
滋補品雖然對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也不能不注意它會產生的副作用,因為一般的補品都是熱性發物,如紅參、高麗參、保齡參、鹿角膠、阿膠等熱性補品,在上火時不要吃。
常見的上火類型
1、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2、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
3、肝火,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4、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上火吃什麼水果
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瀉火除煩,開胃、助消化、利尿功能,主要用於暑熱煩渴,小便不利。但心力衰竭和水腫病人不可以多食。
香蕉:有助血壓穩定和通便作用,有潤肺生津養陰消燥功效,可治皮膚病,可抗癌。但空腹食用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引起麻木、耆睡乏力症狀。脾胃虛寒,胃疼腹瀉者應少食,胃酸過多胃功能不佳及關節炎肌肉疼疼者忌食。對腎臟病人有嚴重副作用,可使局部血液循環減慢,代謝物堆積,使關節及肌肉疼疼,加重慢性腎炎。水腫症狀病人慎食。因含糖高,糖尿病病人應少食或不食。
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功能,常用於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
橄欖:味甘澀酸,性平,具有清肺生津,利咽,解毒功能。主要用於咽喉腫疼,煩渴,肺熱咳嗽,咳血,飲食積滯,酒毒濕熱。
荸薺:味甘性寒,具有清肺胃之熱,化痰消積之功能,可明目退翳,治痔瘡,大便下血。預防流腦,高血壓,可輔助治療慢性咳嗽、吐濃痰。
蘋果:味甘性涼,具有生津除煩,開胃和脾,潤肺悅心,澀腸止瀉之功效。可降低膽固醇,防動脈硬化,具有抗癌作用。但心肌梗塞及糖尿病人不宜吃,因含猱酸多易引起便秘。
梨:味甘性涼,微酸,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功能,常用於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熱咳燥咳,氣喘失音,便秘等。但胃寒脾虛瀉泄者忌食。
橙子:味甘性平,具有舒肝,行氣止疼作用。主要用於行厥陰滯寒之氣,以及婦女乳汁排出不暢及乳房紅腫結硬疼疼等。
枇杷:利肺氣,化痰止咳(熱咳),和胃降氣,有清涼生津解渴作用。便秘、療瘡、支氣管炎者忌食。
柿子:味甘澀性寒,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健脾、澀腸、治咳嗽、止血、對高血壓、痔出血有療效。多食會產生柿結石。
結語: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最好的滅火劑。
Ⅳ 經常上火的原因是什麼
上火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及體征,如面紅目赤、咽燥聲嘶、癤腫四起、紅腫熱痛、口腔糜爛、牙疼腫脹、煩燥失眠、鼻衄出血、舌紅苔黃、尿少便干、發熱出汗等。這些表現在中醫上屬於熱症和火症的范疇,其原因多是風、寒、暑、濕、燥邪,侵入機體生熱化火的結果。此外,臟腑機能失調、精神過度刺激、生活喪失規律,也能引起上火。
從西醫角度來說,上火表現多見於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牙髓炎、口腔潰瘍、眼瞼炎、結膜炎、尿路感染、便秘、皮膚癤腫、蜂窩組織炎等,也見於結核病、高血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癌症晚期等一些慢性疾病。
上火可按病因病機不同,分為兩類癥候,即實火和虛火。
實火多由於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所致,此外,精神過度刺激、臟腑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實火患者表現為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身熱煩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可有芒刺、脈實滑數。治療上宜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
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陰虛火旺都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搏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強腎興陽、甘溫除熱為原則。
綜上所述,實火和虛火不僅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不同,而且治療原則及具體治法也有所不同。如果不管上火是實是虛,而一律用同一方法清熱敗火,則有可能非但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因此,上火時,首先分清實火還是虛火後,再決定治療方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Ⅵ 上火的原因有那些
原因:1情緒波動過大
2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
3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
肉、狗肉等肥膩之品
4中毒、缺少睡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