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咯血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如何治療尿酸高的原因 2025-05-22 15:42:53
怎樣畫一杯奶茶不帶顏色 2025-05-22 15:32:36

咯血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05 02:25:02

⑴ 最常見的咯血原因是什麼

建議:建議檢查是否是有肺結核,咽喉炎和支氣管擴張伴咯血和是否是有心臟功能不好導致的的啊。還要注意是否是血液系統疾病的可能。 最常見的原因是咽喉炎和支氣管擴張,肺結核。

⑵ 咯血的原因

對咯血病人雖然應用了各種檢查方法,仍有5%~15%病人的咯血原因不明,稱隱匿性咯血。部分隱匿性咯血可能由於氣管、支氣管非特異性潰瘍、靜脈曲張、早期腺瘤、支氣管小結石及輕微支氣管擴張等病變引起。

1、支氣管疾病

常見的有支氣管擴張(結核性或非結核性)、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癌(原發性肺癌)等。較少見的有良性支氣管瘤、支氣管內結石、支氣管非特異性潰瘍等。

2、肺部疾病

常見的有肺結核、肺炎、肺膿腫等,較少見的有肺瘀血、肺梗塞、惡性腫瘤轉移、肺囊腫、肺真菌病、肺吸蟲病等。肺結核是最常見的咯血原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

較常見的是二尖瓣狹窄所致的咯血。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引起肺動脈高壓時,也可發生咯血。

4、其他

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傳染病(如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結締組織病(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⑶ 咯血的原因是什麼呢~

咯血是指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肺實質出血,中醫稱「咳血」、「嗽血」。
咯血是引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肺炎、肺癌、風濕性心臟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流行性出血熱、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病變損傷組織,累及毛細血管,使肺靜脈及毛細血管內壓增高,粘膜充血,小血管破裂,導致火熱燥邪犯肺,損傷肺絡,使血溢脈外而引起。
治宜清宣肺熱,疏散風寒,養陰潤燥,涼血止血。民間治癒咯血的良方有:
1:敷葯療法
處方:大蒜9克,硫磺6克,肉桂3克。
用法:將大蒜搗成泥狀,余葯研為細末,調勻塗紗布上,貼敷雙足湧泉處,隔日換葯1次。
療效:治肺虛型咯血,用葯1-3次,治癒率達83%
2:處方:南沙參,炙百部各15克,炙紫莞、炒枳殼、陳棕炭、阿膠各10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3次
療效:連續服葯3劑,可獲良效。

⑷ 引起咯血的原因有哪些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氣管、支氣管或肺實質出血,經口腔咯出。一次咯血量超出2OO毫升,或24小時內咯血量超出4OO毫升為大咯血,需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嘔血。肺及氣管病變可致咯血,如肺結核、肺炎、支氣管擴張、肺腫瘤等,心臟病、膠原病、白血病等,可累及呼吸系統而導致咯血。胸外傷累及肺與支氣管也可造成咯血。

咯血前常感喉部發癢,血多鮮紅,常混有泡沫痰液,咯血後常有痰中帶血。咯血量多時,容易將血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張。如患者咯血後出現高熱、咳嗽加重、痰多、呼吸困難等,應考慮肺炎可能。

急性大咯血一般指短時間內急劇地從口鼻噴射出大量鮮血,出血量常有2OO毫升以上,可因血塊阻塞氣道引起窒息。

救治措施:

(1)首先要鎮靜,不要緊張,安靜休息,以免因活動加大肺活量而不利於止血。

(2)及早明確診斷,進行病因治療。

(3)在一般情況下可取半卧位,如果病人體質虛弱或神志不清,因為咳嗽減弱,而不易把血及時、全部咯出時,為了避免發生肺不張或窒息,應採取平卧或頭低腳高的體位,並使頭偏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的通暢。

(4)不要讓病人看到咯出的血,安慰病人,解除患者的恐怖心理。對過於緊張者可肌肉注射安定1O毫克。

(5)大咯血時,絕對卧床休息,不要將血屏住不咯出來,以免發生窒息。可稍稍輕咯,排出氣道內和口鼻內積血,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咳嗽劇烈,可用鎮咳葯,止血葯,病情穩定後送醫院治療。

(6)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發生窒息時,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搶救。方法是一人立即抱起病人的下半身,使其身體倒置與床面成45。~6O。角,保持充分引流體位,另一人輕託病人頸部使頭向背部屈曲,拍擊背部以倒出肺內的血液,同時撬開牙齒,清除口咽部積存的血塊。

(7)應該特別提醒的是,不要將血吞進去,這是十分錯誤的,真正因為大口咯血而致死者並不多,而因為不能通暢地咯血引起窒息和死亡的卻不少見。

(8)一旦發生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應毫不猶豫地用嘴對著病人的嘴,口對口地吸出血塊和痰液。

(9)大咯血時,不要急於搬動病人,可以適當使用一些鎮靜葯物;咳嗽劇烈者,有條件時也可使用鎮咳葯。預防措施:

積極治療原發病,已有咯血者應減少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劇咳或用力排便,以免透發再次咯血。

⑸ 咯血病因是什麼

(1)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亦可見於肺瘀血、肺梗塞、肺炎、肺膿腫等。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急性肺水腫、房間膈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

(3)其他:血液病、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等。

臨床觀察表明,咯血常伴有發熱、嗆咳、胸痛、膿痰、皮膚粘膜出血等症狀,患者可據此判斷引發咯血的病因。

發熱:見於肺結核、肺炎、肺膿腫、流行性出血熱、肺梗塞;

嗆咳:見於支氣管肺癌;

胸痛:見於大葉性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梗塞;

膿痰:見於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等;

皮膚粘膜出血:見於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風濕病等。

此外,由於咯血及精神緊張,病人還可表現出貧血、乏力、出虛汗等症狀。

咯血的治療首先要心理治療,因為鮮血往往引起精神緊張,而神經精神的不穩定又會促使咯血。咯血時要輕拍背部,讓血盡量咳出,防止窒息,對大量咯血不停的急症患者,要求患者取頭低腳高姿勢,目的也是將已咯出的血吐出口腔外。常用的止血葯有卡巴克絡(安絡血)、立止血、垂體後葉素等,均需按醫囑執行,必要時輸入新鮮血。對嚴重而頑固性支氣管擴張症,如系單側損傷可考慮手術治療,結核空洞、肺癌也有手術指征。心源性引起要針對心臟病因用葯,如強心葯、利尿劑。

⑹ 引起咯血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氣管、支氣管或肺組織出血,並經咳嗽動作從口腔排出的過程。咯血不僅可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環系統疾病、外傷以及其他系統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應該首先到當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檢查一下看看呼吸道是否存在問題。

⑺ 咯血的病因有哪些

(1)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亦可見於肺瘀血、肺梗塞、肺炎、肺膿腫等。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急性肺水腫、房間膈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

(3)其他:血液病、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等。

臨床觀察表明,咯血常伴有發熱、嗆咳、胸痛、膿痰、皮膚粘膜出血等症狀,患者可據此判斷引發咯血的病因。

發熱:見於肺結核、肺炎、肺膿腫、流行性出血熱、肺梗塞;

嗆咳:見於支氣管肺癌;

胸痛:見於大葉性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梗塞;

膿痰:見於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等;

皮膚粘膜出血:見於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風濕病等。

此外,由於咯血及精神緊張,病人還可表現出貧血、乏力、出虛汗等症狀。

⑻ 突然咯血有哪些原因

引起咯血的原因繁多,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
1、呼吸系統疾病
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肺膿腫,支氣管炎,肺炎,肺真菌病,肺阿米巴病,肺吸蟲病,支氣管結石,塵肺,惡性腫瘤肺轉移,良性支氣管瘤等。
2、心血管系統疾病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肺動脈高壓,肺栓寒,肺動靜脈瘺等。
3、全身性疾病與其他原因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肺型鼠疫,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白塞病,胸部外傷,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替代性月經,氧中毒和結締組織病等。
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經咳嗽動作從口腔排出咯血首先須與口腔、咽、鼻出血鑒別口腔與咽部出血易觀察到局部出血灶。鼻腔出血多從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發現出血灶診斷較易。有時鼻腔後部出血量較多,可被誤診為咯血如用鼻咽鏡檢查見血液從後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確診。
機理:
肺動脈內壓力較低僅為主動脈壓力的1/6左右,但血管床豐富,血流量大全身血液約97%流經肺動脈進行氣體交換,因而肺動脈出血的機會較多,支氣管動脈而來自體循環因此壓力較高,破裂後可引起大量出血,咯血的機理主要有下面幾種:
1、血管通透性增加
由於肺部的感染,中毒或血管栓塞時,病原體及其他謝產物可對微血管產生直接損害或通過血管活性物質的作用使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紅細胞自擴張的微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進入肺泡而造小量咯血。
2、血管壁侵蝕,破裂
肺部慢性感染使血管壁彈性纖維受損,局部形成小動脈血管瘤在劇烈咳嗽或動作時血管瘤破裂而大量出血,常造成窒息,突然死亡此種血管瘤多見於空洞性肺結核。
3、肺血管內壓力增高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肺動脈高壓,高血壓心臟病等情況下肺血管內壓力增高,可造成血液外滲或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咯血。
4、止、凝血功能障礙 常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病,收於凝血因子缺陷或凝血過程障礙以及血管收縮不良等因素,在全身性出血傾向的基 上也可能出現咯血。
5、機械性損傷 外傷或肺結核鈣化灶,支氣管結石對血管的機械性損傷引起咯血。

⑼ 咯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引起咯血最常見的病因為支氣管擴張。另外,當患有肺炎、肺結核以及肺部惡性腫瘤等病變的時候,也會伴有咯血的現象。此外,當血液系統發生病變的時候,也會造成咯血,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