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體出虛汗是什麼原因
睡覺身體出虛汗也叫「盜汗」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怎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有時弄得家長非常緊張,這就需要掌握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二)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葯,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病人應怎樣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葯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卧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參考資料:http://www.em800.com/n/ca16000.htm
2. 身上出虛汗是什麼原因啊
虛汗是因為身體虛所致。虛汗常見的有兩種,一種叫自汗,另一種叫盜汗,是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證。不因外界環境影響,日間時時汗出,活動益甚者為自汗;睡時汗出,醒後汗止者為盜汗,又稱寢汗。自汗往往是氣虛的表現,中醫說氣虛衛外不固,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明顯的自汗,稍微活動則汗出多,吃飯時出汗多,甚至靜坐的時候都出汗。盜汗往往是以入睡後汗出,醒後漢止為特徵的一種現象是陰虛,陰虛有內熱,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內熱慢慢把汗給蒸出來,一醒之後,衛氣到體表固護住,出汗就停止,所以睡中汗出,醒則汗停止,就像偷盜一樣,故名盜汗。盜汗需要滋陰,小兒出現盜汗,常見脾虛體弱。另外,睡前如果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室溫過高或者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出現夜間出汗,要查明原因。對於生理性盜汗,如睡前活動大、吃太飽、吃過多高熱量的食物等原因導致的盜汗,一般不主張葯物治療,而是採取相應的措施
3. 經常出虛汗怎樣調理
身體虛弱,經常出汗異常怎麼辦?多吃這5種食物調理
身體虛弱,經常出汗異常怎麼辦?在生活中,人們經常說出點汗對身體比較好,可以排毒,但是如果出汗過多和出汗異常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可能是由於身體哪個方面的原因。很多當代人工作、家庭的壓力特別大,加之飲食不注意忌口,作息不規律,縱欲過度等原因導致了身體發虛的情況。甚至有很多年輕人稍稍的做些運動就滿頭大汗、汗流浹背的,這些都是體虛的表現。
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慢性疾病的虛弱稱虛證,並將虛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臟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如肺氣虛、脾陽虛、脾陽虛等等,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只要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虛弱,需補養,多餘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達到新的平衡,恢復身體健康。
體虛只是意味著身體的某些功能較弱,並不一定會引起患病,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亞健康」。但是體虛的人如果在不注重調養,持續發展下去,就會對健康造成不利。身體虛弱會經常出汗異常,除此之外,身體虛弱會表現出營養不良、肌肉鬆弛、皮肉下垂、沒食慾、消化不良、經常腹脹、多汗或者經常出虛汗、等症狀。
那麼該如何調養呢?在飲食方面可以補充這些:
(1)靈芝:這是因為靈芝含有具有抗癌功能的多糖體,多吃靈芝有助於體質的增強,此外,靈芝還含有嫩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鍺元素,可以延緩細胞的衰老,能通過誘導人體產生干擾素而發揮其抗癌作用;
(2)新鮮蘿卜:因其含有豐富的干擾素誘導劑而具有免疫作用;
(3)人參蜂王漿: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及內分泌的調整能力,並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4)蘑菇、猴頭菇、草菇、黑木耳、銀耳、車養、百合等:都有明顯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5)香菇: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以上說身體虛弱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重視,對於身體虛弱的朋友,調理方法除了上述的飲食調理,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還要經常去運動,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有許多,運動對於調理體虛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4. 身體老是出虛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身體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出汗是皮膚排出毒素的一種方式,也是身體在進行新陳代謝。很多人在劇烈的運動之後都會出汗,但是有些人在沒有運動的時候身體也會出虛汗,這可能說明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體質比較虛弱。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身體老是出虛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三、其他疾病
人體冒虛汗的原因是很多的,也可能是因為患者患上了其他的疾病導致的,比如甲亢、糖尿病。如果患者出現甲亢的話,身體裡面會分泌很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所以患者會非常的怕熱,經常冒冷汗。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會出現冒虛汗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身體裡面的一些神經功能紊亂或者交感神經過於興奮,導致患者的汗腺分泌有所增加。
5. 身體出虛汗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您好!一般情況下:
若是白天出虛汗為氣虛自汗,可以用生黃芪10克泡茶治療;
若是夜間出虛汗為陰虛盜汗,可以用石斛10克泡茶治療。
6.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出虛汗怎樣調理好身體
出虛汗,在生活中還是較為常見的,特別是在夜間睡覺時更容易出現,很多人在第二天醒來時,會感覺沒有什麼就不了了之,其實應該重視,出虛汗與健康有較大的關聯,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虛汗
出現陰虛怎麼可能少得了吃枸杞,枸杞葯食兩用,吃枸杞對身體好,對滋陰補肝腎非常好,用來泡水喝、做湯喝都是不錯的做法,能不斷的緩解盜汗、發熱症狀。
出現虛汗需要引起重視,虛汗對健康影響較大,食用上面這些食物,能緩解身體,讓你不再冒虛汗。
7. 身體總是出虛汗是什麼原因
出虛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競爭殘酷、壓力過大
現代文明帶來的困惑、使多數人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身心俱疲、精力衰退、從而出現失眠、食慾減退、乏力、煩躁、脾氣暴躁、神經衰弱等腎虛、腦虛症狀造成的腎虛。
2、生活紊亂、無節制
吸煙、飲酒、作息沒有一定的規律、過度勞累、均會損傷腎臟致使腎虛。
3、縱情慾、不良習慣
如夫妻生活過頻、可直接損傷人體的腎精、造成腎虛。
出虛汗食療方法
1、黃芪紅棗湯
黃芪15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文火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2-3次服食,連服10天。對氣虛衛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黃芪豬瘦肉湯
黃芪15克,豬瘦肉50克,加清水適量,煲1小時,食肉飲湯,連服5次。對表虛自汗效佳。
3、黑豆圓肉大棗湯
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洗凈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一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對表虛自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麥羊肚湯
浮小麥30克,裝干凈小布袋內,羊肚50克,洗凈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煮至爛熟,撈去布袋,調味,食肚飲湯,一天內分次吃完。連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對虛汗均有效。
5、泥鰍湯
泥鰍100克左右,溫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腸洗凈,用油煎至黃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鍾,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以免骨鯁)。連吃3-5天,對虛汗有效。
6、烏豆煲塘虱
烏豆60克,塘虱魚2-4條,挖去頸花(雙側)及腸臟後,用瓦鍋文火文熟,食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連服3-5次。對自汗盜汗有效。
總結:經常出虛汗可能是競爭殘酷、壓力過大,生活紊亂、無節制,縱情慾、不良習慣等一些問題導致的。在平時可以吃一些浮小麥羊肚湯、黃芪豬瘦肉湯哦。
8. 身體出虛汗是什麼原因
常出虛汗的原因多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體虛
經常出虛汗是體虛的表現,是由於體檢虛弱所致,常出虛汗極易導致脫水,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微量元素喪失等等.輕的常覺頭暈,身軟,面色蒼白,食慾不振,睡眠不寧,身體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氣短,記憶力下降,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2,腎陰虛的症狀
腎陰虛的症狀:腰膝酸疼,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輕微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因此,經常出虛汗的人應該及時到醫院做全面的檢查.明確後對症調理.
9. 渾身出虛汗是什麼原因
出虛汗的原因多由於氣虛或者陰虛證候而引起,因為中醫認為氣具有固攝的作用,有防止血液及人體內正常存在的水液無故流失的作用,包括控制血液在脈道中正常循行,胃液、腸液及其他人身分泌液的正常分泌,以及汗液、尿液的正常排泄等,所以氣虛體質或者氣虛證候的患者更容易出虛汗,而陰虛患者表現為陰分不足、不能制火,虛熱迫津外泄,所以也會導致汗液的排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