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血常規中血小板高怎麼回事
血小板是人體負責止血的血細胞,正常范圍是每毫升血液中10萬-30萬個,血小板偏高就是血小板數量超過正常。可見於感染,手術,外傷,出血等原因引起,也見於各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無論哪種情況引起的血小板增多,都會誘發血栓性疾病,往往需要給予抗凝治療,常用的葯物就是阿司匹林。
㈡ 血小板高的原因
血小板高應排除下列疾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療:血小板清除術;放射性P32口服或靜注;化療。
繼發性(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見的原因是出血,組織炎症與壞死,惡性腫瘤,缺鐵,脾切除術後,川琦病等。
川琦病的診斷與治療:
診斷標准:除化驗血小板增高以外尚有:發熱5天以上;雙側結膜充血;草梅舌,口唇乾裂;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
治療:大量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阿斯匹林長期應用。
㈢ 血小板過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第一,腸胃有問題,引起腸胃出血可能引起血小板過高,血小板本來起的就是凝血作用,如果體內出血,是很容易造成這樣的問題的。
第二,是不是患有貧血症狀呢?若是年齡大了的人,造血功能低下,容易造成貧血,而血小板則是其他部分產生,所以也可能造成血小板含量過高的情況。
第三,這種狀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找到資料上說,這種病很可能是產後產生的一些後遺症,因為生產對母體造成的傷害是可大可小的,而且發病時間也不一樣,要看母體的本身身體素質如何,這個則需要去看婦科了。
一次血小板增高要過一段時間後復查,如果還是這么高的話(大於400才有意義,盡管有的實驗室提供的參考上限是300)就要留心是否有血液病了,比如骨髓纖維化、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此病例不是)等。
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
㈣ 血小板高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什麼後果,如何調整
血小板數量是血細胞分析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細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凝血、止血、修復破損血管。血小板的正常參考范圍為(100-300)×10^9個/L,血小板明顯升高多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一些炎症、缺鐵性貧血、急性溶血,部分癌症患者也可以出現血小板輕度升高,這類患者一般經過積極治療,症狀改善以後,血小板的數量就可以較快恢復正常;此外,做了脾切手術以後,血小板也可以出現明顯的升高。由於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很多,要明確病因,必須要結合血常規裡面的白細胞、紅細胞等指標,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甚至有可能還要進一步進行骨髓的細胞學檢查等,才能明確血小板增高的原因。
㈤ 血小板高什麼原因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
生理性的原因:
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
病理性的原因:
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等。
臨床上要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麼因起的,對症治療。
指導意見:
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
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當>400x109/L時考慮為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生活護理:
平時可以多進食蔬菜、水果,清淡飲食,多喝水,少吃動物性脂肪和動物內臟。
㈥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
患者 男性,15歲,支原體肺炎住院。最近2次查血小板分別為664和792×109/L,已達到了「血小板增多症」的診斷標准。 「血小板增多症」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屬於「骨髓增殖性腫瘤(MPN)」。2001年WHO(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診斷...標準是血小板數持續高於600 ×109 /L ;2008年WHO把診斷「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閾值水平降為大於450 ×109 /L,這樣可使許多早期患者及早被發現。當然了,僅單憑血小板數增高一項,是不能完全確診的,還應該除外「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類型MPN的可能,MPN中又包括6~7種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等),這些病也可有一些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增多。 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與生理因素、感染、出血、缺鐵、腫瘤及應用某些葯物等因素有關。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很罕見,血小板數增多多為繼發性,其中感染又是最常見的原因,特別是急性感染(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感染時可同時伴有白細胞增多,白細胞也可以不增高。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的血小板增多應該屬於繼發性,多為支原體肺炎引起,葯物引起的可能性較少。一般增高的血小板會隨著感染的控制及病情的好轉而逐漸降低並恢復正常。如不恢復,則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包括骨髓檢查及基因檢測(JAK2V617F基突變)。祝你早日康復
㈦ 血小板偏高是什麼原因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你先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依次,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麼因起的。
人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於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當>400x109/L時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㈧ 體檢血小板偏高怎麼回事
--【發病原因常見如下三種情況】
1.反應性血小板增多
見於感染、手術後、惡性腫瘤、脾切除術後、急性失血或鐵缺乏、創傷、非感染性炎症等,這些病因導致促血小板生長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細胞介素-6)釋放增加,導致血小板增多。
2.自發性血小板增多
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骨髓纖維化早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
3.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發病機制可能與促血小板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改變和下游通路激活有關。50%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變,3%~5%患者有MPL基因突變,15%~25%患者有CALR基因突變。
--【具體臨床表現有以下情況】
1.血常規
血小板計數≥450×109/L ,多在(600~3000)×109/L,塗片可見血小板聚集成堆,偶見巨大、畸形或小型的血小板。白細胞可增多,(10~30)×109/L,分類以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主。
2.骨髓圖片細胞學檢查
有核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巨核細胞增生尤為明顯,以大的成熟巨核細胞增多為特徵,有大量血小板聚集。
3.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測定
血小板功能多有異常,聚集試驗中血小板對膠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聚集反應下降。出血時間可延長,凝血酶原消耗時間縮短,血塊退縮不良。
4.基因突變檢測
50%患者可發現JAK2V617F基因突變,3%~5%患者有MPL基因突變,15%~25%患者有CALR基因突變。
--【常規治療方式如下】
1.反應性血小板增多
積極治療原發病,原發病控制後,血小板逐漸恢復正常計數。
2.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目前缺乏對該疾病的特異性治療方法,治療目的是減少血小板數量,預後血栓和出血的發生,減少疾病進展。治療方案根據ET患者發生血栓並發症的危險度分級。
(1)進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煙史的篩查,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2)除非有禁忌症,所有ET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
(3)血栓高危組患者進行減細胞治療,治療葯物包括羥基脲、阿那格雷、干擾素等。
如需咨詢血小板增多病情,可以直接點擊【病情咨詢預約申請單】獲取幫助,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碼字辛苦,望採納。
㈨ 血小板偏高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你先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1次,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麼因起的。
人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於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當>400x109/L時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