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牛頓環干涉條紋畸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嘴巴變黑是什麼原因 2025-05-21 05:43:30
泳裝多少錢 2025-05-21 05:41:28

牛頓環干涉條紋畸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3 16:52:04

㈠ 在等厚干涉實驗中看到的牛頓環干涉條紋畸變,劈尖干涉條紋局部彎曲是為什麼

說明彎曲處的厚度與其它地方不一樣

㈡ 求解:牛頓環實驗的幾道思考題

間接測量量是什麼?環直徑
直接測量量是什麼?環兩端坐標
為什麼要測量兩環?目的是用直徑平方差來代替直徑平方,消除k值不能准確確定的誤差
光學儀器調整的兩個基本技術是什麼?光路調節和聚焦調節
讀數顯微鏡的調焦分為哪兩步?調節目鏡看清分劃板,再調節物鏡看清觀察物
調整的要求是什麼?無視差
透射光的牛頓環是怎麼形成的?透射光形成的。如何觀察?在牛頓環的另一面,迎著入射光方向觀察
它與反射光的牛頓環在明暗上有什麼關系?明暗恰好相反。為什麼?有半波損
牛頓環(暗環)將局部內凹還是局部外凸?外凸。為什麼?此處厚度變小,干涉條紋級別變低,條文外凸移動
白光照射時能否看到牛頓環?能看到中央少數幾環。此時的條紋有什麼特徵?大致是七彩色條紋的嵌套,即條紋邊沿有彩色環

㈢ 牛頓環條紋各級寬窄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牛頓環,牛頓環就是兩種或以上不同方面的光線相交而產生的一種光的干涉現象。「牛頓環」並不是牛頓第一個發現的(正如牛頓不是第一個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一樣--萬有引力),但這不重要,厲害的是他第一個提出了科學解釋或者說破解了這個秘密。

牛頓環條紋各級寬窄?不明白你說是環與環的間距還是說環與環的對比大小,但差不多了。用牛頓的實驗來解釋,見圖:平凸玻璃鏡與平面玻璃鏡相接觸,接觸點為兩者曲率最相近的地方,從下方圖中可以看出,從接觸點到周邊,牛頓環間的距離在中心最大,延伸到邊上越來越小;環本身的大小(粗細)也是一樣。

通俗式解釋:在曲率接近點,光的干涉密集,圖象越強(表現為間距大而粗);越往周邊,光的干涉減弱,圖象較弱(表現為間距小而細)。

要說明的是,根據這一原理,我們能夠製作或者測量相當高的高精密球面,比如相機、復印機、掃描儀等等的鏡頭。。。

㈣ 牛頓環的干涉條紋變化(急)

首先牛頓環是 等厚干涉,中心是零級條紋。透鏡遠離平面玻璃板,說明,空氣薄膜厚度增加,光程差增加。牛頓環的級數與光程差成正比,而此時光程差再增加,所以原來某一級的牛頓環將會向中心移動,therefore是向中心收縮的

㈤ 牛頓環實驗思考題

1,外凸,則凸起處空氣薄膜厚度變小,本來應該顯示外面的環的,現在顯示了裡面的環,所以是外凸。
2,能看到牛頓環,此時的環是彩色的,紅色在外,紫色在內。

㈥ 求大神解答一下牛頓環干涉條紋畸變的可能原因

反射面不均勻

㈦ 牛頓環實驗中發現條紋局部畸變,圖形向內凹,有可能是什麼原因

底面平面有凹陷

㈧ 牛頓環干涉條紋畸變的原因有哪些.

平面或透鏡畸變。
1、牛頓環,又稱「牛頓圈」。在光學上,牛頓環是一個薄膜干涉現象。光的一種干涉圖樣,是一些明暗相間的同心圓環。
2、例如用一個曲率半徑很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觸,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時,可以看到接觸點為一暗點,其周圍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彩色圓環;而用單色光照射時,則表現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單色圓圈。這些圓圈的距離不等,隨離中心點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變窄。它們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線相互干涉而形成的干涉條紋。

㈨ 物理光學 牛頓環實驗中轉動調整架時,牛頓環和薄板的干涉條紋如何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利用波前理論中的相因子分析法分別對牛頓環裝置在相干光和非相干光照射下的干涉條紋進行分析.理論分析表明,在相干光照射下,主要有2套干涉條紋,且條紋半徑隨空間位置變化而變化,當在平凸透鏡頂點附近觀察時,條紋半徑公式與教材中一致;在非相干光照射下,只有空氣層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形成干涉條紋,條紋定域在平凸透鏡曲面之上的附近區域,條紋半徑公式近似與教材一致.

㈩ 牛頓環的兩個問題與討論

正常是暗點 是由於半波損失造成的(有興趣自己查查)
如果是亮的,應該是中心處未與玻璃板壓緊,從而有1/4+n倍的波長的間距造成的

應該是外凸
因為微小突起造成的結果是此處空氣膜變薄,從而此處空氣膜厚度和其他靠中心的一些位置厚度相同,形成的條紋也就一樣了,看起來就是外凸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