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少年得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
青少年得抑鬱症的原因有:
抑鬱情緒的出現,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發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離異、父母對子女採取排斥或漠不關心的態度;早年曾有嚴重的不幸經歷,青春期後又碰到精神上的創傷,以及失戀、身患疾病、人際關系不協調、學習成績不良或其他負性生活事件等,均易於誘發抑鬱情緒。
性格內向、文靜、不愛交際、交流、不喜歡出頭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極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鬱狀態。另外,急性抑鬱發作的青少年,病前個性多倔強、違拗,或有被動一攻擊的特點。慢性抑鬱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現出無能、被動、好糾纏、依賴和孤獨的特點。
家族遺傳性因素對青少年抑鬱起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青少年引發抑鬱症的原因。約50%抑鬱青少年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鬱症。對雙生子的研究也發現,同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達70%以上,而異卵雙生子的同病率僅為19%。
⑵ 青少年怎麼會得抑鬱症
一些家長以為,抑鬱症只是現代社會中大人們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還是個學生,怎麼也得了這種病呢?其實抑鬱症不分年長年幼,這些年更趨向低齡化,在大、中、小學生中都較為多見,而且又各有特徵,與非病理情緒行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難以分辨。家長、老師及非專業人員,倘若發現孩子有下列情況,並持續了一定時間(3個月以上),腦子里就該多一個問號:他們是否患了抑鬱症?
1.兒童抑鬱症。主要見於小學生,年齡范圍在7-12歲之間。誘發因素有:在學校受到某些小挫折和委屈,聽見父母吵架,有的女生發病在月經初潮階段。
特殊表現:(1)情緒悲傷。變得經常哭泣,產生一些奇怪的念頭,如「媽媽不要我了」,「老師不喜歡我了」,「沒選上班幹部」,「沒得到小紅花」,「我以前做過某某錯事」等,有時會突然說出「活著有什麼意思,死了算了」這種不著邊際、令人費解的話來。(2)行為退縮。較長時間不去上學,對學校有種說不清理由的迴避。無論家長如何做工作,孩子就是舉步維艱。有的孩子也為耽誤了課程著急,答應明天一定去上學,但到時還是不能去。(3)抑鬱軀體化。孩子變得體弱多病,經常訴說頭痛、胸悶、腹痛,不願進食等,做檢查沒發現什麼問題,按軀體疾病治療或吃些補養品也不管用。
2.少年抑鬱症。見於初中學生,年齡范圍在12-16歲之間。誘發因素有: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離異,痴迷上網等。
特殊表現:(1)過分自責。當一兩次考試成績下降,別人超過自己時,就持續鬱郁寡歡,腦子鑽進「自己很差,以後周圍的人會瞧不起我」的牛角尖中,任憑家人如何勸說,始終不能從痛苦中擺脫出來。(2)情緒偏激。經常發脾氣,見什麼都煩。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節奏變得緩慢和雜亂無章,無論家長指出的對否,總是以對抗的姿態加以反駁。(3)心理閉鎖。變得孤僻,無言無語,一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與家人談話交流,其內心想些什麼,為何這樣,說也說不清楚。(4)節食減肥。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原本體重正常卻偏要減肥,每天三餐小心謹慎,斤斤計較,當減得面黃肌瘦、無法學習時也不思悔改,抑鬱與厭食形成惡性循環。
3.青年抑鬱症。高中生和大學生中來診較多,年齡范圍在17-23歲之間,高中生抑鬱症的誘發因素有:高度緊張的學習氛圍,睡眠不足,單調枯燥的生活方式等。
特殊表現:(1)學習障礙。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腦子老走神,有時一片空白。平時會的知識,有時覺得什麼都不會了,大考成績比平時測驗差得多,隨著情緒越來越悲觀,學習成績滑落越大。(2)過分猜疑。腦子里經常想著同學在模仿自己,背地裡在議論或謾罵自己,他們的舉動是在向自己挑釁等。認為自己的眼神不正常,不敢抬頭見人,說話低聲下氣,甚至認為自己或家人被監控。(3)軀體感覺異常。把正常的生理狀態當成病態,每天大部分精力用在想「病」的嚴重性上。如反復說自己鼻子呼吸有聲音,嗓子里有東西,肚子老是跳,腳脖子凸出一塊。到醫院反復檢查,無論醫生如何解釋,他們堅持己見,含淚不停訴說這些痛苦。
大學生抑鬱症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學環境不適應,人際關系矛盾,家庭貧困、失戀等。
特殊表現:(1)精神委靡。到大學後感到與想像的不一致,認為所學的東西將來也沒什麼用。一個人整天沉默不語,獨來獨往,集體活動不沾邊,經常回宿舍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害怕考試不過關,出現一門或幾門課程不及格。(2)休學退學。休退學理由反常,說不清楚為什麼,反正不想上學了。(3)自殺行為。大學生抑鬱症自殺率較高,事先難以被發現。自殺方式以跳樓居多,其次是服安眠葯、割腕。自殺不成功者經救助後仍有反復自殺意念或行為。
此外,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症還有這樣的特點:其一,有的學生發病有原因,有的學生並沒有,當消除了誘發因素,他們的病情並不能隨之好轉;其二,學生抑鬱症易與強迫、焦慮、厭食症共病,也可有精神病性症狀,但主要臨床症狀是抑鬱,抗抑鬱治療會同時治癒其他並發症;其三,學生抑鬱症大都被家長和老師誤認為思想品德問題,長期反復做思想工作不見效,病情反而加重。
⑶ 青少年抑鬱症頻發,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有哪些原因
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到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問題上來,也漸漸地發現其實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無憂無慮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的關鍵階段,他們的三觀建立和個人思想的形成都到了至關重要的時間。
重要提示:青少年患有抑鬱症的人數提升,往往都是和心理內因以及環境外因導致的,過高的學習壓力,負面情緒無法合理排解,家長的打擊教育以及不好的個人成長經歷,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以至於抑鬱症的形成。
⑷ 少年患者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
青少年的抑鬱症,有遺傳因素,自身因素以及家庭的因素,研究證明,有基因和抑鬱症的發病有一定的關系,一些性格內向的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減弱,這類人容易的抑鬱症,再就是家庭教養方式不好,父母對子女缺乏交流。
疾病網路| 抑鬱症
掛號科室:精神心理科
溫馨提示:
早發現,及早治療。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 更多>>
病因 治療 預防 食療
好發人群:女性人群
常見症狀:情緒低落、心境低落、悶悶不樂、悲痛欲絕、[詳細]
是否醫保:醫保疾病
治療方法:葯物治療、心理治療
相關醫院更多醫院
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
北京京壇醫院癲癇病治療中心
北京東城中醫醫院
北京寶福堂中醫醫院
濮陽金橋醫院
⑸ 為什麼現如今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多
青少年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裡病症。多是個人性格因素及較重的學業壓力引起的,青少年抑鬱應廣泛引起家長的重視,精神科專家董淑娟提醒,若青少年抑鬱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一、青少年抑鬱症的生理表現
以各種身體不適為主要特徵。兒童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而以各種軀體症狀來就診。但在成年人抑鬱症中常見的體重減輕、食慾下降、睡眠障礙等在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卻不常見,而腹部疼痛、頭痛等表現更為突出。一些患兒也會出現遺尿,少數患兒甚至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的表現。另外,有研究表明兒童抑鬱症的患兒幻覺體驗較成人更為明顯,這可能與他們思維不成熟,情感體驗不深刻有關。
二、青少年抑鬱症的心理表現
抑鬱的心理表現常體現為情感低落、心境惡劣;自我評價低、自卑及無助感甚至逐漸產生自殺觀念。而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往往情緒波動大,除自卑外更多的表現為悲傷、易激惹。而且,由於他們的思維未完全成熟,無法將這些心理狀態表現出來,有時難以發現,或是易與青春期正常情緒混淆。
三、青少年抑鬱症的行為表現
研究表明,兒童抑鬱情緒有時不一定通過言語表現出來,而會表現為發脾氣、易激怒或經常哭泣、不接受安撫等。其他如行為改變、學習成績下降、上學障礙、與父母及同伴關系障礙等等也會出現。
四、青少年抑鬱症的病因
1、遺傳因素
有結果顯示家族內發生抑鬱症的概率約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緣越近,發病率越高。且遺傳因素的影響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女孩比男孩抑鬱更易受遺傳影響,青少年受遺傳因素影響大於兒童。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父母離異與兒童青少年抑鬱有明顯的關系。而父母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則可能導致或加重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症狀。
3、社會關系
研究表明,與周圍同伴的關系、人際關系的建立都與抑鬱有較高的聯系。
4、應激生活事件
健康狀況、家庭或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也可能引起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的發生。
五、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
根據2015年更新的英國NICE(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技術優化研究所)指南所述,評估抑鬱的兒童或青少年時,通常應考慮可能的合並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社會、教育和家庭背景。基層醫療機構、學校及社區相關人員應該接受訓練以便及早的發現及評估抑鬱症狀。同時,要改善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態。
⑹ 青少年抑鬱症的原因 青少年抑鬱症是怎麼引起的
抑鬱症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鬱症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如抑鬱症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哪?
1、遺傳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險性較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鬱症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鬱症的遺傳性更高些。然而,並非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都會得抑鬱症,而且並非得了抑鬱症的人都有家族史,這表明遺傳給並非是唯一決定性的患病因素。
2、生物化學因素
證據表明,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現在已知,抑鬱症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遞質出現了紊亂;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模式與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葯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鬱症,有些激素具有改變情緒的作用。
更多相關類容請下載一款集疾病科普、治療方案、在線醫生、心理疏導為一體的健康APP(癲狂人生APP)與共同健康成長。
⑺ 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患上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很多人的眼裡,“抑鬱”是成年人才會患上的心理疾病,他們在工作、戀愛、家庭當中,承受到了太多的壓力。但是,你能想像嗎?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患上抑鬱症。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兒童青少年中,大概有3000萬人受到了情緒方面的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更是高達20多萬。並且這一數據,還有上升的趨勢。可見,抑鬱症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事實。
②鼓勵孩子樂觀處世,廣交朋友。
我們都知道,父母不可能永遠在孩子身邊,也不可能隨時隨地給孩子提供幫助。所以,朋友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如果父母鼓勵孩子樂觀處世,廣交朋友,以後孩子有很多朋友,即便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不了解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有心事的時候也可以找人抒發,有困難的時候有人解憂,避免不良情緒的積攢。孩子就不容易患上抑鬱症了。
⑻ 造成青少年抑鬱的因素有哪些,應該如何預防
造成青少年抑鬱的因素有很多,而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正是生長發育高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性格抑鬱,對他們確實有很很多的危害,一定要想辦法幫他們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壓力
一是因為他們學習壓力過重,現在青少年他們的學習,真的是非常重的壓力,各種各樣的競賽,各種各樣的作業,而且還有上不完的培訓班和輔導班,所以對他們來說學習的壓力確實是非常的大,如果當一個孩子不能夠很好地調解的時候,他很有可能就因此而變得憂郁了。
青少年是一個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所以我們要關愛他們的成長。
⑼ 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達到 24.6%,為什麼青少年抑鬱的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發生在青少年期的抑鬱症,常被稱為青少年抑鬱症,是目前青少年中比較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
青少年抑鬱症表現為明顯的情緒低落、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差,思考問題感到吃力、對事物缺乏興趣等,嚴重者會出現自傷或者自殺行為。引起青少年抑鬱的原因有很多,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心理壓力較大,可以是來自學習方面的、身體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以及家庭環境的壓力等,且青少年心智發育還不如成年人成熟,接受刺激的能力較差,對於負面的刺激承受能力也較弱,如果本人性格內向,鬱郁寡歡,不合群,則更容易抑鬱,甚至出現了悲觀失望和自殺的傾向。
第一,常用的是葯物治療。葯物能夠緩解孩子的抑鬱情緒,長期使用葯物對抑鬱症的復發也有預防作用。但很多家長會擔心葯物的副作用,而拒絕葯物治療。目前隨著科學的發展,葯物副作用越來越小,葯效越來越明顯。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葯物的副作用。有疑問時可與醫生溝通,以更好治療疾病。
第二,也可使用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中最有效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因為抑鬱症是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有一定的偏差,從而引起他的抑鬱情緒,所以認知行為治療,是改變孩子認知偏差的有效方法。認知行為治療,可以使孩子保持快樂的情緒,糾正他抑鬱的情緒。認知行療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需要有耐心堅持下來。但是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的病情,做幾次認知行為治療之後就放棄了,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