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兒發熱是怎麼回事
小兒發熱的原因
1.室溫是否過高,衣著是否過厚。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出了嬰兒機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差,會使體溫上升。這時應讓嬰兒躺在涼爽通風的地方,扇一扇風,多喝些清涼、稀薄的水果汁,過幾個小時就會退燒。有時嬰兒包裹得太多或穿得太厚也會致使體溫升高,這時應酌情減少衣被。
2.是否感冒。父母患感胃兒大之後,嬰兒若出現低燒、鼻塞、輕微咳嗽、精神不振、不愛吃奶或者嘔葉,這說明嬰兒也患了感冒。這時要給嬰兒多喝水。如果鼻子堵塞得很厲害而影響吃奶,可點1%的麻黃素液,先在——側鼻孔嫡1滴,幾分鍾後,再滴另——側鼻孔,一『口可滴3—4次,不可過量。如果沒有麻黃索液,可用消毒棉簽沾溫開水消除鼻刪,千萬不能使用滴鼻凈,因為嬰兒用滴鼻冷會發生中毒。另外司.gR用「小兒感冒沖劑」或「至寶錠」等巾葯。
3.是否患了中耳炎。嬰兒感冒幾天後,突然發高燒,哭1;司得很厲害,不斷轉頭,煩躁不安。當牽動患側耳朵時,因疼痛加重,會哭鬧得更凶。常因疼痛麗拒絕吃奶。往往l一2天之後,耳朵里流出膿液,才發覺是中耳炎。這時嬰兒不再哭鬧,體溫也下降了。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找醫生治療,以免變成慢性中耳炎。
由於嬰兒算咽管短,幾乎呈水平狀,感圖時,鼻咽部的細菌會沿著耳咽管進入中耳,從而引發中耳炎。另外,嬰兒吐奶或嗆奶時,奶汁也會沿著耳咽管進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預防中耳炎,首先要預防感冒,同時要注意餵奶時,嬰兒頭部應略高一些,不要躺著吃奶。
4.是否息了氣管炎、肺炎。嬰兒感冒之後,咳嗽不斷加重,嗓子或腳都有呼唱呼唱的痰聲,這可能是得氣管炎了。如果體溫一直不退,反而增高,咳嗽加重,出現喘息,嬰兒哭鬧不安或精神萎靡,就有可能是思肺炎了,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貳』 怎麼識別寶寶發燒什麼原因引起的
影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的啊,像細菌性的,病毒性的,等等。建議你還是抱醫院裡面去看一下吧。
『叄』 寶寶發燒有兩種原因 判斷寶寶是否發燒的症狀
小兒發燒初期表現為臉色紅、額頭燙、手腳冷、精神差,除此之外,還伴有各系統的症狀,如呼吸道感染時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腸炎表現為腹痛、嘔吐、腹 瀉,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尿頻、尿痛、腰痛的現象,而嬰兒各系統的伴隨症狀不典型,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等現象。引起發燒的疾病還有很多,父母應注意 觀察孩子發燒的規律和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及早治療。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37-38℃是低燒,38-39℃是中燒,39℃以上是高燒,40℃以上屬於超高燒。李主任建議,年輕的母親發現小兒發燒後不必驚慌,可在家及時採取一些緊急處理以緩解症狀。 每個家庭應備有體溫表、退燒葯,以便應急,發熱兒童須每隔1-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幼兒體溫在38.5℃以下不宜應用退熱劑;當體溫超過38.5℃以上 可用退熱貼或冰敷等物理治療降溫,亦可服小兒退熱片適量;當體溫超過39℃時,應絕對卧床,敞開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膚裸露,頭部放置冰袋或冷濕毛巾,盡 快到醫院診治;高熱驚厥時,患兒表現雙眼凝視或上竄,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長應立即按壓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溝中 點),較強刺激持續1-3分鍾,直到患兒發出哭聲,隨後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溫,同時亦要立即到醫院診治。半歲以內嬰兒發高燒時一般不打退燒針,不服退燒葯, 最佳降溫方法是溫水擦浴,即洗個溫水澡。緊急處理後無論是否退熱,都應帶孩子上醫院就診。 診後注意事項 在醫院就診後,回到家中,母親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讓孩子舒服一些。 多喝水。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還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孩子機體丟失的水份。喝水不局限於白開水,可讓孩子喝一些他(她)愛喝的果汁、飲料等,既補充水分又補充維生素,或多飲一些湯水。孩子生病沒胃口時,可讓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注意保溫。保溫並不是越暖越好,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只要讓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如大人穿短袖時,孩子穿長袖即可,大人穿一件長裳時,孩子穿兩件即可。 溫水沖涼。有些母親擔心,孩子發燒期間給其沖涼,會加重症狀。發燒後出很多汗,如果不保持清潔,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沖涼是必要的,但要用溫 水,水溫在38-39℃為最佳。給孩子全身用溫水拭浴或泡澡,可使孩子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沖完涼後,要用大毛巾將孩子包裹住,以免受涼
『肆』 孩子發燒一般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您好,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伍』 嬰幼兒發燒,大多情況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以前也有過這種經歷:當你放學回家的時候嗓子疼得厲害。媽媽用手摸摸你的頭,皺著眉頭,用體溫計量了量你的體溫。幾分鍾後,你就聽到了"發燒了"這個詞。
但發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孩子們會有?為什麼父母和醫生這么關心他們?一旦你發燒了,你如何擺脫它?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寶寶家長要視情況而定。主要看看寶寶的狀態,如果發燒的症狀不緩解,還伴隨著寶寶哭鬧等狀態,家長們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診療,遵醫囑,萬不可因自己的疏忽大意, 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陸』 為什麼有的小孩會毫無徵兆的發燒什麼原因引起的
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
1、空氣不流通:對於寶寶來說,抵抗力很差,如果家中的窗戶長時間關閉,沒有得到通風,那麼空氣中的污染物就會被寶寶吸入。2、飲水量不足:由於寶寶的飲食造成身體內部上火,缺少水分就會導致內火不能得到有效釋放,進而引發發燒。3、季節變化:由於季節變化,寶寶穿的衣服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導致發燒。4、預防措施不足:寶寶在成長階段應當及時按時打預防針。5、病毒感染:由於空氣中的病毒造成支氣管炎等病症,從而引發發燒。
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發燒是小孩子生病的常見症狀。如果是突然發燒,說明孩子體內有了感染,或者是因為受涼而導致。這時候要盡快到醫院查明原因,不要自行在家用退燒葯。防止退燒後把潛在的疾病掩蓋。這一點是所有家長需要注意的。
『柒』 兒童突然發燒是什麼原因
帶孩子雖然辛苦,可平時正常的玩鬧,護理都還可以應付,當媽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發燒了,簡直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我家孩子從出生到2歲,差不多燒了5回。每次只要孩子一發燒,感覺整個身體都緊張起來。
婆婆總說讓我別著急,小孩子發燒是長見識,每次燒退都會有進步。經過幾次後,自己真的也有這種感覺。有次孩子燒退了,突然就能指著東西和我交流了。孩子發燒真的能長見識?寶寶發燒家長先別急,過度治療反而不利寶寶成長。
發燒是免疫力正常的表現
當孩子身體受到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發生作用,幫助孩子戰勝細菌和病毒,所以,孩子生病時發燒,其實說明孩子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經常生病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免疫力低,在和病毒細菌斗爭的過程中,孩子的免疫功能也能得到鍛煉。
打疫苗後可能發燒
孩子在注射疫苗後,可能出現發燒現象。因為注射疫苗就是通過將不具傷害力的細菌或者病毒注射入孩子體內,讓免疫系統熟悉這種物質,當再次遇到這種病菌時,就可以靠自身去消滅它。所以,當孩子注射疫苗後,有時會出現發燒現象,這是正常的。
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注射之前,醫生都會告訴家長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果孩子出現發燒且情況不嚴重,家長要多給孩子喂水,慢慢孩子體溫會恢復到正常。此外,孩子在出牙期,牙齦破損,容易感染,有時也會出現發熱現象,大多數是低熱。在孩子出牙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做好口腔清潔。
發燒不能過度治療
有次我家孩子晚上發燒39度,本來晚上迷迷糊糊的,一下就清醒了,趕緊把孩子爸爸叫醒,一起去醫院。結果去醫院後,醫生說孩子發燒時間不長,且沒有其他症狀,讓回家喂退燒葯多喝水,我當時特別不理解,孩子發燒度數這么高,為什麼不能用葯。
後來,我知道了,孩子發燒背後的原因很多,很多疾病剛開始都會有發燒的情況,有些症狀需要過段時間才能顯現,找不出原因就用葯,不但對孩子沒好處,還不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此外,2歲內的孩子,最好24小時後再去醫院。但是,對於6個月內的孩子,如果發燒,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
老人說孩子發燒長見識,其實孩子處於快速成長中,每天都會有新的成長,與發燒生病無關,更多的可能是對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有些家長在孩子發燒的時候過度緊張,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給孩子治療,一位追求效果快速,卻不知道影響的是孩子長久的健康。
寶媽們,你們在孩子發燒時都是怎麼做的
『捌』 嬰兒發燒原因有哪些原因
不論多鎮靜的媽媽,只要遇到寶寶發燒,鐵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兒科專家表示,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 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准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葯。
『玖』 小孩子發燒有幾種原因
嬰兒發燒的原因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外在因素: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准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葯。分清低熱中熱和高熱 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如果盲目急於退燒就可能掩蓋病情,干擾對病情的診斷。當體溫達到39℃以上時就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驚厥反復發作可能造成腦損傷,也是某些癲癇的先兆表現,還可能導致其它危險。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兒,一旦高熱就應立即給予退熱處理。38.5℃以下物理降溫在給小兒退熱時,在38.5℃以下最好是選擇物理降溫,如多飲水、溫水加酒精擦浴等。 所有的退燒葯,如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 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 如果非需要用退燒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小兒常用的退燒葯有布洛芬、來比林、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也可以選用中葯如柴胡、羚羊角、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對小兒退燒效果也很好。 能不輸液就不輸 有的家長認為小兒感冒輸液比服葯退燒快,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實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作用。我們的原則是能吃葯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生副作用。當服用抗病毒葯物不能退熱,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時,可考慮使用抗生素。但無論用什麼葯物,都要注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服葯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葯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葯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退燒葯不要和鹼性葯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拾』 寶寶發燒有什麼症狀怎麼判定發燒原因
寶寶發燒有什麼症狀?主要症狀就是體溫升高,有些孩子臉會泛紅,摸著身體發燙,口渴想喝水,吃喝拉撒睡沒有太大影響,有的孩子也會出現心率加快、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精神不振或是哭鬧不止等等。一般的發熱是由感冒引起的,只要吃3-5天美林退燒葯,把溫度降下來就好了。預判發熱原因,要看發熱以外的症狀,如果孩子近期出牙,也可能會誘發高熱;如果孩子突發高燒39度,吃了美林退燒葯,短暫退燒後,很快又恢復,可懷疑是小兒急疹,等3-5天後,出了疹,燒就退了。有些孩子發熱後伴有脫水症狀,及時補水可以緩解,如果直接喝水也不能緩解,可以送醫院,補充生理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