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不明原因的腹瀉是怎麼回事
擴展閱讀
怎樣用u盤進入系統 2025-05-21 01:03:50
怎樣清洗和曬小白布鞋 2025-05-21 01:02:32
怎樣煮魚好吃哦 2025-05-21 01:02:26

不明原因的腹瀉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04-14 12:17:57

⑴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莫名其妙的拉肚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生活中有一些人會莫名其妙拉肚子,到醫院檢查也查不出問題,也沒有腸胃方面的疾病,但是總是拉肚子,非常煩人。

因此,生活中許多莫名其妙拉肚子並沒有器質性疾病,多是神經官能症造成的,多是因為精神緊張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腸子蠕動亢進,就會有拉肚子的症狀表現神經官能症表現多種多樣,患者多受情緒因素影響較大,因為存在個體差異,患者感覺不同。有的患者感覺異常,有的患者則是運動異常,而且還會表現出視力異常。此類患者盡量保證情緒穩定,對於疾病有好處。有可能是神經官能症造成的,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盡量不要偏食,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可以吃一些清熱利水的瓜果,對於疾病的治療有利。

⑵ 無緣無故的拉稀是在怎麼回事

1、吃壞肚子里,吃了不幹凈的東西。吃痢特靈或者瀉立停等葯物治療細菌引起的腹瀉。
2、著涼了,自己卻不知道。多喝熱水加衣服注意保暖,藿香正氣水等等。
3、寄生蟲了。這個是少數,吃點打蟲葯,不行看醫生。
4、食物相剋,中毒等等。馬上去醫院。或者知道中毒原因,採取一些對應應急措施。

⑶ 不明原因的拉肚子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

不明原因的拉肚子是怎麼回事?這可能是不小心肚子受涼或飲食不衛生,消化不良引起的,這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腸胃問題。我之前也有過這種情況,當時是靠補充益生菌來改善的,當時吃的是我常吃的是lifespace益倍適成人益生菌粉,效果還是挺不錯的,該產品還添加了益生元,可以輔助菌體在腸內「站穩腳跟」,更好地裨益腸道。小小一袋,隨取隨用,隨時隨地「腸」健康。

⑷ 引起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腹瀉又稱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伴有粘液、膿血、未消化食物等。有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之分。

起病急,病程在2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腹瀉,常由急性腸道傳染病、食物中毒、胃腸功能紊亂及飲食不當所致。起病緩慢,常反復發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常由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致胃酸缺乏、慢性腸道感染、慢性腸道疾病、肝與膽及胰腺病變、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神經功能紊亂等引起。腹瀉嚴重者可造成胃腸分泌液的大量丟失,產生水與電解質平衡的紊亂以及營養物質的缺乏所帶來的各種後果。

中醫學認為,腹瀉是由於脾胃功能障礙、脾虛濕盛、傳導失常而致的一種常見疾患。可根據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脾胃虛弱、腎陽虛等不同病因辨證施治。

⑸ 經常拉肚子是什麼原因啊

拉肚子也是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情況的。
第一種是因為食物不幹凈而導致的外感濕邪常見,症狀出現得非常快,拉完肚子之後痛感就不強烈了。
第二種是脾胃虛弱而導致的拉肚子,因為人的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脾胃功能發生了紊亂,從而就導致了拉肚子的情況出現。
第三,一個人的腎陽不足、陽氣不足,從而就引起了腹瀉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天亮之前,一般也可以稱之為五更瀉。
經常拉肚子的原因:
第一,飲食不當是導致經常拉肚子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個人吃得太多了、吃的太油膩了、吃的食物太冰冷了、太頻繁的嘗試新產品了,又或者是吃了腐爛了的、變質了的、過期了的、產生了細菌了的、被毒素污染了的食物,那麼都很有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是因為人的腸胃受到了刺激。

第二,外部刺激會導致拉肚子。如果受到了寒冷的刺激、天氣過熱的刺激、自己的精神緊張或者是情緒不佳,又或者是受到了驚嚇的話,很有可能會因為心理方面的一些因素而導致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第三,食物過敏引起的腹瀉。如果腸胃本身就比較敏感,對一些特定的食物會產生過敏的反應,那麼吃了這類的食物就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所以說,每一個人都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身體,要知道自己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的東西就不要吃,否則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第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拉肚子。如果經常性的暴飲暴食、吃太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經常性的喝酒的話,那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暴飲暴食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飲食習慣,對自己的胃部會產生強烈的刺激,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總是拉肚子怎麼辦
1、膳食調節,以食養胃
經常拉肚子可能是脾胃虛弱引起的,以至於很多人稍微吃一點油膩的、冰冷辛辣的食物就會刺激腸胃,發生腹瀉。對於這種情況,主要還是靠大家自我調節,自我約束,好好養胃。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平時注意膳食調節,喝喝粥,吃吃清淡的食物。
2、作息得當,規律飲食
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習慣也會導致經常腹瀉。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很不好,不僅常常熬夜,還不注意規律飲食,長此以往身體的自然規律被打破,不僅會導致腹瀉,還可能引起很多慢性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作息得當,規律飲食。
3、心情平穩,減輕壓力
還有一點,心態很重要,無論工作學習再忙再累,自己的壓力有多大,都要找機會放鬆,不要讓自己一直處於緊綳著的狀態,可以找一些減壓的小工具來讓自己轉移注意力。
4、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總是拉肚子很有可能是因為大家自身抵抗力減弱,脾胃虛弱,所以應該養成積極鍛煉的習慣,每天堅持四十分鍾左右的運動時間,可以增強體質。
5、喝乳酸菌發酵型奶粉調養法,
改善胃腸道功能,腸道菌群結構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當腸道內有益菌數量大於有害菌的數量時,菌群結構就趨於平衡狀態,腸道正常功能得以維持。相反,當腸道內有害菌數量多於有益菌群時,腸道健康就會亮紅燈,從而出現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腸道問題。
食用方法:每次25g,早晚各一次,取溫開水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注意事項:不可用過高溫度的水沖調,以免破壞奶粉中的高活性乳酸菌。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⑹ 腹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急性腹瀉
(1)感染 包括病毒(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細菌(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或寄生蟲(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梨形鞭毛蟲)引起的腸道感染。
(2)中毒 食物中毒如進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屬中毒,農葯中毒等。
(3)葯物 瀉葯、膽鹼能葯物、洋地黃類葯物等。
(4)其他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急性壞死性腸炎、食物過敏等。
2.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腸黏膜本身病變、小腸內細菌繁殖過多、腸道運輸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腸運動紊亂以及某些內分泌疾病和腸道外腫瘤均有可能導致慢性腹瀉的發生。可引起慢性腹瀉的疾病包括:。
(1)腸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腸炎。
(3)腫瘤 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病(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等。
(4)小腸吸收不良 ①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②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5)腸動力疾病 如腸易激綜合征
(6)胃部和肝膽胰疾病 ①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腸吻合術;②萎縮性胃炎;③慢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慢性胰腺炎;⑥慢性膽囊炎。
(7)全身疾病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②糖尿病;③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④系統性紅斑狼瘡;⑤煙酸缺乏病;⑥食物及葯物過敏。

⑺ 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應該都腹瀉過,那麼,腹瀉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事實上,一般來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腹瀉:

第四點,腹瀉患者不能吃雞蛋、大蒜。雞蛋屬於高蛋白食物,不利於消化,腹瀉期間吃雞蛋不但起不到滋補身體的作用,反而加重病情。大蒜雖有殺菌作用,但同時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也很容易加重腹瀉。

總而言之,腹瀉的原因很多。

⑻ 經常沒有原因的腹瀉是什麼原因如題 謝謝了

70%的腹瀉不需要用抗生素 虞主任解釋說,在醫學上,每日大便三次以上,並且是稀便,即稱之為腹瀉,俗稱「拉肚子」。急性腹瀉大部分是由各種病毒、細菌、病原蟲等微生物引起,統稱為感染性腹瀉。常見的致瀉微生物有輪狀病毒、志賀菌、空腸彎麴菌、致瀉性大腸桿菌、副溶血弧菌。此外,還有霍亂弧菌、沙門菌、隱孢子蟲等。 虞主任指出,經常碰到很多病人一「拉肚子」就要求醫生開抗生素。是不是所有腹瀉病人都要用抗生素才能治好呢?其實不是這樣。研究表明,我國的腹瀉病人大約30%需要抗生素來治療,70%不需要也不應該用抗生素治療。 虞主任說,「不濫用抗生素」是腹瀉臨床治療上的一條重要原則。對30%的腹瀉患者需要用抗生素的,一定要用,如不及時應用,不但腹瀉治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險。而70%的患者不應該用抗生素的就一定不要用,如果濫用,不但不利於腹瀉治療,反而帶來副作用,同時,濫用抗生素還會導致耐葯菌株不斷增多。大量臨床資料顯示,各種抗生素均在應用若干年後,療效逐步下降,使包括腹瀉在內的多種疾病的治療變得困難。濫用抗生素有時還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所謂菌群失調是指腸道原有的細菌的協調平衡關系被打破,較常見的是繼發黴菌性腸炎、偽膜性腸炎,嚴重者甚至出現血漿凝固酶陽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死亡率很高。 什麼樣的腹瀉要用抗生素 據虞主任介紹,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的腹瀉有:菌痢、霍亂、嬰幼兒沙門菌腸炎、各種重症腹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腹瀉。那麼,在大便化驗結果報告未出來、診斷還未明確之前,如何大致判斷是否該用抗生素呢?虞主任說,第一,看大便性狀,如果大便帶膿血,一定要用抗生素。第二,12歲以下的腹瀉患兒,如果出現突然發熱、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肌肉發緊的症狀,一定要用抗生素,如環丙氟哌酸、頭孢三嗪等。第三,一些特殊人群的腹瀉患者,如嚴重糖尿病、白血病、肝硬化、晚期癌症病人及老人,也要用抗生素。當然,應該服用什麼抗生素,怎樣服用抗生素,都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不用抗生素也能有效治療腹瀉 虞主任強調,對70%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腹瀉患者,並不等於任其發展,而是應該根據病情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和葯物,此時保護受傷的腸道,促使腸道恢復正常功能更加重要。有些葯物對這部分病人療效顯著。一類葯為腸黏膜保護劑,該類葯物來源於純天然物質,很安全,能廣泛覆蓋在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其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腸壁,保護並促進腸黏膜再生修復。另一類葯為微生態調節劑。第三類為中葯,對某些慢性腹瀉有效,中葯保留灌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另外,對於腹瀉患者並不提倡進行 「飢餓療法」,在一般情況下可繼續進食。患者不能靠輸液、吃補葯、吃營養品來代替從正常飲食中獲取全面的營養,只有營養充足才有利於疾病恢復。同時,患者還要補充足夠的液體,包括潔凈白水或者其他飲品,以預防脫水。 為避免腹瀉的發生,虞主任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把好「病從口入」這道關,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到:堅持飯前便後洗手;注意飲用水的衛生,喝開水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用流動水多清洗幾遍或削皮後再吃。夏季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前高溫加熱能殺滅許多致病微生物。要節制飲食,做到生熟分開。不吃或少吃涼拌菜以及易帶致病菌的水產品,食具要按時煮沸消毒。不到衛生狀況不好的餐館吃飯。

⑼ 不明原因的腹瀉

可能是炎症性腸病或者是腸易激綜合征,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而且可能會加重病情。建議腸鏡檢查,鋇餐不能定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