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造成嘔吐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用u盤進入系統 2025-05-21 01:03:50
怎樣清洗和曬小白布鞋 2025-05-21 01:02:32
怎樣煮魚好吃哦 2025-05-21 01:02:26

造成嘔吐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4 12:42:12

『壹』 關於嘔吐的原因,你有哪些了解

引言:嘔吐是人體在不舒適的情況下,會經常出現的症狀,並且嘔吐的原因多種多樣。對於經常嘔吐的人群,就應該提前了解病因以及緩解嘔吐的方法,才能夠遠離病痛的折磨。所以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關於嘔吐的原因都有哪些?

『貳』 嘔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嘔吐現象是非常不好的,有很多人在吃完飯之後都會產生想吐的感覺,這也是因為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如果說經常嘔吐的話,那麼也是需要去醫院詢問相關的醫生,這樣才能夠很好的解決這種情況。因為經常嘔吐也是對自己的胃非常不好,嚴重的話也會導致自己出現不好的狀況。所以說大家也是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如果說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那麼也是需要進行治療的。

嘔吐現象需要治療

對於嘔吐現象,這也是需要去醫院進行治療的,因為嘔吐也是由於很多原因所引起的。有些時候也是因為吃到了比較反感的食物,還有可能是因為腸胃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經常嘔吐,這些都是需要對症下葯。所以說大家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也需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詢問,不然的話就會造成一些不好的狀況。

『叄』 嘔吐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

(1)外邪犯胃:突然惡心嘔吐,並可伴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或兼有脘腹脹悶、腸鳴腹瀉、舌苔薄膩或白膩、脈浮滑。

(2)飲食停滯:嘔吐泛酸,脘腹脹滿、食後加重、吐後則輕,厭食腸鳴,舌苔厚膩,脈濡滑。

(3)肝氣犯胃:嘔吐吞酸,郁怒而發,噯氣頻繁,胸脅脹痛,口苦咽干,舌邊紅苔薄膩,脈弦滑。

(4)痰濁中阻:嘔吐痰涎,脘悶納呆,眩暈心悸,口乾不欲飲,身體困重,大便不爽,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弦滑。

『肆』 引起嘔吐的原因是什麼

嘔吐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感六淫,內傷飲食,情志不調,臟腑虛弱均可致嘔。且常相互影響,兼雜致病,如外邪可以傷脾,氣滯可以食停,脾虛可以成飲,所以臨證當辨證求因。胃居中焦,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降為順。外邪、飲食、情志、臟腑失和,干於胃腑,導致胃失和降,均可發為嘔吐。嘔吐病位在胃,病變臟腑除胃以外,尚與肝脾相關,胃氣之和降,有賴於脾氣的升清運化以及肝氣的疏泄條達,若脾失健運,則胃氣失和,升降失職;肝失疏泄,則氣機逆亂,胃失和降;均可致嘔。

外邪犯胃

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邪犯胃腑,氣機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隨逆氣上出,發生嘔吐。正如《古今醫統大全·嘔吐噦》所言:「無病之人卒然而嘔吐,定是邪客胃府,在長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風寒所犯。」但由於感邪之不同,正氣之盛衰,體質之差異,胃氣之強弱,故外邪所致的嘔吐,常因性質不同而表現各異,但以寒邪致病居多。

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溫涼失宜,過食肥甘、醇酒辛辣,誤食不潔之物,傷胃滯脾,食滯內停,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生嘔吐。如《重訂嚴氏濟生方·嘔吐論治》所曰:「飲食失節,溫涼失調,或喜餐腥膾乳酪,或貪食生冷肥膩,露卧濕處,當風取涼,動擾於胃,胃既病矣,則脾氣停滯,清濁不分,中焦為之痞塞,遂成嘔吐之患焉。」另外,飲食所傷,脾胃運化失常,水谷不化生精微,反成痰飲,停積胃中,當飲邪上逆之時,常發生嘔吐。正如《症因脈治·嘔吐》所說:「痰飲嘔吐之因,脾氣不足,不能運化水谷,停痰留飲,積於中脘,得熱則上炎而嘔吐,遇寒則凝塞而嘔吐矣。」

情志失調

郁怒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景岳全書·嘔吐》雲:「氣逆作嘔者,多因郁怒致動肝氣,胃受肝邪,所以作嘔。」或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停難化,胃失和降,亦可致嘔。另外,脾胃素弱,水谷易於停留,偶因惱怒,食隨氣逆,而致嘔吐。

脾胃虛弱

脾胃素虛,病後體虛,勞倦過度,耗傷中氣,胃虛不能盛受水谷,脾虛不能化生精微,停積胃中,上逆成嘔。《古今醫統大全·嘔吐噦》謂:「久病吐者,胃氣虛不納谷也。」若脾陽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寒濁內生,氣逆而嘔;或熱病傷陰,或久嘔不愈,以致胃陰不足,胃失濡養,不得潤降,而成嘔吐。如《證治匯補·嘔吐》所謂:「陰虛成嘔,不獨胃家為病,所謂無陰則嘔也。」

『伍』 嘔吐一般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怎麼分辨

嘔吐一般是由於自身原因,身體情況原因,慢性疾病原因,情緒原因,焦慮原因,外界原因導致的。應該通過嘔吐的反應,嘔吐時長,嘔吐物的情況,嘔吐的原因,嘔吐的狀況來進行分辨。

『陸』 嘔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惡心嘔吐,是兩個常見症狀,而這兩個症狀又多相依而少相離。出現惡心嘔吐的原因較多,一般可根據其表現特徵進行自我診斷,並採取相應的處理辦法。 先有惡心而繼發嘔吐,嘔吐後感到胃內輕松,多為胃源性嘔吐。這種惡心嘔吐若伴有胃脹,呃酸腐氣,多為進食過量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只需控食靜養,不必特殊處理;若伴有胃痛,多為急 性或慢性胃炎引起,可用調理脾胃的中葯和抗生素治療;若伴有劇烈腹痛及腹瀉者,應考慮為食物中毒,應送醫院救治。 無惡心而嘔吐,嘔吐呈噴射狀,胃內容物急劇而有力地噴出,頑固性發作,嘔吐後胃內不覺輕松,多為中樞神經性疾病引起顱內壓增高所致。這種嘔吐常見於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出血等疾病。持續性高燒也可引起此類嘔吐,對這種嘔吐患者,應去醫院確診,再尋因治療,切勿單純自用止吐葯。 惡心頻頻發作,時見嘔吐,嘔吐物中混有膽汁,吐後不見輕松,甚至胃中已排空仍干嘔不止者,為反射性嘔吐。這種嘔吐常見於腹腔內臟器急性炎症,如膽囊炎、胰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對突然急性發作的這種嘔吐,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若是經常發作,惡心嘔吐不嚴重者,多為慢性炎症所致,可服用藿香正氣水暫行止吐,再根據致吐病因治療。 無惡心表現而反復出現嘔吐,嘔吐物不酸腐,量不多,吐後不影響進食者,與精神因素有關。這種嘔吐常見於胃神經官能症。對這種嘔吐,重在心理調節,使患者對嘔吐有正確認識。可採用深呼吸方法止吐。治療上,應以神經營養劑,如谷維素、維生素B1、維生素B6為主,輔助以鎮靜劑,如安定等。中葯陳皮、蘇葉、枇杷葉、生薑各10克,水煎服,亦有效。 另外,惡心嘔吐伴有眩暈者,多為運動病或梅尼埃病引起。一般可服用鎮靜葯及顛茄類葯物,待眩暈消除,嘔吐即止。據介紹,中葯天麻、白術、半夏、黨參、茯苓各15克,生薑10克,水煎服,效果不錯。

『柒』 造成嘔吐常見的原因是什麼嘔吐後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引起小孩嘔吐的原因很多,胃腸道感染、腸套疊、胃幽門阻塞、闌尾炎等都會引起嘔吐,其中以腸胃道感染最為多見,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吃了不合適的食物也是引起嘔吐常見的原因。
除了胃腸道疾病以外,其它器官的疾病如中耳炎、尿道炎、傷風感冒、腦膜炎、腦積水等疾病也會引起嘔吐。服用某些葯物如水楊酸、補鐵葯物、紅黴素類的抗生素等,引起的過敏及中毒也會出現胃腸反應、嘔吐。
另外,很多小孩嘔吐是由心理問題、壓力過大引起,當小孩子被逼做不願做的事如被迫讀書或進食、對功課有壓力、害怕上學等,就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這種嘔吐雖然與疾病沒有關系,但還是應引起注意。
還有一些情況出現的嘔吐與疾病無關,如當孩子哭得厲害時就會嘔吐,還有一些小孩因暈車、吃得太多而嘔吐,但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現原因,一般不需要檢查、治療。
容易和嘔吐混淆的問題
照顧吃奶的嬰兒時,很容易將吐奶誤以為是嘔吐。吐奶是由於寶寶的食道過短或胃的賁門關閉的比較鬆弛,胃中又有氣體存在,所以餵奶以後胃中的氣體就會將奶頂出來,出現吐奶。吐奶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餵奶不正確引起的。
出現吐奶時只要細心觀察就可發現其與嘔吐不同,吐奶只發生在新生嬰兒或出生後幾個月的嬰兒,吐奶不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精神狀況,嬰兒的體重也可以正常增加。而嘔吐卻不同,出現嘔吐時,孩子出現不精神、食慾差、發燒、體重不增加甚至減輕的症狀。
嘔吐的處理
出現嘔吐時,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大哭大喊,並立即停止引起嘔吐的可疑因素,特別是當懷疑食物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進食。
孩子出現嘔吐時,在嘔吐後一到兩小時內應絕對禁飲禁食,以便使胃腸能夠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後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持續、嚴重的嘔吐,結果出現更大的傷害。禁食期間可鼓勵孩子小睡片刻。
距嘔吐兩小時後,如果期間一直沒有再嘔吐,就可以給孩子喝少量水,清水、葡萄糖水、用溫水調淡的飲料都可以選擇,但應盡量避免奶類飲品。注意喝水時不要一次喝太多,應每次少喝一點,頻頻飲用,通常在嘔吐後第三小時時,讓孩子每五分鍾喝一匙羹水,到了第四小時後,可每十分鍾兩匙羹水,第三至六小時每十五分鍾喝三匙羹水。如果情況穩定,就可以慢慢讓孩子吃一些固體食物,但食物必須簡單、容易消化,白粥、白麵包、面條、餅乾等都是好的選擇,而咖喱、煎炸、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孩子吃東西後,在睡覺時為免嘔吐物嗆入肺部,最好是側身睡,小寶寶可以抱著睡。
哪些情況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1、嚴重的嘔吐或反復嘔吐已超過六小時;
2、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如眼球下陷、嘴唇乾燥、皮膚彈性減低、沒小便等;
3、嘔吐物呈黃綠色或其中帶有血液時;
4、嘔吐的同時出現嚴重肚痛,尤其肚痛持續兩小時以上時;
5、伴有嚴重腹瀉時;
6、嘔吐前出現頭部受傷、腹部撞傷時;
7、懷疑有食物、植物、葯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時;
8、嘔吐的同時出現脖子痛、脖子發硬、神志不清或行為變異等症狀時;
9、懷疑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時。
小兒嘔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經口而去為主要特徵。本病常因傷食、胃熱、胃寒、肝氣犯胃、驚恐氣逆所致。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小兒嘔吐」食療葯膳:
1)取鮮白蘿卜500克,蜂蜜150克。將蘿卜洗凈,切成丁,放在沸水內煮沸即撈出,把水控干,晾曬半日,再放入鍋內,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調勻,待冷,裝瓶備用。一般飯後食用。
本方適用於傷食嘔吐。
2)用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葯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
本方適用於傷食之嘔吐。
3)取生薑、醋、紅糖各適量。將生薑洗凈切片,用醋浸腌24小時,同時取3片姜,加紅糖適量以沸水沖泡片刻,待茶飲。
本方適用於小兒嘔吐。
4)用橘皮3--5克,粳米50克。將橘皮曬干,碾炒細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鍋內,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加溫熱服食,5天為1療程。
5)取小米100克,鮮嫩黃瓜300克,生薑10克,精鹽2克。將黃瓜去皮去瓤,洗凈切薄片,大米洗凈,姜洗凈拍破,砂鍋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燒開,小火慢煮至米爛時下瓜片。再煮至湯稠,表面浮有粥油時人鹽調味,作餐食。
本方適用於暑熱吐瀉。
6)用枇杷葉10--15克(鮮者30--60克)

『捌』 嘔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惡心與嘔吐是臨床上一個常見的症狀。引起惡心與嘔吐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病理性與神經功能性兩大類。
一、病理原因:
1、消化系疾病性惡心嘔吐——如胃腸道的急慢性炎症等刺激,胃下垂或慢性梗阻等,通過胃腸粘膜的迷走神經,反射性的引起惡心嘔吐。
2、腹腔內臟如肝、膽、胰、腹膜的炎症,刺激迷走神經引起惡心嘔吐,見於急慢性肝炎、胰腺炎等。
3、咽部刺激——如咽炎、鼻竇炎等。
二、神經功能性:
1、精神性因素引起的惡心,或嘔吐,多為條件反射性,如看到厭惡的食物或景象、聞到厭惡的氣味、或因精神過度緊張、疲乏、強烈的情緒激動等,引起的惡心或嘔吐。
2、神經性嘔吐:即神經功能異常造成消化道肌肉反常運動。表現為吃了就吐,病史較長,有習慣傾向,檢查沒發現器質性病變。它的特點是嘔吐多在餐後即刻出現,不惡心或輕微惡心,嘔吐不費力,量較少,食慾多正常,吐後仍可進食,全身狀況基本穩定,無明顯消瘦及營養不良等。但可有其他神經衰弱症狀。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要先做一些有關檢查,以排除肝膽、胃、咽炎等引起惡心的常見病理原因,如無明顯病理性原因,可按神經性嘔吐治療。
治療:
1、首先要祛除精神因素,消除顧慮,保持良好的情緒。進食不易過飽,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規律等。
2、穴位針刺或按摩:取穴 內關、足三里,日1次。
3、嗎丁林 10mg , VB6 20mg 飯前半~一小時服。重者可用 舒必利 100mg 3次/日服。
4、中葯:半夏 、茯苓 、生薑 各10克 ,水煎服,日1劑,3~5劑。

『玖』 在生活中,嘔吐的原因有哪些

嘔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症,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嘔吐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嘔吐是怎麼形成的,嘔吐是由於食管、胃和腸道內容物(食糜)受到強力擠壓經過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動作,通常伴隨著三個階段,即惡心、干嘔、嘔吐。但在有些情況下,嘔吐不會有惡心和干嘔的先兆,而是直接嘔吐。另一方面,惡心和干嘔也不一定會引發嘔吐。

在日常生活中的嘔吐基本都是以上這些原因造成的,不論如何,嘔吐都是一種信號,它告訴身體出現了問題,提醒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拾』 經常嘔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惡心與嘔吐是臨床上一個常見的症狀。引起惡心與嘔吐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病理性與神經功能性兩大類。
一、病理原因:
1、消化系疾病性惡心嘔吐——如胃腸道的急慢性炎症等刺激,胃下垂或慢性梗阻等,通過胃腸粘膜的迷走神經,反射性的引起惡心嘔吐。
2、腹腔內臟如肝、膽、胰、腹膜的炎症,刺激迷走神經引起惡心嘔吐,見於急慢性肝炎、胰腺炎等。
3、咽部刺激——如咽炎、鼻竇炎等。
二、神經功能性:
1、精神性因素引起的惡心,或嘔吐,多為條件反射性,如看到厭惡的食物或景象、聞到厭惡的氣味、或因精神過度緊張、疲乏、強烈的情緒激動等,引起的惡心或嘔吐。
2、神經性嘔吐:即神經功能異常造成消化道肌肉反常運動。表現為吃了就吐,病史較長,有習慣傾向,檢查沒發現器質性病變。它的特點是嘔吐多在餐後即刻出現,不惡心或輕微惡心,嘔吐不費力,量較少,食慾多正常,吐後仍可進食,全身狀況基本穩定,無明顯消瘦及營養不良等。但可有其他神經衰弱症狀。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要先做一些有關檢查,以排除肝膽、胃、咽炎等引起惡心的常見病理原因,如無明顯病理性原因,可按神經性嘔吐治療。
治療:1、首先要祛除精神因素,消除顧慮,保持良好的情緒。進食不易過飽,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規律等。
2、穴位針刺或按摩:取穴 內關、足三里,日1次。
3、嗎丁林 10mg , VB6 20mg 飯前半~一小時服。重者可用 舒必利 100mg 3次/日服。
4、中葯:半夏 、茯苓 、生薑 各10克 ,水煎服,日1劑,3~5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