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掉話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洋奶粉漲價的原因有哪些 2025-05-20 22:50:32

掉話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5 01:53:20

A. 手機掉話有哪些原因

這個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對於個人來說你可以換換別人的手機試試,確保不是你自己手機的問題,剩下就是網路問題了,可以向中國電信進行投訴。
一般這種問題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
1、附近存在外部干擾(如果存在外部干擾你的手機起呼也會比較困難的)
2、網路干擾問題(處於不同地市交界區域,CDMA相互自干擾,不同地市間有可能有干擾,尤其跨省)
3、網路參數設置不當(比如相鄰關系設置不好等)
4、電信站點設備原因(這個應該是很多都是一樣的)

B. volte掉話原因

1、如您使用的聯通手機卡,在通話過程中,從4G網路覆蓋的區域移動到2G、3G網路覆蓋的區域,可能會引起掉話。
2、VoLTE僅支持在4G網路覆蓋下使用,2G、3G網路無法提供使用。

C. 掉話主要有那幾種原因

話務統計掉話的原因有:
上行質差掉話
下行質差掉話
雙向質差掉話突然掉話TA掉話上行弱信號掉話
下行弱信號掉話
雙向弱信號掉話
掉話也主要由於幾個因素引起:干擾(網內和網外)、弱信號、硬體故障、參數定義錯誤、鄰區不完善、傳輸不穩定、信令壓縮等等。不同原因的掉話有時候是相伴產生的,分析時可以結合起來觀察。掉話的突然產生與長期穩定產生,又可以區別對待處理,也總有縱向與橫向對比的參照物(縱向即小區自身近期指標,橫向即與其他周邊小區對比)。如果為突然產生掉話過多,即分無線參數誤設置、無線環境突變、硬體故障三類。如果長期穩定存在,便需要勘站觀察。首先一點,任何故障都可以由硬體引起,所以我們日常小區高掉話處理,先得查小區是否有告警為第一步(RXMFP、RXELP、DTQUP)。只要把相應的工作做好,掉話問題就會得到改善,因此,對於掉話問題的分析等於對其餘問題的綜合分析。
根據不同掉話原因的處理方法如下:DISQAUL:上行質差掉話(可能伴隨突然掉話)可以從網內外干擾、天饋線系統、接收機、直放站等著手,可以用RLCRP列印實時ICM情況觀察。一般情況,小區開跳頻,頻點與載波不對應,如果是網內個別頻點干擾,那麼個別頻點對應的BPC不在同一載波上;如果受干擾的頻點對應的BPC多數集中在同一載波(或2202一個DU上的連續載波,或2206上的CNU對應的連續載波)
,而少數在其他載波上的時隙卻沒有干擾,基本可以確定是載波故障(RX?或印刷板有問題?或內部匯流排有問題?姑且不用太詳細看,換掉就是);如果是全頻段所有時隙都受干擾,即可從是否帶直放站、天饋線系統、網外干擾觀察。可以先關掉所帶直放站,看干擾是否存在,一錘定音。如果上述幾種方法不能奏效,即需要掃頻或現場勘站觀察天饋線系統是否有問題(老化?或損壞?塔頂放大器?);DISQADL:下行質差掉話表現比較明顯時,多數為頻點強干擾、載波/TX/CDU/跳頻匯流排故障引起,結合MOTS大概可以定位。
MOTS統計出來,如果ERCNT次數多的時隙出現在同一載波上,或同一CDU/CU
,或同一機架(主架或擴展架),大概可以從硬體更換著手處理。如果掉話隨機分布,跟公共發射設備有關,即天饋線系統、或直放站放大器。當然,如果天饋線系統有問題,其他掉話或多或少也會體現,這時要縱向橫向對比便可一目瞭然。如果僅是頻點對應的時隙掉話多,即嘗試更換頻點處理;DISSUL:個別載波的接收靈敏度低,天線接收分集差或丟失,DU故障,直放站上行增益太小、上行功率控制調整過失等,都可以導致上行弱信號掉話。愛立信OSS的自帶的MRR工具中,
PATHLOSSDIFF、TA分布、上行信號分布與功控情況,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個別載波的接收靈敏度低,
MOTS統計中,此載波的話務會偏少,且ERCNT會偏多,這樣,可以臨時閉掉部分載波,把話務集中到此載波來觀察,起到快速定位。如果是一個DU對應的載波的ERCNT的多,即閉掉此DU對應的架的所有載波來觀察指標是否恢復正常。天線接收分集差或丟失情況下,整個小區的RANDOMACC成功率也會偏低,這種情況可能與天線的饋線有關,或單極化天線容易出現。弱信號關直放站也是比較直接的方法,因為廠家對LPA的製作工藝,並不一定達到很精細的水平,可能存在LPA增益調到一定大時,接收信號變形,不能恢復的情況,所以很多直放站廠家的工程人員在調測時,上行增益調得比較小,導致上行弱信號現象。在基站近端現場撥測,關下行功率控制,逐個載波撥測。下行功率強的情況下,MS發射功率變化一般會很明顯,如果不明顯,即此載波的接收機多數有問題。如果為覆蓋過大過遠的情況,
MRR中的TA分布圖,
另加DISSDL指標可體現;DISSDL:覆蓋過遠?TX故障?天線?最明顯是覆蓋過遠,通過MRR的TA分布圖可發現此點。TX與天線故障時,總會伴隨產生一些下行質差掉話,或者接收也同時有問題。區別TX與天線故障,可以通過MOTS統計來觀察個別與全面。如果是覆蓋過遠,或功率控制調整失誤引起,即控制覆蓋、調整參數來處理;DISTA:TA過大掉話多發生在室內小區,一要檢查MAXTA與TALIM是否設置有誤,二是檢查是否帶直放站,特別是光纖直放站的時延比較大,三是室內小區是否外泄嚴重,需要工程改造。參數可以調整,直放站即要檢查硬體是否接頭損耗過大,傳輸路徑時延過大;SUDLOS:突然掉話產生的因素很多,於日常工作積累發現,有用戶行為、傳輸不穩定、信令壓縮、DXU故障等引起。如果單純有突然掉話產生,先查告警、信道完好率與傳輸情況。以往經驗已經證明一點,信令壓縮方式可以節省傳輸,但往往產生更多突然掉話。
DXU故障或傳輸接頭故障,在告警中與DTQUP查傳輸質量時,也經常沒有體現出來,但會有小區的信道完好率不足,或用RLCRP查看時,時時出現
。另外,跳頻匯流排有問題也會引起突然掉話(有時雜加一些下行質差掉話),關跳頻可能會變好,這類情況較特殊。

D. 我電話打過去,什麼都不提示就掛斷了,是什麼原因

」電話打過去,什麼都不提示就斷了「的原因:

  1. 網路信號不好。

  2. 對方按錯鍵了,掛了你的電話。

  3. 對方手機/你的手機出現故障。

  4. 對方將你設置為黑名單,拒接了。

E. 手機通話過程中造成掉話的原因都有什麼

通話過程中任何一方所在區域信號太差手機接收不到發射的信號;自己所在的區域同時使用手機人數太多,造成網路擁塞,或運營方交換機出現故障等.

F. 為什麼我的手機經常通話時會斷掉

可能原因如下:
一,所在地的網路信號不太好,或當地的基站被破壞了,就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可以打電話向運營商反應一下,他們會安排工作人員檢修的。
二,同圍有其它信號在干擾,比如一些軍工企業附近,一般都會屏蔽一定范圍內的信號。到遠一些的地方打電話就好了,出了這個范圍就好了。
三,手機卡損壞了。到運營商的營業廳去補辦一張SIM卡就行了。
四,手機有問題。需要到售後點去檢測維修。

G. 掉話的原因分類

主要有以下幾種: (1)無線射頻話。這里不包括手機掉電、非正常關機造成的掉話,主要指受地貌、建築的影響,由於信號快衰落、信號覆蓋原因而引起的掉話。通常在樓內(室內)、基站信號覆蓋的邊緣地帶很容易造成這類掉話。 (2)切換過程中的掉話。包括局間(MSC、BSC之間)切換、小區之間切換、常規層與超層之間切換等引起的掉話。切換過程中的掉話在總的話音掉話中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無線小區間、常規層與超層間的切話掉話,除了與無線網路配置有關,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無線資源不足造成的。我們在分析網路性能報告時,經常發現高阻塞的站點,掉活率往往也較高。因為在切換過程中,由於信道繁忙,請求切出的呼叫在占不到目標信道,要返回源信道時,源信道已分配給另一用戶,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掉話,可以說,高阻塞將直接導致高掉話。 (3)干擾掉話。由於現有的站點,特別是市區的站點越市越密,而頻率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在頻率規劃時會有一定難度,存在同頻、鄧頻干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天線設計、安裝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網路性能。天線作為無線信號的最終發射部分,在移動通信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地位就像一套音響中的音箱一樣。在CQT測試過程中,我們曾遇到這種情況:在某一天線後向約150m處收到該天線-85dB的信號,這種信號在頻率規劃時難以預料,因此它對網路造成的干擾較難控制。 (4)AbiS掉話。這類掉話主要是傳輸質量引起的,如傳輸誤碼、滑碼、幀丟失等。 (5)A介面掉話。A介面掉話特別容易發生在MSC之間、BSC之間等與A介面有關的切換過程中,MSC、BSC之間的切換除了與無線網路有關外,還與網!司信令配合、信號同步等因素有關,局間切換相對較復雜,也較容易引起掉話。

H. 掉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4G嗎?目前4G不能通話,電話來了需要回落到2G/3G/斷網才能打電話,丟話是4G沒回落成功造成的,打給運營商報地區處理。

I. 為什麼通話過程中有掉話現象

在GSM網路運行中,掉話現象是用戶投訴熱點,掉話率是衡量無線網路質量的重要指標。這里主要分析引起掉話的原因,以及通過哪些手段來定位問題,採用哪些辦法來解決問題,從而降低掉話率,提高網路質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解決由於掉話率高造成的最壞小區,降低最壞小區比,提高話務比。
1.1 掉話問題描述
掉話可分為兩種形式:一類是在SDCCH信道上的掉話,一類是在TCH信道上的掉話。
SDCCH的掉話是指在BSC給移動台分配了SDCCH信道而TCH信道還未分配成功期間發生的掉話。TCH掉話是指在BSC給移動台成功的分配了TCH信道後,發生的不正常掉話。
造成掉話的原因,從全局角度來講有三種:
1,無線鏈路故障(發生在通信過程中,消息無法正常接收)
2,T3103超時(發生在切換過程中,即MS無法佔用目標小區信道,也無法返回原信道)
3,系統故障(設備故障等各種可能發生的故障)
(1)在這三種掉話原因中,主要的掉話形式是無線鏈路故障。在GSM規范中有一參數為RADIO LINK TIMEOUT(無線鏈路超時)。當移動台在通信過程中話音質量惡化到不可接收,且無法通過射頻功率控制或切換來改善時,移動台認為無線鏈路故障,強行拆除鏈路,造成掉話。GSM規范規定,移動台中有一計數器S,該計數器在通話開始時被賦予一個初值,即參數「無線鏈路超時」的值。若移動台解碼SACCH消息(周期120ms)失敗,S減1;反之,移動台每正確接收到一SACCH消息,S加2,但S不可以超過初始被賦予的值,當S計到0時,移動台報告無線鏈路故障。
前面是相對於下行的情況,在小區屬性表下的SACCH復幀數(周期480ms),定義了上行鏈路連接失敗時間。當BTS檢測到無線鏈路上一個被激活的連接被破壞時,就會向BSC上報連接失敗消息CONNECT FAILURE。系統判斷連接失敗的准則是基於上行鏈路SACCH信道的誤碼率。根據GSM協議中的規定,如果連接失敗的判決准則是基於SACCH上的誤碼率時,當連續N個SACCH復幀周期內的上行鏈路誤碼率大於設定的門限時,BTS就向BSC上報連接失敗消息。SACCH復幀周期的數目N是在數據配置中確定的,就是小區屬性表中的SACCH復幀數,其單位為480ms。
(2)計數器T3103超時:
1.定義:在切換過程中(BSS內部和BSS間),BSC按照此計數器在發起切換小區和目標小區同時保留TCH信道的時間。T3103在BSC發出切換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時啟動,收到切換完成(Handover Complete)時(BSC內部切換)或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時(BSC間切換)清除。
2.該定時器的用途是保持信道足夠長的時間以便MS可以返回信道,若MS丟失是用於信道釋放。BSC向移動台發出切換命令時T3103開始計時,在BSC收到來自切換目標小區的切換完成或者來自源小區的切換失敗(HANDOVER FAILUER)時就將T3103復位,BSC將HANDOVER COMMAND信息發送到BTS時,如果T3103超時後仍未收到任何消息時,BSC就判斷源小區發生了無線鏈路失敗,進而釋放源小區的信道。
1.2掉話率的計算公式和統計點
TCH掉話率=TCH掉話次數/TCH佔用成功次數×100%
TCH掉話次數統計點:BSC向MSC發起CLEAR_REQ消息時,當前佔用的信道類型為TCH
發送Clear_Request消息的典型原因值一般為:
A, 無線鏈路失敗(radio interface message failure)
B, 人工干預(O&M intervention)
C, 設備故障(equipment failure)
D,BSS與MSC間協議錯誤(protocol error between BSS and MSC)
E, 強占(preemptiom)
TCH佔用成功統計點:
(a) 立即指配過程中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由於暫無可用SDCCH信道而直接分配的信道類型為TCH
(b) 在呼叫主狀態為CS_WAIT_RR_EST(等待RR建立態)時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當前信道為TCH;
(c) 指配過程中發送指配完成消息;
(d) 入BSC切換收到MSG_ABIS_HO_DETECT消息,此時切換類型非SDCCH切換時;
(e) BSC內切換時收到MSG_ABIS_HO_DETECT消息,此時切換類型為非SDCCH切換時;
(f) 出局切換過程中收到來自MSC的原因為HO_SUCC或CALL_CTRL的CLEAR_CMD消息,且切換原因為直接重試;
SDCCH掉話率公式:
SDCCH掉話率=SDCCH掉話次數/成功的SDCCH佔用次數(所有的)×100%
SDCCH掉話率(%)=(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連接失敗)+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錯誤指示)+SDCCH佔用時地面鏈路斷的次數(ABIS)/成功的SDCCH佔用次數(所有的)×100%
SDCCH掉話次數的統計點:向MSC發起CLEAR_REQ和ERR_IND消息時,當前佔用的信道類型為SDCCH。
SDCCH佔用成功次數統計點:
(1) 立即指配過程中收到CH_ACT_ACK,信道為SDCCH
(2) 在狀態為CS_WAIT_RR_EST時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當前信道為SDCCH
(3) 入局SDCCH切換收到HO_DETECT
(4) BSC內SDCCH切換收到HO_DETECT
以下幾種情況都會導致SDCCH掉話
1,入局SDCCH切換HO_DETECT消息非法
2,入局SDCCH切換HO_CMP消息非法
3,入局SDCCH切換發送HO_CMP消息失敗
4,TN_WAIT_HO_DETECT、TN_WAIT_HO_CMP(SDCCH切換)超時
5,TN_WAIT_INTER_HO_CMP(SDCCH切換)超時
6,TN_T8(出BSC切換完成)超時
7,由其他多種原因導致的內部清除

2,導致掉話的幾種因素
2.1由於覆蓋原因導致的掉話
2.1.1 原因分析
1.不連續覆蓋(盲區)
由孤站引起的掉話,由於在孤站邊緣,信號強度弱質量差,無法切換到其他小區而掉話。
由於基站所覆蓋的區域地形復雜(如山區公路)、地勢起伏,無線傳播環境復雜,信號受阻擋,覆蓋不連續造成掉話。,
2.室內覆蓋差
因為一些建築物密集,信號傳輸衰耗大,加上建築物牆體厚,穿透損耗大。室內電平低,使得在通話過程中掉話。
3.越區覆蓋(孤島)
服務小區由於各種原因(如功率過大)造成越區覆蓋,以至於移動台超出了它所定義的鄰小區B的覆蓋范圍之外到達了另一小區C後還佔用著原服務小區A的信號,而小區A又未定義鄰小區C,此時移動台再根據原服務小區A提供的鄰小區B進行切換時,就會找不到合適的小區而導致掉話。
4.覆蓋過小
覆蓋過小也有可能是由於某個小區的硬體設備出了問題,如天線收到阻擋或攜帶BCCH的載頻發生了故障(功放部分)
2.1.2 分析判斷
依據用戶的投訴,了解覆蓋不足的地區,再進行較大范圍的路測,觀察信號電平大小,切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掉話等,還可以藉助OMC話統查看BSC整體掉話率,找出掉話率大的小區,及其他相關話統,來輔助分析和判斷。下面列舉出了一些話統任務及統計項:
1. 從功率控制性能測量中,是否平均上下行信號強度過低;
2. 從接收電平性能測量中,接收電平低的次數所佔比例過大;
3. 在小區性能測量/小區間切換性能測量中,發起切換時電平過低,平均接收電平過低;
4. 掉話性能測量中,掉話時電平過低,掉話前TA值異常;
5. 定義鄰近小區信能測量,手機在上報的在小區相鄰關系表裡定義的鄰近小區的統計,可以定位到哪個鄰區的平均電平過低;
6. 未定義鄰近小區性能測量:是否存在平均電平過高的未定義鄰近小區;
7. 功率控制性能測量,MS與BTS的最大距離(TA值),連續多個時段超常;
2.1.3解決措施
1.查找覆蓋不足的地區
進行路測來確認覆蓋不足的區域。對於孤站、山區基站等未形成連續覆蓋的地方,可用增加基站來形成連續覆蓋。或是通過別的手段來提高基站的覆蓋,如提高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改變天線的方位角、傾角、掛高等。還應分析是否是由於地形地勢的原因導致的,如隧道、大商場、地鐵入口、地下停車場及窪地,一般來說,這些地方是容易發生掉話的,可考慮用微風窩來解決覆蓋。
2.要保證室內通信的效果,必須使室內外的信號足夠強,如通過提高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改變天線的方位角、傾角、掛高等,不能明顯改善室內通話質量的,可考慮增加基站。對於寫字樓、賓館等一些主要公共場所增強室內覆蓋,還可考慮應用室內分布系統。
3.通過越區覆蓋小區漏作鄰區關系的小區,補充全鄰區,減少無合適的小區切換造成的掉話。可以通過減少該基站的傾角,來消除越區覆蓋。
4.排除硬體故障
進行路測,是否由於硬體故障,覆蓋范圍過小。如果掉話率突然上升並且本站其他指標全部正常,則應該檢查相鄰小區此時是否工作正常(可能出現下行鏈路發生故障,如TRX、分集單元及天線出現問題,若是上行鏈路故障,則會導致原小區出現出切換失敗率較高)。
2.2由於切換引起的掉話
2.2.1原因分析
1,參數設置不合理
如兩個小區相交的區域信號電平都很低,在參數上切換候選小區電平設置過低,切換門限設置過大,當鄰小區電平某一時段稍強於服務小區時,一些MS就會切入該鄰小區,而在切入後不久,恰好該小區的信號減弱,而又沒有合適的小區再發生切換就會掉話。
2.鄰區不全
鄰小區不全會導致移動台保持通話在現有小區中,直至超出該小區覆蓋邊緣而不能切換到信號更強的小區中而掉話。
3.鄰區中有同BCCH同BSIC的小區存在。
4.話務擁塞
由於話務不均衡,造成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而切換失敗,在重建也失敗時產生掉話。
5.BTS時鍾失步,頻偏超標,發生切換時失敗而掉話。
6.T3103計數器超時導致掉話。
2.2.2判斷方法
通過話統指標的分析是否存在切換成功率低、切換失敗但重建失敗次數多、掉話率高的小區。用話務統計來分析主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切換。如:上下行接收電平原因引起的切換;上下行接收質量原因引起的切換;功率預算(PBGT)引起的切換;呼叫定向重試;話務原因引起的切換。查看告警,觀察是否有與BTS相關的時鍾告警,BTS時鍾運行狀態是否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必要時校驗基站時鍾,排除時鍾問題。進行路測,在路測中發現有無切換問題。在有問題的小區附近多次路測,從多方面發現與切換有關的掉話問題,通過切換的優化來減少掉話。下面列出了話統中應該注意的指標:
1. 小區間切換性能測量,切換失敗但重建也失敗次數過多;
2. 小區間切換性能測量,切換次數過多,重建成功也多;
3. 未定義鄰近小區性能測量,未定義鄰區電平及測量報告個數超標;
4. 出小區切換性能測量,出小區切換成功率低(針對某小區),找出切向哪個鄰小區的成功率低,近一步從目標小區查找原因。
5. 入小區切換成功率低,對方小區切換參數設置不合理;
6. TCH性能測量:切換次數與TCH呼叫次數佔用成功次數不成比例,切換次數過多。(切換/呼叫>3)
2.2.3解決措施
1.檢查影響切換的參數,例如:層級設置、各種切換門限、各種切換遲滯、切換統計時間、切換持續時間、切換候選小區最小接入電平等參數。例如:為了減少掉話,可將切換候選小區最小接入電平又-100dbm提高到-95dbm,即由等級10改為15.例如:對於參數「物理信息最大重發次數」,當時鍾或傳輸不好而導致切換慢或切換成功率低時,可以考慮增大這個值。總之,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優化切換。
2.對於那些話務量不均衡,造成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而產生的掉話,解決的方法是進行話務量的調整。如通過調整天線下傾角、方位角等工程參數,控制小區的覆蓋范圍,或通過網路參數,如通過CRO引導MS駐留在其他較空閑的小區,通過層級優先順序的設置引導通話過程中的MS切換到空閑小區。也可以採用負荷切換來均衡話務,或者直接通過載頻擴容來解決。
3.對時鍾有問題的BTS進行BTS時鍾校準,解決好時鍾同步問題。
2.3由於干擾導致的掉話
2.3.1原因分析
干擾主要包括同頻、鄰頻及交調干擾。當手機在服務小區中收到很強的同頻或者鄰頻干擾信號時。會引起誤碼率惡化,使手機無法准確解調鄰近小區的BSIC碼或者不能正確接收移動台的測量報告。干擾門限是同頻載干比C/I>=9db,鄰頻載干比C/A>=-9db,當干擾指標惡化超過門限後,就會對網路中的通話造成干擾,使通話質量差,引起掉話。
2.3.2判斷方法
干擾可能是網外或網內的,存在於上行信號或下行信號中,我們可採用多種方法來定位干擾。一般可採用:
1、 從話統上分析,找出可能受到干擾的地方。
2、 結合用戶投訴,在可能受到干擾的地方進行通話路測,檢查下行干擾。藉助路測工具發現是否有接收信號電平強,但通話質量等級很差的地方。還可以用測試手機鎖頻撥打測試,觀察是否在某個頻點上受到干擾。
3、 檢查頻率規劃,是否存在規劃不當的地方而出現同鄰頻干擾。
4、 對可能存在干擾的頻點調整頻點,看是否能避開干擾,降低干擾。
5、 排除設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干擾。
6、 通過以上方法仍不能很好的排除的干擾,可使用頻譜儀進行掃頻,找出干擾頻點,進一步查出干擾源。
下面是話統中用於分析干擾的話統指標:
(1) 分析話統中的干擾帶觀察上行干擾
如果有一個空閑信道出現在干擾帶三、四、五中,一般就有干擾。若是網內干擾,一般都會隨著話務量的增大而增大,通常情況下若是網外干擾,與話務量增加沒有關系,這里還需說明干擾帶是基站載頻信道在空閑狀態下通過射頻資源指示消息向BSC上報的,表明了MS所佔用的無線信道的上行特性,也就是上行信號的干擾程度。若當前信道忙也難以上報資源指示消息,因此干擾帶的統計也要綜合考慮。
(2) 接收電平性能測量(給出了電平與質量的矩陣關系)
這是一個針對載頻的統計任務,如果高電平低質量的次數過多,說明該載頻板的頻點有同頻或鄰頻干擾或網外干擾。
(3) 質量差切換比例
小區性能測量/小區間切換性能測量,或出小區切換性能測量中,統計了各種原因引起的出切換嘗試次數,如果質量差引起的切換次數過多,說明有干擾,而且上行質量差切換多,說明有上行干擾,下行過多說明有下行干擾。
(4) 接收質量性能測量
針對載頻,統計平均接收質量等級,作為參考。
(5) 掉話性能測量
記錄了掉話時的平均電平與質量,作為參考。
(6) 切換失敗但重建也失敗次數過多
可能是目標小區有干擾,作為參考。
2.3.3解決措施
針對網外和網內干擾採取不同的措施。網外的非法干擾通過無委來解決,網內干擾通過調整網路來解決。
1. 進行實地路測,檢查干擾路段和信號質量分布,分析是哪些小區信號重疊覆蓋引起的干擾。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調整相關小區的基站發射功率、天線傾角,或調整頻點規劃等避免干擾。
2. 使用不連續發射(DTX)、跳頻技術、功率控制及分集技術
通過這些措施可降低系統雜訊,提高系統抗干擾的水平。DTX分為上行DTX和下行DTX,可以減少發射的有效時間,從而降低系統的干擾電平。但DTX可能導致掉話。因為由於DTX下行功能的開啟,手機建立通話以後,用戶在通話時基站發射功率增強,而在通話間隙,基站回降低發射功率,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其他基站的干擾,但是令一方面,如果基站周圍存在干擾,下行信號的不連續發射將使通話質量惡化,當基站降低發射功率時,在一些接收電平相對較低而干擾信號較強的地方就容易引起通話質量下降甚至發生掉話現象。
3. 解決由設備自身問題產生的干擾(如:載頻板自激、天線互調干擾)。
2.4由天饋引起的上下行不平衡造成的掉話(塔放、功放、天饋)
2.4.1原因分析
1.由於工程方面的原因,小區天線的饋線接反,如兩個小區間的發射天線接反,造成小區內上行信號比下行信號電平差很多,就會在局裡基站較遠的地方出現掉話、單通、電話難打等現象。
2.對於採用單極化天線,一個小區有兩副天線,天線下傾角不同而產生的掉話。
定向小區有主集和分集兩副天線時,該小區的BCCH和SDCCH就有可能分別從兩副不同的天線發出。當兩副天線的下傾角不同時,就會造成兩副天線的覆蓋范圍不同,即會出現用戶能收到BCCH信號,但是發起呼叫時卻因無法佔用另一天線發出的SDCCH而導致掉話。
3.由於兩副天線的方向角原因而產生掉話
當兩副天線的方位角不同時就會導致用戶可以收到信令信道SDCCH,但一旦被指配到由另一幅天線發射出的TCH時就會造成掉話。
4. 由於天饋線自身原因而產生的掉話
天饋線損傷、進水、打折、接頭處不良均會降低發射功率的收信靈敏度,從而產生嚴重的掉話。可以通過測駐波比來確認。
2.4.2問題定位和處理
1.檢查是否有合路器、CDU、塔放、駐波比告警等;
2.從遠端維護查看BTS各單板是否正常。從話統中分析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
3.可通過OMC的Abis介面跟蹤或者使用MA10信令儀跟蹤有關的Abis介面,從信令消息中的測量報告中進一步觀察上下行信號是否平衡。
4.進行路測和撥打測試,路測時可注意服務小區的BCCH頻點是否與規劃的相一致,即小區的發射天線是否安裝正確。
5.有了遠端的較充分的分析後,可再到現場檢查測試,檢查天線方位角和下傾角安裝是否符合規范,饋線、跳線連接是否正確,有無接錯。檢查天饋接頭是否接觸良好,天饋線有無損傷。測駐波比是否正常。排除天饋方面的原因。
6.判斷是否由基站部件的硬體故障導致上下行不平衡而導致掉話。對硬體設備問題,可更換懷疑有問題的部件,也可以通過關閉掉小區內其他載頻,對懷疑有問題的載頻進行撥打測試來發現故障點。一旦發現故障硬體以後,應及時更換,如無備件,也應先閉塞掉該故障板以免產生掉話現象影響網路運行質量。
下面列出了一些話統來分析上下行平衡:
(1) 在話統中登記「上下行平衡性測量」,分析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
(2) 在話統中登記「掉話性能測量」,分析掉話時平均上下行電平和上下行質量。
(3) 在話統中登記「功率控制性能測量」,分析上下行平均接收電平。
2.5由傳輸造成的掉話
由於存在Abis介面、A介面鏈路,因傳輸質量不好,傳輸鏈路不穩定也會造成掉話。
2.5.1分析和解決方法:
1.觀察傳輸和單板告警(TC板故障,A介面PCM失步告警,LAPD斷鏈,功放板,HPA,TRX板告警,CUI/FPU告警),根據告警數據,分析是否傳輸閃斷或有故障單板(如載頻壞或接觸不良)。
2.進行傳輸通道的檢查,掛表測試誤碼率,檢查2M接頭,設備接地是否合理,通過保證穩定的傳輸質量來減少掉話。
3.通過話統觀察,是否是傳輸造成的掉話次數多。
(1)觀察話統TCH性能測量:TCH佔用時A介面失敗次數異常;
(2)TCH性能測量:TCH可用率是否異常;
(3)TCH性能測量:地面鏈路掉話的次數多;
2.6無線參數設置的不合理
檢查有關的參數配置,按數據配置規范的要求合理配置,如下面的參數:
1. 系統消息數據表:無線鏈路失效計數器
若該值設置較小,在移動台的接收電平由於地形等原因突然衰落很大時,很容易掉話。若設置很大,盡管話音質量已不能接受,而網路卻只能等到無線鏈路超時後,才能釋放相關的資源,從而使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在設置參數時,一般在業務量較小的邊遠地區可將該值設置的大一些,而在業務量較大的地區可設置的小一些。
2. 小區屬性表:SACCH復幀數
建議值:BTS3X 14
BTS2X 31 (05.0529之後建議31)
3. 系統消息數據表:MS最小接收信號等級,RACH最小接收電平、RACH忙門限
因為存在上行和下行信號,信號的實際覆蓋是有較弱的一方決定的。如果上行信號覆蓋大於下行信號覆蓋,那麼小區邊緣下行信號較弱,容易被其他小區的強信號「淹沒」;如果下行信號覆蓋大於上行信號覆蓋,那麼移動台被迫駐留在該強信號下,但上行信號弱,手機不能呼出,或造成通話後語音質量差、單向通話、甚至掉話。因此要求上下行盡量平衡。
MS最小接收信號等級:
表示MS接入系統所需要的最小接收信號電平,是對下行信號而言的。參數設置過低,對接入信號的電平要求低,MS容易接入網路,覆蓋區域大,但在小區邊緣MS試圖駐扎本小區,增加了小區的負荷和掉話的危險性。設置大,限制了接收電平低的MS接入網路,對減少掉話有利,但使覆蓋減小。在參數設置上要權衡覆蓋和掉話率,不能單純為了降低掉話,提高該值,而是覆蓋減小。該參數需要根據上下行平衡情況合理設置。
RACH最小接收電平:
表示在BTS3X中對手機上行接入系統所需要的最小接收信號電平(BTS20中使用的是RACH忙門限),同「MS最小接收信號等級」參數類似,在設置上權衡好覆蓋和掉話率。
2.1其他引起的掉話
引起掉話除了上面的因素外,還有其他一些造成掉話的原因,在次不能一一列出,僅舉一個例子。例如BTS內TRX和FPU使用的版本不一致,造成整網掉話次數增大,掉話率上升。

J. 以下選項中哪些是gsm系統掉話的主要原因

(1)手機在移動過程中,進入無線覆蓋盲區請求切換不成功產生掉話。 (2)"遠端孤島效應"產生掉話。由於天線較高(或其它原因)使小區覆蓋范圍較大,導致頻率復用的距離縮小或有小區覆蓋交疊,產生同頻及鄰頻干擾,造成掉話 (3)FHU成FLT狀態,導致掉話。BTS中FHU單元是連接FU和CU的跳頻單元,如果FHU成為FLT狀態,將嚴重影響通話正常接續,CU、FU連接不暢或有誤,產生掉話 (4)從COMBINER出去至天線的電壓駐波比較大導致掉話。由於從COMBINER出來經天饋線連接至天線的電壓駐波比VSWR較大,導致BTS收發信性能下降,使該小區內的手機接收到的信號品質變差,最終產生掉話。 (5)天線實際發射方向偏離數據定義方向,使得無線覆蓋范圍發生變化,出現信號特弱甚至盲點的地方,手機進入該小區時就會發生掉話。 (6)越區切換不成功產生掉話。由於越區切換參數如:上行電平切換門限(L-RXLEV-ULH)、上行質量切換門限(L-RXQUAL-ULH)、下行電平切換門限(LRXLEV-DLH)、下行質量切換門限(L-RXQUAL-DLH)、以及切換功率控制參數(U-RXLEV-DLP、URXLEV-ULP、L-RXLEV-ULP、L-RQUAL-ULP、U-R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L-ROUAL-DLP)、切換餘量(H0-MAGIN)等定義不合理,致使越區切換失敗,產生掉話 (7)允許的網路色碼(NCC PERMITTED)參數設置不當導致掉話。允許的網路色碼參數定義了移動台需測量的小區的NCC碼的集合,為手機切換提供可行的目標小區。如果該數據定義錯誤將引起越區切換不成功和小區重選失敗,產生掉話。 21. 解決掉話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解答: (1)檢查允許的網路色碼(NCC PERMITTED)參數設置是否正確,各小區是否已包含其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正修訂。移動通信,通信工程師的家園,通信人才,求職招聘,網路優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業黑名單;R-Q6]2o*s0t#R'x9A (2)根據0MC-R的話務分析結果及越區切換測試情況,檢查是否是因越區切換不成功造成的掉話。如是,則通過0MC-R對HO-MAGIN、L-RXLEV-DLH等參數進行核查,看這些數據是否設置,設置是否合理,並根據網路實際運行情況對切換參數進行調整,然後再進行實地撥打測試,直到最佳為止。 (3)在HANDOVER CONTROL參數檢查無誤的情況下,可以分析無線場強測試結果看是否存在網路覆蓋盲點。對存在盲點的小區可以調整天線高度、無線俯仰角來避免覆蓋盲點。在高樓密集的地方,可以適當降低該小區的允許接入最小電平(RXLEV-AC-CESS-MIN)相對增大其覆蓋范圍,減少盲區,但這樣會造成通話質量下降的負面影響。 (4)在確實由於話務量大而引起掉話的地區,以及在用戶較集中的商業中心、高層建築中,可以通過增加微蜂窩來改善該小區的通信環境,降低掉話率,提高網路的運行質量。移動通信,通信工程師的家園,通信人才,求職招聘,網路優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業黑名單 (5)通過OMC-R核查網路的頻率規劃情況,確認是否存在同頻干擾現象,小區頻率復用的距離是否在允許范圍內。如不合理應作相應調整。我公司南門站由於故障處理問題修改了該站的頻點,導致與另一站北京路站(兩站相隔較遠)存在頻率復用,有一頻點相同,在兩站之間的一條主要商業街上產生嚴重的掉話及手機占不上信道的情況,後經實地測試發現是由頻率復用交疊產生同頻干擾所致,修改了頻點即恢復正常。 (6)通過0MC-R或者LMT檢查BTS部分FHU是否出現故障。如果有一個FHU是FLT狀態,則在INIT不成功的情況下將此FHU單元DISABLE。如果兩個FHU均為FLT狀態則在INIT不成功的情況下應考慮更換STSE板子。 (7)利用SITE MASTER儀表,檢測從COMBINER出去至天線的駐波比。如果VSWR大於正常值1.5,則從饋線到夭線需要檢查整修;如果VSWR小於1.5則說明發射部分正常。 (8)業務量較低的小區,如果存在由於高樓、水面等造成的盲區,可以設定呼叫重建(RE),這樣手機在由於盲點造成的掉話之後,可以通過呼叫重建恢復通話,以達到降低掉話率的目的。但由於一般在重建完成之前對方會掛機,這樣反而浪費了網路資源,因而在話務量較大的小區一般不予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