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豬缺鈣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ps圖改字 2025-05-20 15:59:42

豬缺鈣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6 10:23:26

⑴ 小豬仔腿突然瘸了是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豬外傷引起的腿瘸了。例如,豬在外面漫步或不能用圈地軟墊妥善處理,有尖銳物體造成的傷口,蹄隙和蹄子被尖銳的玻璃碎屑、鐵釘等刺傷,有時還會刺傷尖銳的木塊,包括放養小豬。

記得我們農村養豬,豬突然腿瘸的現象經常出現,看跛腳蹄隙和蹄,有時扎狗岩柴火,最難找到的是玻璃碎片,白色和血液很難找到,但用針按硬度!先用消毒液把小豬蹄擦乾凈,才能發現和取出來!用過氧化氫進行抗毒消炎,不感染,塗抹幾天消炎葯就可以了。

豬發現跛行後,及時檢查病腿是否有傷口或紅腫,准確找出疼痛部位,即可輕易確診。然後進行局部止血、消毒、隔離、破物修復、去除彩禮等處理。

軟骨病,它與飼料配製和生長環境有很大關系,主要是因為飼料鈣缺乏或鈣磷比例不合適。鈣磷的適當比例應為1.5 12: 1,散養農戶自配飼料容易發生比例失調,同一群豬中出現多隻跛腳現象,沒有其他典型的病理表現,可以確定為該病。應對方法:日糧中增加骨分類鈣補充飼料和維生素D,或用非丁質鈣劑治療。代謝性原因引起的跛腳也與嘔吐有關,要注意。胃狂犬病、乙腦、食鹽中毒等也會引起豬幼仔的徐不穩定等可能引起互助不平衡的跛行情況,但神經症狀明顯,容易識別。傳染病以預防為主,不多商量。

⑵ 豬缺鈣用什麼葯

不用用葯,首先要做到Display Board飼料中添足骨粉(可佔3%),然後再添加適量(5%)的熟黑豆粉。這是因為骨粉中含鈣多,而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磷,黑豆粉中含磷較多。如果不注意添加黑豆粉,就會出現鈣、磷比例失調,使鈣和磷都不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

⑶ 60多斤的小豬,四肢無力,站立不穩,但是很能吃,這是什麼原因呢

引起小豬四肢無力的疾病很多,比如鏈球菌關節炎,副豬血桿菌的防冶,偽狂犬病,水腫病,口蹄疫,豬丹毒等都會引起豬四肢無力無法站立。但是題主又說豬的採食量是正常的,如果是以上這些疾病的話,基本上豬會有體溫升高40度以上,體溫升高後自然豬不想採食,所以以上幾種細菌性疾病可以排除。那麼根據個人的一些知識和經驗判斷是以下幾種原因導致的。


以上幾種原因引起豬四肢無力的比較常見的原因。無發燒,採食量正常的情況下基本是這些原因。建議豬場建立疾病防控措施,不斷的學習養殖知識,切記不要盲目的濫用葯物,要准確無誤的判斷疾病,這樣才能降低疾病帶來的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⑷ 豬後腳無力站不穩是什麼原因

豬場經常出現豬站立不穩、行走不便的情況,多是由關節病或骨病所引起的腿部癱軟,被稱為「軟腿病」。該主要是由於營養不均衡和飼養管理所導致,如高能量料飼喂太多、缺乏運動、環境惡劣等錯誤的管理方式。

軟腿病與感染性關節炎、腐蹄病和蹄病的感染沒有直接關系,該病沒有傳染性,但具有遺傳性。因此,豬種的選擇非常重要,應選擇能耐受高水平飼養、肢蹄健壯並且肢蹄形狀和尺寸結構均勻對稱的優良種豬,優質的豬種本身身體素質較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高才能有效降低豬軟腿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概率。

初期的豬軟腿病表現為起立緩慢、行走不穩,身體僵硬,走路時後肢內劃弧,屁股左右搖擺。嚴重時病豬會長期坐立,精神萎靡,行走步態呈現鵝步。

豬軟腿病主要由於營養不均衡和飼養管理所導致,要想預防該病的發生,就要從這兩方面來進行合理調控。

首先,科學調配飼料,保證營養均衡。所謂營養均衡是指飼料中的能量、鈣、鋅、礦物質等元素的含量能夠滿足豬群生長所需,並且比例合適。盡量不要長期飼喂高能量飼料,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能量,適量添加骨粉和鈣粉等較為豐富的礦物質原料,同時適當增加一些青草飼料或高質量的乾草粉。另外要讓豬群加強運動,除增強體質外還可以控制體重,還要讓豬群多曬太陽,來彌補體內所缺失的VD。

其次,加強管理。這里主要是環境管理,只有吃的好住的好才能長的好。第一,豬場的溫度要適宜,可根據豬生長的不同階段來進行溫度調控,哺乳仔豬適宜溫度28~33℃;保育仔豬適宜溫度22~25℃;育肥豬適宜溫度19~22℃;懷孕母豬適宜溫度18~22℃;哺乳母豬適宜溫度20~22℃;公豬適宜溫度18~21℃。第二,地面要平整且不要太硬,適當鋪設墊草,避免挫傷、碰傷。第三,保持良好的豬舍環境衛生,每天對糞便、余料及其它廢棄物進行清理,至少每周一次消毒,同時適當時行通風,保證豬舍,尤其是地面的乾燥。

豬一旦發生軟腿病,可用「維丁膠性鈣」和「蒼麥粉」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肌注維丁膠性鈣注射液,每次0.2毫升/公斤體重,每日或隔日一次,共注射7-10次;同時按2:1內服蒼術和麥芽粉,每次10~30克,每日2次,拌入料中喂給,連喂20-30天。同時注意改善飼養條件。

⑸ 豬發抖不吃食是什麼原因

1、發燒:一般情況下,豬的體溫達到39.5℃就屬於發燒,豬發燒後就會出現發抖、食慾下降的現象。

2、低溫:當豬的體溫低於38℃時就屬於體溫較低,此時它們也會出現發抖、不吃食等情況,需盡快為其升溫。

3、缺鈣:豬缺鈣時會發生無法站立或發抖的情況,主要因素是缺乏營養和運動。

豬喂養注意事項

注意飼喂方法。育肥豬的飼料盡量保持穩定,不要輕易更換飼料,如果需要進行更換,需要一周左右的過渡期,在飼喂時宜採取少食多次的方式,對於殘飼要及時清理,以免霉變被豬誤食。飲水一定要充足,一般每公斤干飼料需要到5-8公斤的飲水。

做好疫病防控。豬舍一般一頭打掃2低,及時清理糞便到糞場集,做好疫苗免疫工作,養殖過程中要多觀察,尤其是注意食慾是否減退、糞便是否正常、精神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另外為了寄生蟲有效到育肥豬的生長速度和健康,在斷奶後和催肥之前各驅蟲一次。

⑹ 豬仔不吃食發抖什麼原因

1、發燒:一般情況下,豬的體溫達到39.5℃就屬於發燒,豬發燒後就會出現發抖、食慾下降的現象。要給豬退燒,一般可注射頭孢+柴胡,以便幫助豬恢復食慾。

2、低溫:當豬的體溫低於38℃時就屬於體溫較低,此時它們也會出現發抖、不吃食等情況,需盡快為其升溫。如果豬場中經常會出現母豬發燒或低溫的情況,說明其體質較差,應使用中葯進行調理。

3、缺鈣:豬缺鈣時會發生無法站立或發抖的情況,主要因素是缺乏營養和運動。對豬使用氯化鈣、維丁膠性鈣,也可以在豬的飲用水或飼料中拌入多維太保,多維太保中含有維生素D,有助於豬體內對鈣元素的合成。

豬仔喂養注意事項

忌食鹽:食鹽可降低鏈黴素的療效,鹽中的鈉離子可使水在畜禽體內瀦留,引起水腫,因此,在治療腎炎和使用鏈黴素時應限喂或停餵食鹽。此外,食鹽還能加快溴制劑的排泄,在用溴制劑治療畜禽興奮疾病時也應減少食鹽的喂量。

忌麩皮:麩皮中含有大量的磷和少量的鈣,在治療畜禽軟骨病、尿路結石、腸結石、佝僂病時應禁喂麩皮。否則病情會加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豬仔

⑺ 豬經常啃圈板和咬牙是什麼原因

主要是缺鈣,而缺鈣的原因又是飼料配製不當.
豬缺鈣表現為常常啃咬磚塊、食槽等,吃食量逐漸減少,嚴重時卧多立少,後腿坐地,行動困難。
麥麩質地松軟,適口性好,有輕瀉作用,是豬飼料中的一種優良飼料。但是,如果長期給豬單一喂麥麩,會造成豬缺鈣。
喂麥麩過多為什麼會使豬缺鈣呢?這是因為麥麩含鈣量低,一般在0.2%-0.3%,而育肥豬需鈣量較多,1頭20-36公斤重的豬,每天需鈣8.5克;36-60公斤重的豬,每天需鈣9-11克;60-90公斤重的豬,每天需鈣12-13.7克。每頭豬每天按吃進2.5公斤麩皮計算,只含有鈣5克,這很難滿足豬的需要,因此,長期單喂麥麩就很容易使豬患缺鈣症。

發現豬缺鈣後,要立即停喂麥麩,改喂含鈣1%的配合飼料,每天再補喂些碎雞蛋殼或碎骨頭。為了防止豬患缺鈣症,除供麥麩飼料要適量外,平時還應喂給高含鈣的飼料。

⑻ 幼齡豬表現佝僂病,成年豬則形成骨軟病,豬鈣、磷缺乏症的原因是什麼

鈣磷缺乏是由於飼料中鈣、磷缺乏或兩者不平衡造成的。幼豬出現佝僂病,成年豬出現骨軟化症。在臨床上,它的特徵是消化系統疾病,嗜異性以及骨骼彎曲和變形。膳食鈣磷缺乏或失衡是該病的重要特徵之一。單一飼喂缺鈣磷飼料,長期飼喂高磷低鈣飼料或高鈣低磷飼料,都會引起疾病。飼料或動物中缺乏維生素D也可能導致這種疾病。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病、先天性發育不良等因素及肝腎疾病也會影響鈣、磷、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

原因:

2、骨軟化症:多見於母豬,有不同的成癮。腰腿僵硬,弓背站立,步態有力,跛行,易跌倒,卧位或俯卧位。受累肢體,腕關節和關節的關節腫脹而粗壯,蹄變形,尾椎骨移位且柔軟,肋骨和肋軟骨關節被串珠,頭部腫脹,骨頭末端變粗,並且容易發生骨折和骨骼。腱附著撕脫。母豬產後產仔、流產、難產、不孕、癱瘓。

⑼ 豬後腿站不起來,吃食正常,是怎麼回事

1、鏈球菌引起的豬腿瘸不敢站立

發病豬腿部病變部位腫脹,豬跛行或卧地不起,常見病豬用前肢在地面爬行,沒有喘氣、咳嗽症狀。

針對治療:對於關節腫大的豬:強效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氟尼辛葡甲胺,混合肌肉注射;有神經症狀的豬:用磺胺間甲氧嘧啶和甲氧苄啶,首次要加倍。由於豬鏈球菌病極易產生耐葯性,因此治療時用葯劑量要足,療程要夠,可考慮輪換用葯和聯合用葯的方法。

2、副嗜血桿菌引起的豬腿瘸

病豬表現為跛行、站立困難,甚至癱瘓,除此之外病豬有喘氣、咳嗽症狀,腿部病變部位發生關節腫大,發病豬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死亡率很高。

針對治療:個體注射給葯:立即隔離,清開靈注射液+恩諾沙星注射液+氨苄西林肌注;對關節腫脹嚴重的豬:頭孢噻呋+氟尼辛肌注。

3、豬丹毒引起的豬腿瘸不敢站立

豬丹毒的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現為關節炎。關節炎可以侵害一個或多個關節,主要發生於保育豬(也可見育肥豬)的後肢踝關節、後肢膝關節以及腕關節。患豬食慾降低、全身僵硬、跛行、不願活動。為了減輕疼痛,經常將重心從一條腿轉向另一條腿,四肢可能收縮於腹下。呈現一種弓背的姿勢,不願站立或根本不能站立。

針對治療:豬丹毒比較敏感的葯物包括青黴素類和頭孢類,可以選擇在發病早期注射頭孢噻呋或恩諾沙星,並在發病豬群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復方阿莫西林進行預防和治療。

(9)豬缺鈣的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緊急預防:

如確定豬的疾病情況,應對疫區的假定健康豬的受威脅區的豬,立即注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劑量可增至6-8倍。

徹底消毒:病豬圈、墊草、糞水、吃剩的飼料用具遠的應徹底消毒,消毒葯以火火鹼為宜,也可用火焰噴燈灼燒。

預防:平時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按免疫程序定期免疫接種,一旦發病,立即隔離,對全群豬測溫。

對未發病豬用青黴素進行預防繼發感染。

⑽ 如何給豬補鈣

首先,生豬體內的鈣主要來自於飼料攝入,因此,如果生豬缺鈣,首先需要核實飼料中是否缺鈣,或者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影響鈣的吸收,或飼料中含有草酸等抗鈣吸收的成分。一般購買配合飼料很少會有這個問題,如果是自配料的話就需要留意了,比如很多時候,如果飼喂較多的麥麩,就容易造成飼料中鈣含量不足。同時,如果飼養生豬長期缺少陽光,也很可能會有缺乏維生素D的問題,而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造成鈣磷在腸道中無法充分吸收,應注意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D。

在排除外飼料因素外,就需要檢查是否是生豬本身的原因了。很多時候,如果豬患有胃腸道疾病或者有寄生蟲時,都可能會導致鈣、磷吸收減少;此外,腎、肝等疫病也會使得VD轉化和吸收障礙,繼而影響鈣吸收;如果豬的甲狀旁腺功能發生機能障礙,也會導致機體有缺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