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嗯小孩愛睡覺是什麼原因
據孩子的情況是脾虛引起的你可以給他喝健脾生血顆粒既增加孩子的食慾又可以給孩子不學身體壯了就不容易睡覺了.
❷ 孩子總愛睡覺是什麼原因
您好,孩子年齡多大?症狀出現多長時間了?
現在每天都會出現這種嗜睡的情況嗎?可以控制嗎?與勞累,壓力有關系嗎?如果晚上睡眠質量較好,睡眠時間較早,充足的話,還會嗜睡嗎?
是否有睡眠麻痹(患者常在入睡或醒後出現意識清楚但是無法活動、說話)?
是否有猝倒(歡笑、害怕、 焦慮等情緒激動時,會出現突然跌倒、跪下、肢體軟弱無力)?
晚上睡覺打呼嚕嗎?是否伴有呼吸暫停的症狀?平時呼吸通暢嗎?看到之後請您回復我!
❸ 小孩子為什麼愛睡覺
小孩一天睡覺20小時,這是因為小孩正長身體,說明寶寶對環境感覺非舒適,不吵不吵不鬧,這事好事情,一般寶寶在哺期都一直在睡覺,因為他在快速的長身體。
❹ 寶寶愛睡覺是怎麼回事情
寶寶愛睡覺,媽媽別打擾 新生寶寶愛睡覺,一天中大概有20個小時都在夢鄉中,餓的時候醒來吃奶,然後又睡。其實這並非是寶寶故意貪睡,而是因為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還需要時間使大腦皮層慢慢起作用,所以醒不過來。寶寶要睡,父母就別打擾他,讓他睡飽睡足,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需要。當寶寶短暫醒來的時候,可以輕柔地擁抱和撫摸寶寶,幫他運動手腳,並趁這個時間哺乳。如果孩子特別愛睡,到該哺乳的時候,媽媽可以輕輕撫摸寶寶,溫柔地喚醒他,喂完奶再讓他繼續睡。 枕頭枕上肩,寶寶睡得香 寶寶的上肩枕在枕頭上,呼吸最為舒暢。這是因為嬰兒頭部較往後突,平躺時,前頸部的脖子處會呈現彎曲狀態,導致咽喉與氣管也過度彎曲,呼吸道內徑變得狹窄,寶寶呼吸會比較費力。因此,枕頭墊在嬰兒的頭部,會使寶寶的前頸部彎曲度加大,呼吸感覺不暢。 要想讓寶寶睡得舒服,媽媽可以將毛巾捲成約5厘米高的圓筒狀,橫墊於寶寶的上肩部
❺ 孩子上課愛睡覺是什麼原因
1、睡眠夠不夠得看睡眠質量
既然睡眠時間足夠,孩子上課打瞌睡就得看看孩子的睡眠質量到底好不好。這個孩子身體狀況良好,睡眠時間也能夠得到保障,但是精神依然不好,甚至會在考試的時候睡著,那就說明孩子的睡眠質量並不高。
2、孩子睡不好 可能是壓力太大
孩子的睡眠質量好壞和多種因素相關,引起睡眠不好的原因應該會有三方面。
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在產生睡眠問題之前,孩子承受了比較大的學習壓力,並且一直沒有能夠得到緩解。這方面,家長必須要考慮一下,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那麼家長也要做必要的疏導,讓孩子少一點壓力。
另外,要讓孩子進入良好的睡眠准備狀態。不要讓孩子做作業到最後一刻。孩子做作業的過程是大腦高度活躍的過程,有些父母每天都會給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孩子一直到上床之前都在做作業。這非常不利於孩子正常入睡。在吃完晚飯後,可以陪孩子一起散步,在睡覺之前,讓孩子聽聽輕音樂,盡量讓孩子安靜下來,平和地入睡。
最後,孩子可能沒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比如,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聲音影響他的睡眠,這位媽媽把手機放在孩子房間里充電就不太好。如果是睡眠環境的問題,就得注意不要讓孩子在睡覺之前看驚險刺激的電視或者電影。在孩子進入睡眠之後,父母最好不要去打攪孩子。對於睡眠不好的孩子,更不能打擾。平時父母經常做的,看看孩子有沒有睡好,時不時起床給孩子掖掖被子等,最好都不要做。
3、上課打瞌睡 孩子也許對學習不感興趣
除去睡眠質量方面的問題,孩子上課打瞌睡還有可能是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對課堂的內容不感興趣。要麼就是孩子已經學會了這些內容,打不起興趣聽自己已經會的東西。如果是這方面的問題,就要好好和孩子談一談,和老師也要談一談,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當然,如果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瞌睡,睡眠質量嚴重下降,還是建議做身體檢查,最好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千萬別以為是小事情而擱在一旁。
❻ 孩子十個月了很愛睡覺也很能睡這好不好
我們可以看到,嬰幼兒的睡眠遠遠比成人要多。
新生兒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濕的時候醒著以外,幾乎都在睡眠。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容易疲勞,多睡眠正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大體如下(小時): 初生 20 九個月 14-15 二歲 12.5 七歲 11
兩個月 16-18 十二個月 13-14 三歲 12 七歲以上 9-10
四個月 15-16 十五個月 13 五歲 11.5
怎樣觀察小兒的睡眠?
不同月齡的小兒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一樣,下面介紹一下不同月齡小兒應睡眠時間及如何觀察小兒睡眠。
(1)新生兒:一晝夜要有20小時為睡眠時間,睡眠時要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2)2~3個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約18小時,觀察同上。
(3)4~6個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約需2小時,共約6小時,觀察同上。
(4)7~12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時左右,共約4小時,觀察同上。
(5)13~18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約1.5~2小時,共約3~4小時,觀察同上。
(6)19~24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7)25~30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還需看安靜入睡否及醒後經成人提醒能否安靜躺著,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8)31~36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睡,醒後能否靜卧、不哭不鬧等。
(9)4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觀察內容同上,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通過仔細地觀察嬰幼兒睡眠狀態,可以了解嬰幼兒身體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嬰幼兒的睡眠是入睡後安靜,呼吸輕而勻,頭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時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現下列睡眠異常現象,則往往是病患潛伏或發病的徵兆:
(1)睡眠不實,時而哭鬧亂動,睡眠不沉。
(2)全身皮膚乾燥發燙,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超過正常次數。
(3)入睡後不安寧,頭部多汗(濕了枕頭),時常哭鬧不安,搖頭抓耳,睡眠易醒。睡後時有出現痛苦難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這些嬰兒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並給予治療。
有些小兒睡眠的異常現象是由於白天興奮過度或飲食過量所致。有的異常如突然滾動或哭鬧,則是排尿的表示。對這些現象可有針對性地處理。每個小孩有其獨自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表現,應該視具體情況而靈活處理。
要睡好,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要定時餵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點喂(21:00-22:00)。吃飽後夜裡盡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換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單獨睡,不要和母親合睡,這樣空氣新鮮,孩子也不致因為母親離去而睡不著(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親睡得過沉,合睡有時會把孩子壓著,甚至壓死,單獨睡就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孩子蓋的被要輕軟、溫暖、舒適,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鬧孩子或隨便嚇唬孩子,以免過於興奮影響睡眠。也不要養成抱在懷中抖動,拍背或含著奶頭才入睡的壞習慣,應該放在床上讓孩子自己睡。
怎樣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里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1)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2)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飢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小兒睡前保持情緒安定,防止過度興奮。上床後,不應給予玩具,以免小兒因貪玩而不肯入睡。
(3)對於半夜醒來的小兒,如果吃母奶能睡著,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靜入睡。這不必擔心會養成不良習慣。因隨著幼兒的長大,半夜醒來吃奶的習慣會漸漸消失。
(4)幼兒多數喜歡媽媽陪他一起上床入睡。這樣孩子會十分安心、愉快;在媽媽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穩穩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養成從小抱著入睡的習慣。要培養成1歲時願意自己躺下入睡,2歲時能按時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歲後能自己上床蓋被,醒後下床穿上拖鞋。
嬰幼兒睡覺易醒是怎麼回事?
年輕的父母都對寶寶的睡眠十分關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嬰幼兒特別容易於睡眠中醒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奶的嬰兒,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3)疾病因素:小孩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早期佝僂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
(4)環境因素:小孩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幼兒的正常睡眠,易於驚醒;小兒夜間易踢被子,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引起幼兒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這亦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5)興奮過度:有的幼兒白天或睡前游戲玩耍過度,或聽了、看了驚險故事、電視。常可造成幼兒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智力發育較好較快的孩子也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孩子常可在夢中驚醒。
哪些因素影響小兒睡眠?
影響小兒睡眠常見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習慣,睡眠時間無一定規律或睡前由人抱著走動、搖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受驚嚇、太熱、太悶,蚊蟲咬或尿布潮濕等。
(3)小兒對夢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懼心理而影響睡眠。
(4)小兒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蟯蟲病,每晚蟯蟲爬出肛門造成瘙癢,影響入睡。
(5)飢飽不適,被褥過暖,過厚,使小兒身體產熱難以散發,或蓋被過少,使小兒受涼。
(6)大一點的小兒睡眠不好,常與生活習慣改變和情緒的變化有關。例如睡眠場所的變化,或睡前聽了怪誕的故事或看了驚險的電影,以致情緒久久安定不下來。
(7)各種疾病,也會影響睡眠。
如何安排幼兒白天睡覺?
寶寶長到1周歲以後,會對周圍的環境興趣增加,學說話,還會做許多簡單地動作,如「再見」、「謝謝」等,確實討人喜歡。但隨著一天天長大,寶寶越來越貪玩,白天難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讓奶奶抱著、拍著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生後1個月的小兒除吃奶外,其餘時間都是睡眠,隨著小兒月齡的增長,睡眠時間逐漸縮短。1歲之內白天睡2~3次,1~2歲白天睡1~2次,2歲以後睡1次即可。如果小兒的睡眠不足,就會出現食慾下降、煩躁不安、容易發脾氣,還會影響小兒的長高。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安排寶寶的白天的睡覺呢?
(1)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寶寶睡覺的房間要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要拉上窗簾,使室內光線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間里大聲談話,要保持安靜。
(2)要讓寶寶從小養成白天獨睡的習慣。在安排寶寶入睡前半小時,要設法讓他安靜下來,並和寶寶一起來到床前,將睡覺用的被褥准備好、並注意訓練1歲以內寶寶到睡覺時願意自己躺下睡,不要養成抱睡的習慣。培養2歲的寶寶能自動按時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著入睡。3歲以後能自己上床蓋被睡覺,不需父母照管。有條件的最好與父母分床,讓寶寶獨睡小床上,較大的幼兒可睡在另一房間。
(3)睡覺時不要把玩具帶到床上,也不要搖晃寶寶或輕拍其身體,更不要講緊張、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聲唱一些催眠曲讓寶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入睡。
(4)白天睡覺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時到2小時為宜。
為什麼孩子睡得好才能長得快呢?
在實際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睡得好的孩子多數長得就比較快,而那些長得瘦小的孩子,除去吃飯不好外,多數睡覺也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平時人們常常會說:「孩子是在睡覺的時候長個子」。這話很有道理。原來孩子是在睡覺的時候才分泌多量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顧名思義是與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的一種激素,由腦垂體的生長素細胞所分泌,該激素對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參與機體內糖、脂肪的代謝,但最主要的是促進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核酸是合成蛋白質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種物質。蛋白質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來講極為重要。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蛋白質,學習記憶的基礎物質也是蛋白質,機體各種代謝所需的酶也是蛋白質。總之,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如果孩子睡眠不好,不能分泌出足量的生長激素,他的蛋白質合成就會受到影響,當然也就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為了使孩子長得更好、更快,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安排好睡眠。
❼ 8歲孩子為什麼總愛睡覺
還是要看看引起的原因的了,比如是不是有一些微量元素的異常的問題導致的了,那麼就是可能影響的了,這個也是要注意的,比如是不是有一些缺鈣的問題,或者缺鋅的問題導致的了,都是可能影響的了,這個也是要注意的,要化驗的了。
孩子愛睡覺怎麼回事:
小孩愛睡覺說明心態好,長身體啊。當然如果放心,可以去醫院檢查是否有貧血等導致的精神不振的問題。如果沒有就放心,只要醒著的時候精神很好就可以了。
嗜睡是一種病理性的倦睡,可被喚醒,但一旦刺激移去後又迅速入睡。嗜睡是意識障礙的早期表現,應引起重視。
孩子愛睡懶覺怎麼辦:
1、早睡
晚上最好讓孩子不要超過九點睡覺,早睡才能避免過度疲勞,早起就會比較容易了,所以一定要早睡覺,而且對孩子的健康也有好處。
2、適度的工作量
除了孩子必須要完成的學習外,盡量不要給孩子多增加學習負擔,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休息好,休息好了,早晨就不會睡懶覺了。
3、提醒
睡覺的時候,尤其冬天不愛起床,這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大人也一樣,所以到了起床的時間就要起床,要提醒孩子起床,不能讓孩子睡到自然醒。
4、少玩手機和電腦
總是玩手機和電腦,容易消耗很多精力,這也是造成孩子睡眠時間長的原因,所以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每個孩子的習慣是不一樣。每個孩子睡眠時間有差別,但是家長在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不能讓孩子缺少睡覺,以免影響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生長發育不利。當然孩子睡覺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❽ 十四歲男孩沒精神老是愛睡
犯困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在睡眠不足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可是這種情況在成年人身上很常遇見,在小孩子身上出現就不那麼正常了,畢竟我們都知道,孩子是處於一個高速發育的時期,身體裡面的新陳代謝也是比較旺盛的,所以應該是精力十足的,可是有些家長卻發現,不知道為什麼,在一段時間裡面,自己的孩子會出現一些精神萎靡不振的狀態,做什麼事情都好像提不起力氣一樣,而且食慾下降,一心只想睡覺,所以家長們在看到這樣的情況以後就非常的著急,害怕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答一下,趕緊來看看吧!
孩子沒有精神老想睡覺的原因是什麼?
精神原因:在一段時間裡面,可能是因為天氣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了孩子在那段時間裡面是睡眠不足,人在疲累的情況下,就會感覺到沒有精神,老想睡覺,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況,不用擔心!
缺乏營養所致:有些寶寶精神不好是因為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平時的時候沒有精神我們可以考慮為缺鋅,所以如果擔心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的篩查,保證孩子的微量元素是足夠的!
疾病原因: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的精神不振,而一般疾病原因還伴隨著其他症狀,我們要仔細的留意孩子的狀況,看看是不是由疾病原因導致的,如果是,就需要及時的治療,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怎麼調節?
早睡早起。雖然都是每天睡8小時,但是早睡早起的人明顯比晚睡晚起的人充滿了正能量。要相信大自然的力量,自然賦予人類的是陽光和露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符合生物機能的,每天10點上床睡覺,早上6點起床,開始充滿能量的一天吧。
適量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有利於將體內垃圾排出體外,同時運動可以充分調動身體機能,增強體力,使身體充滿能量。
均衡飲食。過量的攝入肉類、糖分等會使身體變得發胖、慵懶,均衡的飲食可以保證身體內營養元素的均衡補充,是身體的動力之源。每天要保證水果、蔬菜、肉類、蛋類等食品均衡的攝入。
尋求自我提升。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通過學習、工作等途徑尋求自我的提升,生活有了目標才有動力,有了動力就會充滿信心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