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心供血不足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擴展閱讀
雞蛋液怎樣打的好看 2025-05-17 17:17:39
青炒白菜怎樣做好吃 2025-05-17 17:12:39
怎樣拍衫好看 2025-05-17 17:08:34

心供血不足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發布時間: 2022-04-26 04:21:21

A. 心供血不足是怎麼引起的

您好!心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經機體調節不能滿足心臟工作需要,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心臟為什麼會缺血呢?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叫冠狀動脈,開口在升主動脈
臨床顯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准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名醫博客
心機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為選擇硝酸脂類葯物(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等。

所謂無症狀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診斷已確定的**心肌缺血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變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但由於無症狀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症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系。此外,有人報道,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症狀的,其10年內死亡率為84%。結果表明,無症狀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與有症狀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明梗死周圍心肌有殘餘缺血,這種殘餘缺血往往導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醫學上將無症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症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症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佔2%~5%。其預後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後的無症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後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後較Ⅰ型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Ⅲ型、心絞痛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症狀心肌缺血,並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後症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指標。
因此,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它可影響各型冠心病的預後,所以應積極診斷與治療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

B. 心臟供血不足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心臟供血不足有三個原因,造血不夠,是血的產量達不到人體所需的量形成心臟供血不足。二,血管隨著年齡增大彈性減少和變細小或阻塞,血流不通,沒有足夠的血供應心臟,形成心臟供血不足。三,心臟本身動力不夠,無力運輸血液,形成心臟供血不足。

C.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心臟供血不足是什麼引起的

心臟供血不足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症狀,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因為在冠狀動脈的血管內出現了斑塊,隨著斑塊的增大,心臟血管的狹窄程度就會增大,狹窄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心肌供血,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冠脈痙攣,從外觀上來看,冠狀動脈的血管內沒有斑塊,冠狀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出現異常,容易發生痙攣,可以造成管腔的狹窄,長時間的痙攣就會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表現為心臟供血不足,做冠脈造影時發現冠脈內是正常的,也沒有痙攣發生,主要表現為血流慢,考慮是微血管的病變導致血流阻力增大,血流減慢。

一方面心臟供血不足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因為年紀的提升,血壓高,糖尿病患者,血脂高等風險源的存有,血管外周阻力減少,產生心肌梗塞,進而造成脂類的堆積,主動脈斑塊的產生,最後造成冠狀動脈管腔的狹小乃至是阻塞。一些病人心肌梗塞斑塊不穩定,產生粉碎,碎渣伴隨著血液抵達遠側較為細的冠狀動脈支系,會進一步加劇心臟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梗塞,心梗,急性心肌梗塞的產生。也有一部分病人在冠脈狹小的基本上面產生引發的靜脈血栓,也會進一步的加劇心臟供血不足

D. 心臟供血不足什麼原因

1、勞心過重,心肌耗血量過大,能引起心肌相對缺血。

2、血容量不足,全身缺血,能引起心肌的相應缺血。

3、向心肌供血的血管不暢通,能引起心肌的供血障礙性缺血。

4、血紅細胞聚集過重、血粘度過大、雜質過多能引起心肌血液循不良性缺血。

5、要根據不同的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對症處理才好消除原因。

E. 引起心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病因有:(1)某些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通過的血流量減少,致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2)血流動力學障礙,當血壓降低,心臟搏出量減少時腦組織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緩慢及血液成分的改變,也可發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動脈搏粥樣硬化的板塊脫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隨血流到小動脈而堵塞血管,則會出現腦局部供血不足。

F. 心臟供血不足的誘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是什麼

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出現硬化或有纖維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粘在血管壁上,這些物質會使心臟血管腔變窄,血流通過量減少,或者因為吸煙或飲酒後、或者情緒異常、氣候突變等因素導致冠狀動脈的痙攣,使供給心肌的血液不足。

心臟活動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給。心臟本身的供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心臟的重量雖不足全身體重的1%,但卻需要全身血液量的20%才能滿足心臟自身的供血;人體為了滿足心臟供血的特殊需要,還自成一個供血系統,以保證充足供血。心臟自成的供血系統,是冠狀動脈循環。

2、心臟供血不足食療膳方

取核桃,紅塘,紅棗適量。將核桃,紅塘,紅棗按1:1:1的比例上鍋蒸10分鍾左右食用,每日3次,每次吃2--3勺,每次吃3個棗,多則無益。註:此為食療,可以長時食用。注意每次不可蒸太多,以免浪費。

3、飲食注意

素食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黃豆和豆製品如豆腐有利於心臟健康。魚類(脂肪酸)。魚類最好與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同吃(大蒜等)。適量飲用紅酒有利於心臟。注意,只是紅酒,白葡萄酒和烈性白酒都不算。動物心臟也有滋補心臟的作用。可以適量食用雞心,豬心等。預防心臟疾病,早餐盡量多攝取熱量,晚餐則盡量少碰油膩食物。晚餐盡量清淡,攝取熱量不要超過全天的30%。油炸食品有害心臟。含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不利於心臟:牛油,動物食品,全脂奶等。含不飽和脂肪的花生醬,花生油,花生果,橄欖油等對心臟有好處。白菜和動物的心臟。芹菜全麥、燕麥、糙米、扁豆、洋蔥、蒜頭、菇、茄子。

4、合理飲食

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多進食水溶性纖維食物,例如水果和青菜,當中香蕉、蘋果和燕麥都可降低血脂。另外,喝牛奶雖然有益,但是全脂奶卻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應盡量避免喝。

G. 心肌供血不足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吃的不健康會有一定的關系

心臟供血不足應該可認為是心臟病,目前重要的是確定導致心臟缺血的原因,最常見就是我們常說的冠心病,也就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狹窄引起的心臟缺血。

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出現硬化或有纖維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粘在血管壁上,這些物質會使心臟血管腔變窄,血流通過量減少,或者因為吸煙或飲酒後、或者情緒異常、氣候突變等因素導致冠狀動脈的痙攣,使供給心肌的血液不足。

心臟活動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給。心臟本身的供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1.心臟的重量雖不足全身體重的1%,但卻需要全身血液量的20%才能滿足心臟自身的供血;

2.人體為了滿足心臟供血的特殊需要,還自成一個供血系統,以保證充足供血。心臟自成的供血系統,是冠狀動脈循環。

正常人心臟做工需要大量氧及營養,需要供血量很高,心肌由冠狀動脈供血,心肌最怕缺血,缺血就會缺氧。心肌缺血主要由於血液所含物質的變化和血管腔內產生病理改變的結果。大多起因於膳食不合理、運動過少等生活因素導致的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

血液中的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高密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低密醇)。低密醇在血液中,除了供給細胞需要外,多餘的那些就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內壁,使血管內壁從不光滑改變開始,直至形成粥樣斑塊,造成血管通道變得狹窄,甚至阻塞。因此,低密醇屬於傷害性膽固醇。而高密醇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到肝臟,進行轉化,然後經膽囊入腸道排出體外,屬於保護性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造成冠狀動脈發生狹窄,由於動脈狹窄就會產生心臟供血不足,心臟供血不足多見於高脂血症患者,肥胖患者,有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

在早期,由於冠狀動脈僅有輕度供血不足,患者平時可能無任何自覺症狀及不適,僅在查體做心電圖時發現心肌供血不足。如果處於此期,應提高警惕,定期復查,並予以積極的防治。但隨病情的加重,冠狀動脈堵塞比較嚴重,明顯對心肌供血不足,此時如心肌暫時性和可逆性血則致患者產生心絞痛。

心絞痛最常見的誘因是體力活動,嚴重的病例,較嚴重的體力活動就可致心絞痛發生。有些患者首次發現是由於行走加快等出現腸胃不適,但仍勉強堅持從而忽視早期診治。心絞痛一般在寒冷季節和餐後較易發作。情緒變化是誘發心絞痛的另一重要原因,因此保持情緒的穩定是這類患者應該加強注意的。及早發現冠心病,直接關系其預後好壞。

心臟供血不足非常有可能發生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短暫缺血而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常見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心臟供血不足影響心功能,心功能嚴重下降會影響全身的血液供應,包括腦部血供。具體現象有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腦血供少可引起眩暈和意識模糊(如果是站立位易跌倒受傷)

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老化是引起血壓升高和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

平時的保健(指一般健康老人,無重大疾病者):

1、飲食:限鈉鹽攝入,<5-6g/天,限含咖啡因飲料

宜食脫脂或低脂牛奶,肉類以禽類、瘦肉、魚肉和其他水產品為主,食用黃豆製品,食用油用豆油,避免腌制和油炸食品

水果兩種以上/天,多吃蔬菜,品種齊全,凈量500g/天

2、生活方式:有規律,快步式散步、慢跑、氣功等有助改善心血管功能,改變體位要慢,如從卧到坐,從坐到站、走。

H. 心臟供血不足是由什麼引起的,有什麼後果嗎有什麼樣的食療嗎

您好,心臟為什麼會缺血呢?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明確診斷的心肌缺血,要積極控制和緩解心肌缺血症狀的,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合理選葯治療,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飲食上掌握幾點原則,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換紫色蔬菜,紅薯,西紅柿,胡蘿卜等,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體抵抗能力的食物。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鹼,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每天堅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於降低學粘度,改善心肌缺血,病情變化了及時就診治療。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I. 心臟供血不足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呢

心臟供血不足,就是指心血管的血液運輸降低,造成心血管的制氧工作能力降低,心臟新陳代謝異常,造成心血管沒法開展一切正常工作中的病理學情況。


心臟供血不足的人較為非常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病症,乃至會有惡心想吐的覺得,這也是心臟供血不足的主要表現。一般沒有典型症狀的病人便會覺得到這類狀況顯著,因而平常覺得到腸胃不適感顯著。並且非常容易有惡心想吐覺得,除開警醒胃裡病症以外,也要掌握是不是跟心臟供血不足相關。如果是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必須高度重視並進行醫治,那樣才可以提升心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