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生理性厭奶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雞蛋液怎樣打的好看 2025-05-17 17:17:39
青炒白菜怎樣做好吃 2025-05-17 17:12:39
怎樣拍衫好看 2025-05-17 17:08:34

生理性厭奶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26 06:29:09

❶ 什麼是厭奶期厭奶期多長時間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哪些

什麼是厭奶期?厭奶期多長時間?

厭奶期通常發生在寶寶四個月上下的情況下,寶寶更大一點的時候也是有將會會發生厭奶的狀況。厭奶期多久也是媽媽們更為關注的問題。一般而言,寶寶由於不一樣緣故而導致的厭奶保持的時間也會各有不同。但一般情形下,寶寶的厭奶期關鍵分成2個階段,一個階段是寶寶4-5個月的情況下,另一個階段則是寶寶6-10個月上下。

第二個階段是四到六個月之後,寶寶專注力非常容易分散化,導致厭奶。此外,四個月以後寶寶輔食添加了也有可能會導致寶寶厭奶,寶寶逐漸對別的事情覺得奇特有興趣愛好,進而導致不會再喜愛吃奶。

生理厭奶可分成生理學厭奶和心理狀態厭奶二種。真真正正的生理學厭奶指的是由於小孩生理學發育階段中的問題,導致進食後小孩發生不適感覺得,進而形成對進食的臨時沒什麼興趣或抵禦狀況。心理作用也是極其普遍寶寶厭奶的緣故,

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外部原因的影響,導致小孩對喝奶,尤其是配方奶粉飼養的興趣愛好減少,發生進食食量降低的狀況。導致心理狀態厭奶的首要因素有小孩進食時的條件過度噪雜及其進食食材間味兒差別比較大。

生理性厭奶期

生理性厭奶期根本原因是小孩人體產生了病症導致寶寶發生厭奶的狀況。如果是這個緣故導致的厭奶,那麼寶寶除開厭奶,還會繼續產生對應的其他出現異常主要表現,如睡躁動不安、精神差、易又哭又鬧等。

❷ 生理性厭奶原因主要有哪些

寶寶出生後,吃睡就是大事,沒有媽媽不希望孩子好吃好睡的,只是寶寶也會有自己的脾氣,有時候就是不好好吃奶,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厭奶期到了,那麼寶寶都會經歷幾個厭奶期,分別是什麼時候就算是吃奶,喝奶量開始減少了,變得胃口不佳,食慾不振,這都是寶寶常有的「厭奶」現象。但是寶寶各項發育均正常,活力也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通常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食慾。


❸ 寶寶4個月 厭奶

寶寶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一般就持續一個月時間,雖然喝奶量減少,但是不會影響寶寶發育,媽媽們不必太緊張,但也不能太大意。如果寶寶體重變化比較明顯,或者持續厭奶的時間超過一個月,那麼爸媽就要考慮咨詢醫生了。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們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來幫助寶寶度過「厭奶期」哦。

技巧1.給寶寶新的餵食工具

寶寶如果厭倦了奶瓶,媽媽可以買個小勺來喂孩子喝奶,新鮮食物對嬰兒都極具吸引力,說不定寶寶就又愛喝奶了。此外,媽媽可以在寶寶面前假裝很享受喝奶的樣子,讓寶寶模仿。

技巧2.適當添加一些輔食

4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開葷」了,即寶寶除了吃母乳或奶粉也可以吃其他輔食,比如喝粥、吃果泥、喝果汁等。如果寶寶厭奶了,那媽媽不妨先用輔食喂養幾天,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有表現出不喜歡的意願或大便變稀、皮膚出現紅疹等情況,,那就要停止喂養輔食。媽媽應注意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應優先考慮低過敏性的食物。

技巧3.換一種餵食方式

正處於「厭奶期」的寶寶不需要定時定量的喂養,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用隨性的方式換一種餵食方法,比如利用需要肢體活動的小游戲消耗寶寶體力,在寶寶飢餓想吃東西的時候,再喂寶寶進食,這樣就不怕寶寶營養不良了。

技巧4.奶粉不能經常換

寶寶厭奶不代表寶寶喝膩了這個牌子的奶粉,有的媽媽一看寶寶不喝奶,就馬上想到換一種奶粉給寶寶喝,這是行不通的。嬰兒抵抗力較弱,尤其是奶粉比較敏感,適應了一種奶粉之後,就不要輕易再換其他牌子的奶粉。給厭奶期的寶寶換奶粉應該先混合搭配,慢慢轉換,觀察寶寶的排便有無變化,無變化的話就可以給寶寶換了。但是給厭奶的寶寶換奶粉效果一般不是太好。

技巧5.給寶寶一個好的喝奶環境

嬰兒對外界都很好奇,再加上厭奶,就更不會專心用餐了。爸媽應盡量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喝奶環境,不要在寶寶吃奶的時候,旁邊還有人逗他,或者有說話聲音、新鮮玩具等,這樣寶寶喝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

技巧6.對待寶寶厭奶不要太在意

當媽媽看到厭奶的寶寶不想喝奶的時候,心情總是比較緊張,甚至喝寶寶展開喝奶的拉鋸戰。其實媽媽的心情,寶寶會感受得到,如果要強迫寶寶喝奶會讓他產生抗拒,倒不如以平常心對待,只要寶寶一切健康就好。

❹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厭奶"厭奶"有哪些解決辦法呢

一、寶寶怎麼會發生厭奶?

1、和人體、心理狀態的生長發育相關。寶寶成長發育加速,求知慾提高,對外部事情的興趣愛好核對喝奶的興趣愛好更濃,靜不下來心去好好地喝奶;

2、除此之外,寶寶的成長發育並並不是均速的,有一些寶寶在「厭奶期」以前,會歷經「猛長期」,這段時間內寶寶看起來快,吃得也多,不經意間造成胃腸負擔過重,必須減輕負擔,才會發生「厭奶期」。從這種角度觀察,厭奶是寶寶胃腸自動調節的結果。

3、寶寶輔食的加上,會讓寶寶的味蕾進一步生長發育,慢慢對一成不變的奶味造成厭煩,喝奶興趣愛好降低。

5、激勵寶寶注意力不集中

應收厭奶還有一個較為最好的辦法,那便是讓寶寶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小月齡的寶寶可以使他多趴、月齡稍大的寶寶可以多爬、多跑,健身運動能推動寶寶消化道的運行,對動能的要求特別大。媽媽應當如此做:要想更改寶寶厭奶的狀況,光盯住玻璃奶瓶犯愁是沒有用的,讓寶寶運動起來,指不定這個問題迅速就能獲得解決了。讓小孩多做運動一下,對減輕厭奶的具體情況有較大協助,這一方式 媽媽們還可以試一試。

❺ 哪些因素導致了孩子出現生理性厭奶的呢

新手媽媽可能都遇到過寶寶有一段時間出現不吃奶或者是奶量減少的現象,看著寶寶食慾不佳的樣子,新手媽媽感覺非常的焦急,這說明了寶寶出現了厭奶的情況,那到底什麼叫厭奶呢?我來給寶媽們普及一下。厭奶主要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症狀來判斷到底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厭奶。如果是生理性厭奶,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而造成的。

以上就是寶寶出現厭奶的原因,但出現厭奶情況父母不要過於著急,也不用用強迫的手段逼著寶寶吃奶,這樣反而讓寶寶更加厭煩,可以改變一下餵食的方式,比如可以少吃多餐,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喂,還可以和寶寶玩耍,這樣可以讓寶寶加快消耗體內的食物,增加寶寶的食慾。每個階段寶寶的反應會有所不同,我們只要從容應對,都會迎刃而解的。

❻ 厭奶期厭奶的原因

1.寶寶3個月前主要以消化吸收奶里的脂肪為主,身高、體重增長很快,這一時期的體形被稱為「嬰兒肥」,3個月以後,寶寶的身體自動調整,增加吸收奶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的比例,這個時候就可以添加鐵、鋅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了
2.轉型時間段分別是3個月、6個月、12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吸收營養素比例的逐漸改變,小嬰兒會脫去「嬰兒肥」,進入幼兒體形階段,這個時候就會顯得比嬰兒階段瘦一些,這屬於自然規律,很正常,父母們不要過分擔心
3.吸收轉型期對寶寶小小的胃腸和肝腎都是一種挑戰,最好讓寶寶自己適應,這樣也能更好地激發出寶寶的免疫力
純母乳喂養或純奶粉喂養造成寶寶厭奶的原因大致可分生理性、心理性,病理性等三個方面
1.生理性厭奶
隨著生理發展的需要,寶寶到了4-6個月時,會自發性地開始由「奶」過渡到需求其他食物的階段,這是正常的自然規律,同時大多數寶寶6個月開始長牙,口腔發展出咀嚼的需求,對吸吮失去興趣,也容易造成厭奶
2.心理性厭奶
不良的餵食習慣,如在寶寶不喝奶時,家長如果硬塞給他喝,或者餵奶時缺乏耐心,一直催促寶寶快喝,就很容易造成寶寶的抗拒情緒,以後的厭奶情形會越來越嚴重
3.病理性厭奶
寶寶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也可能導致拒絕進食或者食量減少,如缺鋅、消化不良等
混合喂養造成寶寶厭奶的原因則又有所不同
1.不喜歡用奶嘴吸奶
大多數混合喂養的寶寶出現厭奶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用橡膠奶嘴。媽媽往往很享受親自喂寶寶的幸福過程,卻忽略了讓寶寶去接受奶嘴,這樣以後再讓寶寶用奶嘴就變得困難多了
2.不接受配方奶粉的味道
口味敏感的寶寶已經習慣了媽媽獨特的母乳味道,而配方奶粉帶有的那股奶腥味讓寶寶無法接受,所以才會拒絕喝配方奶粉
3.配方奶喝得過多
如果家長長期地、過多地給予配方奶,會造成寶寶肝臟、腎臟的負擔過重,長期超負荷地消化、吸收、排泄使得某一天胃腸道因疲勞過度而罷工,於是表現出寶寶厭食配方奶粉
4.不正確的哺乳姿勢
使用奶瓶哺乳時,可能把寶寶的舌頭壓住了,讓寶寶喝不到奶,要將奶瓶傾斜45度放到寶寶嘴裡
5.周圍有事物分散了注意力
對於一些好奇心強的寶寶來說,周圍環境中有人走動或者出現別的聲音都能讓他分心出來關注其它事物,因為他覺得這比喝奶要有趣得多
寶寶出現厭奶時,家長可以先反思可能的原因,並審視自己的餵食情形,針對具體問題作出改善
1.寶寶厭奶時,只要寶寶發育正常,表現也很活潑,就是喝奶量出現了暫時性的減少,遇到這種情況不用擔心,一般再過1個月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2. 盡量在餵奶時避免讓寶寶產生不安的情緒,比如家長對寶寶厭奶很著急,千方百計要寶寶吃,甚至動用針管、喂葯器、勺子「武器」,最後弄得寶寶一見奶就哭;讓寶寶感受到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充分的安全感,這樣寶寶才會好好喝奶
3.一旦厭奶期出現,很可能就是提醒家長該為寶寶添加輔食了。只要輔食添加得當,寶寶的健康便不會因為厭奶而產生任何影響,而且一段時間以後,寶寶又會重新喜歡上吃奶
4.給寶寶餵奶時,可以將光線調得柔和一些,或者播放一些輕快的音樂,減少嘈雜聲音的干擾,如果寶寶容易受人事、物影響而分心,父母就要設法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最好是關掉電視,並隔絕其他人的干擾
5.當寶寶出現厭奶狀況時,首先要做的是查看是不是因為寶寶的身體不適而造成的,如果寶寶生長得好,就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如果寶寶不僅厭奶,還出現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熱等症狀,就應及時送醫院就醫

❼ 生理性厭奶的寶寶怎麼辦如何做好喂養

寶在四五個月的時候,不再像前三個月那樣專注吃奶,而是吃吃又停停,並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擾而不吃奶了,這一時期稱為生理性厭奶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厭奶期呢?這個時期的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呢?

4、不要頻繁更換奶粉

對於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厭奶情況發生在更換新的配方奶粉後,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新的配方奶粉的口味,或讓寶寶不適應。此外,家長應該採取循序漸進,有少增多的添加方式。

5、增加活動量,拉長吃奶的間隔。

6、更換合適的奶嘴。母乳奶陣太強的在餵奶時用剪刀手或者躺喂幫助減緩流速,出奶過慢的可以用吸奶器泵出來瓶喂。

7、新媽媽在上班前提前一個月訓練寶寶吃奶瓶,這樣當媽媽上班的時候,小寶寶也能很快適應。

❽ 滿月寶寶突然不喝奶粉了怎麼回事

是不是積食了,寶寶喝完奶粉要給他在後背拍拍,

❾ 寶寶突然厭奶可能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改善

很多母親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正在吃得好,突然開始拒絕吃牛奶,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都買不起寶寶的興趣,為什麼?首先,隨著寶寶的生長,他們的好奇心將變得更強壯和更強。當寶寶在吃牛奶時,我周圍的任何人都可能會影響他,從而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隨著寶寶的落葉牙齒,他的牙齦可能會不舒服,這也會影響寶寶。再一次,4-6個月後,當寶寶開始增加補充食物時,味道更多的性格,不同的口味食物,可能對單一液體母乳和配方的味道有興趣,每日牛奶量將減少。但是並非所有的嬰兒都會有「累」,即使寶寶是牛肚,父母也不必擔心,一般這個階段將持續大約一個月,寶寶會逐漸恢復正常。

❿ 為什麼會有厭奶期

我們家年糕還很小的時候,就有朋友給我打過預防針:她家小子在4個月的時候厭奶,「一個月幾乎不吃不喝不拉,體重也沒怎麼長,家長急死也沒用」。我一聽就嚇壞了,這可咋整?

「沒咋整,一個月後又開始大吃大喝,體重又追上來了。」她無比淡定地跟我描述這一場「劫後餘生」。 厭奶這個事兒,沒遇到過的人毫無感覺,遇到過的一提起來就捶胸頓足拍大腿,今兒咱就聊聊厭奶這個事兒。

一、

厭奶的表現:

1、醒著不肯吃奶,要睡覺了迷糊了才吃;

2、白天吃得很少,晚上頻繁醒來要吃;

3、抗拒餵奶信號,比如看到奶頭就哭,橫過來抱就打挺,硬塞給他喝的話會吐奶;

4、吃吃停停,很容易因外界干擾(比如有人走動、有其他聲音)而停止吃奶。 厭奶的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大部分寶寶持續2-3周時間就會自行調整過來,也有的寶寶會持續1個月以上,甚至長達3個月(天,無法想像媽媽是怎麼過來的,此種情況建議去看醫生)。

二、

厭奶的原因

(一)生長發育的因素

1)4個月後,寶寶自身能力發展,對外界事物興趣增加,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2)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厭倦了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喝奶的興趣下降;

3)出牙、大腦跳躍期等生長發育的因素,影響寶寶的胃口;

4)前期增長過快(通常伴有進食較多),身體的自身調節。

(二)喂養方式的問題

1)過度依賴奶睡,寶寶不吃奶就不睡,整體作息混亂;

2)從3個月發展到4個月,喂養的間隔應逐漸由3小時延長到4小時,如果忽視這種變化,在寶寶還沒有進食訴求的情況下依然「到點塞奶頭」,可能導致寶寶厭奶;

3)強迫進食:寶寶表現出不想吃奶的時候強迫他進食,是造成厭奶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4)流速不對:奶嘴口太大或太小,媽媽的奶陣過強或者出奶速度太慢,都會造成寶寶不滿; 5)整日陪伴的媽媽要去上班,突然改用奶瓶喂養,寶寶拒絕接受奶瓶,進而發展為厭惡進食。

三、

厭奶的對策

厭奶確實是個麻煩事兒,那最麻煩的在哪一點呢?就是「不能硬來」。寶寶不想吃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 各位家長可以腦補下:在你沒胃口的時候,來幾個人,一個抱住你,一個摁住你的頭,另一個撬開你的嘴拚命塞東西給你吃,你的感受如何?惡心吧?反胃吧?三天不想吃飯了吧? 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意願和人格。

其實對寶寶厭奶,最有用的作為就是「無為」,順應他的需求。越強迫越不吃,而且很可能造成厭奶時間的延長。

除了順其自然,焦慮的家長們還能做點什麼呢?

1、在安靜、溫馨的環境下餵奶,避免外界的干擾,保證吃奶過程的連貫。

2、增加活動量,拉長吃奶的間隔。餓了總會吃一點,不想吃就是不餓。帶出去多玩一會兒,3小時不想吃就4小時,4小時不想吃就5小時,切忌不停塞給寶寶吃。

3、規律作息,建立吃-玩-睡的模式,在寶寶小睡醒來(精神不錯但沒完全醒透)的時候餵奶。 4、更換合適的奶嘴。母乳奶陣太強的在餵奶時用剪刀手或者躺喂幫助減緩流速,出奶過慢的可以用吸奶器泵出來瓶喂。

5、人工喂養的可以更換奶粉,但不要更換過於頻繁,要給寶寶適應和接受的時間。

6、嘗試補一點鋅,或者益生菌。補充劑和益生菌對厭奶的作用都不是完全明確的,但是確實有不少媽媽嘗試過覺得「有點用」,而且適當補一點對寶寶的健康無害。

以上說的情況都是所謂的「生理性厭奶」,即寶寶雖然吃奶減少,但沒有影響生長發育,一般可以自行調整過來。

糕媽提醒:如果寶寶同時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動減少、精神不佳,或是厭奶時間過長影響了正常發育,應該到兒童保健科就診,排除是病理性的原因導致的厭奶。

最後,許多媽媽都反映,寶寶在經歷過厭奶之後會出現明顯的食慾增長,「之前拉下的就補上了」。媽媽們一定要相信,生命自有內在的秩序,寶寶不會餓壞自己,淡定淡定再淡定,就是應對寶寶厭奶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