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痛經的原因是什麼
痛經是現代女性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經。輕微的還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有的女性的痛經非常嚴重,甚至是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那麼痛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痛經的原因有哪些呢?
1、氣滯血瘀
主證:每於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分析:沖住氣血郁滯,氣血運行欠暢通,故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血瘀滯,故色暗有塊;塊下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瘀滯隨經血而外泄,故經後疼痛自消。但若郁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復發。舌質紫暗,脈沉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
陽虛內寒
主證: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喜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分析:腎陽虛弱,沖任、胞宮先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熱痛減;非實寒凝血,故喜按。余症均為腎陽不足之象。
寒濕凝滯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惡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分析:寒濕之邪傷及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因而作痛,經血色暗黑而有塊;寒濕中阻,陽氣被遏,水濕不運,則畏寒便溏,惡心嘔吐。余症均為寒濕阻滯所致。
3、濕熱下注
主證: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量多,色紅,質稠或有塊,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分析:外感或內蘊濕熱,流注沖任,阻滯氣血,經行不暢,故經來腹痛;熱擾沖任,則量多色紅有塊;熱灼津液,則經水質稠;濕熱下注,傷及任帶,則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脈均為濕熱內盛之象。
4、氣血虛弱
主證:經期或經凈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體虛氣血不足,經行後血海空虛,胞脈失養,或體虛陽氣不振,運血無力,故見經期或經凈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氣虛陽氣不充,血虛精血不榮,故經血色淡量少,質稀。余症亦為血虛氣弱之象。
5、肝腎虧虛
主證,經凈後小腹隱痛、腰酸,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分析:肝腎虧虛,沖任俱虛,精血不足,行經之後,血海更虛,胞脈失養,故經凈後小腹隱痛;精虧血少,陰損及陽,經量少而色淡質薄,小腹空墜不溫;腎虛精虧,清竅失養,故頭暈耳鳴;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酸。
本文詳細介紹了痛經的五個原因。如果你存在著痛經,你可以對照一下本文看看自己的痛經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痛經的發生。這樣就可以讓你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可以緩解你的痛經症狀哦。
Ⅱ 痛經是什麼原因引起
痛經是臨床上一個症狀,根據引起的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是由於月經血淤積,宮寒不通暢引起的痛經,而子宮沒有器質性疾病,不會影響以後正常備孕。而病理性痛經是與有器質性疾病有關系,常見的有子宮腺肌症,盆腔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瘤。如果有痛經,首先建議月經期肚子保暖,不要吃生冷,過於寒涼的食物,不要碰涼水,嚴重時可以吃止痛葯元胡止痛片,芬必得或者布洛芬。
Ⅲ 痛經引起的原因是什麼
痛經的原因:
一、工作壓力大
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會讓人的神經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人對疼痛的感應會更加敏感。因此,女性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經期出現疼痛現象,就會導致女性的痛感急劇上升。
二、吸煙
最為常見的一個誘發女性痛經的原因就是吸煙了,由於吸煙會造成體內血管收縮,從而導致身體缺血產生疼痛。因此,女性痛經的程度也會隨著吸煙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三、作息時間不規律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作息有時會日夜顛倒。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女性一旦作息時間不規律,就會導致身體機能出現紊亂,從而引發痛經現象。
四、精神緊張
有時候,一些女性一來月經就會感到煩躁、緊張、焦慮和恐懼,這些的人對疼痛的感覺比一般人要敏感。而且,精神越緊張的時候,在心理作用的影響下,就會感覺到越疼痛。
以上就是痛經引起的原因,
Ⅳ 痛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痛經一般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是由於疾病導致的痛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則需要對症治療,原發性痛經則是因為激素水平變化刺激機體而導致的痛經,可以喝紅糖水用熱水袋來緩解,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止痛葯。一般是月經前一兩天劇烈疼痛,還伴隨腰酸、胸疼、煩躁等,表現為經血量多,有血塊,之後就會逐漸緩解、消失。膜性痛經是子宮膜脫落引起的,簡單說正常來月經子宮內膜會破碎後和月經一起排出,而膜性痛經是子宮內膜整塊脫落,從而引起痛經。
女性痛經,在中醫上來說是屬於宮寒血淤症,是因為身體的血液循環不好,瘀積在盆腔,子宮的局部的血液循環也不好,月經血容易積蓄在宮腔裡面,造成痛經。
西醫可能會有考慮女性在月經期間,分泌的前列腺素比較多,那麼它就會刺激人體形成一個疼痛感,或者是女性體內存在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的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外的地方,也會造成疼痛。
在中醫上,我們就注意要活血化瘀,比如說使用暖宮貼,或者是服用熱的薑糖水,也可以口服月月舒沖劑、烏雞白鳳丸這些葯材,注意保暖,避免小腹部受涼。如果是西葯,我們就可以給予芬必得,或者是布洛芬,這些解熱鎮痛葯,一般西葯的止痛效果比較明顯。還有可以每天喝2袋金巢暖舒茶進行調理內分泌,能有效補血益氣、舒郁祛寒。
Ⅳ 痛經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發生痛經,一不要驚慌緊張,二必須找醫生診治。自己則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生活要有規律,做到勞逸結合,加強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月經期注意保暖,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不要用冷水洗浴和游泳;消除對月經的恐懼心理,放鬆情緒。發生痛經時,可用熱水袋敷腹部,喝點紅糖姜水,或喝筋巢暖殊茶。
痛經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精神、神經因素部門婦女對疼痛的過度敏感
3、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