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腳上的筋麻木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漢堡怎樣好吃 2025-05-16 07:13:31

腳上的筋麻木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9 11:04:27

『壹』 腳筋疼是怎麼回事

你好,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等,最好確診以後對症治療,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貳』 請問我左腳後跟麻和有根筋痛是什麼原因

腳後跟
酸痛與骨剌,肝腎虛弱,濕熱,風濕,類風濕,痛風等有關,也與經絡血液循環不好,受涼受風受濕等有關,建議到醫院檢查確診。也可以找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或用中葯成葯如
風濕馬錢片

萬通筋骨片
,正清風痛片等。

『叄』 您好!老年人晚上睡覺的時候,腳上麻木疼痛,腳筋好像在轉一樣,請問那是什麼病

病情分析:
腿腳麻木的原因很多: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脊椎滑脫、脊椎腫瘤,血液循環不暢,著涼,受潮,都可能引起腿腳麻木。
指導意見:
建議您最好先去醫院檢查下,確定病因再對症治療,平時注意適當鍛煉,補充點鈣片。

『肆』 為什麼腳筋會痛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腳抽筋卻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當中曾經有腳抽筋的現象,其中以16到18歲這個年齡層最容易發生。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3)情緒過度緊張。
(4)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5)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7)甲狀腺過低、尿毒症或其它身體疾病。
(8)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9)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葯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減少腳抽筋的機會:
(1)注意鈣質的補充:青春期的階段,鈣質會相對較缺乏,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
(3)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腳有暖意。
(4)足板過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
(5)文獻上有報告指出維他命E可減少發作次數,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小腿正抽筋時,可把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且把往下抽筋的腳板往上扳。並在抽筋過時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指頭用力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嘗試。腳抽筋痛起來雖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不會有生命危險

================
隆冬時節,不少中老年人往往睡到半夜,容易出現腳抽筋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腳抽筋的發生?抽筋的原因很復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動脈硬化。年齡增大、動脈硬化,血液的供應相應出現障礙,一旦氣候轉變,天氣變冷,這種障礙就會更加突出,於是手腳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二.血脂高。因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動減慢,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半夜腳抽筋。

三.缺鈣。缺鈣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比較多見。一旦身體缺鈣,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會抽筋;不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四.心臟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會使手腳抽筋加重。因為全身的肌肉營養要依靠心臟搏出血液供應,心臟功能不全,血液的供應當然會比較差一些

『伍』 腳踝內側筋經常發麻疼痛是什麼原因

踝關節的創傷所致的關節滑膜炎,也可能有軟骨面的損傷。
3月內建議不要踢球,不要激烈運動。熱敷,穿軟底鞋。局部使用一些活血止痛的軟膏。適當可以理療。

『陸』 腳背筋麻木是怎麼回事

腳背筋麻木,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壓迫到了支配腳背部的感覺神經所致,常見的是腰5骶1椎間盤的突出所致。這個一般是單側腳背麻木的主要原因。其他比較少見的還有周圍神經炎,和下肢血管炎,常見的是靜脈炎,或者是糖尿病周神經病變等引起的感覺神經功能障礙所致。這些麻木的部位,一般是雙側都有的。

『柒』 腳筋疼痛是怎麼回事

你說的症狀考慮是屬於韌帶損傷導致淤血阻滯不通引起疼痛表現,可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可以針灸,推拿紅外線理療,服用舒筋丸,活血止痛片。

『捌』 最近一兩個月腳上的韌帶一直麻痛是啥情況腳面的筋也麻,後腳跟的韌帶也疼

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介紹幾則成功治療「腳跟痛」的秘方: 1)取烏梅200克,加水濃煮30分鍾,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溫度適宜,泡腳。 2)用肥豬肉,酒適量。肥豬肉切片,蘸熱酒敷患處。 3)取復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時,然後煮沸15分鍾,水汁備用,待稍溫後浸泡患處20分鍾,先熏後洗,1日2--3次,1劑可用2日。 4)用威靈仙5--10克(搗碎)、陳醋適量。調成膏狀,備用。先將患足浸泡熱水中5--10分鍾,擦乾後將葯膏敷於足跟,外用布綳帶包紮。晚上休息時,可將患足放在熱水袋上熱敷。每2天換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適量。前三味共研細未,調拌白酒,外敷貼患處。 6)用白芍葯30克、懷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鍾後加入白酒及醋,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劑,7日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愈。 腳後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種,平時注意保暖可以熱敷或用熱水泡腳,也可能是站的姿勢不對引起的。如果站立時把身體的重心放在腳後跟上就會引起腳後跟疼。 建議去拍一張片子,如果拍片有增生,那麼就是因為增生引起的疼痛,越來越痛,有可能骨刺增大吧。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你介紹一個成功治癒「腳後跟痛」的秘方: 用烏梅200克,加水濃煮30分鍾,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溫度適宜,泡腳。3--5次後可見效。

『玖』 腳筋痛是什麼原因

腳筋疼應該是摔傷引起的症狀,平時要注意休息,適量的活動建議可外用,消腫止痛酊塗抹,同時可口服葯物,沈陽紅葯膠囊加接骨續筋膠囊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