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如何回答
擴展閱讀
台式電腦怎樣安裝路由器 2025-05-25 16:48:46

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如何回答

發布時間: 2022-05-05 17:10:37

Ⅰ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原發布者:天星1993
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人非正常行為的表現,違背其心理特徵。人的不安全行為不一定會發生事故,造成傷害,但發生事故一定會有事故隱患或人的不安全行為。人行為的產生,受其生理、心理、個體差異、病理等內在因素的影響,或者由外部因素,如「人—機介面、人—環境介面、人—人介面」的存在,在系統設計時未能很好地運用人機工程准則,系統設計存在缺陷;這些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會造成操作者自身與機器系統不協調而導致失誤,發生事故。二、物的不安全狀態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產生,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誤有關;其不安全狀態的出現既反映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管理水平。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一旦與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運動軌跡交叉,就是發生事故的時間與空間;在這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判斷和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對預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現實意義。三、作業環境等綜合因素生產作業環境中,濕度、溫度、照明、振動、噪音、粉塵、有毒有害物質等會影響人在工作中的情緒;惡劣地作業環境還會導致職業性傷害。安全生產是一套人、機、環境系統。合理匹配可實現「機宜人、人適機、人機匹配」,能減少失誤、提高效率,消除事故,做到本質安全。如何營造一個良好地作業環境,消除職業危害,是作業環境管理的核心。在現場管理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分析、消除作業環境中的各項事故隱患,努力提高現場生產條件,切實保障員

Ⅱ 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有哪些

一、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

1.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1)無防護。無防護罩,無安全保險裝置,無報警裝置,無安全標志,無護欄或護欄損壞,設備電氣未接地,絕緣不良,雜訊大,無限位裝置等。

(2)防護不當。防護罩沒有安裝在適當位置,防護裝置調整不當,安全距離不夠,電氣裝置帶電部分裸露等。

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設備帶「病」運轉,超負荷運轉等。

(2)維修、調整不良。設備失修,保養不當,設備失靈,未加潤滑油等。

(3)強度不夠。機械強度不夠,絕緣強度不夠,起吊重物的繩索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4)設計不當,結構不符合安全要求,制動裝置有缺陷,安全間距不夠,工件上有鋒利毛刺、毛邊,設備上有鋒利倒棱等。

3.防護用品缺陷

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護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所用防護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2)無個人防護用品、用具。

4.生產場地環境不良

(1)通風不良。無通風,或通風系統效率低等。

(2)照明光線不良。包括照度不足,作業場所煙霧灰塵彌漫、視物不清,光線過強,有眩光等。

(3)作業場地雜亂。工具、製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4)作業場所狹窄。

(5)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業過多。

(6)地面打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體,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圓柱形管子、料頭、滾珠等。

(7)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8)儲存方法不安全,堆放過高、不穩。

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是由於操作者的無意或過失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1)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

(2)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

(3)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轉動。

(4)忘記關閉設備。

(5)忽視警告標志、警告信號。

(6)操作錯誤,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

(7)機械超速運轉。

(8)沖壓機作業時手伸進沖模。

(9)章駕駛機動車。

(10)件刀具緊固不牢。

(11)用壓縮空氣吹鐵屑等。

2、使用不安全設備。臨時使用不牢固的設施,如工作梯,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拉臨時線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3、機械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査、調整焊接或清掃,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4、拆除了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失去作用,調整錯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5、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動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夾具固定,用手拿工件進行機械加工等。

Ⅲ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從生產安全形度來看,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和環境上的缺陷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主要原因。

1、人(操作員工、管理人員、其他有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

①未經許可進行操作,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②冒險作業或高速操作;

③人為地使安全裝置失效;

④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代替工具進行操作或違章作業;

⑤不安全地裝載、堆放、組合物體;

⑥採取不安全的作業姿勢或方位;

⑦在有危險的運轉設備裝置上或在移動的設備上進行工作;不停機,邊工作邊檢修;

⑧注意力分散,嬉鬧、恐嚇等。

2、物的原因。所謂物包括原料、燃料、動力、設備、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狀態有以下幾種:

①設備和裝置的結構不良,材料強度不夠,零部件磨損和老化;

②存在危險物和有害物;

③工作場所的面積狹小或有其他缺陷;

④安全防護裝置失靈;

⑤缺乏防護用具和服裝或防護用具存在缺陷;

⑥物質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⑦工藝過程不合理,作業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構成事故的物質基礎。沒有物的不安全狀態,就不可能發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狀態構成生產中的隱患和危險源,當它滿足一定條件時,就會轉化為事故。

3、環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環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質基礎。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①自然環境的異常,即岩石、地質、水文、氣象等的惡劣變異;

②生產環境不良,即照明、溫度、濕度、通風、採光、雜訊、振動、空氣質量、顏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環境的惡劣狀態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4、管理的缺陷主要有:

①技術缺陷。指工業建、構築物及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等的設計、選材、安裝、布置、維護維修有缺陷,或工藝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問題;

②勞動組織不合理;

③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指導,或檢查指導失誤;

④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費用,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範措施,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力;

⑤教育培訓不夠,工作人員不懂操作技術知識或經驗不足,缺乏安全知識;

⑥人員選擇和使用不當,生理或身體有缺陷,如有疾病,聽力、視力不良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間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條件。

安全事故

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准》(GB 6441—1986)將企業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傷害等。

傷害程度分類

根據<企業職工事故傷亡事故分類標准>(GB 6441-86)規定,按傷害程度分類為:

(一)輕傷:指損失1個工作日至105個工作日以下的失能傷害;

(二)重傷:指損失工作日等於和超過105個工作日的失能傷害,重傷損失工作日最多不超過6000工作日;

(三)死亡:指損失工作日超過6000工作日,這是根據我國職工的平均退休年齡和平均壽命計算出來的。

受傷性質分類

受傷性質是指人體受傷的類型,實質上從醫學角度給予創傷的具體名稱,常見的有:電傷,挫傷,割傷,擦傷,刺傷,撕脫傷、扭傷、倒塌壓埋傷、沖擊傷等。

Ⅳ 發生事故的三種原因是什麼

發生事故的原因是2種,不是3種,分別是:組織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發生事故的原因是來自於事故致因2-4模型。其內部原因分布在組織與個人兩個層面上。組織層面上的原因分為安全文化、安全管理體系,個人層面上的原因分為習慣性行為和一次性行為與物態。

事故致因2-4模型既是用於事故原因分析的模型,也是用於事故預防對策設計的事故預防模型,在安全學科的學科分支劃分,實驗室規劃與建設、安全領域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安全管理組織結構設計、安全培訓等事故預防實務運行中都可應用,可作為安全管理實踐的理論依據。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基本依據:

24Model是在在上述基礎上形成的一個現代事故致因模型,它將事故的原因分為事故發生組織的內部和外部原因。其中,組織內部原因又分為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兩個層面,組織行為可以分為安全文化(根源原因)、安全管理體系(根本原因)兩個階段。

個人行為可以分為習慣性行為(間接原因)、一次性行為與物態(直接原因)兩個階段,共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鏈接起來即構成了一個行為事故致因模型。這就是它的名字「事故致因2-4模型」的由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故致因2-4模型

Ⅳ 什麼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你直接撞上人了,間接原因就是你沒有撞人但是事故的起因是你造成的。比如你停車導致行人無法通行,只能繞行行車道,結果在行車道上撞死了,你沒有撞人,但是是因為你的問題所造成的

Ⅵ 造成火災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做到用氣、用電安全

1、電氣原因

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在我國火災總量中的比例居於首位。電氣火災的原因復雜,既涉及電氣設備的設計,製造及安裝,也與產品投入使用後的維護管理,安全防範有關。

電氣火災的直接原因包括電氣設備過負荷,電氣線路接頭接觸不良,電氣線路短路等,間接原因包括電氣設備故障,電氣設備設置和使用不當等。例如,使用電熱扇距可燃物較近,超負荷使用電器,購買使用劣質開關,插座,燈具等,忘記關閉電器電源等。

2、吸煙

煙蒂和點燃煙後未熄滅的火柴梗溫度可達到800℃,能引起許多可燃物質燃燒,在起火原因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在較大以上火災中的比例較高。

例如:將沒有熄滅的煙頭或者火柴梗扔在可燃物中引起火災,躺在床上,特別是醉酒後躺在床上吸煙,煙頭掉落在被褥上引起火災,在禁止火種的火災高危場所,因違章吸煙引起火災事故等。

3、生活用火不慎

主要指城鄉居民家庭生活用火不慎。例如:家中燒香祭祀過程中無人看管,造成香灰散落,引起火災,炊事用火中炊事器具設置不當,安裝不符合要求,用爐火烘烤褥子,衣物等引起火災。

4、生產作業不慎

主要指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引起火災。例如:在易燃易爆的車間內動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將性質相抵觸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燒,爆炸,在用氣焊焊接和切割時,因未採取有效的防火措施,飛濺出的大量火星和熔渣引燃周圍可燃物。

在機器設備運轉過程中,不按時添加潤滑油,或沒有清除附在機器軸承上的雜質,廢物,使機器該部位摩擦發熱,引起附著物起火,化工生產設備失修,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出現跑,冒,滴,漏,遇到明火燃燒或爆炸等。

5、設備故障

在生產或生活中,一些設施設備疏於維護保養,導致在使用時過程中無法正常運行,因摩擦,運載,短路等原因造成局部過熱,從而引發火災。例如,一些電子設備長期於工作或通電狀態,因散熱不力,最終導致內部故障而引起火災。

6、玩火

未成年兒童因缺乏看管,玩火取樂,也是造成火災發生常見的原因之一。每逢節日慶典,不少人喜愛燃放煙花爆竹或者點孔明燈來增加氣氛。被點燃的煙花爆竹或者孔明燈本身即是火源,極易引發火災,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7、雷擊

雷電直接擊在建築物上發生熱反應,機械效應,高電位雷電波沿著電氣線路或者金屬管道系統侵入建築物內部,引起火災。在雷電較多的地區,建築物上如果沒有設置可靠的防雷保護設施,便有可能發生雷擊起火。

8、放火

主要是指人為放火的方式引起的火災,一般是當事人以放火為手段達到某種目的。這類火災是當事人故意所為,通常經過一定的策劃准備,因此往往缺乏初期救助,火災發展迅速,後果嚴重。

正確用氣:

1、不準私自接裝、改裝燃氣設備。

2、不準私自罐裝、運裝燃氣。煤氣瓶嚴禁倒立或卧倒使用。

3、不要在燃氣設備周圍堆放易燃物品。

4、定期檢查燃氣軟管、接頭。

5、使用燃氣時,必須保持通風並有人照看。

6、燃氣瓶要防曝曬,嚴禁靠近明火或溫度較高的地方。

7、不準用火燒或火烤燃氣瓶、使用剩餘燃氣。

8、使用液化氣時,瓶與灶具要並排放置,瓶與灶具的最外側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80cm。

安全用電:

1、不要超負荷用電。空調、烤箱等大容量用電設備必須使用專用線路。電線不能亂拉亂接、超負荷運行,許多台電器不能功用插座,如多台空調、烤箱等。

2、要選用合格的電器,不使用假冒偽劣電器、電線、線槽(管)、開關、插頭、插座等。

3、不私自或請無資質的裝修隊及人員鋪設電線和接裝用電設備。


4、對規定使用接地的用電器具的金屬外殼要做好接地保護;不要忘記給三眼插座的插座盒安裝地線;不要隨意將三眼插頭改為兩眼插頭。

5、要選用與電線負荷相適應的熔斷絲,不要任意加粗熔斷絲,嚴禁用鋼絲、鐵絲、鋁絲代替熔斷絲。

6、不用濕手、濕布擦帶電的燈頭、開關和插座等。

Ⅶ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分別包括哪幾個方面

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
1、人(操作員工、管理人員、其他有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
①未經許可進行操作,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②冒險作業或高速操作;
③人為地使安全裝置失效;
④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代替工具進行操作或違章作業;
⑤不安全地裝載、堆放、組合物體;
⑥採取不安全的作業姿勢或方位;
⑦在有危險的運轉設備裝置上或在移動的設備上進行工作;不停機,邊工作邊檢修;
⑧注意力分散,嬉鬧、恐嚇等。
2、物的原因。所謂物包括原料、燃料、動力、設備、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狀態有以下幾種:
①設備和裝置的結構不良,材料強度不夠,零部件磨損和老化;
②存在危險物和有害物;
③工作場所的面積狹小或有其他缺陷;
④安全防護裝置失靈;
⑤缺乏防護用具和服裝或防護用具存在缺陷;
⑥物質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⑦工藝過程不合理,作業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構成事故的物質基礎。沒有物的不安全狀態,就不可能發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狀態構成生產中的隱患和危險源,當它滿足一定條件時,就會轉化為事故。
3、環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環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質基礎。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①自然環境的異常,即岩石、地質、水文、氣象等的惡劣變異;
②生產環境不良,即照明、溫度、濕度、通風、採光、雜訊、振動、空氣質量、顏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環境的惡劣狀態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4、管理的缺陷主要有:
①技術缺陷。指工業建、構築物及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等的設計、選材、安裝、布置、維護維修有缺陷,或工藝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問題;
②勞動組織不合理;
③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指導,或檢查指導失誤;
④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費用,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範措施,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力;
⑤教育培訓不夠,工作人員不懂操作技術知識或經驗不足,缺乏安全知識;
⑥人員選擇和使用不當,生理或身體有缺陷,如有疾病,聽力、視力不良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間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條件。

Ⅷ 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直接間接原因的區別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可以發現間接原因與結果之間也是存在著一些關系的,只不過呢,他有時候可能不是那麼直接。

大家也可以這樣理解,間接原因會導致很多情況的出現,而其中的一種就是直接原因,最終導致了結果的出現。

換言之呢,間接原因也就是小明推到了小王他會出現,可能有三種情況,第1種小王沒事,第2種小王找東西扶住了,第3種是小王推到了小花。

那麼大家可以發現間接原因,其實它的可能性有幾種,而其中的一種是小王推到了小花,並且將小花推倒可以發現間接原因,其實只是直接原因導致的可能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