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動員的心率為什麼比普通人的要慢
因為運動員經常進行高強度體育鍛煉,心臟發達,運動員們心臟每次心臟搏動泵出的血液量相對增多(每搏輸出量增多),所以相對於一般人,運動員們在靜態下不必要搏動那麼頻繁,心率降低。
運動會導致短時間內的低血壓,運動後血液流速加快,新陳代謝加快,血管暢通,可以用很低的血壓來保證血液流速,所以一般鍛煉後24-48小時都會持續性的低血壓,這屬於正常現象,運動員的心率和血壓要低於常人,如果沒有明顯低血壓症狀的話不要擔心,代表你的身體狀況非常好。
㈡ 劇烈運動時心跳加快,其意義是什麼為什麼運動員平時心跳比較慢
劇烈運動時心跳加快,其意義是為了加快向肌體提供營養和氧氣,以利於肌體劇烈運動的需要。
運動員由於長時期運動,促使其心臟比較強大,每搏輸出量比正常人也大(泵一次血液量較大),從而久而久之造成運動員平時不運動時心跳比較慢。
㈢ 運動後心跳變慢怎麼回事呢
加強體育運動是可以讓心跳減慢的
而不是加快
當然是說你平時不運動的時候
其中尤其是長跑可以有效減緩心跳
由於運動員長期進行長跑運動,心臟長期代償性功能加強。心肌纖維變粗,體積增大,心壁肥厚,心臟重量增加。此時心臟的機能也相應的增強了。收縮更加有力,每搏輸出量增加了。所以在運動員平靜的狀態時,心臟搏動不需要很快的搏動就已經可以滿足機體對氧的需求,所以長跑運動員的心跳比較慢。
你可以去練長跑
至於你為什麼練體育卻心跳還快的原因要看你搞什麼運動。
我以前練長跑的時候雖不是職業,但是心跳一般是50下左右
職業的話估計是40多
㈣ 運動員心動過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運動員心臟是指由長時間訓練引起的,以心臟增大、心功能增強為主要表現的心臟適應現象。運動員心臟除增大、心泵血功能提高外,還伴有竇性心動過緩、心臟內分泌功能改變等,最終可表現為心泵功能貯備的增加。進行適度、有規律的體育運動可使心臟增大、心泵血功能加強,這與病理性心臟肥大有著根本的區別。 自竇房結發出的沖動低於60次/min,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心電圖檢查可為診斷竇性心動過緩提供可靠的依據。其判斷條件為:P波順序出現,頻率低於60次/min;P波正常,在III、aVF導聯P波直立,aVF導聯P波倒置;P-P間隔相差<0.12s;P-R間期>0.12s。 運動員竇性心動過緩的發生率較高,約達55%。多見於從事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員,如馬拉松和公路自行車運動員,大多數有竇性心動過緩。運動員竇性心動過緩達到的最慢心率,國內資料為33次/min,國外有報告為29次/min。 運動員的竇性心動過緩是長期體力訓練引起交感神經張力降低和心臟對迷走神經沖動敏感性增高的表現,是心臟對長期體力訓練產生的適應性反應。但是,過低心率可能影響心臟的血流動力學效果。因此,運動員竇性心動過緩絕大多數是生理現象,但在少數心率過低者,其性質和臨床意義尚待進一步觀察。 以上內容就是對運動員心動過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相關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後,對運動員心動過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㈤ 心跳慢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引起的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㈥ 運動員為什麼心臟跳的慢
我說簡單點
有利於你理解
運動員經常運動
心肌搏動的力量大
它一次性壓2體積血
而一般人不是經常鍛煉
心肌沒運動員發達
一次性壓1體積血
一般人壓兩次滿足需要
而運動
員心臟壓一次就夠了
所以運動員心率低於常人
我舉的例子有點誇張
你能理解就行
㈦ 問什麼運動員平時心跳比較慢
這是因為人在運動的時候身體需要的血流量較大以利於運送較多的營養、氧氣,及時排出代謝廢物和二氧化碳等,這就需要心臟多射血.而運動員由於平時訓練運動的時間比我們正常人多,心臟為了適應多輸血的要求,就長得比正常人的要大(就像我們經常鍛煉肌肉發達一樣),這樣,他的心臟每跳動一下比我們的心臟要射出的血要多.所以,和我們同樣的情況下,他的心臟不用像我們的心臟跳的那樣快就能滿足他身體的需要.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兩個人擔同樣多的水,用小桶擔水的人就要比用大桶擔水的人跑得快才能趕上他的速度.
㈧ 為什麼運動員的心跳在正常狀態下比一般人都要慢
運動員們經常從事體育鍛煉,大家都可以看到運動員們具有健碩的身體,這是因為他們大多肌肉發達的原因。這是從外表看到的。運動員們的體內呢?為了支持更多量的肌肉和更劇烈的活動,運動員們身體內的毛細血管更加豐富,心肌纖維(也就是上課講到的心肌細胞)在運動的促進下分裂活動旺盛,結果新機纖維量增多,這就直接導致了心肌粗壯有力,繼而心臟收縮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所以運動員們心臟每次心臟搏動泵出的血液量相對增多(每搏輸出量增多),所以相對於一般人,運動員們在靜態下不必要搏動那麼頻繁,心率降低。
㈨ 為什麼運動員平時心跳較慢
1、運動員心肌收縮力強,心率儲備大,心率都會較慢,但很少低於50次/分。
2、運動員出現心動徐緩現象是多年的訓練過程中,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緊張性增強,交感神經緊張性減弱的結果,這種現象對於運動員的運動生活具有積極意義。
3、由於運動員長期從事體育鍛煉,心肌收縮蛋白和肌紅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細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結果心肌纖維變粗,心肌粗壯有力,心臟收縮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
一般人心臟每分鍾需跳動75次(平均值)才能將5250毫升的血液送往全身,而運動員只需跳40次左右就能將同樣的血量送往全身。由此可見,運動員的心率較慢與一般人的心動過緩是兩碼事。
運動員的竇性心動徐緩是體育鍛煉的結果,這種心臟更能適應運動員的生活,在極度緊張的運動過程中,可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便於充分調動人體的儲備力量,在最大強度運動時,運動員的每搏輸出量可從安靜時的100毫升增加到179毫升,每分輸出量可高達35升。
無鍛煉者每搏輸出量只能從安靜時的71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輸出量只能提高到22升。同時,運動開始後,運動員可迅速動員心血管系統進行活動,運動結束後,能很快恢復到安靜狀態。
(9)運動員心跳慢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在不運動、情緒平穩的安靜狀態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數據一般為60~90次/分鍾。李公信說,超過100為心動過速,小於60為心動過緩,並不是絕對心跳越慢越好。
不過,受到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的影響,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一般來說,老年人心跳會比年輕人慢;45~55歲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受到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心率會比同齡男性快一些;
長期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比如運動員,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鍾左右,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李公信說,經常運動的人體質好,心跳慢一些,但我們也能看到,專業運動員未必都比普通人更長壽,因為人的壽命也受很多其他因素影響。
在一定的限度內,可以說,心跳偏慢的人會比心跳快的人長壽一點,因為心跳快的人,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心肌疲勞,好比一台機器,消耗磨損會比心跳慢的人更快,「壽命」自然也相對短一點。
而像運動員,經過長期訓練而形成強健的心肌,每一次心跳的輸出量增加,同樣的輸出量需要的心跳次數減少,心臟損耗就更少。
但這些都是就正常范圍而言,超過了正常范圍的「慢」也是不健康的。哪怕是運動員,如果心率低於45次/分鍾,也很可能是不正常的。病理性的心跳過緩有時候甚至可能危及性命,這個時候盡快就醫查明原因是最重要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心跳越慢越長命?一定限度內心跳慢體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