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大便太少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滑石粉不好刮怎麼原因 2025-07-29 00:09:47
怎麼從流產牛犢看原因 2025-07-28 23:57:38

大便太少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6 18:34:54

① 排便少是什麼原因

大便量少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主要就是吃得少或者是吃的食物過於精細,或者是腸道吸收得好,產大便就少。

② 大便少是什麼原因

大便量少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主要就是吃得少或者是吃的食物過於精細,或者是腸道吸收得好,產大便就少。比如一些年輕的女性,刻意的保持身材減肥,吃的就很少,吃得少大便量自然少,再就是一些年老體弱的患者或者是身體疾病的患者,沒有食慾的患者本身吃的就很少。產大便的量自然就少,不必太擔心,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排便自然會增多。
病理性的原因有便秘,直腸病變等,有一些老年人臟器功能發生生理性的衰退,胃腸道蠕動能力下降,導致便秘可以出現大便減少,老年人直腸肌和腹肌發生萎縮。肌張力低下也導致排便不利,糞便自然不易排出,大便量少,加上老年人的活動量減少,飲食過於精細。食物中的膳食纖維較少,也容易導致大便少,另外有直腸病變的患者,如直腸的腫瘤,如內外痔等,也容易引起排便減少。

③ 大便量少稀是怎麼回事

排便量少多與便秘及胃腸消化不良有關。人體腸道表面積非常大,如果消化不良,腸道蠕動差,會使食物糟粕附著在腸道表面,從而減少排便量。另外,便秘患者因為排便次數少,大便硬結乾燥,致使腸道對糞便刺激反應不敏感,也可導致排便量減少。建議平時多喝水,多做運動,促進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多吃粗糧及高纖維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④ 大便少而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便少而細,有可能與飲食不當、胃腸道的功能紊亂、上火、便秘等有關。一般會有大便少而細的症狀,這種情況應積極的治療。

建議首先注意休息,注意清淡、溫熱、易消化的飲食,並注意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食物不要過於精細;也可以給予麗珠腸樂調整腸道功能類的葯物口服;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容易上火的,如煎、炒、炸、生冷的食物;吃飯不要吃得太快,應盡量的細嚼慢咽;平時注意鍛煉身體,最好在每天飯後20分鍾以後再活動半個小時左右,這樣能夠使胃腸道的功能改善,促進胃腸道蠕動;平時還應多喝水。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腸道良性腫瘤,比較大的良性腫瘤引起腸道狹窄,從而導致大便變細。

二、腸道的惡性腫瘤,也會引起大便變細或者排便習慣改變,同時經常會伴有便血、消瘦等症狀。

三、腸道腸道外的佔位性病變,壓迫腸管,導致腸道狹窄,如婦科卵巢囊腫壓迫腸管,導致腸道狹窄,引起大便少而細。

大便少而細,還有一些是跟飲食量少,飲食蔬菜水果量少,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不管是以上的哪種原因引起,都需要臨床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

⑤ 大便細少的原因 大便細而少是什麼原因

你好,考慮是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可以改變飲食結構,少食多餐,適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每天參加鍛煉,如跑步、打太極拳、五禽戲等,方便的話可適當的按摩,逐漸就會好的。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⑥ 每天上廁所大便很少是什麼原因

1、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3、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採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秘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葯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葯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因此若患有頑固性便秘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正確治療。

⑦ 一個人很少大便是什麼原因呢

排便,是我們每一個有生命的正常人幾乎天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在排便沒有任何障礙時,我們不會去注意,也沒有必要去注意什麼是正常排便,什麼是便秘,因此,大部分人對自己的排便功能沒有更多的進一步的了解。在此,我先把什麼是正常排便,和什麼是便秘的概念明確一下。首先說正常人,正常人的排便習慣差別很大,這與個體差異、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有關。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有的2-3天一次(只要無排便困難及其它不適均屬正常),但大多數人(約佔60%以上)為每天排便一次。那麼「便秘」又是怎樣呢?根據我國在1990年11月制定的《便秘診治暫行標准》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表現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難,或合並一些特殊症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幫助排便。在不使用瀉劑的情況下,7天內自發性排空糞便不超過2次或長期無便意。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篇幅所限,我們所說的「便秘」是指長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即經過各種檢查沒有發現我們患有其它疾病,只是單純的排便困難。而因為種種原因偶爾產生的大便乾燥和因為各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暫時不在討論之列。
排便困難或稱便秘,病因十分復雜,在明確診斷之前各種方法不一定有效。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做一些簡單的自我調整,也許對症狀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不妨可以試一試,如果無效,還是到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1、飲食
早餐量應大,可引起有力的胃結腸反射,使腸蠕動向前猛進。每晨有新鮮蔬菜和梅干,一杯新鮮果汁、蔬菜汁或梅干水。多纖維食物可產生較大體積的軟便,麩比其它食物纖維有更好效用。多飲水和飲料,每日3000-5000毫升。
2、增強排便反射:每早餐後或一定時間即去廁所10-30分鍾,時間不必過長,不用力,不煩躁,全身鬆弛,看書看報對建立條件反射有幫助。幾個月內不旅遊或出差而干擾正常習慣,使排便反射更牢固。
3、葯物
一般不主張用葯物通便。長期服葯可產生依賴性,一但突然停葯反而使便秘更加重。長期服瀉葯可是結腸發生黑變病,造成腸神經從損害,及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障礙。如果必須要服緩瀉劑,建議3天服一次即可,不必每日服用。
4、灌腸
便秘嚴重多日未排便者可灌腸。
5、手術治療
Eshchar(1981)方法:
*停止用葯;
*每晨飲一杯新制果汁、蔬菜汁或梅干水,吃梅干。
*早餐有新鮮蔬菜,至少飲一杯水或蜜水。
*早餐後立即去廁所半小時。
*食物是全粉麵包和大量蔬菜。
*每晚4個梅乾和一杯水。
*每日飲料和水4000-5000毫升。
*每日體力活動,最少步行45-60分鍾

⑧ 大便量少是怎麼回事

原因有很多:
1.每天所攝入的食物較少
2.平時有便秘的病史
3.胃腸蠕動過於緩慢
4.肛門管被異物擁堵,管腔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