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心跳過緩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視頻核驗 2025-07-30 20:41:45
怎樣安裝電腦上騰訊視頻 2025-07-30 19:55:47

心跳過緩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7 19:01:54

⑴ 心跳緩慢的原因

心跳過緩不可等閑視之

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次數約70~100次,如果每分鍾心跳少於60次,則為 心跳過緩。

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常見於: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緩,心律多數是整齊的,一般每分鍾30~40次。這種情況以老年人為多。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不能很好地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會使心跳變慢,最常見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心跳有時每分鍾只有30次左右。

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即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而被阻斷,此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相當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心跳每分鍾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部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造成暈厥或抽搐。

中老年人一經發現有心跳過緩變化時,不可等閑視之,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做系統檢查。
其次,關於服葯問題。由於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狀表現各異,治療用葯有別,進服心血管類葯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不要盲目吃葯,切忌見「心葯」就服。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經服葯治療症狀一般可以恢復。當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誘因,症狀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嚴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顫動、心房纖顫、重度房室傳導阻滯,還須做諸如電除顫、電轉復及安裝心臟起搏器等特殊治療。
最後,還應注意的是,老人一旦發現心律失常後,要冷靜,因緊張會加重症狀,當然平時應保持心情舒暢,忌怒忌躁,戒煙戒酒,注意休息,不要過勞。定期檢查身體也很有必要。

⑵ 心律過緩的原因

心率過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療的,是正常的反應.病理性需要治療,主要上由於心臟供血不足有很大關系,引起心臟負荷家重而導致的,所以治療上應該用氧療和葯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比較好,最有效的.
正常人,特別是長期參加體育鍛煉或強體力勞動者,可有竇性心動過緩。睡眠和害怕也會引起一時性心動過緩。再如一些手法壓迫眼球,按壓頸動脈竇,嘔吐,血管抑制性暈厥等,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成人每分鍾心跳頻率在60次以下者稱心動過緩。但是,經過長期體育鍛練或重體力勞動者,雖然每分鍾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無任何不適者則不屬於病態。如果平時心率每分鍾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時,病人自覺心悸、氣短、頭暈和乏力,嚴重時伴有呼吸不暢、腦悶,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更重時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

⑶ 心臟過緩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⑷ 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

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
1、生理性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竇性心律的頻律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現心動過緩。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如無器質性心臟病存在的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心動過緩若心率低於40次/分,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如頭暈、胸悶、突然暈厥等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因此,平時經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症狀者,應當注意數數平靜時及有不適症狀時的脈搏數。如果不是一個經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的心率總是偏慢,尤其小於每分鍾50次,或是不適症狀出現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⑸ 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甲狀腺素是維持正常生理代謝所必需的激素。當患者的時候,外周循環中甲狀腺素的分泌量明顯減少,不足以維持正常的心肌興奮性和心臟傳導系統的正常功能,進而可發生竇性心率過緩。
顱內疾病
一些顱腦外傷、等顱腦疾病導致心血管中樞受損時,可出現各種,也可發生竇性心率過緩。
高鉀血症
當血液中的鉀濃度增高的時候,會影響心肌細胞的除極,從而發生竇性心率過緩。嚴重的發生非竇性心率過緩,竇房結功能完全被抑制,會出現心臟驟停。
葯物因素
應用擬膽鹼葯物、、β-受體阻滯劑或洋地黃等葯物。
生活方式
生活中經常出現過度勞累、緊張和焦慮可導致心率過緩。

⑹ 為什麼會心跳過緩

心動過緩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的竇房結功能減退,見於冠心病、心肌炎或者心臟傳導阻滯 - =!!!

⑺ 請問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
您好,心跳過緩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即:生理性、竇房結系統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指導意見:
生理性多見於運動員,竇房結系統包括: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房室傳導阻滯由分3度。其中病理性可以由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引起,具體鑒別還要去醫院詳細檢查。

⑻ 心跳過緩是怎麼回事

年輕人或者運動比較多的人,心跳一般比較慢,有的是50多次/分。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黑蒙、暈厥現象,可以認為是一種正常的心跳過緩,不需要治療。

一般心跳如果低於60次/分鍾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甲狀腺機能減退、顱內壓增高、垂體功能減退、高血鉀等都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葯物性原因包括服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嗎啡、洋地黃等都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⑼ 心律過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心率過緩是由於心臟病變引起博動異常變慢的病理現象。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率過緩。祝你健康

⑽ 為什麼會心率過緩

引起心動過緩的原因為:
1、生理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高鉀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