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兒童高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濕衣服怎樣不會發霉 2025-07-11 13:55:16
新手怎樣用車身穩定系統 2025-07-11 13:53:45

兒童高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22 00:56:12

『壹』 兒童高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您好,您孩子的病情可能是考慮是局部的慢性炎症導致的反復發熱。像常見的扁桃體炎注意消炎徹底,配合中成葯等清解餘毒,會有好轉的,可採用物理方法,可以用酒精擦擦腋窩等容易散熱的地方,如果高燒超過38度5接近39度的話,就可以吃點美林或泰諾來退燒.祝您孩子早日康復!

『貳』 寶寶發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孩子的發熱是需要考慮和炎症的感染可能有關系的,是需要檢查血常規看看的,這個可以看看是細菌性的感染還是病毒的感染的。然後才可以用葯物治療的。發熱的時候可以多喝水物理降溫的,同時這個體溫高了這么多的,可以用退燒葯的。

『叄』 小孩為什麼一直發燒不退

還是沒有找到病根, 小兒高熱簡介 發熱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症狀,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1. 小兒高熱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急性高熱。 1、感染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早期,各系統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熱症、新生兒脫水熱、顱內損傷、驚厥及癲癇大發作等。 3、變態反應:過敏,異體血清,疫苗接種反應,輸液、輸血反應等。 (二)長期高熱。 1、常見病:敗血症、沙門氏菌屬感染、結核、風濕熱、幼年類風濕症等。 2、少見病:惡性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結締組織病。 2. 症狀小兒高熱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檢查小兒高熱應該做哪些檢查?血、尿、糞常見檢查為篩選的首選項目。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分類增高,多考慮為細菌性感染;減低者則偏重於病毒或桿菌感染。 必要時檢查肥達氏反應、外斐氏反應、嗜異性凝集試驗、冷凝集試驗,抗鏈球菌溶血素O或類風濕因子檢查。 胸部X線檢查有助於肺與胸部疾病的診斷。其它如惡性腫瘤,可根據部位選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型超聲波、活體組織等檢查,也屬必要。 3. 鑒別診斷小兒高熱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一般通過檢查診斷可明確。 在夏天發熱還可以與其它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肺炎、細菌性痢疾、傷寒甚至乙型腦炎等有關。不過這些病除發熱外還會有另一些表現,仔細檢查並不難診斷。然而,如嬰幼兒發高熱,還得留意所謂"隱性"菌血證。近10年來國外陸續有報告:在發熱的2歲以下嬰幼兒血中查到細菌,若不及時處理就會發展為肺炎甚至腦膜炎。這種菌血症發病率不高,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 4.預防小兒高熱應該如何預防? 1、衣著要涼爽,切忌採用捂被子發汗的辦法。 2、居室空氣要流通,必要時用電扇來回吹風,千萬不可關窗閉戶不讓孩子見風。 3、鼓勵飲水,保持口舌滋潤,小便通暢。 4、注意營養,不要隨意忌口,無明顯咳嗽的可多吃點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補充水分、糖分和維生素,又有清熱的功效,此外還應注意大便通暢。 出現高熱應予緊急處理,採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兒盡快降溫。可用冷濕毛巾敷額,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塊外裹干毛巾敷頭、頸;若加敷腋窩和腹股溝則效果更好。可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濕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若小兒四肢冷或擦抹後皮膚起"雞皮",應改用稍低於皮膚溫度的溫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紅轉暖。在作物理處理的同時還要服退熱葯,有高熱抽筋病史的同時加服鎮靜葯。遇高熱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著孩子往醫院跑,尤其家離醫院遠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則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診室候診中,體溫繼續升高而發生意外,應先在家中作上述緊急處理。 5. 並發症小兒高熱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小兒死亡或後遺症,如癲癇等。此外,小兒高熱還會導致小兒電解質失調,發生脫水而引起酸中毒。 1.高熱抽筋一般說6個月以內或6歲以上的孩子都不會因高熱而引起抽筋,在1~6歲的孩子中也只有2~5%會發生這種抽筋。抽筋多發生於高熱驟起之時,一次發熱僅抽一次,很少超過2次以上,只要抽搐時間不長,處理得當,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但反復或持續的抽筋會引起腦缺氧而損傷大腦。 2."燒壞腦"一般發熱對身體組織器官的影響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產生。當體溫超過41°C時,體內蛋白質會發生分解,引起腦水腫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腦病後遺症。因此,孩子出現40°C以上高熱就必須緊急處理。 3.脫水炎夏孩子通過呼吸與皮膚散發水分已比其它季節為多,苦遇發熱就更多,體溫每升高1°C,每公斤體重每小時散發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熱葯大量出汗時體內喪失水分就更多。脫水不僅使退熱困難(在小嬰兒脫水本身就可引起發熱),還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發生酸中毒等。因此對高熱孩子必須鼓勵飲水,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輸液。4.高鈉血症或低鈉血症發熱初脫水,血中鈉濃度升高,血液高滲,發生口乾極渴、煩躁不安甚至說胡話或抽筋,熱度非但不退且會更高。發熱日久,飲食不周,會發生低鈉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這些情況多見於平時有營養不良的嬰幼兒。 此外,在小嬰兒由於高熱會引起心跳加快,時間稍久還可引起心力衰竭等。 6.治療小兒高熱應該如何治療 對高熱患者應及時適當降溫,以防驚厥及其它不良後果。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或煩躁不安者,在降溫同時給予鎮靜葯。 (一)降溫措施。 1、物理降溫: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於頭部或放置於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於四肢、軀干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於取糞便標本送檢。 2、針刺降溫。 3、葯物降溫: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 (二)其它對症處理。 高熱時不顯性水分丟失增多,加之食慾減退,應及時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對伴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三)病因治療。 對於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肆』 九個月寶寶總是反復發燒怎麼回事

您好,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寶寶6個月以後從媽媽體內接受的抗體消失,自己產生的抗體少,不足以抵抗外界病原體入侵,容易繼發感染。再就是首次感染特別是細菌感染,比如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扁桃體炎,細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抗生素應用沒有能徹底清除病原體,停葯後很快再次出現發熱,這種情況要足量足療程應用敏感抗生素。

當然最保險的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注意小寶寶的身體保暖!

『伍』 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辦

寶寶們抵抗力往往比較差,容易發燒,最令家長著急的是40C的高燒,服了退燒葯1-2小時後體溫只降到39C,再吃退燒葯不到時間,不吃退燒葯孩子高熱實在難受。家長如坐針氈。

首先,我們來看看寶寶高燒體溫退不下來的原因

1、外界溫度高

這兩天氣溫都很高,白天最高溫基本都達到35C,室內朝南的的房間如果不開空調最高溫也不會低於這個溫度了。當外界溫度高,發熱時通過皮膚向外界物理對流散熱就減少了,失去一個利於體溫下降的途經。

2、喝水不夠

服退燒葯後退燒慢最常見的原因是喝水不夠。

孩子發熱時體內代謝旺盛,大量水分消耗,同時由於喉嚨痛或煩躁,孩子不願喝水,導致水分攝入不足,兩者綜合致孩子體內水分減少,而退熱葯退熱,需體內水分參與,如體內水分不足,即使服用葯物,也會造成體溫不降或降溫緩慢。所以如想在服用退熱葯後讓孩子體溫理想下降,應保證讓孩子喝水足夠多,特別是夜間發熱,孩子正在睡覺,很難配合喝水,這時需要家長強迫孩子喝水。

3、穿得多蓋得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發熱怕冷,或覺得應該多穿點讓孩子發汗,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與成人不同,汗腺發育不足,靠體表散熱是孩子散熱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如在發熱時給孩子捂著,不利於體溫下降。這么熱的天,穿一件背心短褲就可以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讓寶寶的高燒退下來?

1、多喝水

生病時讓孩子喝水孩子有一些難度的。孩子情緒差、嗓子疼,肚子疼,常常不能配合喝水。此時需要家長的智慧,也不要拘泥於喝白水,只要孩子愛喝,什麼載體都是可以的,先解決主要矛盾。

2、退熱劑足量

退熱不理想,退燒葯可以按計量里的最大量使用。如孩子服用一種退熱劑,但不到下一次可以服葯的時間體溫又明顯升高,可以考慮服用另一類退熱劑。比如服用美林後6-8小時才可以再次服用,但如果5小時就又發熱超過38.5了,可服用泰諾退燒。這就是所謂的兩種退熱劑可交替使用。

3、物理降溫

如服用退熱劑1小時體溫仍然沒有下降,可考慮配合物理降溫的辦法,洗澡溫水浴是值得推薦的方法。

相比這些處理方法,我們更應該知道怎麼預防寶寶發燒

1.玩耍注意衣物增減

帶著寶寶外出遊玩,最好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根據寶寶的玩耍情況增減衣物。准備幾條乾爽的毛巾,墊在孩子的背部,毛巾汗濕後可以直接更換毛巾,這樣可以幫助預防由於衣物汗濕引起的著涼感冒。

2.夜晚睡袋用起來

寶寶睡著後,最讓媽媽頭疼的問題非踢被子莫屬,尤其是喜歡滿床打滾的孩子。建議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穿上輕薄舒適的睡衣,並且給寶寶准備一條厚度適中的睡袋,避免後半夜踢被子著涼感冒。

3.避免人群密集的場所

帶寶寶外出時,應盡量避免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人多的地方細菌病菌也多,孩子之間容易出現交叉感染。如果確實需要到人多的場所去,可給孩子佩戴兒童專用的口罩,並且逗留的時間不要太長。回家後還要記得先洗手哦。

4.合理搭配飲食,均衡營養

均衡營養是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孩子的生長發育越正常其抵抗疾病能力也就越強。在日常生活中,適當攝入動物性食物,如魚肉、瘦肉等,也要多吃谷類和新鮮的蔬果,合理搭配飲食,保證營養均衡。

5.保持整潔干凈的生活環境

寶寶的生活環境保持干凈整潔,如寶寶入口的餐具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而玩具、衣物等其他用品使用清水清洗干凈即可,不濫用消毒劑/含消毒劑的清洗液或擦手巾等。

6.接種流感疫苗

每年在天氣逐漸變涼的時候,可給孩子接種流感疫苗。理論上講,6個月及以上的人群都是接種對象。接種疫苗以後,孩子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能夠預防以後得病,幫助增強人體免疫能力。

『陸』 兒童發燒不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發燒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發燒一天就好,都會有個過程的。兒童發燒不退可能是孩子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與病菌對抗時間較長,但是還能起作用的。因此當孩子發低燒,或高燒不退時,家長不要過於慌張。首先應該多給孩子喝水,其次採取物理降溫措施,體溫超過38.5℃後再使用美林退燒葯。這樣能幫助寶寶的自身抵抗力打敗病菌,使寶寶的抵抗力越來越高。如果連續使用三天美林退燒葯後,兒童發燒不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就要去醫院做深入的檢查了。

『柒』 孩子今年三歲,總是高燒不退,這是怎麼回事

通常和炎症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關

小兒高熱不退,通常和炎症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關。炎症的控制,則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小兒本身抵抗力的恢復,臨床有效的抗感染治療,還和小兒感染的部位、程度等因素有關。

發熱本身的只是一個症狀,所以一定會有相應的原發病、誘因引起持續發熱,比如孩子有感染、結締組織病、腫瘤,包括一些周圍環境影響等等,都會引起的發燒。如果孩子持續的發熱不退,一定要注意在尋找引起發熱的原發病、誘因是什麼,然後做相應的對應處理。當病因被徹底治癒之後,高熱才會徹底的消退。

『捌』 小孩總是高燒不退怎麼辦

一旦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寶寶「燒壞腦子」、「燒出肺炎」,但其實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溫度在38.5℃以下,父母可不用過於擔心,也不必急於吃葯。

發燒是寶寶生病的一種表現,它本身並不是病,基本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它只是病情嚴重與否的判斷標准之一。

並不是寶寶發燒了就要吃葯看病,也並不是不發燒就萬事大吉。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發燒不超過38.5℃,父母可以在家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原理只有一個,即讓寶寶的身體快速散熱,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總之,父母要清楚的一點是:降溫不是在治病,只是讓寶寶更舒服一些。大多數情況下,在寶寶沒有明顯不舒服前,都不需要降溫處理。

五種按摩退燒法

1.清肺經

肺經定位:無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寶寶的無名指尖,從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經。

2.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操作方法:後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從寶寶手腕橫紋至肘部橫紋處。

3.按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也就是俗稱的「虎口」。操作方法:用拇指點按寶寶左手合谷穴50次,然後換右手。

4.按大魚際

大魚際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魚際穴,一緊一松地按壓2分鍾左右。

5.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寶寶手腕兩側的列缺穴各2分鍾。

五種家中實用物理降溫法

1.熱水泡腳

可用溫度在40℃左右的溫水給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2.溫濕敷即用毛巾浸於35℃左右的水中,取出後擰去水分,敷於額頭,每10~15分鍾更換一次。

3.捂住囟門

寶寶一歲半以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父母可在寶寶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寶寶的前囟門,至到寶寶的頭微微出汗。一般來說,捂15~30分鍾左右寶寶就會出汗。

4.搓腳心和四肢

先搓腳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後背,最後將寶寶兩只小耳朵搓搓熱,再搓搓百會穴。一會兒寶寶就出汗了,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5.退熱貼退熱跟敷毛巾方法類似,但其使用起來更方便。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5℃時,可以不用。

退熱貼降溫方法,建議寶寶發燒超過38.5℃後使用。

『玖』 小孩持續發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流行性感冒在去年的冬季流感季節,很到中槍的小朋友多是高熱不退,持續5-7天,與早期是否識別出和是否用抗流感葯物有管,早期一般無咳嗽流涕但肌肉酸痛明顯,體溫退了,有些小孩會出現咳嗽,寶寶在長大能自己玩玩具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手部的干凈,因為細菌常常會光顧孩子的喉嚨部位,比較輕微的寶寶或許只是扁桃體發炎,但是還有一種特別嚴重的喉部疾病那就是喉嚨帶狀皰疹。


從中醫角度來講嬰幼兒發燒常見的有外感發燒(外感風寒、外感風熱、外感暑濕)、食積發燒、陰虛發燒、腎虛發熱等。不論哪型發燒,採用推拿配合食療或葯浴,都可以很快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