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鳥畫的基本畫法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 「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系,有以白當黑 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較工細如 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 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 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 ,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 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 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 濃、淡的不同效果。
❷ 寫意花鳥畫的構圖、用色、技法、畫法。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 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 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 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 出淋 痛快的大寫意,如下圖是徐渭所畫的「牡丹蕉石圖」。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 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 ,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 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 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 濃、淡的不同效果。
下列圖版是吳學讓教授以寫意畫法示範的紫藤,先以雙鉤畫法了解其結構。用寫意畫法現紫藤花,先以羊毫筆沾白粉,筆尖蘸花青,再蘸洋紅後以側鋒點垛,即畫出有濃淡與色彩變 化的花瓣,補小化瓣後,換草綠色畫細梗、點花蒂,並以黃粉 點花蕊。此外葉子的結構、葉序,穿藤法,亦應注意。
總之寫意畫法雖有所謂「意到筆不到」之說,形式簡略或 形象不精確都不需計較,然而要將寫意畫法畫得好,仍須先在 工筆畫法中多下工夫,多觀察寫生,才能發揮筆簡而意足的特點。
國畫的畜獸畫基本技法
畜獸又稱走獸是中國畫中較難表現得好的一門,宋朝沙門 德洪即指出:「畫工能為神鬼之狀,使人動心駭目者,以其無 常形,無常形可以欺世也,然末始以為貴。惟犬馬牛虎有常形 ,有常形故晝者難工,世之人見其似,則莫不貴之。」由此可 見畜獸有常形,即每一種動物都有一定的體型、比例與動態, 稍不謹慎,觀察得不夠仔細,即容易流為笑柄。常畫的畜獸有 馬、牛、虎、獅、鹿、羊、猿猴、貓、犬、狸、兔、馱、騾以 及象徵權勢的龍等,每一種走獸各有不同的特徵與習性,作畫 前必先詳細的觀察與寫生。
畜獸的觀察與寫生
我國古代畫家即非常重視觀察,譬如擅長畫獐猿的北宋畫家易元吉,曾游荊、湖間,深入山區,觀察野獸的動靜游息之態,故其走獸畫富有生趣。李公麟每次經過癖舍,看到其中的御馬,必終日觀察,無暇與客人交談,故能畫出馬的特徵,黃山谷在其詩中即稱贊道:「李侯晝骨亦晝肉,下筆生馬如破竹 。」據說元代畫馬名家趙雍曾經據壯學馬滾塵狀,其母管夫人 自窗中窺看,正見一匹滾塵馬,故趙雍晝馬,能得其性情。可見古代成就高的晝家都很重視觀察,甚至親身模仿其動作,以求生動的表現畜獸的特徵與神趣。
蘇東坡的題跋中曾經提到蜀中的收藏家杜處士一日正在曝曬其書畫,有一牧童看見其中一軸戴嵩晝的鬥牛圖,拍手大笑說:「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牧童經常與牛生活在一起,發現到牛在角斗時, 牛尾是緊夾在兩股間,而唐朝畫牛名家戴嵩的觀察還欠周到,以致造成錯誤,是值得作為我們的借鏡。
中國畫一向提倡「形神兼備·以形寫神」,畫畜獸也不例外,觀察入微,掌握神態,才能將其畫活。走獸雖然同樣具備 五官、四肢,但其傳情表達的能力,卻不如人類豐富,然而我 們也不能忽視其細膩的動態和神情,每一種動物都有獨特的表 達喜怒哀樂的方式。此外動物也有許多特別的習慣和動態,譬如鹿、虎等耳朵能隨意的轉向各個方向,如收聽器般,能覺察極輕微的聲音;貓、虎等眼睛的瞳孔,能敏感的隨著自然光線的變幻而開合,猶如照像機的光圈原理;動物的尾巴具有均衡的作用,可調節各種姿態,這些特點都應注意到。
畫貓耍表現出乖巧靈俐的特色,同屬貓科的虎則要表現出威嚴勇猛的感覺;畫驢要畫出傻氣和滑稽的味道,同屬奇蹄科的馬,就要晝出神駿豪邁的性格,每一種動物的性格,在作晝前必先稍加研究。
寫生時對動物解剖學應有了解,至少必先觀察其骨骼與肌 肉的關系,古人常說「畫虎畫皮難畫骨」,是指一般人往往過 分去描寫搶眼的老虎皮,而忽略其骨骼、肌腱對展示虎威的重耍性。
速寫是累積創作素材和捕捉生動形象的必耍手段,然而它是 通過觀察與默畫相結合的方法,把生動的形象勾出,並不是看 一筆畫一筆,對於晝動態的畜獸,應掌握神態,尤其耍注意從 一個動態過渡到另一個動態的瞬間,只用寥寥幾筆,就要准確的表現出畜獸的特點,其動勢要靠線條不同方向的對比和組合來表現。茲以擅長走獸畫的梁中銘教授平日寫生的素描稿為例 ,配上攸以水墨表現的猴子冊頁,可以發現勤於觀察寫生,助益頗大。
寫意晝法
以寫意法畫畜獸,早在漢代壁晝及魏晉磚畫中即可見到略 為豪放的表現法,五代石恪的畫中亦可見具有禪意的虎,但到明朝才比較盛行寫意的畫法,如沈周的寫生冊頁中亦有走獸, 郭詡的「牛背橫笛圖」墨色的乾濕濃淡變化生動,並以破筆枯 墨掃出牛毛,意趣橫生。近代的畜獸畫家,多以寫意法表現, 如徐悲鴻的「雙馬圖」,結合西洋畫的明暗觀念與正確的解剖 學知識,表現出天馬行空的賓士氣概。林玉山的猛虎,表現出 兇悍威嚴的氣勢,齊白石與李可染的牛,都有獨特的個性。
寫意畫法是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豐富的內容,並能喚起 觀賞者的想像力與感染力,故以寫意法畫畜獸,對其細節須加 以簡化或省略,譬如繁瑣的光影明暗就可省略。眼睛是傳神之 處可以誇張。至於配景的處理,必須根據各類走獸不同的習性 和生活環境來安排,譬如熱帶地區生長的走獸,就不宜配寒帶 的植物。牛、馬等走獸,可以不靠景物襯托,以留白的方式, 或在地上點染些草色,如徐悲鴻的馬,多以留白的方式,讓觀 賞者自由聯想。
虎的寫意畫法: 先以淡墨超稿勾出形態,赭石調藤黃畫虎身,再以稍濃的 墨畫斑紋,白粉染嘴、前胸等,並以赭石第二次染身。淡墨破 鋒絲細毛後,蘸老虎的寫意畫法示範濃墨畫眼、耳並重鉤斑紋 ,第二次染白粉及濃墨絲細毛,白粉畫虎須,最後補景完成。 畫時大致全體同時進行,層層加重
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種類。中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紙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摺扇、團扇等。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❸ 如何畫好工筆花鳥
工筆畫畫法與技巧問答之一(這是我近一段在論壇中學習的部分內容,將老師們的一些技法經過整理和編輯發表出來,為了給初學者提供方便,有不對之處,請指教。)1、生、熟宣紙正反面怎樣區別?答:宣紙的正面光滑無紙筋,否則就是反面,如果是雲母宣,帶銀點點(雲母)的就是正面。2、動物絲毛方法有幾種?答:主要有三種方法即單筆絲毛、散鋒絲毛、和扁鋒絲毛,都是利用線進行繪制。(1)單筆絲毛,即用小葉筋筆筆筆勾出,畫面細膩、生動,但也容易板。唐堅多用此法。(2)散鋒絲毛:單筆絲毛較累,也容易板,所以就又有了散鋒絲毛,即用狼毫筆,把筆毛打散,絲毛,這樣一筆下去,會有很多線條產生,亂中取勝,變化豐富,但不好控制。王申勇多用此法。(3)扁鋒絲毛:動物長毛地方多用此法,即把筆壓扁,均勻的畫出線條,比較流暢。如獅子的鬃毛。3、畫鳥用白粉打底後再用白粉絲毛,剛絲上還有點效果,幹了就幾乎看不到了,怎樣畫能出效果?答:白粉絲毛,首先最好有底色,這樣白色容易顯現,另外,物體的周圍最好能用其他顏色烘染一下,使白色更加明顯。還有,用色不要過濃,過濃容易板滯,無法行筆,也不要過淡,過淡則沒有覆蓋力。如果經濟能力可以的話,用蛤粉或者珍珠粉之類的絲毛,那兩種顏色幹了後特別白。4、絲毛畫法的種類?答:(1)細筆絲毛法。用細筆一根一根畫成。(2)破筆絲毛法。先將毛筆運成扁平狀,使筆尖成一排細毫,如刷子來畫各種毛皮,一層一層逐漸加深。破筆絲毛層層畫貓的方法,講究的是每筆上下左右銜接、每一筆都從上一筆中畫出來,由淺而深的把顏色畫上去。這樣的筆法如同蘇綉里的「搶針」。不再是前人所繪花鳥猛禽中的「根根見肉」,而是「肉出根根」。(3)、劈筆絲毛法。在描繪動物上,劉繼卣先生創造了劈筆絲毛法,是由其父劉奎齡獨創的一種特殊繪畫技法發展而來的。《水簾洞》、《筋斗雲》中群猴的皮毛,《鬧天宮》中孫大聖的面部都採用了這種技法,表現出了細膩入微的質感,令人叫絕。4、怎樣畫白色鳥(孔雀)的絲毛?答:先用很淡的白色在鳥白色部位正反兩面均勻平塗一遍,干後在正面用其他色托染,白毛處留出,待其他部位多次染到位後,用尖細的狼毫沾很濃(稀稠以流暢合適)的白色單筆分組絲出,毛的精細、走向都和神韻動態有關,最後在反面平塗一遍白,幹了以後應該很亮的。5、怎樣選擇工筆畫用筆?答:成都送仙橋西嶺畫廊與叔祥筆庄所售黑貂筆畫白描,選用大的一種,此筆大小合適,能含一定水分,不至於在畫長線時半途乾枯形成飛白,且此筆挺健,提筆之際,毫尖基本還原如初,十分自如。染色用上述叔祥筆庄售純羊毫筆,此筆柔軟,多層染色不易將底色翻起。畫中題款用大紅毛,瘦金書不一定必須用尖細之長鋒,略豐碩一些反而力度好些.6、關於如何執筆和運筆?答:執筆無定法,無論如何握法都不要緊,但使食指與拇指輕輕捏住筆桿,中指輕輕靠在食指,不必死死苛求如書法之執筆法。運筆完全靠腕,即自指根至指尖在整個運筆過程中都不要任何動作(無論中鋒側鋒),依靠小臂,大臂,肩及畫家自身之動作來完成。且不可只畫順筆,反方向運筆也亦經常練習,如此久久自然揮毫來去自如。7、如何選擇用墨?答:用墨一般採用《一得閣》,重要之作品可以用松煙與油煙捏在一起在硯中研磨。8、如何選擇用紙?答:關於用紙,可採用雲母宣,此紙較厚,用拷貝箱過稿。也可以用蟬翼宣,此紙很薄渲染易起皺倘色,一般將其綳在畫板上作畫。熟絹也經常採用,只不過著色要更薄更淡一些為好。9、如何用膠礬?答:將礬泡在水中,比例是1:20,時間越久越好。牛膠要臨時兌入,否則數日後膠變質,全瓶報廢。有一種膠水,可以兌入礬水中,經久不腐,很是方便。關於膠兌入礬水之比例,此實無精確之科學依據,只是全憑經驗行事而已。另外,中國工筆畫著色傳統主張以薄為宜,薄中見厚,膠礬水只是對薄色層起作用,如若一次著色很厚,膠礬也很難隔蓋色層不使底色翻起。膠礬之作用,可以使畫面潔凈,細膩。10、關於工筆畫著色的方法與步驟?答:關於工筆畫著色,應以整體為先,然後逐步深入,分清畫面黑白灰關系,(所指的黑白灰關系並非單指一種墨色,比如赤橙黃可以視赤為黑,黃為白,橙為灰)。先從全畫最深色調淡淡畫起,待有一定調子後再畫次深色調,此兩種調子形成一定比較後再進行淡調部分,最後才畫高光部,完成後調整整體色調關系,如此作法,畫面才顯得整體和諧,無一個部分鬧獨立。關於工筆畫著色,許多教材參考書上講解多少有些教條,比如葉片,一律用花青從葉柄向葉尖染去,不少人吃這個虧,死照如此方法,將來難免學成工匠,因如若兩葉片一相互遮掩重疊,應從被遮掩之投影處著手,當代許多中國畫家已將素描融入中國畫。若干年前在一國畫訓練班,畫一馬蹄蓮,僅運用了一下明暗交界線,老師連連稱好,示範於全班。工筆畫著色應盡量多分染而少平塗,因世間任何物體因受陽光照射,從頭到尾皆有無窮變化,若一味平塗,毫無變化,令人乏味,亦不真實。如作曲家只用1作曲,則全曲索然無味,加上2,3,4就變化動人得多了。我曾為新都寶光寺作楊升庵畫像,楊手持一書,全用花青平塗,著名畫家張在徑先生看後指出應將花青平塗洗去一部分,才有變化,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我受益匪淺。不應紅花即紅,綠葉即綠,相互之間應有一定關系,並不一定純粹單獨存在。11、關於工筆畫的構圖?答:最基本的構圖形式為折枝法 和 截取法。 折枝法最早是畫家用來寫生的粉本,由枝頭折取一枝用來寫生,後來發現這種寫生稿也別有一番情趣,就逐漸演變成花鳥畫構圖的一種特有的形式了。截取法是花鳥畫最常用的構成形式,在花草繁密的變化中,截取其最美的一角或一段作為表現內容。畫中所取物象經過畫家的概括取捨,即有豐富的結構組合變化,又與畫外有著直接的聯系, 物象或由畫外而入, 或由畫內而出, 內涵深廣且法度謹嚴。花鳥畫的構成法則與美學思想,大都是通過截取法予以實踐的。畫卉構圖一般有上插、 下垂、橫倚幾種主要形式。1、上插:樹枝上生,要合乎情理,即應當合乎生長規律,但要注意避免平行或成「十字」交叉,總之要變化自然。2、下垂:有飄動的感覺,比較生動,但忌呆板。3、橫倚:層次表現較為復雜,但忌成「之字」彎曲,或成 「 X 」狀。另外,在中國畫的構圖中,空白的利用也非常重要。在一幅畫面上,密的地方要密,疏的地方要疏,至少要留一些空白,空白的地方與著筆墨的地方同樣重要。只有對物象布置精心地選擇取捨概括,才能產生空白並使布白恰到好處。12、關於揉紙的方法與效果?答:一種是先噴上水,然後等到7分乾的時候再揉成一團,等個1分鍾左右再慢慢小心的打開,最後在背面襯色。值得注意的是,中間需要留空的地方最好蓋上等大的生宣,然後再揉,只是揉過的紙團打開要特別小心,否則就前功盡棄啦!另一種方法是干透後直接揉,然後稍微展開,在正面用干筆、大筆輕掃,多次積累色而成。還有一種方法是:調好底色,將打好底稿的宣紙直接揉成團浸在底色裡面。可以微微的擠干在展開。效果挺好的。13、如何用A4紙張列印出組合大畫面?答:使用EXCEL。1、點擊「插入」,再點擊「插入」中的「圖片」,點擊確認;2、點擊「格式」,再點擊「格式」中的「圖片色彩」和「圖片大小」,以此來決定圖片的色彩和大小(當高為23、5cm時,正好是A4紙張的高度,可以以此來大體估算用幾張A4紙張。)3、將列印出來畫稿粘貼在一起,即組成一張完整的大圖。14、關於勾勒的技法?答:毛筆在紙上的筆觸有勾(或描)皺、染、點、刷、擦、拖、絲等技法, 「勾」也稱「勾勒」或「描」它是用線來表現對象的,是中國畫中十分重要的技法。 勾勒主要是用中鋒,也可用例鋒。勾勒用筆也象書法一樣,要注意線形美。每一筆要有起筆、行筆和收筆。起筆要「豎畫橫下,橫畫豎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收筆要「有往必收,無垂不縮」,行筆要沉著、留得住,猶如下徒坡的車子,車子前進,又要用力向後控制住,使之產生對抗力,而不至於滑走;行筆要有彈性、插撥有力,自然流暢運轉灑脫;要有輕重快慢停頓轉折的變化,從而產生節奏韻律。 行筆中要克服板、刻、結枯、弱的毛病、板,主要因用筆不活,刻指不活用;干筆或濕筆筆劃都過於顯露,結指用筆放不開,欲行不行,當散不散,枯主要是水份太少,下筆沒勁。15關於墨色的濃淡?答:墨有五墨六彩之說,也就是墨要有濃淡干濕等許多變化,「墨」即是「色」。墨色的變化對水分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水少墨色就濃就干,水多墨色就淡就濕。畫面上墨色的分布要注意主從、輕重,避免呆板、失宜。16、關於積水法的技法?答:積水法,又稱水漬法,是利用熟宣不滲水的特性,施以特殊的技法,造成一種別有意趣的畫面肌理效果。「積水」是指繪制的方法,「水漬」是指用這種方法繪制的作品最終所呈現的狀況。繪制的過程是,用鉛筆輕輕畫出輪廓線,絕不要用墨線勾勒,根據畫面的需要,用植物性顏料(赭石亦可用)調出一種基本色,水分要足,畫時筆上的含水量要多,挨著輪廓線進行描繪,趁其潮濕時,用筆蘸上帶水分的石青、石綠、墨或清水,按需要點在上面,讓它自然互相滲化,等到干後,便會形成意想不到的美麗水漬,變化多端,天然成趣。這里使用的筆,以軟毫為宜,而且一種顏色一支筆,不可混用。17、關於敲撒法的技法 ?答:一般,常用敲撒法表現那銀裝素裹的雪景。是用左手執—根細棍棒,右手用毛筆蘸調好的白粉顏料,在棍棒上面敲打,白粉便成點狀落向畫面。必須注意幾點:1.白粉的濃度要適中,不可太厚,也不可太稀,太厚灑下的雪花會顯得呆板,干後還會產生龜裂、剝落;太稀干後不見色,顯不出雪花效果。2筆上的含粉量不可太多,以把筆拎起顏色不下滴為宜。3.敲撒時輕重要有變化,重敲落點大,軸敲落點小;粉多落點大,粉少落點小。4.畫面上不需要落粉的地方,應預先撕塊紙片擋住。5.蘸色的筆,羊毫筆、狼毫筆(筆頭粗大的一種)、兼毫筆(如白雲筆)、油畫筆、水彩筆均可用,但落下的粉點效果均有不同。6.用筆直敲,落下的雪點似凌空飛舞,用筆斜敲,落下的雪點呈斜線,似風吹玉屑。18、關於揉紙法的技法 ?答:1、主要形象完成後,根據需要,揉局部或全部成規則或不規則紋路,展平後處理。 2、先畫後揉。正面畫反面畫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3、折紙 。折成細密的或橫或豎的紋路。 4、扎紙 。將紙中間提起,握緊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後,可呈放射狀。 5、壓紙 。將畫紙折成或橫或豎,噴濕後,滾壓,再展平著墨色,可呈更細碎紋理。 19、關於扎染法的技法? 答:1、畫前扎染 , 2、畫後扎染 ;3、干後展開, 4、趁濕展開。 20.關於拼貼挖補法的技法? 答:生宣紙:用干凈水將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濕撕去,理順毛邊後,用另筆蘸白凈的漿糊刷上邊口,再將同樣型號的宣紙粘貼,水洇,撕去多餘部分即可。 熟宣紙:剪去多餘部分後,洇濕邊口,輕撕薄邊,粘紙。 也可在補貼後,邊緣處略加幾點漿糊,使之大體固定,而後補筆或渲染進行調整,使之神完氣足,完成後裝裱即可。 1.把一幅畫切割、分解,然後換位或原位(如將一個圓變換角度或反過來貼上)重新組合。 2.或把別的畫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畫面上,構成新的關系。如用金箔直接貼在畫面等。 3.穿插拼貼法(如畫蘆葦和蘆葦後的漁舟)。
工筆畫的畫法與技巧問答之二(獻給初學的朋友)
(這是我近一段在論壇中學習的部分內容,將老師們的一些技法經過整理和編輯發表出來,為了給初學者提供方便,有不對之處,請指教。)
21.關於紙板遮擋法的技法?
答:1.紙筋法 。在畫紙上加上紙筋,用水粘貼,畫後撕掉,可表現山石的紋理與質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紙筋。
2.刻版遮擋法。 刻出大雁、白鷺等形象,再拓印。其它雜物:麻批子、松針等。
3.紙版漏印。 此法與遮擋法相反,先在較硬的紙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來刷印或拓印。
22、關於反襯法的技法?
答: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後著色,3.正面作畫主體,托紙上畫背景。
23.關於拓印法的技法?
答: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膠合板、塑料板、布料、紙張、石板、鐵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襯一張白紙,以顯示墨色之形跡與深淺變化。
拓印的方法: 1.單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復拓印, 5.連續拓印(在已經拓印過的材料上,尚留少許墨色,可趁其未乾時繼續拓印,可得乾裂秋風而又迷離朦朧之趣。), 6.干畫紙拓印 ,7.濕畫紙拓印,8.加油拓印,9.刷水點墨拓印(滃拓法),10、水拓印 。11、先膠礬再水拓,12.水中加油拓,要用揮發油:松節油、汽油等。13、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後拓印,14.在水中淋油後拓印,再著墨色,15、實物拓印(樹葉、繩子、麻批子、松針、席子、蠅拍、木板花紋等),16、反面拓印。在畫紙的反面拓印,再沖墨處理,17、拓團蘸色印,將紙團、蔗滓、麻繩、麻袋布、粗紋布料、木板紋、絲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團,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畫紙上。
24、關於滾印法的技法?
答:1.軟墊滾印法, 2.硬墊滾印法,3.加繩滾印法,4.滾版拓印法,5.皺紙滾印法, 6.生宣噴水滾印法 ,7.熟宣散扔細線下襯硬板滾印法,8.滾子上不均勻塗墨色滾印法 ,9.多種手法重復多遍滾印法,10.在無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滾滾印法,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無墨滾滾印法。
25、關於滲透法的技法?
答:1.兩張紙疊在一起作畫,下面一張成自然紋理。2.一張紙折疊後在一面作畫,原理同上,展開後作為同一張畫再作處理。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畫,下面一張會漬出奇異紋理。
26.關於平塗法的技法?
答:1.淡墨色平塗,2.淡墨色平塗疊加筆觸。
27.關於積墨法的技法?
答: 1.干積墨法,2.濕積墨法,3.干濕積墨法,4.積墨加皴擦法。
28.關於破墨法的技法?
答:1.濃破淡 ,2.淡破濃 ,3.墨破色,4.色破墨 。
29.關於沖墨法的技法?
答:熟宣常用,生宣也可。此法可與撒鹽法、皺紙法、局部變性等方法合用。
1.水沖墨 。墨水中加樹膠水,畫出大意後,趁未乾時用大量清水沖墨,使原墨盡量滲化,效果理想時,用熱風機固定。如果需要沖洗的部位較多,可以分作多次沖洗。比如,先沖洗枝幹,再沖洗樹葉等等。
2.墨沖水。 先用水將畫噴淋,再用濃淡墨淋或沖之。此法類似「破墨法」。
3.待機沖墨 。待墨色稍干時沖之,墨的邊緣先干,有朦朧之效。
4.紙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處理。
5.沖墨後,將畫掛起,用噴壺噴水,令墨塊流動,用熱風機固定。
6.含膠墨點,趁濕在墨點中心滴入清水。
30、關於撞水法的技法?
答:又稱點水法、注水法,多用於熟宣或礬絹。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紙等材料將多餘水分吸干。 也可以撞墨 、撞色 。
31.關於讓水法的技法?
答:1.用水畫物象,再用較干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處吸墨,並自然滲化,再加點畫。
2.墨讓水,用水畫物象,用較濕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讓開,無水部分墨暈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32.關於彈色法的技法?
答:淋色法與此相類。 1.用筆管蘸墨色,彈至畫紙上。2.用牙刷蘸墨色,彈至畫紙上。
33.關於噴染法的技法?
答:可以局部遮擋,再噴染。1.噴墨色 ,2.噴水,3.噴繪。
局部遮擋,用來畫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來畫牆壁,表現水泥紋路,輔之以實物拓印法(如牽牛花葉等),可得真實立體層次效果。
34.關於暈結腐蝕法的技法?
答:一盆水約一兩洗衣粉。 1.用適當濃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後用墨色畫出物象,稍停用水灑點於墨上,即出現斑點;再用水噴,將紙豎起,在一個方向斑點暈化,就會出現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後用熱風機固定即可。
2.先畫物象,再淋、點、噴、沖洗衣粉溶液,提起畫作,傾斜導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攪拌,使之成為稠密泡沫狀,捧到畫紙上(生熟均可),然後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陰干,即可出現網狀泡沫肌理效果。
4.畫紙放在畫氈上無干擾泡落墨法。
5.畫紙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35.關於吸收沉澱法的技法?
答:1.直接撒鹽法,小顆粒加精鹽為好。
2.水墨色彩加入鹼類(肥皂水、洗衣粉、洗滌劑等)調勻,敷色後半干時撒鹽。
3.與撒鹽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選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麵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較好。
36.關於漿紙法的技法?
答:1.豆漿法。取生豆漿備用。根據對滲化程度兌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則越接近熟紙。把要處理的生宣、皮紙、高麗紙等鋪在畫氈上,或淋灑、或噴點,或塗刷,掛起陰干後即可使用。2.牛奶法。3.生蛋清水法。
37.關於膠礬法的技法?
答:1.膠礬作畫,干後點畫渲染。2.膠礬作畫,趁濕點畫渲染。3.局部變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筆效果。4.進行中使用膠礬 。
38.關於蠟染法的技法?
答:1.干蠟染 ,用來畫紋理。 2.液蠟染 ,塗在畫紙上,干後掰裂揉碎,再塗畫墨色。3.在熟宣上表現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膠礬,就可以選擇使用蠟染。
39.關於加油法的技法?
答: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許松節油畫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節油畫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40.關於做舊法的技法?
答:1.用紅茶水反復渲染。2.淡墨加少許赭石藤黃,使做舊呈黃灰色。 3.淡墨加少許花青,使做舊呈藍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後者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後再從背面刷,直至滿意為止。 6.橡皮擦後再上色。 7.砂紙擦後再上色。8.煙頭燒或者落灰燒 ,燒後的空洞要在托後補色。
❹ 學習國畫很難,怎樣畫好寫意花鳥
我國的繪畫歷史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在學習國畫。國畫中寫意花鳥畫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要畫好寫意花鳥是一件難度較大的事情。下面幾點建議對我們畫好寫意花鳥有很大的幫助。三、寫意花鳥本身的大小。寫意花鳥跟山水畫惠陽,山水畫一般都是縮小圖,但是寫意花鳥要求跟食物的大小一樣。放大和縮小都不好,只有跟原物一樣的大小才能體現出花鳥本身的形態,這樣的寫意花鳥才更有意境。
四、善於請教他人。畫好寫意花鳥並不是一年半載就能畫好,你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才能畫好。所以我們要善於請教那些畫的好的人,虛心像大師們學習,這樣自己才能進步。自己反復琢磨的效果沒有請教別人快,我們要一邊請教,一邊思考,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畫好寫意花鳥。國畫雖難,但是只要堅持不懈,虛心學習,並在畫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與感受,我相信你也能畫好寫意花鳥。
❺ 大家說說,工筆花鳥畫的畫法步驟有哪些
工筆鳥的畫法步驟我們可以先用hb的鉛筆畫出線稿,把形狀給定出來,然後用橡皮擦擦出線稿,讓鉛筆的顏色變淺,自己也要能看到才行,然後拿出我們的勾線筆,慢慢的勾線,不要斷線。讓線條更加流暢,如果樓主的是初級新人建議畫比較簡單的小鳥。希望可以幫助到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