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會高考生怎麼報考
社會高考生也可報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試時間由各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可在設區市(直管縣〈市〉)(簡稱「設區市」)招考辦(教育考試院)(簡稱「招考辦」)報名。
一些公開報名的考試,例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等,除了符合條件的在校(在籍)學生可以報名參與之外,其他符合條件的社會各界人士也可以參與,例如在職職工、自由職業者、離退休人員等。這類參考考生包括成考,電教和自考等。
報名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會考生
『貳』 社會考生如何報名高考
一、參加高考的條件有以下三個:
1、首先必須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的人員。
2、必須是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含應屆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
3、個人的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的人員。
二、社會考生高考流程。
1、社會考生需到縣、區高中招生辦公室(通常是當地教育局)親自報名
2、社會考生需攜帶戶口簿、身份證及同等學歷證書(高中畢業證、中專文憑或《學業水平測試合格證》)辦理填報手續。在職幹部和工人帶學歷證明及單位介紹信;應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轉業軍人,須持(區)民政部門的證明。一般是填寫五種表:《報名登記表》、《准考證》、《考生志願表》、《考生志願代碼登記表》及《考生卡片》,同等學歷者還需填寫《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
3、社會考生參加高考跟普通高考無區別, 區分文、理科
4、報名時需上繳考試費、《報考指導》費、體檢費等全部費用。
『叄』 網上填報志願有哪幾個操作步驟
1、閱讀高考招生計劃。填報志願要以當年《招生考試》雜志上登載的招生計劃為依據。招生計劃中有學校錄取批次,學校全稱及代號,招生總數,科類,招生專業、代號、人數、學制、收費標准、生源范圍等。編排計劃時,將同一批次、同一科類的計劃,按高校所在地區排列,方便考生查閱。
2、擬定志願草表。考生上網填報志願前先填寫志願草表,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和自身條件,分別選擇、擬定所報批次的志願。
3、閱讀考生須知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志願考生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
4、選擇批次填報志願。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不同批次、不同序號的院校志願和不同序號的專業志願要填到對應的志願欄,每個志願要與志願欄一一對應,千萬不要錯欄錯位。
5、檢查核對。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後,網上填報志願系統將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
6、查詢志願,退出系統。把需要填報的各批次志願全部填報完畢後,查看各批次志願填報情況,檢查所填批次、院校、專業志願是否完整准確,是否存在無效院校志願或無效專業志願。如果沒有問題了,退出網上填報志願系統。
(3)北海社會考生在網上怎樣填志願擴展閱讀:
選擇批次填報志願時,要填報第一批本科志願,就點擊「第一批本科」,進入第一批本科志願欄,按志願草表上的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一本志願欄內;填完一本志願後,如果你還要填報二本志願,就點擊「第二批本科」,進入第二批本科志願欄再填二本志願。
要仔細核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要不然就張冠李戴了。
『肆』 怎麼網上填報志願
在填報專升本、高起本、高起專藝術、體育類的專業時,每個層次只能報一個志願學校,該志願學校只能選報一個專業;
在填報專升本、高起本、高起專非藝術、體育類專業時,每個層次只能報一個志願學校,該志願學校可選報兩個專業。
『伍』 社會考生怎麼報名高考
社會青年高考報名需要到教育局招生辦去辦理報名,需要免冠照片若干張,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學歷及證書復印件,辦理費用。
1、各省高考報名時間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初,及時關注該省招考院網站的文件,了解報名資格、報名條件、報名時間、報名程序等事由。
2、網上報名的省份:先網上報名填寫基本信息,然後再規定的時間到所在地招辦採集照片、驗證證件和身份。一般帶學歷證明、街道(社區、村)介紹信、身份證,一定別忘記帶本人。
(5)北海社會考生在網上怎樣填志願擴展閱讀
高考報名方法:
省級招委會可按照以考生戶籍為主、與在本地區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就讀一定年限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就報名條件、時間和有關要求作出具體補充規定。
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戶籍就業人員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高校招生考試,按各省(區、市)公布的辦法執行。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對於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報考條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協調流出地解決,原則上迴流出地報考。
在中國定居並符合報名條件的外國僑民,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可在有關省級招委會指定的地點申請報名。
『陸』 社會考生在哪填志願
社會考生和應往屆考生一樣,都是在省考院指定的網站上填報,准考證的背面有填報的網址及各批次時間安排等。所以你只要找個能上網的電腦,登陸省考院的志願填報網址,輸入考生信息,進入填報系統,輸入自己選好的學校和專業代碼,核實無誤後保存並提交。
『柒』 網上報高考志願怎麼填 步驟是什麼
第一步,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第二步,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第三步,優選目標志願。第四步,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
網上報志願的步驟
1.登錄指定網頁。網上填報志願要在考生所在的省市自治區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
2.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准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願系統要輸入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願系統。
3.閱讀考生須知。進入網上填報志願系統後,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網上填報志願考生須知」,告知考生網上填報志願的流程和注意事項。考生應仔細閱讀,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一步很重要,不要省略。
4.修改初始密碼。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願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點擊「修改」按鈕,就可以修改密碼和填寫錄取用聯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碼後,再開始填報志願。
5.選擇批次填報志願。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願」按鈕,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按志願草表上的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願欄內。不同序號的院校志願和不同序號的專業志願要填到對應的志願欄,每個志願要與志願欄一一對應,千萬不要錯欄錯位。
6.檢查核對。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後,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志願系統將已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已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這時候,考生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細核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自己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要不然就張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補填志願,可以點擊「上一步」按鈕,返回到填報界面進行修改或補填。
7.保存志願信息。檢查志願信息無誤後,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願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中;不點擊的話,志願信息就保存不了,等於沒有填報志願。填好每一個批次的志願後,都要點擊「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願信息。保存好以後,再從第五步開始填報其他批次志願。
8.查詢志願、退出填報志願系統。把需要填報的各批次志願全部填報完畢後,先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填報志願系統,再重新登陸填報志願系統,點擊「查詢志願」按鈕,全面查看各批次志願填報情況,檢查各批次、院校、專業志願是否完整准確,是否存在無效院校志願或無效專業志願。如果沒有問題了,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填報志願系統,關閉填報志願的瀏覽器頁面。
如何查能上哪些大學
當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績後便開始准備高考志願填報。很多家庭因為高考志願而開始忙亂起來。忙屬於正常現象,亂就有點不正常了。亂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上過大學,對於大學和專業了解太少。考生忙亂和迷茫主要是分數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樣選擇專業和大學。
今天我們先說最前置的一點,那就是知道成績後如何查詢能上哪些大學。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翻開本省的高考志願填報大本,一個個學校看,但這種數據的收集不僅效率低,還不科學,因為人腦很難把前後的數據關聯起來。
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了,像志願填報這種大數據量的當然要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解決,目前國內在這一塊做的非常不錯,有很多像樣的志願填報系統。
『捌』 網上怎麼填報志願 如何操作
網上志願填報工作由各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組織,考生本人在指定地點、指定時段內按照事先填好的志願預填表內容上網錄入志願信息。志願錄入完成提交後現場列印志願確認表由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對於考生來說,具體過程包括:
一是在志願預填表上預填志願。達到相應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符合志願填報條件的考生,在相應批次志願填報前,根據個人意願,將確定的志願信息,手動填入志願預填表。
二是到指定的地點上網錄入志願信息。符合條件的考生在確認點組織下到指定的確認點登錄填報系統錄入志願信息。考生憑座位號和身份證號登錄系統,初次登錄須設定登錄密碼,再次登錄必須輸入密碼。
三是進行志願信息確認。考生志願信息提交後,確認點管理人員現場列印志願確認表,由考生本人現場簽字確認,他人不得代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