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做臊子面簡單又好吃竅門 不僅鮮香而且勁道爽口
1、臊子面是西北地區特色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 臊子面歷史悠久。其中也含有配菜也豐富,對於陝西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等,既好看又好吃,出鍋之後倒入香醋和油撥辣子,一碗鮮香爽口的臊子面做好了。
2、先准備好需要的食材。
3、黃花木耳提前涼水泡發,五花肉帶皮切成一厘米的小丁(鮮肉最好買回家急凍到稍硬,這樣比較容易切丁)雞蛋打碎攤成雞蛋皮,切成菱形小塊。
4、冬瓜也可以換土豆、北豆腐、胡蘿卜切成小於一厘米小丁,韭菜挨刀切成韭菜花。
5、熱鍋熱油,放入蔥姜大料爆香,倒入五花肉丁,烹入料酒和老抽翻炒上色後加入開水慢慢燉煮,八成熟放鹽。
6、開始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團,醒面15分鍾,臊子面的面條是細面。
7、熱鍋熱油爆香蔥薑末,倒入冬瓜丁煸炒片刻。加入胡蘿卜丁和黃花木耳繼續炒幾分鍾,放鹽、五香粉,加入豆腐丁和少許老抽輕輕推勻。加入少許高湯(也可用水)慢慢煨熟關火。
8、擀麵條,玉米面手粉一定要多用防止疊起來時粘連,臊子面面條是細面,一般切到筷子頭寬度的一半粗細就可以。
9、起鍋燒一鍋開水,水開後取適量干臊子和鹵肉丁放入空鍋開火,倒入適量開水把臊子燒開,撒入韭菜花,放入切好的菱形雞蛋皮臊子湯就好了。
10、開始煮麵條,煮熟之後,撈面條澆臊子,倒入香醋,油撥辣子,真的是一口鮮,超好吃的一碗臊子面。
② 臊子面的做法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經常吃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臊子面就是特別美味的麵食,因為它的味道鮮美做起來方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臊子面的家常做法是怎樣的。
臊(sào)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流行。臊子面歷史悠久。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在《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這里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臊子面的家常做法:
主料
麵粉(適量) 雞蛋 (適量)豆角(適量)豆腐乾(適量)胡蘿卜(適量)白蘿卜(適量) 肉丁 (適量)
調料
辣醬 (適量)鹽(適量)豆瓣醬(適量)
廚具
炒鍋
1麵粉中加入鹽,攪勻後打入雞蛋。
2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小心攪拌麵粉,攪拌至麵粉成面絮。
3用手揉成面團,此時面團粗糙一些沒有關系。
4蓋上面盆,餳15分鍾,重新揉面團,如此反復2到3次,揉過三次的面團已經非常光滑。
5最後餳好的面團擀成0.5厘米厚的面片。
6撒足量麵粉,切成10厘米寬,疊在一起。
7切成菱形塊。
8用雙手拉住菱形塊的兩端,慢慢抻長、抻薄。
9將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
10將肉切成肉丁。
11鍋燒熱,放少許油,加入一大勺豆瓣醬和適量辣椒醬炒勻。
12炒勻後再放入肉丁。
13待肉丁變色後,放入豆角丁、豆腐丁。
14再加入少許醬油,少許水。
15全部材料翻炒均勻,炒至收汁,盛出待用。
16鍋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豆瓣醬和辣醬,加入胡蘿卜丁和白蘿卜丁。
17水開後下入寬面,水再次燒開後繼續煮3分鍾。
18撈出面,拌上臊子即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夠吃到更多的美味的食物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夠掌握它的製作方法,我們平時在家裡就可以經常吃到這些美味的食物,通過對臊子面的家常做法是怎樣的了解之後,我們可以根據他的操作過程做出美味的臊子面給我們的家人進行食用,而且親自動手有很多的樂趣所在,也能讓我們感受到製作美食成功後的喜悅。
③ 臊子面的做法
臊子面的做法如下:
用料:粗面條個人而定、蔥半根、蒜苗半根、五花肉巴掌大一條、土豆一顆中型、老豆腐少量、白蘿卜半根、胡蘿卜兩根、木耳十幾朵、黃花菜十幾根、番茄一顆、鹽適量、十三香適量、生抽適量、蚝油適量、白鬍椒粉適量、韭菜兩根。
1、五花肉整塊入熱水鍋,煮熟後取出,與其它蔬菜食材一起切成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大的丁丁。
④ 臊子面怎樣做
臊子面最正宗的做法:
主料:面條(生)200克、土豆50克、胡蘿卜50克、芹菜1根、豆腐乾2片、韭菜1把、木耳30克、黃花菜30克、蔥1根姜2片。
輔料:醬油兩勺、鹽1勺、胡椒粉1勺、十三香1勺、高糖500克。
步驟:
1、面條准備好,嫌麻煩的可以在面條店買鮮面條。
⑤ 臊子面的做法
方法如下:
豬肉300g。
土豆1個。
胡蘿卜1根。
長豇豆5根。
豆腐100g。
芹菜1顆。
蚝油少許。
生抽少許。
十三香少許。
鹽適量。
番茄醬3-4勺。
蔥姜蒜適量。
步驟1
將胡蘿卜、土豆、長豇豆、芹菜、豆腐、豬肉分別切丁准備好,蔥姜蒜適量准備。
⑥ 臊子面的做法怎麼做
【臊子面】
食材:手擀麵1盤、豆角幾根、胡蘿卜1根、豆腐1塊、泡發的木耳幾朵、雞蛋2個、臊子肉1大勺,鹽、生抽、五香粉、香醋適量。
做法:
1、需要的配菜面條准備好。
2、豆腐,豆角,胡蘿卜,木耳洗凈切成小丁,雞蛋加點鹽,攪拌成雞蛋液,再准備點韭菜碎,等會做湯要用。
3、平底鍋放少許油,倒入雞蛋液轉動鍋直至蛋液平鋪鍋底,開小火底部凝固後然後翻面,重復兩三次,就可以出鍋了,稍微放涼切成切菱形塊。
4、鍋中倒油,油熱先放入豆腐丁加少許鹽翻炒微黃,盛出。
5、鍋中倒適量油,油熱然後倒入豆角,胡蘿卜,木耳丁翻炒片刻,放適量鹽,五香粉翻炒斷生,再倒入炒好的豆腐丁混合盛出備用。
6、准備兩口鍋,一口鍋准備調臊子湯,一口鍋燒水下面條,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燒開,加鹽,生抽,香醋略煮片刻,放入炒好的菜丁,放入一大勺臊子肉。(臊子肉我家吃面常備,一次做一大碗,放幾個月都不壞)。
7、把切成菱形的雞蛋餅,韭菜碎撒進鍋里,臊子湯就做好了。
8、另一口鍋,水燒開,煮入面條,面條煮好後撈入碗中,澆上臊子酸湯。
9、香噴噴的酸湯臊子面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加點辣椒油,面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
⑦ 臊子面的正宗做法
臊子面的原材料:
面條的材料:高筋麵粉210克、全蛋液50克、水25克、鹽1克
臊子主料:牛肉100克、洋蔥三分之一個、柿子椒半個、豆腐60克、土豆半個
調料:生薑一塊、大蒜三瓣、香蔥三棵、麻辣紅油一小勺、生抽適量、香醋適量、豆瓣醬適量、泡椒四個、鹽適量、油適量
臊子面的做法:
1、將高筋麵粉、蛋液、1克鹽放入面條機桶里,水裝入盛裝水的滴漏水桶里,我選用的快速出面,一會就出好面了。
2、出面的過程中准備好臊子的材料。
3、鍋里加入足量水燒開,加入適量鹽,放入面條煮熟。
4、煮麵條的過程中來處理臊子的材料,將柿子椒、洋蔥、土豆切成小丁。
5、生薑、大蒜切成末,泡椒切成小段,香蔥將蔥頭部分和蔥葉部分分開切碎。
6、牛肉切成小丁。
7、碗里加入一小勺麻辣紅油,適量生抽,香醋、蔥花,舀入一大勺面湯。
8、將面條盛入碗里。
9、鍋燒熱,加入適量油燒到6成熱,加入豆瓣醬炒出紅油。
10、加入牛肉丁慢慢煸炒熟,炒出香味。
11、加入姜蒜末、泡椒段、和蔥頭部分,炒香。
12、加入洋蔥丁、柿子椒丁、土豆丁翻炒。
13、加入適量生抽、香醋、一丁點開水,慢慢將臊子煸炒至熟,炒出香味。
14、將炒好的臊子加入適量到面里,就可以快樂地享受美食啦。
臊子面小提示:
1、豆瓣醬最好剁細了再炒,一定要慢慢炒出紅油後再放入牛肉慢慢煸炒。
2、麻辣紅油的做法我的博文里有,嫌麻煩的話可以將燒熱的菜籽油、香油的混合油分次加入到辣椒粉和花椒粉中即成簡單的麻辣油,沒有菜籽油也可以換成其他油,香味要差一點。
⑧ 常州臊子面怎麼做好吃呢
常州臊子面怎麼做好吃呢?
材料
面條,牛肉醬,肉末,榨菜末,雪菜末,糖,鹽,高湯精
做法:
1.鍋中倒油,燒熱,牛肉醬用小火煸出香味後,加入肉末,炒至變色後,加入切碎的榨菜末和雪菜末,稍微地翻炒一下就可以了,我還加了點糖,覺得這樣味道更好一點呢。
2.開水下面條,放鹽和高湯精3、將面條盛出,放入剛剛炒好的榨菜肉末臊子,一碗香噴噴的藍式常州臊子面就OK了。
臊子面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余'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面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現在敬神靈和祖靈,吃回鍋湯的習俗已經改變。臊子面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哨子面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