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牛雜火鍋
在冬天的時候吃火鍋是非常舒服的,因為冬天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而火鍋的溫暖能夠沖散這種寒冷,讓人覺得暖洋洋的,火鍋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其中一種滋補又好吃的火鍋就是牛雜火鍋了,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牛雜火鍋的相關情況吧。
牛雜火鍋的做法
牛雜火鍋的做法相對於其他火鍋來說要復雜,那麼牛雜火鍋的做法是什麼呢?
首先蘿卜切塊,姜切片,大蒜剝皮,辣椒切好,起鍋放適量油,油熱放所有香料(姜、大蒜、辣椒、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爆香後放入牛雜下鍋炒,大概炒兩三分鍾放入料酒,生抽,胡椒粉,稍炒片刻放入切好塊的白蘿卜,一起炒。
然後放水,放多一點的水,可以多熬熬,鹽可以先不放,因為有牛雜火鍋底料,後面覺得不夠味再放鹽也不遲,水放好後加入大蔥,再放入牛雜火鍋底料就可以讓它們熬了,熬到蘿卜半透就可以下菜燙,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燙。注意放鹽的時候要酌情,喜歡鹹淡看自己的喜好,不喜歡太鹹的最好最後嘗一下味再放鹽。
牛雜火鍋底料配料表
牛雜火鍋的味道是非常香的,就是做起來比較麻煩,那麼牛雜火鍋底料配料表是什麼呢?
牛雜火鍋底料配料表為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 抽、百白糖、白酒、味精,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蘿卜。
做的時候先將牛雜火鍋的主料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清洗干凈,將切好的主料放到燒開的水裡,焯水,並去掉水上面的浮沫,見牛雜呈白紅色,過濾去湯水,再加入干凈的清水。用內紗布袋將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裝好,製作成香料袋放入鍋里。將切好的蘿卜倒入鍋里,加點老抽,用大火燒沸30分鍾後,改用小火繼續熬制一個半小時,煮至牛雜和牛肉酥而不爛,加入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牛雜火鍋配什麼菜好
牛雜火鍋直接吃也是可以的,但就是會比較膩,此時最好配些菜,那麼牛雜火鍋配什麼菜好呢?
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好,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油食品)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香菇食品)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一般海鮮水產品煮火鍋味道鮮滑爽口,是必不可少的火鍋配菜,不過食材必須新鮮,最好現加工現吃,不要隔夜,對海鮮過敏的人群也要格外留意,以免食後中毒。吃火鍋常見海鮮水產品主要有:海帶結、鯽魚、草魚、黃鱔、河蟹、河蝦、魚肚、魚唇等;海蟹、海蝦、海參、魚翅、鮮貝、帶魚、墨魚仔、魷魚片等;
家常牛雜火鍋的做法和配料
牛雜火鍋不一定要在外面吃,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的,那麼家常牛雜火鍋的做法和配料是什麼呢?
牛雜火鍋是一道美食。菜品底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菜品的做法很簡單,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等。
一般將牛骨、牛雜洗凈。牛骨打碎與牛雜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准),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牛雜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骨、牛雜仍放鍋內,放入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將晾涼的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湯汁即成。
㈡ 牛雜火鍋怎麼做
牛雜、牛肉火鍋做法挺簡單。
首先要整理牛雜(牛肚、牛腸、牛肝、牛舌、牛蹄筋等)、牛肉。
如果是生牛雜那麼你買回來後清洗處理起來挺費時間。
現在街上有很多賣熟牛雜的,你可以選擇買生牛肉,用於煮火鍋底湯,買熟牛雜配著吃,這樣省時、方便。
買回來的牛肉先泡一天,目的是為了出肉里的血水;
泡好的牛肉涼水下鍋,大火燒開水後小火煮,煮大約2個小時即可;
將鍋里的牛肉撈出,空干水分後,切5厘米左右的片狀;
菜市場買回來的各種熟牛雜(牛肚、牛腸、牛肝、牛舌、牛蹄筋等)改刀切塊或片。
牛雜、牛肉都准備好了。
下來准備鍋底。
如果吃「原味牛肉湯鍋底」最簡單省事。
取適量煮好的牛肉湯(可以一半牛肉湯加一半的水)放入鍋里,加適量鹽、十三香、薑片、蔥段、蝦皮;
水開後,就可以往鍋里下牛肉和各種牛雜了。
鍋底可以放些切好的老豆腐和香菇,燉出來的味道更好。
清湯鍋底吃著清鮮,可以配一些「蘸料」,如芝麻醬、辣椒油、蒜泥,還可以配一些花生醬、海鮮醬、剁椒醬,以及蔥花、香菜等等,吃著更好吃。
㈢ 牛雜雞肉火鍋怎麼做
牛雜火鍋的湯底料:
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
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
2、牛雜的做法很簡單,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等。
步驟
1、先把主要的原料(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和蘿卜洗凈,
把切好的原料放到燒開的水裡,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過濾去湯水,再加人干凈的清水;
2、加入蘿卜和用紗布袋裝好的鍋底湯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老抽),用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高壓鍋15分鍾),
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高壓鍋半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加入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鮮牛骨、牛雜(肚、心、舌、頭皮等)、辣椒油、醬油各150 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1、將牛骨、牛雜洗凈。牛骨打碎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
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牛雜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骨、牛雜仍放鍋內,
倒人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
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
煮至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湯汁即成。
首先,是它的用料雜。除牛肉、腸、肺不用外,肚、心、舌、腦、鞭、筋、蹄花、黃喉等都是牛雜火鍋的原料。
其次,是它的配料雜,配料主要是配製火鍋湯的用料雜。
方法是先用二合油,即菜油先倒入燒燙的鐵鍋內燒沸,再倒進適量的豬油混合而成,
等油制好,把預選准備好的糍粑辣椒放進油鍋內制,等到把糍粑辣椒里的水分吸干後,就可以放進水煮開,
同時放入花椒、胡椒、八角、三奈、砂仁、白扣、香草、干辣椒、味精、生薑、鹽巴、蔥蒜、鞠荽等,15分鍾後即可將牛雜半成品梭進火湯內食用了,其味鮮美。
再次,是蘸水的配置用料雜。胡辣椒里放進鹽巴、醬油、蔥花,而且要配以蕪荽、薑末、蒜泥,
製作好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霉豆腐和特製的香草粉。
㈣ 家常牛雜火鍋簡易做法
牛雜火鍋的做法很簡單,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等等。
味道如何,取決於牛雜火鍋的湯底料:
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
1、將牛骨、牛雜洗凈。牛骨打碎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牛雜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骨、牛雜仍放鍋內,倒人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湯汁即成。
特點是麻、辣、燙、酸。
㈤ 牛雜火鍋做法 如何做牛雜火鍋
1、主要原料:鮮牛骨、牛雜(肚、心、舌、頭皮等)、辣椒油、醬油各15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2、湯底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
3、先把主要的原料(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和蘿卜洗凈,把切好的原料放到燒開的水裡,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過濾去湯水,再加人干凈的清水。
4、加入蘿卜和用紗布袋裝好的鍋底湯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老抽),用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高壓鍋15分鍾),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高壓鍋半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加入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㈥ 牛雜火鍋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牛雜火鍋的底料有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等,具體的做法如下:先用二合油,即菜油先倒入燒燙的鐵鍋內燒沸,再倒進適量的豬油混合而成,等油制好,把預選准備好的糍粑辣椒放進油鍋內制,等到把糍粑辣椒里的水分吸干後,就可以放進水煮開,同時放入花椒、胡椒、八角、三奈、沙仁、白扣、香草、干辣椒、味精、生薑、鹽巴、蔥蒜、鞠荽等,15分鍾後即可將牛雜半成品梭進火湯內食用了,其味鮮美。
㈦ 牛雜火鍋怎樣做才好吃
牛雜的湯底料:
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
步驟:
1、先把主要的原料(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和蘿卜洗凈,把切好的原料放到燒開的水裡,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過濾去湯水,再加人干凈的清水;
2、加入蘿卜和用紗布袋裝好的鍋底湯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老抽),用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高壓鍋15分鍾),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高壓鍋半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加入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㈧ 牛雜火鍋怎麼做好吃 牛雜火鍋的三種做法介紹
千盛為您解答:
製作牛雜火鍋的原料:
1.主料:牛雜1斤(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
2.輔料:洋蔥1個、青椒1個、胡蘿卜1條,火鍋料1盤(丸子、肉片、青菜任選)、青蔥段少許。
3.調料:小鹵包1包、鹽1小匙、醬油1小匙、薑片3片、香油1小匙、白鬍椒粉1小匙、米酒1杯、高湯6杯、辣椒少許。
4.沾料:辣豆瓣醬1大匙、醬油1大匙、糖1/2大匙。
二 牛雜火鍋的做法:
1. 把牛雜洗凈,切成小段,放到燒開的水裡,並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撈出瀝干。
2. 洋蔥、青椒、紅蘿卜亦洗凈切塊備用。
3. 高湯倒入鍋中,放入其餘調味料煮開後放入牛雜、洋蔥、青椒和胡蘿卜煮爛。
4. 再放入其他火鍋料煮熟,沾料材料調勻,沾醬後即可食用。
hlkljlkjlkhljklhkjllhjkhljlhk
㈨ 怎樣做牛雜火鍋
牛雜火鍋
材料
材料A:1斤,洋蔥1個,青椒1個,紅蘿卜1條,材料B:1盤,青蔥段少許,調味料:1包,鹽1小匙,醬油1小匙,薑片3片,香油1小匙,白鬍椒粉1小匙,米酒1杯,高湯6杯,辣椒少許,沾料:1大匙,醬油1大匙,糖1/2大匙
做法
(1)牛雜切小段先用熱開水川燙,洋蔥、青椒、紅蘿卜亦洗凈切塊備用。
(2)高湯倒入鍋中,放入其餘調味料煮開後放入材料A煮爛。
(3)再放入其他火鍋料煮熟,沾料材料調勻,沾醬後即可食用。
牛雜碎的由來是這樣的:據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祀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姓飢謹,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於山東齊魯大地。
由於其蛋白質較高,營養豐富。且很容易被胃腸吸收,是有益於健康的絕佳食品,後被人們稱之為「牛雜碎」。
牛雜的傳說
故事從湛江的湖光岩說起。相傳原先那裡並沒有湖,原是寧、托兩條村莊,住有數十戶人家,男耕女織,人們本都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有一天晚上,一頭白牛不知從什麼地方來到村裡,無知村民欲擒而殺食之,有一老嫗見狀勸告曰:此乃天宮下凡神牛,切不可傷害,若加傷害,必遭其禍殃矣!眾村民不聽勸告,將牛宰而烹食之。是夜,突雷霆地裂,傾刻二村沉淪為湖,惟老嫗與兒子不食而平安無恙矣。老嫗知此乃天庭報應,遂取來牛雜加入各種葯材及一些特別配料以砂缸燉熬,意籍葯療以復白牛元神並祭奠遭難的村民、祈禱蒼生平安。終於感動天庭,白牛復活並馱著老嫗升天了,該湖從此水凈如鏡;其水位終年平穩,淫雨數月不溢,大旱百日不涸。後時常有一白牛與一仙女出現在陷湖和七星岩洞間,其行蹤飄忽,專為黎民消災賜福。於是人們便修築了一座白牛仙女雕像以紀念這段凄美的故事。後來此燉制牛雜的秘方終流傳於世並暗在民間秘密傳承,就是今天的洶涌牛雜。據說寇準遭貶在雷州時,也曾吃過此牛雜。
洶涌牛雜之名的由來
相傳在我祖輩時,一年正值隆冬之際,氣候頗寒。時有親朋好友來訪,逢炊之際,於是提刀選牛雜,放料下湯鍋,做牛雜來款待親朋,一時縷縷香味飄往巷外,適逢村中的一個長者經過,順香尋味走進了屋子。一進屋,只見屋內土鍋里牛雜濃汁騰滾,滿屋飄香,大家夾著牛雜蘸著醬料吃得好不歡暢。長者盯住土鍋垂涎欲滴大聲說:緣味乃至,實不由己;滿鍋洶涌,實乃洶涌牛雜也!說罷便入席夾起牛雜猛吃,把大夥樂得哈哈大笑起來。於是洶涌牛雜之事就在十里八村傳開了。
具體牛雜的具體功效
牛肚
即牛胃,亦為補益之品。性味甘、平,入胃、脾經。牛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能補中益氣,養脾胃,解毒.用於病後虛羸,氣血不足,消渴 、風眩。
牛肝
牛肝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肝臟。 性味甘、平,入肝經 。
牛肝為優質完全蛋白質食品,每百克含蛋白質21.8克;含鐵9毫克,維生素A高達18300國際單位,維生素B22.3毫克,煙酸16.2 毫克,維生素C18毫克。此外尚含鈣、磷、銅、維生素B1、D及多種酶 。
牛肝因富含優質蛋白、鐵、銅及維生素A、B、C等,所以是治療營養不良性貧血的要物,又具有卓越的補肝明目功能。
牛腎
牛腎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腎臟。
牛腎性味甘、溫,歸腎經。其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磷、鐵、維生素(B1、B2、C、A)、尼克酸等。能益精,補益腎氣 、去濕痹。
㈩ 牛雜火鍋怎麼樣做
牛雜發源於廣州西關地區,牛雜火鍋是在牛雜的基礎上進行了火鍋化的改進,在秋冬季節在珠三角地區大受歡迎。牛雜火鍋的做法很簡單,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等等。再加以適量的八角、草果、陳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想要有美味口感,就取決於牛雜火鍋湯料了。
牛雜火鍋的湯底料:
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蘿卜兩斤,精鹽、老
抽、白糖、白酒、味精適量。
2、牛雜的做法很簡單,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腸、牛肺、牛心、牛百葉、牛肺等等。
做法一:
1、將牛骨、牛雜洗凈。牛骨打碎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並不斷撇去浮沫,見牛雜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骨、牛雜仍放鍋內,倒人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紮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鍾後,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湯汁即成。
做法二:
首先,是它的用料雜。除牛肉、腸、肺不用外,肚、心、舌、腦、鞭、筋、蹄花、黃喉等都是牛雜火鍋的原料。這些東西經過精心炮製成半成品,需用時,一盤一盤盛到席上,吃客則根據自己的愛好有秩序地一個品種一個品種往香料齊全、調配恰當、開天沸地的麻辣湯火鍋里梭。冬天吃火鍋屋裡有暖氣,自備的烤火爐上一邊品,一邊就發熱了。熱天吃火鍋理一番景象,賓客穿著單薄,又辣、又麻、又燙、的火鍋吃得大汗淋漓,即使有空調,或者電扇也無濟於事。食客吃得過歡天喜地,熱火朝天,因此熱天吃火鍋那辣、麻、燙的風味尤其吸引遊客。梭進火鍋里的食品中,約分把鍾湯便可食用。不同的原料經過火鍋以後,便產生不同的味道,有的嫩香,有的脆香,有的硬香,有的糯香,有的粉香……其味無窮。
其次,是它的配料雜,配料主要是配製火鍋湯的用料雜。方法是先用二合油,即菜油先倒入燒燙的鐵鍋內燒沸,再倒進適量的豬油混合而成,等油制好,把預選准備好的糍粑辣椒放進油鍋內制,等到把糍粑辣椒里的水分吸干後,就可以放進水煮開,同時放入花椒、胡椒、八角、三奈、沙仁、白扣、香草、干辣椒、味精、生薑、鹽巴、蔥蒜、鞠荽等,15分鍾後即可將牛雜半成品梭進火湯內食用了,其味鮮美。這種火鍋湯的特點是麻、辣、燙、酸。這正所謂辣椒有辣,飯又燙,花椒又麻,汗又淌,胡椒又醇,味又香,其樂於中。湯煮的時間長些,味道越好,梭進火鍋里的牛雜原料卻不能煮得時間長,時間長了味道反而不香了。品嘗牛雜火鍋,掌握火候十分重要。
再次,是蘸水的配製用料雜。牛雜火鍋的底料各種佐料已經齊全,味道也夠了,但還是偏偏要在每個人的面前配上一個蘸水,目的是再添一個特殊的口味,使牛雜火鍋完全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它的製作雜,是加因為不光在胡辣椒里放進鹽巴、醬油、蔥花,而且要配以蕪荽、薑末、蒜泥,製作好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霉豆腐和特製的香草粉。賓客從滾沸的湯鍋里夾出煮好的食品,再到蘸水裡去打個滾送進口裡,牛雜火鍋就平添了無盡的風味。[1]
做法三: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飲食,尤其是牛雜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諸如老西關這類牛雜火鍋,從2014年起,做法更加便捷,一包湯底配以適量的牛雜原料,即可熬制一鍋美味香濃的牛雜火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