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安岳縣寺廟對聯怎樣在網上回答
擴展閱讀
怎樣大量下載vogue圖片 2025-09-17 20:52:15
計程車多少一公里 2025-09-17 20:50:09
怎樣將cad內圖形放大 2025-09-17 20:45:46

安岳縣寺廟對聯怎樣在網上回答

發布時間: 2023-01-05 05:07:38

❶ 這座寺廟門口有一副對聯,能看懂者當場拿走寶藏,為何無人能懂

因為這副對聯的文字難以辯解,所以沒有人能回答出來,就連世界上最頂級的考古學家前去勘察,他們都無法辨別寺廟門口對聯上的文字。

對聯向來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對聯象徵著古人的智慧,古人們經常會對對聯,來為宴會助助興。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四川安岳縣紙廠村裡面有一個寺廟,這個寺廟上的對聯對至今都沒有人可以解出來,據當地村民所述,這副對聯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相傳答出這副對聯就可以從寺廟裡面取出一件寶藏,但是沒有人可以回答出來。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副對聯上的文字會被破解出來的,畢竟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對考古感興趣了,所以破解出來只是時間問題,當然,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保護好名勝古跡,不能讓它們受到傷害。

❷ 廟宇對聯大全

所謂寺廟聯,是題於神祠、寺廟、道觀等場所的聯語。我國舊時寺廟、道觀中的楹聯,數量極多。這些楹聯,或記神話故事,或譽廟主業績,或言迷信傳說,或贊寺廟勝景,或勸世人行善等等。

教有萬法,體性無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別,故說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成都文殊院

山水之間有清契
林亭以外無世情
--林則徐題成都文殊院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方鶴齋題成都文殊院

竟能與羲卦麟經並垂宇宙
應不讓元亭石室高峙岷峨
—四川新都寶光寺

自知性僻難諧俗
且喜身閑不屬人
—何紹基題四川新都寶光寺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何元普題四川新都寶光寺

試問世間人,有幾個知道飯是米煮
請看座上佛,亦不過認得田自心來
--趙藩題四川新都寶光寺

以清靜果證因護持斯萬
現廣長舌說法聲震大千
--康熙題承德溥仁寺

鎮留嵐氣閑庭貯
時落鍾聲下界聞
--乾隆題承德普寧寺

傳大千法寶
闡第一宗風
--乾隆題承德普寧寺

半滿真言參不漏
色空妙諦證無遮
--乾隆題承德普寧寺

對物共春台幽風入詠
願人登福地王會成圖
--乾隆題承德普寧寺

蘭乾雲護三摩峙
朔漠風同萬里綏
--乾隆題承德安遠廟

龍象護諸天毫相瞻時妙嚴普覺
漠瀛會初地**轉處安樂常臻
--乾隆題承德普樂寺

三摩印證喻恆河人天皆大歡喜
七寶庄嚴現香界廣輪遍諸吉祥
--乾隆題承德普樂寺

總持初地**資福勝因延上塞
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群藩
--乾隆題承德普陀宗乘之廟

水鏡喻西來妙觀如是
月輪悟南指合相雲何
--乾隆題承德普陀宗乘之廟

法界現神威即空即色
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
--乾隆題承德普陀宗乘之廟

發心為眾生緣深入善權菩薩果
現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
--承德殊像寺

初地總持超梵乘
恆沙普演護祥輪
--承德須彌福壽之廟

寶閣護香雲靜資禮梵
靈峰呈壽相妙悅安禪
--承德須彌福壽之廟

.....

❸ 四川佛教寺院對聯選

四川佛教寺廟聯

疊翠層巒猶見寺;
飛雲騰霧更藏山。
白鶴群題劍閣梁山寺

禪燈遠映峨眉月;
法相高瞻馬耳雲。
劉公瑾題劍閣普賢閣。
馬耳:山名,佛家所謂圍繞須彌山的七重金山之一

此邦稱天下雄顏,山水清奇,偶爾飛鴻留爪跡;
斯龍豈池中物類,風雲際會,終歸大海作波濤。
李開元題劍閣龍泉寺

覺累難悟,色相常迷大千界;
苑幽未寧,禪心每惑不二門。
季兆秋題劍閣覺苑寺,位於武連鄉武侯坡下,唐貞觀年間創建,宋元豐年間賜名為覺苑。現寺內主要建築大雄殿為明代遺構,余皆清代之物。大殿四壁繪《佛傳》十四鋪兩百多幅,後壁另兩間鋪繪釋迦牟尼修行圖。是川中明代壁畫之佳作

覺悟真如,精誠石能破;
苑門常入,智慧花自開。
劉難方題劍閣覺苑寺

覺醒悟真諦;
苑開無假花。
葉旭明題劍閣覺苑寺

夢覺空色相;
林苑隱禪堂。
張超題劍閣覺苑寺

覺海涌蓮台,劍門棧古玄機妙;
苑春盈貝葉,天府禪深梵夢香。
王益三題劍閣覺苑寺

禪林覺峰機緣渡;
凈土苑花智慧開。
許華題劍閣覺苑寺

覺路初開武侯坡,佛門妙諦幾人悟出;
苑基始奠弘濟寺,蓮座光華三寶如來。
張慶善題劍閣覺苑寺

壁上奇珍,佛門彩繪宣三寶;
蜀中勝景,覺苑香煙入九重。
李運煥題劍閣覺苑寺

素懷宗淡泊;
白發對蒼茫。
吳淡齋題劍閣覺苑寺

觀大雄殿兩廊圖,似吳道子流派;
看逍遙樓三字跡,乃顏真卿手書。
王家銘題劍閣覺苑寺

覺苑步禪林,仰瞻竣宇;
寺牆盈彩繪,縱賞豐神。
劉翔鳳題劍閣覺苑寺

寺稱覺苑,看壁畫盈庭,風采滿目吳道子;
坡號武侯,縱杜鵑啼血,國運傷懷陸放翁。
李中先題劍閣覺苑寺

往事已多年,乃祖歷千山萬水,取經西域;
遊人非少數,諸君皆綠葉紅花,皈法北辰。
陳開馥題劍閣覺苑寺

大千世界,納須彌於芥子,但看畫廊佛口禪心,因此一塵不染;
小許龕堂,繪釋傳自壁端,且尋翰墨慧眸聖手,未嘗萬念皆空。
梁承彥題劍閣覺苑寺

覺悟禪機,億萬化身描佛傳;
苑留壁畫,三千世界證菩提。
王體誠題劍閣覺苑寺

江河行地,常覺苑連芳草地;
日月經天,靜觀心沐艷陽天。
王宏題劍閣覺苑寺

寶殿煥金氣,像塑天竺牟尼,諸侍雍容觀自在;
涅槃升梵塔,寺留吳風壁畫,眾僧慧覺見如來。
黃尤輝題劍閣覺苑寺

覺苑好叢林,殿呈瑞氣,瓴繞祥雲,凈土清人心,筆法墨情,丹青對客,展畫千秋吳道子;
雄關新劍閣,山秀峨眉,谷橫玉帶,杖頭轉鳥語,朝霞暮靄,翠嶺生輝,推窗一幅米襄陽。
向江南題劍閣覺苑寺。
米襄陽:指宋大畫家米芾,襄陽人,世稱米襄陽

塑藝是文珍,看法相庄嚴,似乎能萬驗千靈,俗世人難解個中妙諦,尊尊栩栩如生,包涵一二分佛氣;
繪圖留壁寶,望景觀肅穆,好像度九天六合,凡夫子焉知就裡禪機,幅幅飄飄若隱,彌漫三四片慈雲。
鍾書精題劍閣覺苑寺

我本苦行僧,願駕慈航輪普渡;
君臨覺苑地,頓開茅塞證菩提。
周潯淵題劍閣覺苑寺

智劍劈荊,歷盡滄桑知覺路;
慈舟破浪,超脫欲幻過迷津。
楊德宏題劍閣覺苑寺

麗日晴天,香飄覺苑春來早;
和風甘雨,花發名山客去遲。
亢中宣題劍閣覺苑寺

壁上出神工,梵天宛在;
殿前留妙塑,佛祖如生。
賈菊人題劍閣覺苑寺

覽勝復登臨,對點石談經,又見梵宮新氣象;
披圖留彩藻,指黃花翠竹,重參天竺古先生。
傅承烈題劍閣覺苑寺

山奇生妙境;
松靜消塵心。
陳明題劍閣覺苑寺

掛笏且登樓,看畫本張開,出岫煙雲非有意;
烹茶頻掃葉,喜詩脾沁透,在山泉水本來清。
王應嵩題劍閣觀音閣佛照樓

幾經劫火福田固;
一入禪林心地涼。
崔野題遂寧廣德寺,位於城郊西寧鄉卧龍山麓,唐建中元年創建,名善濟院,宋時稱廣剎寺,明代改今名。有「西來第一禪林」之稱。現存哼哈殿、天王殿、燃燈殿、送子殿、大雄殿、羅漢殿及碑亭等,皆為明清建築

水田飛鷺白;
柏徑度陰青。
方萬山題遂寧廣德寺

本真法界無他物;
現量風光只自知。
太虛題遂寧廣德寺。
現量:謂無分別

快來念佛;
同去燒香。
遂寧廣德寺

化身福地;
白鵲名山。
遂寧廣德寺

龍窟鳳巢,慶雲祥日;
獅蹲象伏,侍法聽經。
遂寧廣德寺

大歷紫衣光後世;
廣德常念濟眾生。
錢來忠題遂寧廣德寺。
大歷、廣德:均唐代宗時年號

千手異執,千眼同觀,無非幻化;
大悲拔苦,大慈予樂,總是菩提。
遍能題遂寧廣德寺

六花詹卜林間佛;
九節菖蒲石上仙。
周宇澄題遂寧廣德寺

劫歷滄桑靈氣在;
春歸禪院靜機生。
周北溪題遂寧廣德寺

禪房幽棲處;
山僧入定時。
蔣含光題遂寧廣德寺

古寺多清氣;
禪林少俗情。
李澤遺題遂寧廣德寺

地靈宜久處;
山好可常游。
冉詠輝題遂寧廣德寺

法音宣講三界震;
妙相庄嚴眾生欽。
冉詠輝題遂寧廣德寺

古今來無我無人,不成大世界;
天地間有歡有怨,都是假因緣。
羅笙題遂寧廣德寺

教演三乘,廣攝萬類登覺路;
法傳千古,普渡眾生證菩提。
劉少林題遂寧廣德寺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靈山勝地,捷足先登。
鮑順成題遂寧廣德寺

眼裡有塵天下窄;
胸中無事一床寬。
遂寧廣德寺

五蘊皆空觀自在;
六塵不染見如來。
遂寧廣德寺

青山幾曾逢盛世;
佳客閑來話豐年。
遂寧廣德寺

一滴甘露,普施大千世界;
再駕慈航,廣渡無量眾生。
遂寧廣德寺

佛法無邊,喜今又得慈雲護;
眾生有幸,拭目佇看瑞氣來。
遂寧廣德寺

展萬千法力,大士慈悲感善士;
作卅二化身,菩薩宏願渡黎民。
遂寧廣德寺

拈花悟旨付心印;
涅槃契機仰能人。
遂寧廣德寺

如來七佛,百千萬劫超苦海;
接引群生,二十四層拜諸天。
遂寧廣德寺

靈山信有煙霞住;
聖境能消俗累牽。
張鵬翮題遂寧靈泉寺

禪茶漸熟三泉活;
社雨初晴一燕飛。
張問陶題遂寧靈泉寺

雲籠野樹藏山寺;
風送霜鍾到德陽。
張鵬翮題遂寧靈泉寺

鶯巢綠樹喧流水;
風動飛花落舞筵。
張鵬翮題遂寧靈泉寺

森森松柏填雲谷;
隱隱樓台入翠微。
楊瞻題遂寧靈泉寺

寺古松杉老;
岩幽石井清。
洪盛鼎題遂寧靈泉寺

萬峰環佛閣;
一脈走黌宮。
陳覲光題遂寧靈泉寺

禪堂獨許三留偈;
客路空驚兩換年。
盧雍題遂寧靈泉寺

長虹鎖涪江,萬頃波濤迎旭日;
靈泉識勝境,一道佛光映斗城。
遂寧靈泉寺

一片婆心,普渡眾生同登彼岸;
點滴泉水,遍施環宇廣種福田。
遂寧靈泉寺

極目雲邊多悵望;
昂首天外便神仙。
舒雲逵題遂寧開善寺

大河前橫,孤帆遠影;
野亭仰止,獨鶴與飛。
何紹基題射洪東山寺

孝可格天,自應魔王齊俯首;
心即是佛,須知羅漢本前身。
丁邦廷題射洪目蓮殿

佛中之聖;
梵宗之寶。
仁慈題蓬溪寶梵寺,位於城西回龍鄉,北宋初年始建,名羅漢院,明正統二年重修,並易名為寶梵寺

幽通竹徑宣明月;
支分禪門話野煙。
孫泉題蓬溪寶梵寺

巍峨殿宇朝生佛;
浩翰丹青畫彩神。
韓承鈞題蓬溪寶梵寺

柳暗花明數十里;
鶯聲燕語值三春。
韓承鈞題蓬溪寶梵寺

眾生歸凈土;
萬法拜禪宗。
蓬溪寶梵寺

鳳歇觀音竹;
鶴眠羅漢松。
蓬溪寶梵寺

千秋廟貌鑒為古;
兩壁仙容畫有神。
蓬溪寶梵寺

嵐障舞空,極高峰連萬仞;
天花墜地,必定香及千秋。
蓬溪定香寺

洞口繞煙霞,春濃春殘處處;
山中忘甲子,花開花落年年。
蓬溪定香寺

此處好安禪,有禪影空心、山光悅性;
無情恆說法,聽溪能轉舌、谷解傳聲。
蓬溪長潭寺

三摩孕大界生機,心原是葯;
半偈開西天法派,佛亦稱師。
蓬溪長潭寺葯師殿。大界:泛指一方之寺境或戒場

鼓警暮、經警晨,圓通由耳根證入;
嶺生雲、潭生月,正覺從心頭出來。
蓬溪長潭寺觀音殿

翠竹叢中歌欸乃;
碧岩深處卧煙霞。
欸乃:本為櫓瓦聲,後人仿其聲而作詩歌

一曲清溪當戶繞;
千竿修竹向門栽。
蓬溪長潭寺

山中夜空空潭水;
沙月寒古古樹樓。
蓬溪長潭寺

但願虛空無障礙;
豈識人間有猜疑。
蓬溪長潭寺

天下歸仁,所在莫非常樂地;
人能宏道,隨時都是太平春。
全資深題蓬溪常樂寺

修己以安人,可與聖賢並駕;
明體而達道,自然天地同流。

全資深題蓬溪常樂寺
凈室崇文,遙觀佛像;
太平常樂,高望仙林。
蓬溪常樂寺

門前一片荷塘,被風吹皺;
耳落數聲暮鼓,踏月歸遲。
胡烈功題蓬溪常樂寺

苦海無邊,作惡者惡當惡報;
回頭是岸,行善人善得善終。
蓬溪大雄殿

恤孤憐貧,仁慈盡矣;
尊老愛幼,神聖為之。
蓬溪大雄殿

說我有、我就有,是勤勞人,定要保你;
道吾無、吾也無,若懶惰者,偏不佑他。
蓬溪大雄殿

數壑煙雲團寺頂;
滿城燈火照禪關。
唐永憲題樂至崇教寺

破霧入斯門,切莫灰心趨下路;
梯雲登勝境,還須努力向上頭。
樂至崇教寺

如來拈花笑,彌勒開口笑,問禮拜禪林,有幾個能深知笑意;
菩薩低眉時,金剛怒目時,要虔修慧業,願眾生莫錯過時機。
劉克生題樂至報國寺彌勒殿

且將明鏡菩提,與客談經,非無人解;
試瀹清泉香茗,隨君滌慮,冷暖自知。
劉克生題樂至報國寺

山林靜謐通禪意;
茗碗從容悅客心。
朱炳先題樂至報國寺茶園

萬法不離宗,修凈業詳參般若;
一心泯慾念,具真誠多頌南無。
劉克生題樂至報國寺方丈室

綠樹隱伽蘭,宮殿如雲,玉佛增輝,高僧志願終證果;
慧目識龍象,宗師西去,金容猶在,大乘心法有傳人。
劉恆陽題樂至報國寺離欲大師像

唯靜乃寧,特起自新之路;
以慈為善,大開普渡之門。
威遠靜寧寺

駿德昭垂,千秋共仰;
龍華大慶,三教同歸。
威遠靜寧寺

萬教統歸宗,靜寧特闡奇緣會;
三尊開普渡,玉佛來撐大願門。
威遠靜寧寺。
大願:謂眾生成佛之心

佛法有緣,唯期永除俗障;
禪關非寂,但願不昧靈根。
牛樹梅題隆昌中和寺

法水青楊露;
慈恩紫竹風。
隆昌觀音岩

地獄受苦你莫去;
極樂逍遙汝等來。
安岳毗盧洞,位於石羊場附近,造像年代無考,形制及風格似可推斷為宋代作品。毗盧洞、幽居洞、千佛洞、觀音堂等處尤為集中。著名的有毗盧佛、觀音等造像。或古樸莊重,或瀟灑飄逸,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何故龍山瑞靄多,好珍藏蘇字喚魚、楊碑凝碧;
真如雁盪風光美,喜招得錢塘來鶴、金頂飛幢。
鄭拾風題資中永慶寺

萇弘王褒,道德文章垂百世;
龍山鳳嶺,名勝古跡重千秋。
周叔平題資中永慶寺。萇弘:周代著名忠臣。《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王褒:西漢時著名辭賦家,資中人

佛寺古雷音,喜看龍山成鷲嶺;
神州新氣象,歡融魚水展宏圖。
王體誠題資中永慶寺

剪長江萬里波濤,千仞峰頭開一鑒;
解大眾四禪束縛,諸天閣上演三乘。
周叔平題資中永慶寺

流鶯喚影來,一片清波開玉鑒;
放鶴披雲去,二分明月上瓊樓。
王體誠題資中永慶寺

蘭氣清和領群品;
水懷虛靜寄一天。
何紹基題資中永慶寺

萬里曾攜孤劍往;
一生好入名山游。
楊春梯題資中永慶寺

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到無求品自高。
邱正達題資中永慶寺

近影遠從天上落;
嵐光晴向日邊升。
資中永慶寺

西方本自歸虛際;
南海從教在眼前。
資中永慶寺

萬事盡還杯酒底;
此身同寄水雲間。
何維棣題資中永慶寺

東土西方,開大千世界;
明心見性,演不二法門。
資中興禪寺

渴飲龍泉、飢餐桃脯,驛外有禪林,三簞索飯五觀靜;
誠敲銅磬、罵念石經,座中龕佛祖,七柱焚香一殿雄。
劉成志題簡陽石經寺

看他怒目攢眉,卻具一片慈悲,要人醒悟;
到此清心滌慮,請將萬念消化,與佛皈依。
張泉清題樂山凌雲寺天王殿,位於市東凌雲山棲鸞峰上,與大佛相鄰,又名大佛寺、報恩寺、大象寺,創建於唐武德年間,後廢。清康熙六年重建。今存天王殿、彌勒殿、大雄殿、藏經樓、東坡亭等,均為明、清時所建。建築雄偉,地勢開闊。有「天下山水之勝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雲」之譽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本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梁靜容題樂山凌雲寺彌勒殿

掃開嶺上雲,手攜鐵板銅瑟,滾滾唱大江東去;
看透波心月,悟道是空即色,明明證我佛南來。
樂山凌雲寺八角亭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穿潭底水無痕。
江渭清題樂山凌雲寺競秀亭

❹ 農村寺廟對聯大全.

上聯:莫怪和尚們這般大樣

下聯:請看護法者豈是小人

上聯: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下聯: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

下聯:肚皮終不合時宜

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

下聯:恨眾生不肯回頭

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

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上聯: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里乾坤大

下聯:隻身眠凈土,只道其中日月長

上聯: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聯:半邊鍋內煮乾坤

上聯:東土耶,西土耶,古木靈根不二

下聯:風動也,旄動也,清池碧水湛然

上聯:自在觀,觀自在

下聯:如來佛,佛如來

上聯:莫道是空門,要進來須踏著實地

下聯:緊防有叉路,走錯了便墮入深坑

村廟對聯集錦精選
上聯:銀台燈燭燦

下聯:金鼎篆煙浮

上聯:廟貌垂千古

下聯:威靈鎮四方

上聯:金繩開覺路

下聯:寶筏渡迷津

上聯:百靈昭感格

下聯:萬聖錫庥隆

上聯:瓶插千年柏

下聯:爐焚萬壽香

上聯:寶鼎通靈香結綵

下聯:銀台昭感燭生花

上聯:妙相端居金色界

下聯:神通展放玉毫光

上聯:燭焰輝煌呈五福

下聯:香煙繚繞結千祥

村廟對聯集錦推薦
上聯:殿宇輝煌人傑地靈千古跡

下聯:神功浩盪民安物阜萬家春

上聯:此處既非靈山,畢竟什麼世界

下聯:其中如無活佛,何用這樣庄嚴

上聯:大慈大悲,到處尋聲救苦下聯:若隱若顯,隨時念彼消愆
上聯: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下聯: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上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開顏便笑世間可笑之人

上聯:大千世界,彌勒笑來閑放眼

下聯:不二法門,濟顛醉去猛回頭

上聯:多聞正法,以廣目光

下聯: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上聯: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下聯: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上聯:凈土蓮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聯:牟尼珠獻,三摩三藐三菩提大千世界,彌勒笑來閑放眼

下聯:不二法門,濟顛醉去猛回頭

上聯:此處既非靈山,畢竟什麼世界

下聯:其中如無活佛,何用這樣庄嚴

上聯:五轉汞、七轉鉛、九轉丹,萬象皆清,洪爐中有真人訣

下聯: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纖塵不染,蜀國南來小洞天

上聯: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聯:半邊鍋內煮乾坤

上聯:一葦渡江,達源溯六祖

下聯: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上聯:清華真佛地

下聯:庄嚴古洞天

上聯:翠翠殷殷,處處花花果果

下聯: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上聯:無生無滅歷萬劫而不古

下聯:若隱若顯遠百福而常今

上聯:朗萬法之幽邃萬德圓明

下聯:覺大夜之重昏纖塵凈盡

上聯:開權顯實隨機應化

下聯:通玄達妙離幻即真

上聯:慈悲喜舍度樊籠出迷津

下聯:信解行證入華藏之玄門

上聯:凈法界身本無出沒

下聯:大悲願力示現受生

上聯:沉睡千年非假睡

下聯:蘇醒一時是真醒

上聯:現身凈飯國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

下聯:說法靈山會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

上聯: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

下聯:大光明藏難思難議豈得以語言說

上聯: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下聯: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上聯: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里乾坤大

下聯:隻身眠凈土,只道其中日月長

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

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上聯: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下聯: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❺ 寺廟對聯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大家都接觸過對聯吧,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對聯才經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寺廟對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國寺廟對聯如下:

北京海會寺:

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曾無了局;

經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脫,卻是上乘。

山西五台山:

凡事付之一笑;

於人無所不容。

遼寧遼陽龍泉寺:

笑對山川,喜解人間煩惱事;

欣納天地,樂裝宇內古今愁。

上海靜安寺:

皆大歡喜,春風滿面常開口;

了無掛礙,世態撩人不改容。

台中慈善寺觀音閣對聯:

上聯:音可觀乎?

下聯:士何大焉。

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

下聯:恨眾生不肯回頭。

上聯:大慈大悲,到處尋聲救苦。

下聯:若隱若顯,隨時念彼消愆。

寧波天童寺:

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事;

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寧波阿育王寺:

山門冷煙,總見他歡天喜地;

布袋空攜,卻剩得大肚寬腸。

江西鉛山峰頂寺: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後吐出乾坤。

潮州開元寺觀音閣彌勒殿對聯:

上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開顏便笑時間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對聯:

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

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濟南千佛寺對聯:

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

下聯:肚皮終不合時宜。

陳寶琛撰大同華嚴寺觀音閣對聯:

上聯: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下聯: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杭州靈隱寺對聯:

上聯: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下聯: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新昌大佛寺:

曾作岳林布袋僧,袒胸露腹,冷坐山門,何其歡也;此為兜率慈心佛,嚴妝盛服,深居院內,不亦樂乎。

鳳陽龍興寺、台中寶覺寺對聯:

上聯: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空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將何物供奉。

下聯: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試問這頭陀,得意處有什麼來由。

廣東南華寺天王殿對聯:

上聯:多聞正法,以廣目光。

下聯: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上聯:莫怪和尚們這般大樣。

下聯:請看護法者豈是小人。

城隍廟對聯:

上聯:問你平生所干何事?圖人財,害人命,姦淫人婦女,敗壞人倫常,

摸摸心頭驚不驚?想從前千百詭計奸謀,那一條孰非自作。

下聯:來我這里有冤必報!減爾算,盪爾產,殄滅爾子孫,降罰爾禍災,

睜睜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鋒惡焰,有幾個到此能逃!

台南城隍廟對聯:

上聯:站著!你背地做些什麼?好大膽還來瞞我!

下聯:想下!俺這里輕饒哪個?快回頭莫去害人。

貴陽城隍廟對聯:

上聯:只是罵個道打個僧,這這般這般,若毀聖謗賢,那還了得。

下聯:不過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壞心毒膽,怎麼樣兒。

安徽宿松城隍廟土地廟對聯:

上聯: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下聯: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上聯:善報惡報循環果報,早報晚報如何不報。

下聯:名場利場無非戲場,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神仙廟對聯:

上聯: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下聯:不做半點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為難。

財神廟對聯:

上聯:中國有聖人,是祖、是師,咄咄西來東土。

下聯: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鎮南來。

一、鎮江金山寺

千古英雄浪淘盡;

天下名山僧佔多。

金山寺,又稱江天寺,與高旻寺、天寧寺合稱臨濟三大叢林,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相傳為東晉時創建,梁武帝曾在此寺啟建水陸懺法,宋真宗嘗頒賜大藏經。歷代高僧如:佛印了元、高麗義天、楊岐圜悟克勤及天台宗山家派的南屏梵臻等嘗住於此。寺中楞伽台、妙高台曾為蘇東坡寫經吟詩之處,今仍留有蘇東坡的玉帶。清代康熙、乾隆兩帝也曾至此參訪,並御書賜聯,小說中白蛇水沒金山寺及金山活佛的`神跡異事,使金山寺聲聞遐邇。

二、鎮江定慧寺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定慧寺,位於浙江鎮江的焦山,原稱普濟寺,為唐代古剎。宋代重建,稱焦山寺,圜悟克勤、佛印了元、枯木成法等禪師曾住此寺,鄭板橋也曾於此寺讀書。清朝康熙皇帝頒賜匾額,賜名定慧寺,成為著名道場。

三、蕪湖廣濟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就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廣濟寺,位於安徽蕪湖的赭山西南麓。寺初創建於唐昭宗干寧年間(八九四——八九七),名永清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一○○八——一○一六)改為今名。清乾隆、嘉慶、光緒年間均曾修葺。現存殿宇三重,世傳寺內藏有價值連城的金印。殿後有赭塔、滴翠軒;赭塔規模宏大,「赭塔晴嵐」為蕪湖八景之一;滴翠軒,傳為昔時黃庭堅讀書處。

四、蘇州戒幢寺

聖教名言,獨樂何如同樂;

佛家宗旨,殺生不如放生。

戒幢寺,位於江蘇吳縣的蘇州。初名歸元寺,明代茂林和尚住持該寺弘揚律宗,更名為戒幢律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大雄寶殿西邊的羅漢堂,屋宇深廣,有四十八間,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雕有羅漢五百尊,栩栩如生,高如真人。

五、鄞縣天童寺

大護法不見僧過;

善知識能調物情。

天童寺,位於浙江太白山一峰天童山。西晉僧人義興草創,歷唐、宋數帝,先後重建並賜號為「天童玲瓏寺」、「天壽寺」、「景德禪寺」等,成為十方叢林的重心,宋時為五山大寺(太白山天童寺、杭州徑山萬壽寺、寧波阿育王山廣利寺、杭州南山慈恩光孝寺)之一。宏智正覺等高僧駐錫於此。另有日僧明庵榮西、希玄道元等人至寺參學,將曹洞禪傳回日本,此寺成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

六、杭州下天竺寺(法鏡寺)

法幢現慈雲,觀秋月春花,盡是三空妙諦;

智燈懸寶座,聽晨鍾暮鼓,無非一點禪機。

在浙江杭州有三座天竺寺。在白雲峰北者,稱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稱中天竺寺;在飛來峰之麓,稱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本,每年陽春有百萬仕女群集進香。下天竺寺創建最早,東晉時西天竺僧慧理草建。曾顯種種奇瑞,蒙賜「後天竺靈山寺」額;吳越王錢鏐重建,賜名「五百羅漢院」。宋時,天台宗山家派慈雲遵式入寺,大張天台教綱,世稱天竺懺主。寺原為天台宗道場,後改屬臨濟宗,清朝乾隆皇帝賜名法鏡寺。寺旁有翻經台,為謝靈運等重治《北本涅盤經》為南本之處,另有紀念唐朝僧圓澤與李緣相約來世相見的「三生石」。

七、杭州上天竺寺(法喜寺)

世路崎嶇,看迷人捷足登山,爭利懸崖無退路;

佛天悲憫,願眾生回頭是岸,早離苦海渡慈航。

八、杭州上天竺寺

山中鳥語花香,活潑天機,好參妙諦;

湖上風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來。

上天竺寺,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天竺山,是吳越王錢俶夜夢觀音求治其居所建,原稱「天竺看經院」。宋時諸帝,寺運大興,曾頒大藏經五三三○卷、「天竺靈感觀音院」之額,並賜「白雲堂」之印,以統領天下禪、教、律諸宗。清乾隆先後賜金擴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御題「法喜寺」,故世稱法喜寺。民國初年石蓮法師再度擴建,規模宏偉,香火鼎盛,不下南普陀寺。

九、杭州韜光寺

松聲,竹聲,鍾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韜光寺,位於浙江杭縣靈隱山與北高峰之間,原名廣嚴院。唐穆宗時,有高僧結茅於巢枸塢,自稱韜光,與當時杭州刺史白樂天(居易)邀詩唱和,自此稱為韜光寺。

十、廈門南普陀寺

現自在身,願眾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救將來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瀾。

南普陀寺,位於福建廈門五老峰下。因位於浙江省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始建於唐代,清康熙年間重建,改名南普陀,與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同為我國東南地區的名勝。大悲殿為南普陀的著名建築,為八角三層飛檐躥角式,每角雕龍尾,龍頭則於寶頂之上。殿頂結構奇特,為寺宇建築中所少見者。一九二五年,會泉法師任住持,創建閩南佛學院。

十一、普陀寺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

十二、普陀普濟寺

乾坤容我靜;

名利任人忙。

十三、普陀普濟寺

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普濟寺,位於浙江定海縣東南的普陀山。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濟寺是普陀山三大寺(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之一,香火鼎盛,信徒遊客絡繹不絕。

十四、浙江七塔報恩禪寺

如來說般若波羅蜜,經典所在,則為是塔;

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善法增益,乃報佛恩。

十五、浙江七塔報恩禪寺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舍,萬人同結萬人緣。

七塔報恩禪寺,位於浙江鄞縣,與阿育王寺、天童寺、延慶寺三寺並峙,號四明名藍。始建於唐大中十二年(八五八),明朝洪武年間,因普陀山前寺徙建於本寺餘地,改稱為補陀寺,故當地亦有「南海普陀」之說,世稱「小補陀」。清康熙年間重加修葺,建七浮圖,而有「七塔寺」之名。民國以來,傳戒講經,設藏經樓,立佛學院,大振臨濟宗風。

十六、開封開寶寺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了如來真實義;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是為波羅蜜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