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教小班幼兒塗色
蠟筆擁有鮮艷漂亮的顏色,所以小班幼兒對於蠟筆繪畫很感興趣,總喜歡在紙上進行他的「繪畫創作」,可是由於孩子們剛開始接觸蠟筆,他們的繪畫實質上就是任憑自己的意願在紙上亂塗亂畫,最終就是導致「繪畫作品」毫無美感。為此,我就和孩子爭對這一現象探討塗色的方法。
我出示一張畫有小氣球輪廓的紙,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誰可以讓小氣球變得很漂亮,?」孩子們立刻想到請蠟筆來幫忙。運運自告奮勇,第一個上來嘗試,只見他塗色的時候非常用力,速度也很快,蠟筆都塗到了房子的外面,沒等運運畫完,下面的小朋友們就嚷了起來:「塗到外面了。」「是呀,塗色的時候可要細心哦,盡量不要塗到外面去,不然小房子就不漂亮了。」我在一旁提醒著。接著蕾蕾前來示範時,他塗色非常隨意,一會兒上面,一會兒左邊。這個時候我也不露聲色,也拿出蠟筆塗了起來,我一邊塗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從左往右慢慢刷,每個地方都要刷。」塗完後我問:「我和蕾蕾誰塗得好,你喜歡哪一幅?」孩子們都一致贊同我的做法,因為這樣塗色均勻,畫面清潔。當孩子們對塗色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後,我就鼓勵幼兒學做「美麗的秋姑娘」,嘗試為水果寶寶們「穿衣服」,比一比誰的顏色最均勻,最漂亮。在這樣的指導下,孩子們不但獲得了精神上得滿足,更獲得了視覺上的滿足,為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和持續參與美術活動積聚內在動力。
⑵ 小班塗色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班塗色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塗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塗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動手能力,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3、認識不同的水果,了解各種水果的營養價值。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准備:
1、蘋果、香蕉、葡萄,菠蘿等相片。
2、印好等待塗色的水果圖片。
3、蠟筆或者水彩筆
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檢查、了解幼兒的課前准備情況,讓幼兒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
2、從幼兒穿的衣服導入到水果寶寶穿的衣服
3、展示各種水果圖片,請幼兒觀察這些水果寶寶的顏色。
4、讓幼兒先認識這些水果,不同水的水果有不同的顏色
5、在觀察水果顏色的同時,請幼兒也找到相同顏色的蠟筆
6、動手作畫
(1)老師先示範正確的圖畫方法,請幼兒觀察
(2)讓幼兒正確握筆和老師一起圖畫
7、給每個幼兒一張水果塗色卡,讓幼兒找到與自己手裡拿到的水果塗色卡的顏色。
8、讓幼兒自己嘗試作畫,不同的水果不同的顏色
9、欣賞及評價讓幼兒把畫好的畫放在作業袋,與其他幼兒一起欣賞。
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並給予鼓勵。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網路: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分類漿果類:草莓,藍莓,黑莓,桑葚,覆盆子,葡萄,黑加侖柑橘類:蜜橘,砂糖橘,金橘,蜜柑,甜橙,臍橙,西柚,柚子,葡萄柚,檸檬。
小班塗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並為樹葉塗上相應的顏色。
2、耐心、細心地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塗完整,感受秋天樹葉的色彩美。
活動准備:
1、觀察一些已變紅、變黃的樹的葉子。(課件)
2、蠟筆若干、印有樹葉輪廓的紙若干。
3、兩棵空樹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幼:秋天)秋天來了,我們都把夏天的短袖換成了?(幼:長袖)對了,有的小朋友呀還穿了外套。
二、引發幼兒對秋天樹葉的回憶
師:樹葉寶寶也換了衣服,它們都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呢?(幼:紅色、黃色)
三、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出示空樹干。
師:看,這是誰呀?(出示兩棵空樹干)我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呢!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師:它們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樹有什麼不一樣?(幼:它們沒有樹葉)
3、師:我來聽聽呢,樹媽媽是怎麼說的,但是樹媽媽要和老師說悄悄話(教師蹲在樹旁「聽」樹媽媽講悄悄話)
4、師:原來樹葉寶寶的新衣服不見了,樹媽媽想請小朋友幫忙,幫樹葉寶寶穿上新衣服,把樹媽媽打扮起來,好不好?
四、教師示範畫畫
1、親自示範塗色
師:畫的時候要注意了,靠著邊框線往裡畫
2、強調注意點
①畫的時候不要畫到桌子上、不要畫到黑色邊框線外。
②畫的時候要注意從外向裡面畫。
③塗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處都上上顏色,不可以有空隙。
五、幼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六、打扮樹媽媽,貼上樹寶寶,進行評價
師:現在樹媽媽都找到自己的樹寶寶了,它讓老師跟小朋友說「謝謝」,那小朋友要說什麼呢?(幼:不用謝)我們班的寶寶都是有禮貌的小朋友。
小班塗色教案 篇3
美麗的紅、黃、藍
活動思路:
幼兒園的小朋友對顏色的認識還不是很鮮明,手上的動作和眼睛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熟練,這堂課要通過身邊一些比較常見的動物、水果等,讓小朋友把顏色和物結合起來進行認識,同時把顏色塗在相應的事物上面,以鍛煉手眼結合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1.能認識三原色:紅、黃、藍。
2. 初步學習在輪廓線內塗色。。
3. 能有耐心的塗滿整個小雞、蘋果、藍天,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通過具體操作讓小朋友熟悉紅、黃、藍基本顏色。
活動難點:正確掌握塗抹的准確度。
活動准備: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提問題,導入課堂。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小雞嗎?
師:這么多小朋友都見過啊!
師:你們見過的小雞是什麼顏色的呀?漂亮嗎?
師:對!老師也覺得毛茸茸的黃色小雞最漂亮呢!
師:那麼老師再問小朋友們喜歡吃蘋果嗎?你們覺得什麼顏色的蘋果最甜呢? 師:對,小朋友們又答對了,紅色的蘋果又脆又甜。
師:老師發現小朋友們都真聰明,現在呢,我們看一看窗外的天空,天空是什麼顏色?
師:嗯 ,老師聽到有小朋友說是藍色,太棒了!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們來具體的認識一下紅、黃、藍這幾種顏色,讓小朋友們能夠自己圖畫美麗的彩色世界,好不好啊?
二、示範和講解。
1、給小雞穿上黃色的衣服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裡有一張畫紙,看一看上面有什麼啊?對,蘋果樹,還有小雞,現在呢,老師將畫紙分發給小朋友們。
師:現在每個小朋友手中都有一張老師手裡一樣的畫紙,那麼,小朋友們看一下,畫紙上的小雞還沒穿衣服。現在我們用黃色的蠟筆,給小雞穿上黃色的衣服好不好?上色之前先看老師手裡的蠟筆,哪個是黃色的?小紅回答一下,嗯,對。就是這支。現在小朋友們拿起黃色的蠟筆,開始給小雞穿衣服,待會老師看誰給小雞穿的衣服最漂亮。(邊說邊拿起筆塗色做示範)
師:好了,老師看大家手裡的小雞都穿上了漂亮的黃色的衣服,同桌的小朋友相互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誰的小雞穿的衣服太大了或者太小了呢?(邊說邊舉起自己手裡的畫紙,特意留了一部分空白沒塗滿),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師手裡的小雞是不是穿的衣服太小了不好看了啊,現在看看自己的小雞有沒有這種情況?有的話,跟著老師把它補充完整。
2、給蘋果穿上紅色的衣服。
師:我們給小雞穿完黃色的衣服,現在看看樹上的大蘋果,小朋友們都說了紅紅的蘋果最甜。現在小朋友們拿起紅色的蠟筆,按照剛才給小雞穿衣服的方法讓蘋果也穿上美麗的衣服。
3、塗抹藍天。
師: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裡是一張什麼圖片,嗯,對!是藍天。下面我們就要
用藍色的蠟筆畫出白雲的輪廓,老師要看看誰畫的最漂亮。(邊說邊在黑板上畫白雲)
師:小朋友們都畫完了嗎?老師覺得小朋友們都真厲害,一會都完成了,而且畫的都非常漂亮。下面,我們就用藍色的筆塗藍天,看誰塗的又均勻又漂亮好不好?馬上開始!
三、評價作品。
師:小朋友們都完成了,現在我們開始看看誰的作品最優秀。
展示作品,將小朋友們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
四、課程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黃、紅『藍三種顏色,小朋友們課下可以用三原色畫畫自己眼中多彩的世界。
小班塗色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手指動作發展還不夠完善,但是他們也非常願意表現對美的感受,為了讓幼兒了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藉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手掌印畫,腳掌印畫,手指點畫,紙團印畫等。該老師選擇了幼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手指點畫---《可愛的斑點狗》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活動用斑點狗作為載體,小狗是幼兒比較喜愛的小動物,也是貼近幼兒生活的題材,通過老師的引導,也增進了幼兒與小動物的情感,從而提高了幼兒的參與活動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在指定范圍內 點畫圓點,表現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2、學慣用擦布擦拭手指,並保持手指和畫面的干凈。
3、對手指點畫活動感興趣。
二、活動准備:
1、小狗木偶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張小狗圖片、黑色顏料、抹布。
三、活動過程:
(一)引題:
1、教師出示小狗手偶,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班級里來了個小客人,是誰呀?
幼:是小狗。
2、以小狗的口吻:
師:小朋友們好!
幼:小狗好!
師:我要請大家給我做件衣服,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師:我的衣服上要有一個個圓圓的黑點點,你們會做嗎?
幼:會做。(不會做)
(評析:教師以小狗的口吻來引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更形象地提升活動的生動有趣。用「請小朋友幫忙」的形式來激發孩子願意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兩個提問引題,都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當老師問「你們會做嗎?」從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出孩子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很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則保持沉默,或者小聲說「不會」,也體現了孩子的經驗積累程度。)
(二)教師講解示範用手指在小狗的身上、耳朵上點畫斑點。
1、出示小狗身體
2、出示顏料:
師:這是什麼呀?
幼:顏料。
師:什麼顏色呢?
幼:黑色的。
師:我們用食指媽媽來給小狗做衣服。(老師伸出食指)
師:伸出食指媽媽與顏料親一親,再給小狗身體上點一點。
師:能不能點在小狗的臉上呢?不能,因為小狗最愛干凈了。
(添畫完畢)師:呀!原來是只可愛的斑點狗。
幼:哇,真好看!(是斑點狗)
師:點好之後,手指媽媽用擦布擦乾凈。
(評析:教師的講解示範較詳細並且注重細節,給幼兒美的感受。老師的話語富有童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徵,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媽媽手指頭」「親一親」,也強調了手指與顏料的接觸。「不能點在小狗的臉上哦。」這句話不僅確定了點畫的范圍,還激發了孩子愛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添畫完畢後,老師說:「呀,原來是只可愛的斑點狗。」這句話引出了活動的名稱「可愛的斑點狗」。「手指媽媽用擦布擦乾凈」,及時滲透了作畫衛生習慣的培養。
老師在講解示範時,孩子的傾聽和觀察很認真,有的孩子會跟著老師一起伸出食指在空中點畫,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沉浸在活動中,從側面可以影射出老師在這個活動的`選材上和講解上捕捉到了孩子的興趣點。)
(三)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畫黑斑點,給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點衣服。
師:小朋友要給小狗的衣服做得漂亮一點哦,不要點在小狗的臉上哦。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
師:小朋友不要把顏料弄到圖畫紙上,顏料不要點得太多。
3、點畫完畢將手指用擦布擦乾凈。
師:點完之後要記得給手指媽媽擦擦身哦。
(評析:老師的指導較仔細,也體現了個體差異指導原則。要求(1)是在讓幼兒在指定的范圍內點畫,有的孩子點畫的范圍不準確,所以老師強調了不要在小狗臉上。要求(2)畫面要整潔,老師在指導的時候提醒幼兒醮顏料時要輕輕的點,也注重了作畫習慣的培養,良好習慣的培養就是從小細節開始的。老師的指導體現了師生互動的教育理念。)
(四)展示幼兒作品,用小狗的口吻來進行點評。
師:我來看看誰給我做的衣服最漂亮了。謝謝小朋友給我做漂亮的衣服。
幼:不用謝。
幼:我給小狗做的衣服漂亮。
幼:我的也好看。
(評析:老師用小狗的口吻來點評,形式與活動的開始部分相呼應,再次引起了幼兒的興趣。老師在點評的時候鼓勵的話語較多,肯定了幼兒的作品,增強的他們的自信。
幼兒聽到老師對自己作品的肯定,表現得很高興,並且想急著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與同伴之間在交流,有的向老師講述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間有語言的交流,體現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活動評價:老師的選材是幼兒認識但不是很常見的斑點狗,這是建構在幼兒已有一定知識經驗但處於模糊狀態的基礎上開展活動,(對斑點狗身上的斑點布置不是很了解)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整個環節創設上,層次清晰,老師首先運用擬人的手法引題,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老師的態度和藹可親,講解的語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
通過老師的指導後,幼兒的作品畫面較干凈,手指點畫出的斑點分布較均勻,並且都是在輪廓線內點畫。從幼兒的作品效果來看,幼兒已經掌握了手指點畫的技巧和常規操作方法,知道用手指的指腹點畫,使畫面看起來更豐滿,斑點更圓潤,知道點完後用抹布擦手保持畫面干凈。)
小班塗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對色彩的認識。
2.運用塗色和粘貼技能為節日准備彩鏈。
3.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准備:
同樣長度的白紙紙條、膠水、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五顏六色的彩鏈,引起幼兒對繪畫塗色的積極性。
二、每個幼兒按一定規律的繪畫塗色做出彩色紙條粘貼彩鏈,數數自己粘了八個圓環,每組的彩鏈接在一起。
三、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欣賞。
建議:
節日前開展此活動,增加幼兒對節日歡樂的感受及集體創作美的樂趣。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時,談到如何打扮教室,孩子們的建議很多,有的說貼上蝴蝶結,有的說掛滿氣球……在我出示彩鏈的時候,小朋友都拍手叫起來,都說好漂亮,這樣大大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所以,在我示範彩鏈做法的時候,他們看得非常認真,並能跟著我一起空手練習。在操作環節,發現孩子們對於粘的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很多孩子都把紙的兩頭對粘,而不是重疊粘,這個也是因為我當時沒有重點強調,所以我也及時進行了提醒糾正。最後我和小朋友們一起把彩鏈掛了起來,看到教室變得更漂亮了,他們都非常高興。
小班塗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復習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2.學慣用紙質材料做香囊。
3.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慣用紙質材料製作香囊。
難點:對香囊進行有創意的裝飾。
課前准備:
(學生)製作香囊所需的材料(折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報紙片、毛線、流蘇)。
(教師)課件、自製香囊、製作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了解掛香囊的用途,激發自製的興趣。
師:同學們,小手舉起來,跟著老師拍起來——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荷包香,香衣裳;菖蒲插在門框上,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兒那兒都是端陽!
歌謠說的是我國的哪一個傳統節日?——生:端午節
師:對!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忙起來,忙什麼?——生:吃粽子、賽龍舟、吃「五黃」、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囊。
師:端午節的各種習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歷久彌新。佩戴香囊是端午節的其中一個傳統習俗。瞧,(課件出示掛香囊的畫面)漂亮吧?——漂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內裝香料,佩戴時香氣撲鼻。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佩戴香囊呢?
端午節佩帶香囊不僅能避邪驅害,還是漂亮的裝飾呢。
二、觀察香囊,討論、探索製作香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師:注意了,老師要變魔術了,一、二、三(出示香囊)想知道這些香囊是怎麼做的嗎?——生:想!
師:想啊,這節課老師就教你們製作香囊高高興興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出示課題)。小身板直起來,腦子動起來。看,
問題一:做這樣的香囊需要哪些材料?
折紙、剪刀、膠棒、毛線、水彩筆、流蘇(課件出示)
師:材料有了,就可以動手了,(出示問題二:)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囊呢,我先露一手你們看看。(教師示範)
拿出折紙,老師把它對折一下,喜歡什麼形狀的香囊呢?老師喜歡愛心就畫愛心形吧!(畫愛心)看這是什麼?(舉起剪刀)老師要開始剪嘍!剪好了,變,兩顆愛心,現在這兩顆愛心光禿禿的不好看,老師給它們打扮打扮。(拿出水彩筆在愛心上畫圖案)OK,老師幫它們打扮好了!(將畫好的亮相一下)
接下來,用膠棒把兩顆愛心粘起來,膠棒要塗在沒有圖案的那面,注意了,膠棒沿著愛心塗,如果整圈都塗滿了,行嗎?
生:不行。
師:對啦,愛心上方不要全部粘起來,否則香料塞不進去就不叫香囊啦。把流蘇粘在愛心下方,再往香囊里填充報紙片讓香囊有立體感。最後把毛線粘在愛心上方,瞧,一隻香囊完成了,可以掛在脖子上!
師:製作香囊一點都不難。現在,我要考考大家,製作香囊需要幾個步驟?生:第一步用折紙剪出香囊的形狀;第二步用水彩筆在香囊上畫圖案;第三步往香囊裡面填充報紙片;第四步在香囊上方粘上毛線。
師:我還有個疑問,是不是所有的香囊都是愛心形的呢?
生:不是
師:那你告訴我香囊有什麼樣的形狀和裝飾圖案?(出示問題三)
老師給大家一些例子,你在做的時候可以模仿上面的也可以畫自己喜歡的。
師:拉長耳朵啦,我還有溫馨提示給大家呢?
師:1、香囊兩面的裝飾內容可以有所變化。
2、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3、把剩下的報紙片等材料裝入盤子里。
三、在音樂聲中,嘗試自製香囊。
接下來是你們展示才藝的時候了,比一比,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囊最漂亮。趕快行動吧!(學生製作,教師隨機指導)
四、互相觀賞,體驗自製香囊的快樂。
佩帶香囊有殺菌和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作用,贈送香囊則代表著平安吉祥和幸福。下面就讓我們互相贈送香囊,把平安和幸福送給同桌。
(播放輕松歡快的音樂)把你的香囊掛在同桌的脖子上,說一句祝福語吧!掛著同桌送的香囊,心裡一定很高興跟同桌齊誦拍手歌吧: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荷包香,香衣裳;菖蒲插在門框上,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兒那兒都是端陽!這兒那兒都是端陽!
五、升華情感
小小端午香囊,承載了人們對端午民俗更深更美的祈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端午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
小班塗色教案 篇7
1、會用牙刷沾顏料刷畫。
2、能添畫花莖和葉子。
3、體驗用牙刷作畫的樂趣。
1、彩色卡紙、各色顏料。
2、牙刷每組5份、抹布,圓片每組若干。
會用牙刷沾顏料刷畫花。
能添畫花莖和葉子。
一、談話導入。
1、交流分享:你們看見過牙刷嗎?
2、牙刷可以干什麼用?(幼兒自由交流)
二、欣賞範例。
1、今天我們要用牙刷來畫畫。
2、出示五彩花範例:它是什麼樣子的?這幅畫就是用牙刷畫的。
三、觀察作畫材料,了解畫五彩花的步驟和方法。
1、先把圓片粘貼在紙上當花的花芯。
2、用牙刷沾顏料刷在花芯周圍當花瓣。
4、選擇另一顏色,用同一方法畫花朵。
5、等整個畫面畫滿後,用棉簽或排筆畫花的葉子和花莖。
四、幼兒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2、老師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互相謙讓。
五、講評幼兒作品,讓幼兒感受成功。
1、幼兒展示作品。
2、講評有創意的作品,花朵排列的位置等。
⑶ 寶寶學塗色 爸媽如何教
4歲的寶寶眼球已經發育完整,他們對美感的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時候通過畫冊塗色來訓練寶寶的審美是最好不過的了。畫冊小小,成本也不高,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無毒的蠟筆和水彩筆,因此,這方法訓練寶寶對色彩的敏感度可謂百利無一害。「媽媽,蜜蜂是什麼顏色的?」「有綠色的花朵嗎?」「為什麼我們的頭發都是黑色呢?」一連串的問題,看似幼稚,其實都是寶寶缺乏觀察平常生活的事物造成的。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發現的眼光。 寶寶亂塗色的原因 有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塗色。常常是畫出一樣東西來,猛塗許多顏色。顏色和原來的線條混在一起,就很亂了。有的孩子可能是個性比較粗獷,塗色的隨意性強,或急於求成。他們只想快塗完,不管輪廓線在哪,隨意塗色,就把畫面塗亂了。有的孩子總愛使用深色筆來塗,這樣深色就把原來的輪廓線蓋住了,畫面也就比較亂了。還有的孩子總認為自己的畫不好,缺乏自信,因此畫完後草草塗完了事。 怎樣教寶寶塗色? 1、成人多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去,去觀賞色彩鮮艷的花卉,蔚藍的海洋和壯觀的日出。如:到公園後可以指著五顏六色的花對寶寶說,「這是紅花,那是黃色,樹葉是綠的,多美呀!」讓寶寶在大自然中感受色彩的美麗,為他們繪畫增加一些感性知識。以後就不會將樹塗成紅顏色,將太陽塗成綠色了。 2、多欣賞一些塗色繪畫作品,引導寶寶觀察別人的畫為什麼好看,還可以給寶寶看一些不塗顏色的畫讓寶寶進行比較,哪一種畫好看?為什麼?從而激發寶寶對色彩的喜愛。 3、在寶寶畫畫時,給予一定的語言指導。比如,寶寶畫了一個人,爸爸、媽媽就可以說:「你畫的娃娃好是好,可怎麼沒穿衣服和鞋子呢?快給他畫上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想想看,衣服用什麼顏色,褲子用什麼顏色,鞋子用什麼顏色?」讓寶寶自己用想塗的顏色塗,效果會更好。 4、寶寶的塗色技能是需要訓練的。開始時,成人可讓寶寶用蠟筆或油畫棒不畫輪廓線,直接採用塗染的方法表現出來。畫小樹可先用筆左右擺染,然後再逐步過渡到在輪廓線內塗色。要求寶寶順著一個方向塗,或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反復塗沫,盡量塗得密一些,注意慢慢地、細細地塗,不要塗到輪廓線外面。成人在指導寶寶塗色時要注意寶寶年齡小,手指、手腕肌肉還很嫩,腦、眼、手還不協調,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讓寶寶塗染的面積不能過大。 歡迎加入親子群與家長們交流經驗
⑷ 小班塗色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塗色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塗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橡皮泥是幼兒美工活動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玩泥時,我總是不斷地提醒幼兒不能將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不然會把原來漂亮的顏色弄臟的。而在一次玩泥活動中,一個小朋友將紅色和黃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了,分不出來,我只好將這兩種顏色放在手裡捏成一團,這時做錯事的小朋友驚喜地喊到:「老師,顏色變了??」這一喊,把周圍的小朋友都吸引過來了,大家看到紅色的橡皮泥和黃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變成了橙色,孩子們都很驚奇地叫著:「老師,變顏色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設計了《顏色變魔術》的活動,以此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大膽創造。
活動目的:
1、感知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活動准備:
1、紅、黃、藍顏料,塑料杯、調色盤、排筆、操作紙各若干。
2、知識准備: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顏色嗎?(幼兒准確地說出三種顏色的名稱。)
2、教師以神秘的口吻引導幼兒猜想:如果兩種顏色混在一起,顏色會不會變?(教師神秘的口吻調動了幼兒猜想的積極性,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猜想著,有的猜會,有的猜不會。猜想――為下面進入實驗操作起了鋪墊的作用,幼兒在操作中將會更加認真地觀察顏色是不是產生了變化。)
師:顏色到底會不會發生變化呢?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自己來玩玩,看看顏色有沒有變化。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分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小,他們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通過教師的講解,幼兒掌握了操作的方法,能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更好地觀察顏色的變化。)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操作中,玩倒顏色水的幼兒將不同顏色的水倒在一起,顏色馬上起了變化,孩子很感興趣,張琳拿著一杯橙色的水說:「變顏色了!變顏色了!」我問她:「你用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變成的呢?」張琳說:「我用紅色和黃色變出來的。」武伊雪說:「我是用黃的和藍的變成綠的。」佳佳在班上年齡偏小,能力也較弱,她在旁邊看著他們,拿著一個空杯子和裝有紅色水的杯子,倒過來倒過去,我鼓勵武伊雪去把自己的好辦法教給她。在武伊雪的幫助下,佳佳也變出了一杯橙色的水,她高興地說:「尤老師,我變出來了。」我向她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她自己變變看,還能不能變出其他顏色。)玩顏料塗色的小朋友玩得也很開心,華煜拿著畫筆將紅色和黃色的顏料攪在一起,看到顏色的變化了,他開心地拿著其他小朋友看:「你們看,象鬼一樣!」旁邊的小朋友都伸過頭來看,華煜更得意了,拿著畫嚇小朋友,我及時肯定了他的發現:「你的魔鬼顏色真可怕,大灰狼都會嚇跑的,我們大家再來變變看,看能不能變出讓小兔子喜歡的顏色,好嗎?」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了,又開始玩了。)
三、分享實驗成果師
小朋友,你們在玩顏色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幼兒:顏色變了。師:顏色是怎麼變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變變看。(教師請各組的一個幼兒演示了自己的實驗結果,並鼓勵他們說出自己是怎樣操作的。教師提供給幼兒展示自己實驗過程的平台,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而底下的幼兒能認真觀看同伴的實驗操作,並有幼兒在議論著:我也是這樣的,我會變不一樣的顏色??)師小結: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四、幼兒繼續實驗,鼓勵幼兒換組實驗,驗證同伴的實驗結果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小朋友的發現是不是一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你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發現了不同顏色混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這個秘密,真棒!以後我們還可以再找找,發現顏色還有什麼秘密。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
活動回顧:
有幾點體會:
一、制定適宜的教學目的,做到心中有目標。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科學活動重在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兩條目的,1、感知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在發現華煜變出的「鬼一樣」的顏色,並干擾了同伴的實驗時,能通過教師的及時介入,以變出小兔喜歡的顏色將幼兒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實驗中來。
二、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活動開始時,教師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顏色到底會不會變,給幼兒留了懸念,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操作更有積極性了。在幼兒第一次實驗後,教師請各組的幼兒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並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加在一起變的。同伴的示範有時比老師的示範效果更好,幼兒能在同伴的示範中想想自己的發現是不是和小朋友的一樣。
三、關注個別幼兒,注重個別教育幼兒都是有差異性的。 在活動中如何關注個別幼兒呢?分組活動是一個好的教育形式,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這時我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充分發揮了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象佳佳在活動中不敢大膽操作,看到同伴實驗成功了,心裡是羨慕的,這時我讓武伊雪去幫助她,在同伴的帶動下,她終於也體驗到了實驗的樂趣,而武伊雪也懂得了幫助同伴是一件快樂的事。
小班塗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並為樹葉塗上相應的顏色。
2、耐心、細心地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塗完整,感受秋天樹葉的色彩美。
活動准備:
1、觀察一些已變紅、變黃的樹的葉子。(課件)
2、蠟筆若干、印有樹葉輪廓的紙若干。
3、兩棵空樹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幼:秋天)秋天來了,我們都把夏天的短袖換成了?(幼:長袖)對了,有的小朋友呀還穿了外套。
二、引發幼兒對秋天樹葉的回憶
師:樹葉寶寶也換了衣服,它們都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呢?(幼:紅色、黃色)
三、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出示空樹干。
師:看,這是誰呀?(出示兩棵空樹干)我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呢!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師:它們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樹有什麼不一樣?(幼:它們沒有樹葉)
3、師:我來聽聽呢,樹媽媽是怎麼說的,但是樹媽媽要和老師說悄悄話(教師蹲在樹旁「聽」樹媽媽講悄悄話)
4、師:原來樹葉寶寶的新衣服不見了,樹媽媽想請小朋友幫忙,幫樹葉寶寶穿上新衣服,把樹媽媽打扮起來,好不好?
四、教師示範畫畫
1、親自示範塗色
師:畫的時候要注意了,靠著邊框線往裡畫
2、強調注意點
①畫的時候不要畫到桌子上、不要畫到黑色邊框線外。
②畫的時候要注意從外向裡面畫。
③塗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處都上上顏色,不可以有空隙。
五、幼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六、打扮樹媽媽,貼上樹寶寶,進行評價
師:現在樹媽媽都找到自己的樹寶寶了,它讓老師跟小朋友說「謝謝」,那小朋友要說什麼呢?(幼:不用謝)我們班的寶寶都是有禮貌的小朋友。
小班塗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教幼兒用不同顏色搭配的方法,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2、指導幼兒用2——3種顏色練習畫畫。
3、根據幼兒意願選擇色彩塗畫,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教學難點:
幼兒選擇色彩,並均勻塗出熱帶魚。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准備:
師 多媒體課件 背景畫一幅 音樂我的海洋 示範熱帶魚兩條
幼兒 每人油畫棒一盒 剪好的熱帶魚一條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穩定幼兒情緒。
2、提上課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
小朋友,老師現在請你們參觀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想看嗎?請你們輕輕閉上小眼睛,大家馬上就看到了。睜開眼睛吧,看,它就是美麗的海底世界。
2、出示課件。
老師指導幼兒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導幼兒看畫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動物,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熱帶魚美在哪裡?畫面上熱帶魚身花紋及色彩的特徵,加深幼兒對色彩的認識。
3、教師出示一張黑板長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圖
(1)小朋友老師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片,你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上缺少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缺少熱帶魚。
(2)請你們先看看趙老師給熱帶魚設計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細看,師貼上示範熱帶魚。
4、幼兒活動:
(1)畫面上海底世界裡的熱帶魚太少了,他們很孤單。小朋友想幫忙嗎?
(2)老師發給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熱帶魚,請你用靈巧的小手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會它們還要去參加服裝表演,看看那一條熱帶魚穿的最漂亮好嗎?
(3)教師指導幼兒塗色,重點指導有差異幼兒。(放音樂 我的海洋)
(4)服裝表演馬上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快點加入吧!教師組織幼兒將自己塗的的熱帶魚貼上大畫面。
5、作業講評。
小朋友用不同的顏色為熱帶魚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許多小朋友塗得很好。聽,熱帶魚好象在說:「瞧,我們的衣服真漂亮啊,謝謝你們!」老師相信大家以後會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們!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漂亮的熱帶魚,還有好多的動物,我們不僅要和他們交朋友,還要保護動物,做一名保護動物的小衛士。
三、結束部分
1、小結上課情況。
2、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小班塗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並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塗色。
活動准備
1、塗色—蘋果
2、圖片—蘋果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塗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麼?(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蘋果的顏色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
2.學習塗色蘋果
教師講解示範塗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麼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塗色,
3.布置塗色任務,提出要求:
塗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塗色,比比誰是塗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塗色,不把顏色塗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塗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誇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慾望。
幼兒園小班教美術案:塗色《菠蘿》
活動目標
1、認識桔黃色,並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塗色。
2、培養幼兒大膽繪畫的能力,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圖片-菠蘿
2、塗色-菠蘿輪廓線的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以神秘的口吻:
滿身長滿魚鱗,頭像公雞尾巴。
說來不是動物,水果店裡見它。
請小朋友猜猜這是什麼呢?
(謎底:菠蘿)
2.教師:今天我們來畫菠蘿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菠蘿的顏色
課件播放:
引導幼兒觀察:這些菠蘿都是什麼顏色?(桔黃色)
2.學習塗色菠蘿
(1)教師講解示範塗色的方法
認識橘黃色
這只油畫棒是什麼顏色的?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用桔黃色的油畫棒給菠蘿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塗色,
(2)提醒幼兒塗色時保持安靜,自己獨立作業。
(3)圖片欣賞-菠蘿,激起幼兒的塗色 慾望。
3.布置塗色任務,提出要求:
塗色時身體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按一定方向仔細塗色,
比比誰給菠蘿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塗色,不把顏色塗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
對塗色均勻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
幼兒園小班教美術案:塗色《熱帶魚》
教學目標:
1、初步教幼兒用不同顏色搭配的方法,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2、指導幼兒用2——3種顏色練習畫畫。
3、根據幼兒意願選擇色彩塗畫,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教學重點: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教學難點:幼兒選擇色彩,並均勻塗出熱帶魚。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准備:師 多媒體課件 背景畫一幅 音樂我的海洋 示範熱帶魚兩條
幼兒 每人油畫棒一盒 剪好的熱帶魚一條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穩定幼兒情緒。
2、提上課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
小朋友,老師現在請你們參觀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想看嗎?請你們輕輕閉上小眼睛,大家馬上就看到了。睜開眼睛吧,看,它就是美麗的海底世界。
2、出示課件。
老師指導幼兒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導幼兒看畫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動物,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熱帶魚美在哪裡?畫面上熱帶魚身花紋及色彩的特徵,加深幼兒對色彩的認識。
3、教師出示一張黑板長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圖
(1)小朋友老師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片,你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上缺少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缺少熱帶魚。
(2)請你們先看看趙老師給熱帶魚設計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細看,師貼上示範熱帶魚。
4、幼兒活動:
(1)畫面上海底世界裡的熱帶魚太少了,他們很孤單。小朋友想幫忙嗎?
(2)老師發給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熱帶魚,請你用靈巧的小手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會它們還要去參加服裝表演,看看那一條熱帶魚穿的最漂亮好嗎?
(3)教師指導幼兒塗色,重點指導有差異幼兒。(放音樂 我的海洋)
(4)服裝表演馬上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快點加入吧!教師組織幼兒將自己塗的的熱帶魚貼上大畫面。
5、作業講評。
小朋友用不同的顏色為熱帶魚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許多小朋友塗得很好。聽,熱帶魚好象在說:「瞧,我們的衣服真漂亮啊,謝謝你們!」老師相信大家以後會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們!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漂亮的熱帶魚,還有好多的動物,我們不僅要和他們交朋友,還要保護動物,做一名保護動物的小衛士。
三、結束部分:
1、小結上課情況。
2、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小班塗色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並為樹葉塗上相應的顏色。
2、耐心、細心地堅持把樹葉的細小部分塗完整,感受秋天樹葉的色彩美。
二、活動准備:
1、觀察一些已變紅、變黃的樹的葉子。(課件)
2、蠟筆若干、印有樹葉輪廓的紙若干。
3、兩棵空樹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幼:秋天)秋天來了,我們都把夏天的短袖換成了?(幼:長袖)對了,有的小朋友呀還穿了外套。
2、引發幼兒對秋天樹葉的回憶
師:樹葉寶寶也換了衣服,它們都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呢?(幼:紅色、黃色)
3、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出示空樹干。
師:看,這是誰呀?(出示兩棵空樹干)我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呢!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師:它們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樹有什麼不一樣?(幼:它們沒有樹葉)
(3)、師:我來聽聽呢,樹媽媽是怎麼說的,但是樹媽媽要和老師說悄悄話(教師蹲在樹旁「聽」樹媽媽講悄悄話)
(4)、師:原來樹葉寶寶的新衣服不見了,樹媽媽想請小朋友幫忙,幫樹葉寶寶穿上新衣服,把樹媽媽打扮起來,好不好?
4、教師示範畫畫
(1)、親自示範塗色
師:畫的時候要注意了,靠著邊框線往裡畫
(2)、強調注意點
①畫的時候不要畫到桌子上、不要畫到黑色邊框線外。
②畫的時候要注意從外向裡面畫。
③塗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處都上上顏色,不可以有空隙。
5、幼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6、打扮樹媽媽,貼上樹寶寶,進行評價
師:現在樹媽媽都找到自己的樹寶寶了,它讓老師跟小朋友說「謝謝」,那小朋友要說什麼呢?(幼:不用謝)我們班的寶寶都是有禮貌的小朋友。
小班塗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畫畫,引導幼兒體驗美術課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均勻塗色和大膽創造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簡單知道汽車的種類。
活動准備
1、塗色:汽車
2、范畫:汽車
3、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不同類型的塗色—汽車。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小汽車,知道都是什麼車嗎?幫助幼兒一一識別。
2.觀察:這些小汽車漂亮嗎?引導幼兒發現小汽車沒有漂亮的顏色。
二、展開
1、這些汽車都有什麼用途?
2、欣賞范畫
3、你最喜歡哪種顏色?請小朋友為小汽車塗上自己喜歡的漂亮顏色。
4、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要求:先仔細的觀察老師的范畫,在動手畫出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塗色均勻,保持畫面的清潔。
(1)指導幼兒的作畫姿勢和握筆姿勢。
(2)鼓勵畫得快的小朋友要用色均勻。
(3)幫助指導畫得慢的孩子不要塗到邊框的外邊。
5、教師講評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誰的小汽車最漂亮?為什麼?小結:顏色塗的均勻,畫面非常的干凈。
三、結束請幼兒收好畫筆後,舉辦汽車展銷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體現了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首先教師教師讓幼兒大膽地,獨立作畫,教師只是給予指導和鼓勵,打破了以往教師先作畫,幼兒跟畫的過程,這一環節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幼兒能大膽地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雖然有的幼兒把顏色塗在了畫面之外,但幼兒還是敢於塗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⑸ 怎樣教小班幼兒塗色
幼兒園小班塗色教案範文一
水果寶寶穿衣服(塗色)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給水果塗上相應的顏色,繼續學習朝一個方向塗的技能。
2.進一步感知水果的一些特徵。
活動准備:
1、每人一份(紅黃藍綠)的油畫棒及印畫了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畫紙
2、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圖片
3、有過秋天水果的有關知識,學過故事《水果屋》
活動過程:
一、以水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水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
2、這些水果都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
3、通過游戲鞏固對水果顏色的認知
「什麼水果不見了?」
「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紅蘋果」等。
二、提出活動要求
這些水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寶寶來穿衣服好嗎?
怎麼給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著一個方向塗不留小白點。
三、幼兒作畫教師給能力弱的孩子給予幫助
1、注意或者握筆的姿勢
2、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到顏色再塗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採用了適合小班孩子的游戲活動,小朋友都能積極、專注地投入塗色活動中,尤其是陸苗、陸伊培等八個孩子塗得均勻漂亮,除了四個能力弱的孩子沒完成,其他孩子都幫水果寶寶塗上漂亮的顏色。在活動前小朋友創編過兒歌《水果歌》,他們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游戲活動,使得孩子們都掌握了這幾種水果的顏色。
在第二環節中小朋友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以形狀描述,有的以大小描述,有的以味道描述,把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語言描述,不僅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也使孩子能積極表述。
在活動結束時有孩子問我:「老師可以把寶寶送給媽媽吧?」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好啊,我們下次幫寶寶來找媽媽吧。」
⑹ 怎樣教小班幼兒塗色
1、多欣賞一些塗色繪畫作品,引導寶寶觀察別人的畫為什麼好看,還可以給寶寶看一些不塗顏色的畫讓寶寶進行比較,哪一種畫好看?為什麼?從而激發寶寶對色彩的喜愛。
2、多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去觀賞色彩鮮艷的花卉,蔚藍的海洋和壯觀的日出。如:到公園後可以指著五顏六色的花對寶寶說,「這是紅花,那是黃色,樹葉是綠的,多美呀!」讓寶寶在大自然中感受色彩的美麗,為他們繪畫增加一些感性知識。以後就不會將樹葉塗成紅顏色,將太陽塗成綠色了。
3、在寶寶畫畫時,給予一定的語言指導。比如,寶寶畫了一個人,爸爸、媽媽就可以說:「你畫的娃娃好是好,可怎麼沒穿衣服和鞋子呢?快給他畫上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想想看,衣服用什麼顏色,褲子用什麼顏色,鞋子用什麼顏色?」讓寶寶自己用想塗的顏色塗,效果會更好。
4、寶寶的塗色技能是需要訓練的。開始時,爸爸媽媽可讓寶寶用蠟筆或油畫棒不畫輪廓線,直接採用塗染的方法表現出來,然後再逐步過渡到在輪廓線內塗色。要求寶寶順著一個方向塗,或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反復塗抹,盡量塗得密一些,注意慢慢地、細細地塗,不要塗到輪廓線外面。另外,寶寶年齡尚小,手指、手腕肌肉還很細嫩,腦、眼、手還不協調,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讓寶寶塗染的面積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