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色水粉如何畫
單色的先用很淡的普蘭(蘭加白)勾出形體再用普蘭勾出明暗交界線(注意明暗交界線也有上下左右的暗亮和面積變化的暗度不夠可以適當加點其他更暗的色,也好降低蘭的純度)。再用蘭和白有明暗遞減的畫出其他(注意這步也有上下左右面積的變化)。
還有明安交界線往往不只是一條,要以物體的形體和光線,光源來定,注意仔細觀察物體就會找到許多交接線
⑵ 怎樣才能畫好水粉畫
最開始,需要學會臨摹,這個我不知道老師的安排是如何,不過我學畫水粉那會兒第一次作畫就是臨摹,其實臨摹能學到很多東西,前提是——你要知道正確的作畫步驟。
1,打草稿,用純色,一般是褚石,或者熟赫,或者普蘭,鈷藍……簡單說就是灰褐色或者深藍色來打底稿(上述任何一種顏色加水直接用,不用調和其他顏色),水粉的底稿要求不用型很准,更在乎那種作畫的「順手」感覺,所以,用中小號筆畫的隨意瀟灑些(新手的話可以先用鉛筆定稿,熟練了直接水粉筆上)
2,確定黑白灰關系,新手的話,老師一般會要求畫好底稿以後去畫黑白灰,就著當前畫底稿的顏色,繼續加水,使調色盤里顏色稀薄些,接著去畫靜物的明暗交界線,明暗交界線是靜物上最深的顏色,這個要注意,然後再稀薄下顏色大筆畫好暗部,陰影,使得整個畫面對比明確,立體起來。(熟練以後這一步可以去掉)
3,鋪大色調。新手容易犯錯誤的地方就是摳一個地方細節而使得整個畫面很碎,或者作畫浪費很多時間,尤其考試的話萬一沒畫完就掛了= =,所以第一步,迅速准確地鋪好大色調,物體是什麼顏色,亮部暗部中間色投影——全部畫好以後趁著畫面半干再去下一步——畫細節。
4,細節塑造。首先自然是先去畫主體物,主體物的顏色深淺關繫到整個畫面的對比度,畫水粉的話,不一定是你看到一個黑罐子就一定要畫一個黑罐子,水粉講究的也是色彩,看點就是色彩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又不能是彩虹似的,那就奇怪了意象派了。
簡單說幾個例子和注意地方——如果罐子是黑色的,不要用黑色畫,或者說,調色盒裡不要有黑色,這個顏色太「重」,不論是單用或者加其他顏色,都沒有透氣感,而畫面的透氣性是很重要的(黑色不論加了什麼顏色以後就會有一種粉的感覺,不透),所以要用普蘭加深紅——筆刷下去調和不是很均勻的地方就會偏藍或者偏紅然後塑造出那種顏色的變化,相當漂亮。
襯布——襯布雖然是襯托的,但是也是相當重要很難畫好的一個部分,臨摹,或者觀察別人的時候要注意學習。建議:大筆觸,顏色不要搶(也就是太亮,襯布的襯托作用註定他要往灰色調里偏,當然要把握好度,不能因為偏灰就讓它粉——這個度就是你要自己學習的東東),任何顏色的襯布暗部都可以用亮部顏色或者亮部同類色去加橄欖綠,玫瑰紅,紫羅蘭,粉綠這幾個顏色中的任何一種,當然一個畫面要豐富也可以用其中一種作為主要的,最後再追加一點點其他偏向的顏色(例如粉色襯布,暗部我加了少量橄欖綠,幾個皺褶的暗部我又加了一點粉綠,靠近蘋果的地方我又加了一點玫瑰紅——這個靠自己的經驗以及愛好來處理)PS:暗部添加的這幾種顏色同樣適用於水果,啤酒瓶等其他靜物。
5,反光投影高光,反光一般來說主要是主體物,以及玻璃製品,主體物的話,一定要把握好添加顏色的量,不能為了畫環境色反光就把主體物畫碎,更不能說我看到畫面里有這個顏色我就一定要添上這種顏色,畫面是你在控制,不是你被它控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加,或者減,都是你自己做主。 玻璃製品的話反光要強烈些,但是要注意形體,順著型走,暗部反光也不能太過。
高光單獨說,因為高光是一個畫面里的點睛之筆。
有些人喜歡畫畫留高光——這個行為是不對的,或者說我們老師教說是不對的 = =,流出來的高光沒有畫出來的有氣勢。等畫面全乾或者干到百分之八九十,估量就是一筆下去,畫面不會有顏色浮上來為准,用小筆,調和白顏料不要太多,度按照能夠撇出尾巴為准——具體參考各個參考書上那種高光的甩尾——
——————
怎麼用筆之類的個人覺得是個人習慣以及風格,有人喜歡小筆觸點點點,有人喜歡大筆觸刷刷刷,這個看樓主了……我是屬於中號筆磨磨磨╮(╯_╰)╭ 在臨摹幾張以後體驗到水粉的畫法,就可以去自己找靜物畫,水果什麼的可以直接照搬參考書——畢竟水果再畸形也就是那樣子了,主體物要自己練,畫多了其實都一樣。如果有老師的話,可以讓老師幫你改畫(不知道樓主那裡有沒有這個習慣),看老師的作畫手法可以有很多啟發。
哦,對了,還有整個畫面的色調問題,先鋪大色調是為了讓畫面「整」,而這個時候要確定畫面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不要一半暖一般冷,雖然有時候沒關系,但是一個色調和諧的畫面會給人印象加不少分。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⑶ 如何畫水粉
給你找了點資料供你參照:學生面臨藝考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色彩最基本、最主要的理論和技法,以下分別從水粉畫的「用水」、「調色」、「用筆」、「造型與調整」幾個可操作性強的關鍵技法予以詳細介紹,給初學者以切實可行的具體引導。結合步驟,即可能迅速掌握水粉畫的基本技巧,達到用水粉表現色彩的目的。
一、用 水
對水粉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後,就可以開始畫水粉畫了。畫水粉畫的關鍵之一是用水。適當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體,表現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畫就不成功。水粉畫是用水調和粉質顏料作畫的畫種,該顏料里含有膠質,加水稀釋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畫水粉靜物一般情況下用水要盡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協調,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筆頭以顏色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種顏色,筆頭要用水洗凈,用吸水布擠干筆頭,再上色,後蘸水,以免弄臟下一筆色,初學者養成此習慣很重要。
表現較輕、薄、透的物體時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臟,畫時新鮮,水干後泛色、顏色變淺、變灰、無質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澀,表現不出質感、光澤,不利於色彩銜接。亮部色稍薄,運筆快,利用白紙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凈,灰暗部水要少,顏色要多,效果才顯厚重。
二、調 色
調色是水粉畫色彩能否表現豐富的關鍵。調色不當畫面會出現生、灰、臟、亂、火、菜(色彩假)等現象。一般說來,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後,做畫時把任何一個物體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層次,逐層逐步表達出來。主要物體和物體亮部宜畫厚,次要物體及背景宜畫薄。
要使畫面和物體色彩豐富,調色的技巧是:將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該物體固有色周圍逐一添加其他顏色,形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現出豐富的色彩體系。
具體做法:
1、以畫面主要色調及主要色為主,選定固有色,如紅、黃、綠等任一顏色做首選色。
2、畫任何一個物體,選定固有色後,將該色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其周圍逐一相加,調出系列色相。如蘋果——選調黃色,用來畫半明部,亮部在黃、的基礎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適當空白,畫明暗交界線在固有色上加普蘭和少量的紫,使黃蘋果從明到暗為淺黃、黃、中黃、綠黃、深黃等系列。這樣色與色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適當運用可表現豐富的色彩及體積感。注意要表達出蘋果的三大面和五調子。
3、用筆顏色的厚薄要區別對待,一般要遮蓋白紙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紙底襯亮色塊,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線、暗部宜畫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準要待干後用較干色,也可厚畫。
4、色彩成系列中,顏色相加,種類不宜多(易臟),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復攪拌(色不新鮮),白與黑相加應一點一點加入適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較多(易臟)。5、如調出色相不明確或與鄰近筆觸差距太大的色,屬臟色,應洗凈筆頭,重新調,一幅好畫以沒有臟色為宜。任何顏色都有自己深淺不同的色相,臟色使畫宜灰、悶、無質感。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驟(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先畫背景,其次檯面及襯布,最後畫主要物體。
②先畫主要物體,其次檯面、襯布最後背景。
③先畫襯布檯面,其次靜物,最後背景。
2、上色調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從物體暗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亮部。
②從物體亮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暗部。
③先畫灰部,再畫亮部,最後畫暗部。初學者以方法②和步驟①為最好。
以上介紹的步驟和方法各有優缺點,對初學者來說方法②與步驟①可保持畫面的單純、明快和色彩亮麗。因初學者往往色彩感覺不豐富,畫色彩易越畫色彩感覺越遲鈍,最終畫臟,故方法②和步驟①可避免初學者畫臟、畫丟、畫壞。
①初學者先採用方法②和步驟①訓練等具有一定調色、用水、用筆、調整等基本技巧後,再採用其它畫法和步驟。
3、以濕畫法用大筆「刷」的技巧鋪背景大體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過渡;畫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輪廓,不要畫傷主要物外形;要適當留出背景高光較白部位;背景宜上淺下深,光源近處淺,遠處深。
4、畫背景適當用水,干、濕結合用筆鋪排,宜近淺、遠深與背景連成一體,轉折色處色略深,抓大感覺鋪大體色,物體適當留白,以畫大皺紋與肌理為主。
5、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准固有色,同時在調色盤上將色擺開一一對應上色,畫所有物體半明部的大體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乾後,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准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6、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7、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變化後的灰色基礎上進一步調深,畫明暗交界線。在明暗交界線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
四、調整:
作畫中要機動、靈活地運用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造形法,最後用調整法。無論用哪一種上色方法及步驟都必須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後,用調整法調整畫面。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調整要注意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
⑷ 怎樣畫水粉畫呀
呵呵!~水粉這個問題的,這樣,先用鉛筆起草,起完之後,從暗部開始畫起,關鍵就在這里。用群青和普藍調和,把所有的暗部和陰影勾勒出來,亮面只細細的描個邊就可以,然後把剛調和的顏色稀釋(不要加白色),加環境色,和各個位置襯布顏色繼續畫暗部,切記主體部分的暗部和明暗交界線盡量少用白色,甚或不用,這樣就是
只把暗部畫出來就可以,開始的這些沒必要一次性達到色彩關系的要求,先把握好明暗就可以,就是盡量用暗色系,群青,赭石,普藍,深紅,深紫,等等。其中綠色的暗部不要用墨綠,墨綠是個很難看的顏色,用橄欖綠加些群青會好些。。。就是用這些顏色畫暗部就可以,等你畫完你就能感覺到立體感是特別強的,然後在開始塑造亮面的,用亮色系和純色就簡單多了。最後一步,你調色板上的顏色
任何一塊
都是這幅畫的環境色,蘸點水就能蒙在關鍵位置了。環境色。就是所謂的內涵,精彩的映射和反光就是畫面的精彩之處。這幅畫完成,鮮亮,而不缺乏內涵。
各種畫筆,類似於狼毫的那種軟毛,比較板正的筆刷,另外畫畫的時候盡量少用白色,如果初級階段顏色容易臟的話那麼調色的時候盡量保持純度,就是每種顏色盡量不要超過三種顏色調和,握筆輕松一點,不要隨意改變筆刷的方向,盡量保持一個角度,開始先這樣。然後慢慢的再去熟練筆法,
還有一個捷徑,開始不妨用干畫法,顏料盡量稠一點,畫厚一點,這樣可以練筆鋒而且顏色上好把握,不會嫌臟,畫面也比較有力量感。
如有不詳盡之處歡迎繼續追問,望採納~
⑸ 怎樣畫水粉畫
1、干畫法 在作畫時,筆中含水量較少,顏色較多,下筆肯定,從大處入手,在大面積的比較整體的塑造過程中,注重筆觸的塑造轉換與處理,在層層疊加中使靜物逐漸豐富起來。
3
2、濕畫法 具有水彩畫的特性,這是一種在濕紙上用含水較多的筆,筆與筆之間趁濕銜接的方法。根據作畫內容需要將畫紙整體或局部打濕,在潮濕的畫紙上利用水色的自然流動和滲化適當減弱筆觸的強度,並利用紙與顏色的透明和半透明,通過互相滲透與融合使色彩在明快、酣暢淋漓中自然銜接,形成水色一境的特殊效果。
4
3、干濕結合法 通常畫主要部位和亮部時用干畫法比較合適;畫大的背景以及大的色彩關系時,用濕畫法比較合適。干畫法強調筆觸、色彩造型;濕畫法則強調流暢性,在蒙朧中體現深邃的意境。1、干畫法 在作畫時,筆中含水量較少,顏色較多,下筆肯定,從大處入手,在大面積的比較整體的塑造過程中,注重筆觸的塑造轉換與處理,在層層疊加中使靜物逐漸豐富起來。
3
2、濕畫法 具有水彩畫的特性,這是一種在濕紙上用含水較多的筆,筆與筆之間趁濕銜接的方法。根據作畫內容需要將畫紙整體或局部打濕,在潮濕的畫紙上利用水色的自然流動和滲化適當減弱筆觸的強度,並利用紙與顏色的透明和半透明,通過互相滲透與融合使色彩在明快、酣暢淋漓中自然銜接,形成水色一境的特殊效果。
4
3、干濕結合法 通常畫主要部位和亮部時用干畫法比較合適;畫大的背景以及大的色彩關系時,用濕畫法比較合適。干畫法強調筆觸、色彩造型;濕畫法則強調流暢性,在蒙朧中體現深邃的意境。
⑹ 怎樣畫水粉畫
水粉:
水粉畫是西洋畫的一種,指用水粉筆、水彩筆、油畫筆、國畫筆等畫的美術作品。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水粉畫的性能材料及作畫工具(一)
一、水粉畫的概念 水粉畫就是用水調合粉質顏料來作畫的一種繪畫形式。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二、水粉色彩純度與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畫在濕的時候,它顏色的飽和度和油畫一樣很高,而干後,由於粉的作用及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幅度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過稀釋、加粉或含粉質顏料較多的淺顏色來實現的。它的干濕變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顏色只加少許的粉,在濕時和干時,其明度就表現出或深或淺的差別。由於水粉畫干後顏色普遍變淺,所以,運用好粉是水粉畫技術上最難解決的問題。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畫的魅力所在,它使畫面的顏色充滿水粉畫特有的「粉」的品質,而出現特別豐富的中間色彩。
三、水粉畫顏料的個性差異 水粉顏料大部分顏色是比較穩定的,如土黃、土紅、赭石、桔黃、中黃、淡黃、橄欖綠、粉綠、群青、鈷藍、湖藍等等。但是,水粉顏料中的深紅、玫瑰紅、青蓮、紫羅蘭等顏色就極不穩定,容易出現翻色,不易覆蓋。水粉顏色的透明色彩種類較少,只有檸檬黃、玫瑰紅、青蓮等少數幾種顏色,要畫好水粉畫就必須充分掌握水粉各顏料的個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強弱、覆蓋能力的大小、色價的高低。這些問題都要通過不斷實踐,做到熟能生巧。
四、作畫工具的選擇 現在市場流行的水粉筆不外乎三大類——羊毫、狼毫及尼龍毛筆。羊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大,醮色較多,優點是一筆顏色塗出的面積較大,缺點是由於含水量太大,畫出的筆觸容易渾濁,不太適合於細節刻畫。狼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少,比羊毫的彈性要好,適合於局部細節的刻畫。隨著現代化工業的進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龍毛筆,在選擇尼龍毛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它的質地,要軟且具有彈性,切忌筆鋒過硬。過硬筆鋒的筆往往很難醮上顏料,在畫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顏色,使覆蓋力大為降低。在選擇筆的形狀上,不同的種類都選擇一些,如扁頭、尖頭、刀筆等,以備不同場合,不同題材的作畫之需。 顏料最好使用正宗美術用品生產廠家生產的錫管裝的專業產品,它膏體細膩,色彩較飽和。切勿被廉價的劣質產品所迷惑。在紙張的選擇上,應選用有紋理的優質水彩畫紙作畫,吸水性不能太強。有些劣質的紙張,不但吸水還吸顏色,使顏色干後發黑,用這樣的紙張作畫,畫面的顏色難以明快亮麗。
水粉畫的性能材料及作畫工具(二)
關於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水粉畫干濕畫法的特點以及應用范圍,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別說明的是:干畫法與濕畫法的分界是以畫筆含水量的多少來決定,一般人認為用粉及用色多了,畫得厚了,就是干畫法,這不準確,因為必須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為干畫法。也有人認為粉少、畫得薄就是濕畫法,這也不確切,只有稀釋顏料用水多的情況下才能成為濕畫法。因此,可以說有粉多的干畫法,也有粉少的干畫法。與此相反,濕畫法也有粉多濕畫法和粉少的濕畫法。但不管幹也好,濕也罷,仍然以粉使用之得當為佳,這樣才不失水粉畫的特點。干畫法和濕畫法,二者在作畫時應交叉運用,只是根據畫面實際需要,有的濕畫法運用多一些,有的干畫法運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畫用水過多,全部採用濕畫法來處理畫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體鬆散,並失去色彩光澤。同樣,全部採用干畫法,靠堆積的顏色和白粉不斷加厚畫面,就會出現死板、乾裂和顏色脫落的情況,畫面也難以長期保存。
總之,干、濕畫法只有根據作畫步驟,由濕到干、由薄到厚的順序合理運,才能發揮干、濕技巧的最佳效果。這是一般的作畫過程所遵守的原則,真正運用還要在實踐中根據畫面要求靈活掌握。水粉靜物畫技法第一步:這種平擺浮擱的構圖給人的感覺很自然,也是一種構圖形式。單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確。第二步:這是一幅紫顏色的畫面,紫色不易反復畫。第一遍的顏色要爭取畫准確,使下一步能有一個好的基礎。黃與紫是強對比色,通過玻璃盤的灰紫色;把兩種對比較強的顏色連接起來,把粉紫色襯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畫得偏桔偏暖、形成對比,很有顏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較強,在背光的暖顏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體顏色處在變化統一的色彩氣氛中,很響亮鮮明。第三步:用干畫法表現塑造桃子的質感。用小筆調一下的黃綠色,畫出桃子的微妙變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間的縫隙。而粉紫襯布上的黃梨顏色調得很飽和,水分適當。如淺黃加白至中黃過渡到桔加綠,在顏色濕的時候進行銜接,筆觸含蓄,表現出梨的光澤質感和韻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紋可畫虛些,偏藍紫味。而轉折部畫的實些,背光帶綠味。這一步要注意畫面的虛實、強弱、冷暖變化。第四步: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體觀察。影響整體關系的地方要毫不猶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調整,調普藍加熟褐畫出背光里的花紋變化,邊緣處調點紫色,明度與後邊的襯布接近,使之邊緣線含到背光裡面,空間感比原來要好多了。桃子之間的關系有些過實,縫隙過重可帶點暖色減弱些。玻璃酒杯的邊緣用小筆細心畫出細線,提出質感、粉襯布靠里邊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邊緣也帶了幾筆。前後形成色彩的透視變化和畫面的整體協調感。使畫面更完整。第五步:調整畫面,細部的地方,大體的畫面要處理好,雜亂的東西要除去。
水粉畫的著色方法: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從著色順序方面有如下幾種:
1 、從整體到局部水粉畫是色彩畫的一種,它同水彩、油畫一樣,都是從畫大色塊入手。整體著眼和從大體入手是我們的作畫原則,大色塊和大片色,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應首先畫准組成畫面的主要色塊的色彩關系,然後再進行局部的塑造和細節刻劃。
2 、從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塗,一遍遍薄塗亮不起來。先畫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蓋;相反,一般是先畫面積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確定畫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間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為主的畫面,還是要先塗明亮的大色塊,顏色稍薄一點,局部小面積的深重色後加上去。如果中間色為主,作畫時先塗中間色,運用並置的方法,分別向面積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畫過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3 、從薄塗到厚畫薄塗即用水稀釋顏料,如同畫水彩畫,根據總的色彩感覺,迅速地薄塗一遍,造成畫面整體的色彩環境,爾後逐漸加厚,深入表現。薄塗比較正確的地方要善於保留,使畫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層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畫顏料不象油畫、丙烯顏料附著力強,可隨意畫厚。水粉畫的厚塗要厚的適當,過厚容易龜裂脫落,所以較厚而不準的顏色應洗掉再畫。
具體著色的技法應掌握下列幾種:
(1 )干畫法和濕畫法在水粉畫中,干畫法一般是指厚塗重疊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復地畫,一遍不行再畫一遍,表現對象比較充分、深刻,也宜於初學者掌握。這種厚畫的畫面,類似油畫的效果,有渾厚之感。濕畫法是以薄畫為主,發揮水色滲化的效果,著色遍數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紙,具有水彩畫濕潤流動的意趣。當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濕結合會增強表現力。
(2 )並置和重置並置是筆觸在畫紙上並列擺置,著色遍數較少,開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強調二度空間的畫面。先用毛粗暴色線勾一下輪廓及結構,添色時用並置的方法把顏色擺上去,壓出色線。
重置是一種疊色的方法,以色點、色線、色塊進行重疊著色。作畫大都是重置與並置結合運用,以利充分地表現對象。
(3 )干濕變化的掌握顏色干濕變化是水粉顏料的特性之一。將顏色塗在畫紙上,濕時感覺比較恰當,干後才會發現變淡變灰一些。不了解這一特性往往給著色帶來被動。掌握這一特性,事先預計干後的效果,可避免後加之色成為不協調的「補釘」。作畫時,應從薄到厚進行著色。先厚畫再薄塗干濕變化大;先薄畫,逐步減少用水畫厚,干濕變化不明顯,較易掌握。修改畫面時也適合厚塗。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圍塗一點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後就會自然統一。
(4 )色彩的銜接畫面需兩塊顏色銜接要自然,從明到暗要過渡圓潤,色彩要銜接恰當。方法有三: a、利用濕畫,使明色與暗色、此色與彼色,由於水的作用交互滲化,這樣效果會自然而柔潤。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畫一遍。b 、在兩色之間用中間明度的顏色畫上去,雖有明顯筆痕,遠看過渡自然。c 、兩色銜接生硬之處,可用其中一色在鄰接處干掃幾下,增加過渡的色階。也可用筆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處輕掃幾下,使兩色銜接處從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過渡層次,轉折即會自然。
(5 )用筆筆色在紙面上運動,出現筆痕,即謂筆觸。一般通過畫面中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大致的作畫順序和怎樣用筆來塑造對象的,用筆不是目的,是一種表現手段,許多畫家的筆法是有所區別的,有的大筆縱橫,有的小筆點繪。哪一種筆法好呢?怎樣用筆才對?應該從表現對象的目的著眼,根據不同物象的不同結構、不同質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於表現。要從表現對象出發,為表現形體結構和色彩,靈活運用塗、擺、點、勾、堆、掃等各種筆法進行描繪。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