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上買的多肉怎麼種植
一、多肉植物的上盆方法1、不管是從花市、大棚還是網購途徑買來的,原盆的土悉數扔掉。(網購一般不攜帶盆土)2、對植株進行洗根。確認基本上把根繫上攜帶的土都沖洗掉。因為這裡面很可能含有大量蟲卵和細菌。洗的時候輕一點,傷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盡可能的少傷根。可以把根部放在一盆水中來回抖動。建議不要開大水龍頭用很猛的水沖刷,這樣根系會大量折斷。這樣反復抖動泡洗幾次,看得見白色的主根就可以了。3、清洗完根系之後,如覺得有必要,就進行一下修根。剪掉那些發黑甚至已經只剩下空殼的病根、死根。並且適當地修剪掉那些生長過長、大量纏繞的側根,以促其長出新的須根。這樣會讓整個根系看起來分布均勻而整齊。經過修根處理後,重新生發的新根系會得到加強,使植株生長更加強健。如果覺得沒有把握的話也可以不用修,沒有關系,只要摘去死根、病根就可以了。4、此時根系肯定會有損傷,接下來需要在調配好的殺菌溶劑裡面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都可用。濃度不要調得太高,可以一個小臉盆里浸泡多株植株。5、殺菌工序做完之後,晾乾植株根系。注意,是自然風干。一般情況下當天(幾個小時)就可以上盆了。6、事先調配好植料、消毒處理。網站文章中有對植料選擇、植料消毒處理方法,大家可以參考。7、選擇好花盆,噴灑一遍殺菌葯劑。個人建議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陶盆是最佳拍檔。十二卷屬可以選擇樹脂或者塑料花器。如果你是「外觀至上主義者」,那你可以選擇瓷盆,但是必須底部有孔。什麼鐵器、藤編簍之類的就不要考慮了,生銹、長霉到時候能讓你抓狂,剛開始可能不明顯,時間一長你就知道了,等於是把多肉植物送進虎口。不要天馬行空然後最後自吞苦果哈!8、將消毒後的植料放進花盆中,原則是——底層大顆粒,上層小顆粒。植料的顆粒大小由下往上逐漸減小。利於排水。9、將植株栽上,覆土至完全覆蓋根部位置。用手指輕輕壓實土面,然後將土面噴上薄薄的一層殺菌劑,讓土壤微微泛潮即可,有一點濕度就行,便於新根系萌發。口訣是「潮土干栽」,注意不是「濕土干栽」!一字之差還是有區別的。10、剛上完盆將植株放置在有明亮散射光處,不宜直射暴曬。保持通風涼爽,不宜澆水。接下來是緩苗階段。11、一周之後恢復澆水,恢復全日照,正常養護。緩苗期之內如覺得盆土太干,可以每天朝土表面噴一層薄薄的水霧或者殺菌劑,僅為增加濕度,注意點到為止!過了緩苗期之後一定要果斷給水,不然植株會因缺水導致持續萎靡、疲軟和掉葉,並有可能加大死亡率。其實我這些方案都是最保守方案,很多多肉植物品種的皮實程度是你沒法想像的,養久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方法都過於累贅,只有比較嬌貴的品種需要這么繁復的過程。呵呵,但是如果你接觸多肉植物不久,對它們的習性還沒有充分把握的話,就還是按照保守方案來進行吧。如果你已經是養植老手,那就一切照舊吧。就最後羅嗦一句,此上盆方法是生長季節才可進行的哈,休眠期可別進行,你想霸王硬上弓也可以,不過同時要准備為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負責……二.上盆之後的狀態表現一般多肉植物上完盆之後你都會發現它不是軟趴趴的就是不停的掉葉子。很多花友會著急得不行,到處尋醫問葯,這時你需要冷靜分析。(其實結果多數都是下面的情況2,杞人憂天了。)情況1:沒有完全按照我以上的上盆方法來操作。因此是否導致上盆之後根系或者植株被細菌感染。或這棵植物在購回時就已經存在病害和損傷,而或是盆土消毒不徹底。排除損傷、蟲害、就是細菌感染了。而基質濕度過高是造成細菌感染的最常見因素,因此緩苗時不要提前澆個透水。因為此時根系根本沒有恢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這時基質含水分太高只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加大根部的腐爛機率。情況2: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這是正常現象。植物剛上盆時,植株根系難免會有損傷,因此緩苗其實就是在緩根。在根部還沒完全恢復,不能正常吸收養分和水分的時候。植株就會靠消耗外圍老葉子上儲存的養分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和新組織的生長。因此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莖葉疲軟,外圍老葉會逐漸萎縮脫落。此時你根本不用擔心植株出了什麼健康問題。等到根系恢復之後,老葉即會停止萎縮凋落,然後植株的生長點會開始表現出活性,開始生長。但是老葉凋落是健康的植株都會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根系沒有恢復的植株會表現出老葉凋落得很快。老葉在這個時候就是靠犧牲自己來顧全大局的。判斷根系有沒有恢復生長的方法是你可以用手捏住莖部輕輕地提一下植株,感受一下植株是否有輕微的「抓地力」,這樣可以判斷根系是否已經紮下去了。但是不要力量過大將植株拔出來。養分耗盡而凋落的老葉子,基本已經變成一張牛皮紙了。老葉子變軟變干之後你不用去提前把它摘掉,等到養分完全消耗干凈之後,它自然會凋落的。你在它養分還沒完全被消耗之前提前摘掉,等於加快了另一片葉子凋落的速度。它們都是按著順序來凋落的。然後,度過了緩苗期的植株。該澆水的就應該恢復正常澆水頻率了,就不要再躡手躡腳不敢給水了,否則根系即便恢復健康,也無法為植株吸收並提供充足的養料和水分,植株還將會一直是萎蔫、疲軟甚至掉葉狀態,始終無法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來源:好多肉
『貳』 新買的多肉植物如何上盆
首先要給多肉修根,去掉腐爛的根系,清除殘土,這步非常重要,避免裡面有蟲卵和細菌生存。然後陰涼通風處放置五到七天,備用。
准備一個透氣的花盆,陶粒墊底,上面加營養土,栽好多肉,用麥飯石鋪面。三天後沿著盆邊沿給點水。多肉就栽好啦。
『叄』 網上買的多肉植物如何種網上買的多肉植物怎麼種
1、新買回來的多肉植物。先修剪下老根死根,最好放陰涼地方晾根一兩天再種,還用多菌靈泡下根消毒殺菌,或者弄點在土裡。
2、配土要注意,普通土一定要加蛭石泥炭土珍珠岩之類做介質增加透氣。如果懶如果想節約,就用煤渣粗砂粒代替也可以,煤渣用之前用水泡兩天再用。花盆選擇透氣的,陶盆瓦盆都可以,塑料盆種多肉植物也行。節約嘛!
3、盆不要太大太深,種的時候,配好的土最好是潮土,就是有點濕度但不至於是泥巴。多肉植物種了之後,少澆水,因為沒長根吸收不了,放在通風的地方不能陽光直接照耀的地方。
4、大約一周後可以正常曬太陽,但是不能在夏天暴曬,怎樣分辨多肉植物是否服盆?就是看到葉子飽滿,不用扯起來看根,如果四周有乾枯的葉也可能是服盆了,沒化水沒透明,就差不多開始長了。正常養護管理就好了。
『肆』 新買的多肉植物如何上盆
一般春季,是購買多肉的好時機,現在已經進入夏初,氣溫也在不斷上升,但是也有不少花友,盡管氣溫有點好,但還是控制不住買多肉的慾望。當然在這時候買多肉,也不是說完全不可以,只是多肉買回來之後,需要盡快處理。
要知道,氣溫越高,新種下的多肉會存在風險的。之前就有花友問過,說剛買回來的多肉種上之後,狀態不是好,葉子軟塌,且掉葉,看到多肉遮陽,心裡特別著急。
為了確保新種的多肉能夠快速服盆,適應新的環境,新買的多肉,往往會這樣處理後,再上盆。
新買的多肉上盆過程
原土去掉
不管是從花卉市場,大棚,或者網上購買的多肉植物,原盆的土悉數都扔掉,不過網購的多肉,一般不會攜帶盆土。
植株修根
將多肉根部的原土都沖洗干凈,主要是怕原土裡面含有大量蟲卵或者細菌,需要將土壤沖洗干凈,沖洗的過程中,輕一點,盡量將根系損失降低到最小。
如果覺得有必要,需要對多肉根系進行修整,剪掉哪些發黑,甚至已經只剩下空殼的病根,死根。對於過長的根系,大量纏繞的側根,需要適當修剪,長根剪短,利於促進其新根須的萌發。
浸泡消毒
經過上輪對根系修剪之後,此時多肉的根系肯定會有損傷,接下來需要調配好殺菌溶劑,並且將多肉放到裡面浸泡1個小時左右,可以選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調配的過程中,濃度不要太大,
一盆可以浸泡多株。
晾根
對多肉殺菌做好之後,接下來需要將多肉撈出來,並且放到通風陰涼的地方,將多肉根系晾乾。注意,是自然風乾,一般晾根1-2天就可以進行上盆。
盆土植料准備
提前准備好花盆,花盆建議選用透氣的陶盆,底部有排水孔。植料也要提前配製好,簡單可以選用泥炭土,加入適量的顆粒土混合而成。另外花盆和土壤使用前,可以噴水一遍殺菌葯劑。
如果是景天科多肉,可以選用陶盆,最佳拍檔。十二卷科屬,可以選用樹脂盆或者塑料盆都可以。
植株上盆
接著將消毒後的植料,裝到花盆裡面,不過現在底層添加一次顆粒大的顆粒,然後再顆粒表層鋪上小顆粒。植料的顆粒大小由下往上逐漸減小,利於排水。
接著將晾好的多肉植株栽種到盆土中,覆土至完全覆蓋多肉根部的位置。同時用手指輕輕壓實周邊土壤,然後將土面噴上薄薄的一層殺菌劑,土壤要保持微微泛潮,只要有點溼度就可以了,利於多肉新根萌發。
記住口訣「潮土干栽」,不是「溼土干栽」。
上盆後養護
剛剛上盆的多肉植株,因該放到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這時候的多肉不宜直射暴曬,盡量保持通風涼爽,不宜澆水,接下來就是緩苗期階段。
等過了一周之後,恢復澆水,恢復全日光照,進入正常養護。緩苗期,如果覺得盆土太幹了,可以每天給朝土壤表面噴一次薄薄的水霧或者殺菌劑,只為增加溼度,點到為止哦。
等過了緩苗期之後,一定要果斷給水,不然多肉植株會因為缺水持續枯萎,疲軟,掉葉。甚至有可能加大死亡率。
『伍』 剛買的多肉怎麼種植
剛買的多肉植物可以通過花盆、土壤、澆水、施肥等方式種植。
1、花盆,種植新買的多肉,要使用透氣性好、排水孔多的陶制花盆。
多肉植物夏天養護五個不要
1、不要暴曬,即使放在小陽台上,夏季日照過強也要拉一層紗窗遮擋陽光。
2、不要斷水,選在夜間或者雨後涼爽的傍晚適量澆水。
3、不要悶濕,開窗通風是最佳選擇,如果能夠放到戶外最好,但也要做好防曬防雨,室內還可以使用電風扇。
4、不要過於緊張,多肉們在夏季顏*褪去,狀態變差是正常的,秋天來臨後就會復活。
5、不要放棄,有許多多肉在夏季會出現掉葉留下光桿的情況,一定不要遺棄它,秋天來臨後澆水看看,有的是能夠恢復過來的。
此外,帶錦斑的多肉植物夏季一定要特別照顧,通風一定要好,她們實在是太脆了。尤其是葉子長得過於密集的,夏季最好將底部和中間的葉片適當清理一下,不然很容易會悶壞。
『陸』 在網上新買回來的小多肉怎麼種植
一、多肉植物的上盆方法
1、不管是從花市、大棚還是網購途徑買來的,原盆的土悉數扔掉。(網購一般不攜帶盆土)
2、對植株進行洗根。確認基本上把根繫上攜帶的土都沖洗掉。因為這裡面很可能含有大量蟲卵和細菌。洗的時候輕一點,傷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盡可能的少傷根。可以把根部放在一盆水中來回抖動。建議不要開大水龍頭用很猛的水沖刷,這樣根系會大量折斷。這樣反復抖動泡洗幾次,看得見白色的主根就可以了。
3、清洗完根系之後,如覺得有必要,就進行一下修根。剪掉那些發黑甚至已經只剩下空殼的病根、死根。並且適當地修剪掉那些生長過長、大量纏繞的側根,以促其長出新的須根。這樣會讓整個根系看起來分布均勻而整齊。經過修根處理後,重新生發的新根系會得到加強,使植株生長更加強健。如果覺得沒有把握的話也可以不用修,沒有關系,只要摘去死根、病根就可以了。
4、此時根系肯定會有損傷,接下來需要在調配好的殺菌溶劑裡面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都可用。濃度不要調得太高,可以一個小臉盆里浸泡多株植株。
5、殺菌工序做完之後,晾乾植株根系。注意,是自然風干。一般情況下當天(幾個小時)就可以上盆了。
6、事先調配好植料、消毒處理。網站文章中有對植料選擇、植料消毒處理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7、 選擇好花盆,噴灑一遍殺菌葯劑。個人建議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陶盆是最佳拍檔。十二卷屬可以選擇樹脂或者塑料花器。如果你是「外觀至上主義者」,那你可以選擇瓷盆,但是必須底部有孔。什麼鐵器、藤編簍之類的就不要考慮了,生銹、長霉到時候能讓你抓狂,剛開始可能不明顯,時間一長你就知道了,等於是把多肉植物送進虎口。不要天馬行空然後最後自吞苦果哈!
8、將消毒後的植料放進花盆中,原則是——底層大顆粒,上層小顆粒。植料的顆粒大小由下往上逐漸減小。利於排水。
9、將植株栽上,覆土至完全覆蓋根部位置。用手指輕輕壓實土面,然後將土面噴上薄薄的一層殺菌劑,讓土壤微微泛潮即可,有一點濕度就行,便於新根系萌發。口訣是「潮土干栽」,注意不是「濕土干栽」!一字之差還是有區別的。
10、剛上完盆將植株放置在有明亮散射光處,不宜直射暴曬。保持通風涼爽,不宜澆水。接下來是緩苗階段。
11、一周之後恢復澆水,恢復全日照,正常養護。緩苗期之內如覺得盆土太干,可以每天朝土表面噴一層薄薄的水霧或者殺菌劑,僅為增加濕度,注意點到為止!過了緩苗期之後一定要果斷給水,不然植株會因缺水導致持續萎靡、疲軟和掉葉,並有可能加大死亡率。
其實我這些方案都是最保守方案,很多多肉植物品種的皮實程度是你沒法想像的,養久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方法都過於累贅,只有比較嬌貴的品種需要這么繁復的過程。呵呵,但是如果你接觸多肉植物不久,對它們的習性還沒有充分把握的話,就還是按照保守方案來進行吧。如果你已經是養植老手,那就一切照舊吧。就最後羅嗦一句,此上盆方法是生長季節才可進行的哈,休眠期可別進行,你想霸王硬上弓也可以,不過同時要准備為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負責……
二.上盆之後的狀態表現
一般多肉植物上完盆之後你都會發現它不是軟趴趴的就是不停的掉葉子。很多花友會著急得不行,到處尋醫問葯,這時你需要冷靜分析。(其實結果多數都是下面的情況2,杞人憂天了。)
情況1:沒有完全按照我以上的上盆方法來操作。因此是否導致上盆之後根系或者植株被細菌感染。或這棵植物在購回時就已經存在病害和損傷,而或是盆土消毒不徹底。排除損傷、蟲害、就是細菌感染了。而基質濕度過高是造成細菌感染的最常見因素,因此緩苗時不要提前澆個透水。因為此時根系根本沒有恢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這時基質含水分太高只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加大根部的腐爛機率。
情況2: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這是正常現象。
植物剛上盆時,植株根系難免會有損傷,因此緩苗其實就是在緩根。在根部還沒完全恢復,不能正常吸收養分和水分的時候。植株就會靠消耗外圍老葉子上儲存的養分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和新組織的生長。因此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莖葉疲軟,外圍老葉會逐漸萎縮脫落。
此時你根本不用擔心植株出了什麼健康問題。等到根系恢復之後,老葉即會停止萎縮凋落,然後植株的生長點會開始表現出活性,開始生長。但是老葉凋落是健康的植株都會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根系沒有恢復的植株會表現出老葉凋落得很快。老葉在這個時候就是靠犧牲自己來顧全大局的。判斷根系有沒有恢復生長的方法是你可以用手捏住莖部輕輕地提一下植株,感受一下植株是否有輕微的「抓地力」,這樣可以判斷根系是否已經紮下去了。但是不要力量過大將植株拔出來。
養分耗盡而凋落的老葉子,基本已經變成一張牛皮紙了。老葉子變軟變干之後你不用去提前把它摘掉,等到養分完全消耗干凈之後,它自然會凋落的。你在它養分還沒完全被消耗之前提前摘掉,等於加快了另一片葉子凋落的速度。它們都是按著順序來凋落的。
然後,度過了緩苗期的植株。該澆水的就應該恢復正常澆水頻率了,就不要再躡手躡腳不敢給水了,否則根系即便恢復健康,也無法為植株吸收並提供充足的養料和水分,植株還將會一直是萎蔫、疲軟甚至掉葉狀態,始終無法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來源:好多肉
『柒』 網購多肉怎麼上盆 如何給多肉上盆
1、修根。一般的網店賣家在多肉發貨之前都會進行脫土和曬根處理,加上運輸途中的養分消耗,多肉的很多須根都已經干癟,並失去其作用,此時可以將除主根外的其他根須修剪干凈。
2、殺菌。網購的多肉無法確定其生長環境是否存在蟲害,因此在收到貨之後,修完根,可以將整顆多肉浸泡在一定比例的多菌靈溶液中,確保身上的蟲卵被殺死。
3、曬根。經過修根和殺菌的多肉可以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其傷口癒合,大概半天到一天左右的時間即可。
4、上盆澆水。將多肉重在稍微潮濕的土壤中,等待5-7天的時間,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其慢慢生根服盆,一周後可以適量澆水。
5、同時,網購多肉的成活率還和種植環境有關,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建議在傍晚或者晚上種植。
『捌』 剛買的多肉怎麼上盆 剛買的多肉上盆方法簡述
對於剛剛購買的多肉植物,需要做很多處理,才能讓其生長良好,比如根部修整、排查是否有蟲卵,另外還要對根須消毒處理,下面介紹具體過程。
1、舊盆土丟掉
如果是網購的多肉植物,建議花友要將原花盆的土扔掉,因為舊的土壤養分不好,另外舊的土壤可能會帶有蟲子或者蟲卵,會影響新的肉肉植物。
2、老根修剪
網購回來的多肉植物,需要將多肉的老根修剪一下,同時可以將枯根一起修剪掉。因為老的根須和乾枯的根須吸收功能都非常差,而且容易讓土壤結成塊狀,不利於多肉的生長。
另外發現枯萎或者不健康的葉片,也要及時剪掉,否則乾枯的葉片很容易引發黴菌。
3、檢查否有蟲子
網上購買的多肉植物,一定要做好防蟲的措施,如果發現根須或者葉子上有少量的蟲卵,及時用鑷子將其根除;
如果發現蟲子較多就用清水浸泡10分鍾,然後再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4、根須清洗
用清水將多肉根繫上攜帶土壤沖洗掉,沖洗的過程中不要傷到根系。
也可以將多肉的根須放在水中來回的晃動,反復晃動幾次,也可以將多肉的更需清洗干凈,將肉肉沖洗干凈後,可以確保多肉的根部蟲卵和細菌清除。
5、老根修整
肉肉根系清洗干凈之後,可以對肉肉的根部進行修剪整理一下,可以將一些病根、死根、枯根修剪掉。對於過長的根須也可以剪短,利於促進新的根須生長。
一般對多肉的根須修剪處理後,重新長出的根系會得到加強,讓植株生長強健旺盛。
6、消毒殺菌
將多肉的枯根、老根修剪之後,此時對肉肉的根系會有一定的損傷,花友可以調配殺菌溶劑,將肉肉根須放在溶液中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進行消毒殺菌。
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都可以用,溶液的濃度不要太高。
7、晾乾根須
等到對多肉進行殺菌之後,就要將多肉的根須晾乾,一般用自然風陰干,將多肉植物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晾2—3天,避免直接放在直射光下。
8、花盆選擇
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建議選用陶盆較好,一般十二卷屬可以選擇樹脂或者塑料花盆都可以,不管是上面材質的花盆,在花盆的底部必須要有孔。
9、盆土消毒
花盆選擇好,可以在對盆土噴灑一些殺菌葯劑,對盆土進行消毒處理。消毒之後,將土壤裝入到花盆中,裝土的原則按照:底層大顆粒,上層小顆粒。
花盆的顆粒介質大小,由底部往上部逐漸減小,這樣利於盆土排水。
10、植株上盆
在盆土挖個坑,接著將多肉的根須放到坑中,蓋覆土,覆土完全蓋到根部,並且壓實。然後在土壤表面噴水,保持土壤微微有潮氣即可。
11、緩苗
新上盆的多肉植物,先放在明亮散射光的放養護,不要放在直射光下暴曬,並且保持環境通風涼爽,不宜過多澆水。
在緩苗期間盆土不要太干,可以每天朝土壤表面噴一層薄薄的水霧,增加土壤的濕度。
12、正常養護
等到一周之後,再慢慢恢復澆水,恢復全日照,接著就可以進入正常養護。
『玖』 網購多肉,收到後如何種植
1、取出多肉,多肉容易掉葉,要輕拿輕放。
2、將營養土裝入盆內,用小木棍弄緊實。
3、挖一個小坑,將多肉放入坑內,手輕輕拿著多肉,填旁邊的土。
4、用小刷子或者吹氣,弄掉多肉上的泥土,擺盤即可。
5、根莖略長的多肉,坑挖深一點。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葉是肥厚多汁並且具備儲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稱「多漿植物」。
其至少具有一種肉質組織這種組織是一種活組織,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儲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狀況惡化、植物根系不能再從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時,它能使植物暫時脫離外界水分供應而獨立生存。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余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多肉還能凈化空氣。
多肉植物也叫多水植物、肉質植物,是指植物器官的莖或葉或根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
多肉植物家族十分龐大,全世界已知的多肉達一萬余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它們都屬於高等植物,適應、繁殖能力很強。常見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景天科、大戟科、番杏科、仙人掌科、百合科、龍舌蘭科、蘿摩科,其中仙人掌科因與其他多肉植物在特色、分布、養護上有很大區別,故植物界又將其單獨列為一族。
由於科屬的不同,盡管葉多肉植物的葉有共同的旱生結構——葉肥厚、表皮角質或被蠟被毛被白粉等,但葉的類型相當多。這種多樣化的葉型是分類的重要依據。其中大多數是單葉,但也有不少是復葉。
葉的排列方式有互生、對生、交互對生、輪生、兩列疊牛、簇生等。海拔較高地區原產的種類葉排列成蓮座形,整個株形非常緊湊,是家庭栽培觀賞的理想種類。高度肉質化的番杏科種類,整株常只有一對葉連合成解服體,形狀有球狀、扁球狀、陀螺狀和元寶狀等。由於其種類多、株形小巧,中國多肉植物愛好者收集栽培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