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插肩袖毛衣編織教程
插肩袖毛衣編織教程如下:
一、計算針數
因為這次織的是外套,所以用11號針,領口織116針。116針分針:先減去8針(用於插肩袖的4條筋),還剩108針,把108針除以3得36針,即前後片各36針,兩只袖子各18針。因為前片要留出8針做門襟,所以前片領子部分先減去8針,剩28針,即前片左閉轎右各14針。
這樣就完成了。
Ⅱ 從上往下織怎麼織插肩袖
插肩袖是從領子開始從上往下織。 以圓領套頭款為例: 1,領子起針100針(根據毛線粗細,用針粗細,胖瘦,喜好自己決定多少)。 2,領子一般是上下針 織一寸半(5厘米左右)開始分針。 3,按比例分為4份,前後兩片各30針作為前後身,左右2片各20針作為袖子。 4,前片留20針為領窩,固定在分片...的4個部位左右各加1針(等於是每行加8針),隔一行加一次,按單片織,每次把領口預留的20針左右各挑起1針。 5,領口預留的都挑起後,合起來按圈織。 6,一直按隔一行加一次針 織6寸左右(根據身高,胖瘦自定)。 7,在加針的部位圈出左右片袖子,前後兩片連接部位左右一次性各加10針做袖籠,把前後片圈起來織身子。 8,身子織到合適的尺寸,織邊收針。 9,把預留的袖子,10針袖籠圈起來織袖子,隨織隨減,長度合適後 織袖口收針。 如果領子不知道起多少針,可以先起10針 織上1寸後用軟尺量下具體尺寸,在根據脖子粗細折算針數。
Ⅲ 插肩袖的裁剪方法
插肩袖的裁剪方法如下:
前片制圖步驟:
1.先描出前衣身。
2.肩點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
3.肩寬放出0.1y=0.1X10 =1cm ,確定A點。
4.找斜交點,胸寬線的1/2處量下2cm,與A點連線為袖斜線。
5.在袖斜線上作袖斜線傾角15:9~10,作出上衡肆平線。
6.過A點做上平線的垂線為袖中線,塌扮作袖長53cm。
7.量斜交點以下袖窿弧長,作斜交點以下袖山弧長,使袖山弧比袖窿弧長0.3~1cm的吃勢量(吃量根據面料的厚度而定,薄料可一樣長),確定袖谷點。
8.過袖谷點作袖中線的垂線為袖山底線。
9.作前對稱軸線。
10.前袖口大=袖口規格14cm-0.3f(f 指前後袖窿弧差)=13.7cm。
Ⅳ 插肩袖毛衣的編織方法與圖解
插肩袖毛衣的織法圖解如下:
1、准備好足夠的毛做御線
7、接下來就一直織下去,都是一圈一圈的環形織了。不需要加針,也不需要減針。織到合適的長度就要改織雙螺紋,也就是兩針正兩針反。個人認為純埋岩這樣比單螺紋好看,彈性也大。在改針的時候要均勻減針,減針數量按需要自己掌握。
毛衣的日常護理保養
1、新買的'羊毛衫在穿之前最好靜洗一次,因為羊毛衫在生產過程衷會粘上一些油漬、石蠟、灰塵等贓物,而且新羊毛衫還會有防蛀劑的氣味。
2、有條件可將脫水的羊毛衫在80度的環境中烘乾,若常溫晾乾最好不用衣架,可用晾衣桿穿衣袖掛起或平鋪,置於陰涼通風處。
3、等羊毛衫干至九成時,用蒸汽熨燙整形後,再晾至全乾即可穿著或收藏。
4、經常用衣刷刷去羊毛衫上的灰塵,以免這些灰塵影響羊毛衫的外觀。
5、如果連續兩三天穿同一件毛衣,記得要更換,使羊毛面料的天然彈性得到恢復時間。
6、羊絨是一種蛋白纖維,很容易被蟲蛀,收藏前不管穿幾次,都要洗凈、晾乾,疊好裝袋,加入防蟲劑,存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時一定要用衣架。
Ⅳ 插肩袖加針方法
方法步驟:
1、首先正面挑針加針可從正面行中要加針的右側下面,挑起一針編織下針就行。
2.然後反面挑針加針是從反面編織行中正下方挑神讓針加針,進行編織就行。
注意事項:
毛衣加針在編織花型中還可以隔針挑針或繞針加針,可以重疊加針等。
編織時小心針別紮上手。
Ⅵ 毛衣紡織中,插肩袖怎麼織
織衣的順序:後——前——袖——領——最後織其它細小部件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橫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粗氏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餘下的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燃備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皮凳毀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
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後翹的編織就容易些。
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兩片編織法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腰後翹。
後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
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後腰,再將後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後翹。
如果是從褲腳口起針,應採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後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橫密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後襠應減針數)
12.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13.後襠減針行數=後襠應減針數×2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8.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9.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四片編織法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平針編織褲後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5.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9.後襠減針行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前片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
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2.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3.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4.直襠行數=直襠×直密5.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6.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7.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8.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9.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羅紋編織褲後片
1.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9.後襠減針行數=後襠針數×2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男褲門襟:1.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2.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並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後,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捲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
Ⅶ 插肩袖的裁剪方法
插肩袖的剪裁方法如下:
1、畫好服裝的原型裁剪圖。如圖畫出插肩袖的位置(圖中的虛線是半插袖)。
Ⅷ 插肩袖衣服太寬怎麼辦
1、首先前後腰的跡謹位置各打兩個結,或打4個結;好看又時尚。
2、其次把衣服兩側多往裡縫一下。
3、最後從袖口開攔陪始到衣服下擺往裡簡州蠢縫,縫好即可。以上就是插肩袖衣服太寬修改辦法。
Ⅸ 插肩袖毛衣從下往上的織法是什麼
工具:9團1股織線團、11號長、短直針各1根、9號手碼環形針
1、身體部分擊中開口夾,頭部小。除兩袖外,開夾處留下40厘米的線頭,腋下留下的6針縫線。
Ⅹ 插肩袖怎麼織
有兩種織法:
1、從上往下織,衡頌即從領口往凳轎下織,每織兩行加8針,就是每個加針處加兩針,共4個加針處,加針的地方就是插肩處。
2、從下往上織。織到腋下開始分棗攔肆針織出衣身,減針的時候用小燕子減針法,織好後重新起頭開始織袖子,織到腋下時也用小燕子減針法減針,然後袖子和衣身縫合。
還有一種從下往上織的方法,即:織到腋下時先暫不織衣身,重新起頭織袖子,袖子織到腋下時,與衣身合並在一起織,用小燕子減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