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颤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房颤应该怎么办
房颤,简单点来说,就是心房颤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率紊乱。健康人的正常心跳频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如果心跳频率达到350-600次/分钟,而且没有任何规律,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脏无法整齐地收缩,处于一个乱颤的状态,这就是房颤。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跳一般更快,这个时候如果运动的话,会更快,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运动。事实上,适当的运动对人的心脏有好处,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放松的运动,比如太极拳、走路等等。
2. 房颤是怎么回事怎样治疗才能治好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脏病,是指快速、不规则的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消失,代之以不规则F波,频率一般为350~600次/min,房颤患者会感到心慌、气短、乏力,甚至头晕、血压下降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可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此外感染、酗酒、疲劳和情绪激动都可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之一。
3. 心脏是整个身体的核心,快速心房颤动要怎么做
如冠心病、脑梗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低,房颤的发生率越低,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可以减少房颤发生的机会。心脏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您减少心房颤动的风险因素。好消息:在饮食中做出健康的改变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的心肌细胞发生异步的无序收缩,使心房不能产生明显有效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肉眼可看到心房表面随处可见细微的颤动,而无整体活动。如果心房颤动很久,且心律不快,主要措施是控制心室律,最重要的是预防脑梗死,推荐用氯吡格雷口服,不推荐拜阿司匹林,特别是老年人,有些病人易致上消化道出血。
4. 房颤怎么治疗
房颤单纯靠西药治疗不但无效,而且有副作用,房颤发作时心率快的人临床吃胺碘酮或心律平或者倍他乐克减慢一下心室率是可以的,长期吃不行。
目前看来治疗房颤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各大医院的射频消融术。
一个是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
各大医院的射频:射频成功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欧洲美国中国都不统一,比如:有的地方是说射频以后的房颤发作,只要每24小时中每次发作不超5分钟就算成功;有的地方是说射频以后虽然多出了频发房速,但只要不是房颤就算成功;一句话,这个成功是人为界定的,不是患者期望的完全没事儿。在上述混乱的标准前提下,全世界报道的成功率跨度很大,从20%多到70%多的都有,比较乱,我们很难判断谁真谁假,有些结果西医大腕儿同行之间也不信。现在国内提法比较多的是成功率50-60%(同样,你先别管是按什么标准),再往高了说不太讲究,再往低了说不太好意思。当然了,射频其实技术要求挺高的,各个医院各个医生水平肯定是有差异的。有一个关键点要注意,射频成功不成功就是看心电图,不管你的症状和全身感受,你做完了射频后房颤没有了,但出来频发早搏,天天胸闷、气短、失眠、全身没劲儿,这都算成功。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行善堂的疗效标准有三条:第一是不再难受,各种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从一个“病人”变成一个“好人”,精气神儿整个变好;第二是原来心室率变慢,原来房颤时心室率快需要吃倍他乐克或心律平,现在停了这些西药心室率也不快了;第三是不颤,指的是一点儿也不颤。按照以上标准,行善堂的总体管事的是90%多,其中第一(不难受)和第二(心室率停了西药不再快)是90%多,第三条不颤的在60%左右。行善堂治房颤和射频的不同是,不但追求不颤,还改善全身状况,就算还颤,但人舒服了、西药停了,心率不快了,而且心电图不那么乱了,跳的比较规律了。这个数据是按照一个疗程(6次治疗)算的,继续治疗的话,结果仍会提高。
各大医院的射频:副作用基本上分成穿刺造成的(把导管扎进血管叫穿刺),导管捅的,和放电烧的这三种情况。血管穿刺的造成的包括:局部出血、血肿、感染;气胸(把肺扎破了);血栓形成、栓塞等;导管捅的劲儿大了造成的有:主动脉瓣返流、心肌穿孔(心房肌肉实际挺薄、劲儿大了捅漏了)、心包填塞等;射频放电造成的:房室传导阻滞(把正常通道给误伤了,只能装起搏器了)、心肌梗塞等。有一个24个国家521家医院,一共16309例的统计表明:有些患者射频完了以后全身没劲儿,到现在7年了,和做了大手术伤元气一样,有的刚做完没事,从3个月后越来越没劲儿。还有一些射频完了难受的,怎么难受的都有,比如心前区刺痛,胸闷的等。其实最多的除了房颤复发以外,更多的是频发早搏、房速,也有一些出来了阵发室上速。注意:全世界的学术论文,学术会议等公开发表的结果中,射频完了出现房速、早搏、阵发室上速等没算到并发症里,也没算到复发里,也没算到不成功里,但实际上挺多。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射频消融是要穿刺大血管,把导管从大血管送到心脏里去。但生物针不是往血管里扎、不是往心脏里扎、不是往神经上扎、而是往肌肉里扎。不开刀不麻醉,就和肌肉注射差不多,还不如肌肉注射疼。其实生物针没有什么副作用,只是有一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包括:有1-2%的人会出现低烧,不超过38度,持续1-2天,有点儿类似要感冒;有约0.2%的人针眼处疼的厉害(也许是真特别疼,也许是对疼痛比较敏感,也许是性格比较娇气);有针眼处感染,和长了个疖子一样,不过这位患者不太讲究个人卫生,身上很多泥儿;短期加重或者发作规律改变,有4-5%的患者刚治疗1周内会有症状加重,有的是加重,有的不是真加重而是发作规律变了,比如原来每天发作房颤1次,每次持续3小时,治疗后变成了每天发作3次,每次20分钟。不论真加重的还是发作规律改变的,一般都在一周后逐渐好转。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而且是好事儿,这说明起效,最起码说明治疗在起作用。
各大医院的射频:各方统计数据不一样,统计年限也不一样,有按1年算的,也有按5年算的。目前提法比较多的是,有1/3的复发。但是,射频完了出现房速、早搏、阵发室上速等情况的,既没算到复发里,也没算到并发症里,也没算到不成功里,但实际上挺多。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复发的少。正常生活、常规运动、常规锻炼都不会复发。目前仅有3-4例受到极度恶性刺激后有复发,这些极度刺激包括:大量喝酒(一次喝了3瓶黄酒、半斤白酒、无数啤酒、喝到断片儿);亲人去世(患者本人68岁,治疗期间婆婆去世);高强度运动(患者70多岁了,但是爬山,很高,很冷,气压很低);
各大医院的射频:原来以为导管射频不太痛苦,问了一些做过的患者才知道还是挺痛苦的,说是做的时候有些疼,感觉刺啦刺啦的烧,射频之前还要抽血化验,做完之后很多人会有心慌胸闷等不舒服。外科微创射频是在胸膛上打6个眼儿,通过胸腔镜来做,应该是比开刀痛苦小,但比导管痛苦大。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就是扎针,扎完就拔出来,针的粗细就是比肌肉注射的略微粗一点儿,不用麻醉,疼的程度比打麻药要轻,比肌肉注射要轻,行善堂治过的最小的患者是4岁的小孩,治完马上就能自己下床走,自己开车也行。中药绝大多数不苦,药味不太多,药量不太大,而且很少连续吃好几个月(很多地方治病是一天一副药,连吃3-4个月,行善堂不这样,就算是连续治疗3个月,也不是需要连续吃90副中药,到底吃多少副不一定,反正不太多)。
各大医院的射频:射频有成功率不太高、复发率不太低的问题,所以,虽然一次射频几个小时就做完了,但不知道需要做几次,疗程不好说。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疗程是6次,每月1次,需要本人到行善堂来,我们的在疗法疗效中说的有效是按6次统计的,实际上,有人不到6次就完全治好了,有人6次很有效但没完全好,仍继续治疗,继续治疗的疗效仍会提高。
各大医院的射频:城市不同,手术中用的导管数量和其他耗材不同,费用也不同。耗材中有些不能报销,以及个人报销比例不同,最终自己花的钱也不同。据我们了解,北京基本上是10万,自费要5万多,天津大约9万,自费接近5万。这是一次的。小城市的可能便宜些,欢迎做过射频的患者在文章下方留言,把您做射频到底花了多少钱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基本上每次6000左右,6次3万多,这是所有治疗费用,当然,患者还会有交通费用,个别还有住宿费用,行善堂的治疗可以治完了就能走,不需要住宿,但有些人路途远或者年龄大或者想顺便游览一下,就住宿,诊所附近有三家快捷酒店,房价300左右。所以,费用比在大医院射频报销完了的自费部分还要少一些,虽然有交通费,但去做射频照样有家人陪护,做完了照样去复查,可能差不多。来行善堂也不用托人送礼(有不少患者给我们送土特产,但这意义不一样,都是治好了高兴,纯粹为了感谢送的,不是求人)。
各大医院的射频:射频和开胸开肚子等传统大手术来比,算是挺方便的,但也要你排队、挂号、托人、检查、折腾好几天,射频倒是算不上大手术,但实际上技术要求比较高,做完射频要吃华法令,要经常验血。
行善堂的生物针+中药:除了要每月来一次,连续来几个月,别的都很方便,提前预约(必须),预约好了以后买好往返票,只要预约好了就不会等太久,治完了就可以走,行善堂离机场很近,离地铁也很近,非常方便。治疗过程第一次来需要1小时,第二次及以后每次治疗大约40分钟。
人生的任何选择都是矛盾的取舍,治病更是这样。疗效、副作用、复发、痛苦、疗程、费用、方便程度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关于射频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射频治疗房颤的历史、演变、疗效、副作用、争论、和未来》这篇文章。
疗效:
副作用
复发
痛苦
疗程
费用
方便程度
结论:任何疗法都有利弊,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射频也在不断的研究改进,行善堂也在一直努力,另外,中国这么大,也许还有不少高人能治,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5. 房颤怎么治疗
6. 快速房颤平时吃什么药
阵发性房颤见于正常人,情绪激动、运动或饮酒等。持续性房颤常见于肺心病、高血压病、甲亢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可服用莫雷西嗪治疗,每次150-200毫 克,每日三次。最好到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以达到预防房颤.房颤一般不能根治,但经治疗可以控制和预防房颤.
一种中药组合物复方丹参酒及生产方法。取丹参、山楂、丹皮(牡丹皮)切碎、置于白酒内浸渍、过滤,制取药酒原液,药渣加水煮沸、过滤、制取水浸液,将水浸液加入药酒原液内,同时加入食用醋酸即得成品。本品能改善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可减少阵发性房颤、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发作,提高窦性心动过缓者的心率,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还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骨折的修复愈合具有促进作用。能改善肝脏的生理机能,促进肝脾回缩变软而有解毒作用,还有抗菌、止痛及降压作用。
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用于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类:1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以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双氢吡碇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以及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以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过去,曾有些临床医师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或预防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类(毛花甙丙、地高辛)、非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的研究表明,毛花甙丙与安慰剂比较,其复律的有效率和恢复窦性心律距开始给药之间无显着差异。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颠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选胺碘酮。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IC类药物。如病人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选用胺碘酮。
2.持续性房颤:其治疗对策包括:1)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选对策1,应考虑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选药原则同阵发性房颤;如选对策2,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房颤,治疗上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病人。因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可满意控制睡眠与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而在活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或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下,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2)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而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不但对睡眠或静息状态,而且对运动时的房颤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上述危重急症时,毛花甙丙等药物无效时,可选用静脉地尔硫�。另外,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禁用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不用β受体阻滞剂。应选用延长房室旁道不应期的药物(如静脉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Ibuti1ide也是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对正常心脏组织的传导几乎没有作用。Ibuti1ide 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有效。研究表明,Ibuti1ide转复房颤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酰胺。
http://www.xyxy.net/jbzt/neike/xnke/xlsc/kssc/xfcd/200407061602426991.htm
房颤,全称心房纤维性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房颤大多发生于心脏有显着病变的人,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以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时不恰当地使用某种西药也可以引起一过性房颤,有些正常人由于过度疲劳也可以出现房颤。
房颤较轻微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其出现症状的表现多数与心率的快慢有关。心悸是患者的常见症状,在阵发型或初发时心室律常较快。心悸、胸闷、惊慌的症状较为明显,偶尔有多尿现象。房颤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多为心力衰竭的诱因。慢性风心病患者大多数在并发持久的房颤后,心脏功能与劳动耐量即有明显减退。在高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房颤发生在心率增快时可以并发肺水肿。在房颤发作的最初几分钟内,有时会因心搏量突然减少,血管代偿反应未能起作用而造成脑缺血,产生晕厥。房颤终止时,偶尔可因为心搏暂停而发生昏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颤持久使心房内有血液淤滞,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及心室率很快时尤其明显,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的动脉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最为常见。
房颤的中医治疗主要是结合整体情况来考虑,望闻问诊四诊合参。一般来讲,可从脾胃气虚,损及脾阳,运化失司,宗气衰弱,心气不足,心脉不畅,循环失常,以致心悸怔忡。治宜温阳和中,益气整脉。
制附片10克(先煎),红参10克,淡干姜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大枣7枚,紫丹参15克,肥玉竹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山药15克。水煎服。可连用7—15剂。如果有效,可间断服用2个月。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上述中药,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好的办法还是找有经验的中医专科医生诊治。
近代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用于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类:1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以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双氢吡碇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以及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以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过去,曾有些临床医师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或预防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类(毛花甙丙、地高辛)、非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的研究表明,毛花甙丙与安慰剂比较,其复律的有效率和恢复窦性心律距开始给药之间无显着差异。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颠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选胺碘酮。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IC类药物。如病人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选用胺碘酮。
2.持续性房颤:其治疗对策包括:1)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选对策1,应考虑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选药原则同阵发性房颤;如选对策2,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房颤,治疗上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病人。因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可满意控制睡眠与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而在活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或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下,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2)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而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不但对睡眠或静息状态,而且对运动时的房颤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上述危重急症时,毛花甙丙等药物无效时,可选用静脉地尔硫�。另外,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禁用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不用β受体阻滞剂。应选用延长房室旁道不应期的药物(如静脉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Ibuti1ide也是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对正常心脏组织的传导几乎没有作用。Ibuti1ide 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有效。研究表明,Ibuti1ide转复房颤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酰胺。
http://www.xyxy.net/jbzt/neike/xnke/xlsc/kssc/xfcd/200407061602426991.htm
房颤,全称心房纤维性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房颤大多发生于心脏有显着病变的人,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以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时不恰当地使用某种西药也可以引起一过性房颤,有些正常人由于过度疲劳也可以出现房颤。
房颤较轻微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其出现症状的表现多数与心率的快慢有关。心悸是患者的常见症状,在阵发型或初发时心室律常较快。心悸、胸闷、惊慌的症状较为明显,偶尔有多尿现象。房颤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多为心力衰竭的诱因。慢性风心病患者大多数在并发持久的房颤后,心脏功能与劳动耐量即有明显减退。在高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房颤发生在心率增快时可以并发肺水肿。在房颤发作的最初几分钟内,有时会因心搏量突然减少,血管代偿反应未能起作用而造成脑缺血,产生晕厥。房颤终止时,偶尔可因为心搏暂停而发生昏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颤持久使心房内有血液淤滞,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及心室率很快时尤其明显,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的动脉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最为常见。
房颤的中医治疗主要是结合整体情况来考虑,望闻问诊四诊合参。一般来讲,可从脾胃气虚,损及脾阳,运化失司,宗气衰弱,心气不足,心脉不畅,循环失常,以致心悸怔忡。治宜温阳和中,益气整脉。
制附片10克(先煎),红参10克,淡干姜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大枣7枚,紫丹参15克,肥玉竹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山药15克。水煎服。可连用7—15剂。如果有效,可间断服用2个月。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上述中药,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好的办法还是找有经验的中医专科医生诊治。
7. 房颤如何治疗
目前的治疗包括两大原则:第一,维持窦律和控制心室率,维持窦律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有维拉帕米,洋地黄类等。还可以通过射频消融的手段,对肺静脉的异常变位进行电隔离,以根本上解决房颤。第二,抗凝预防血栓。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目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己在我国上市,主要是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对于不能耐受抗凝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左心耳封堵术,从根本上防止血栓在左心房内形成。
8. 心脏病房颤,该如何治疗呢
个人查阅资料所得,心脏病房颤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一般来说,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栓塞。如果病情较重,可选择手术或导管消融术。
9. 慢心率房颤与快心率房颤究竟哪个比较严重该怎么治疗
房颤是心脏病的一种症状,通常慢心率的房颤比快心率的房颤要轻一些,快心率的房颤容易引起血栓,然后血栓随血流来到脑子里,容易引起脑血栓。快心率的房颤要抓紧时间治疗,可以应用药物治疗,电复律,手术等治疗。房颤还是比较多见的,做心电图就可以明确诊断,如果心率比较快的房颤,更容易引起血栓,因为血栓的形成就是由于房颤导致的血流淤滞阻塞。
房颤的症状主要是心慌,原因很多,因此人们要提早去医院做检查来确诊。早期房颤还是比较好纠正,拖得时间越长越复杂,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果引起脑血栓,造成偏瘫,那麻烦就很大了,治疗起来会更麻烦。
10. 心脏快速房颤用什么药
病情分析: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治疗药物治疗分两方面,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抗凝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一般能治愈80%~90%的房颤,外科手术也可以使房颤痊愈[1]1.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能治疗房颤,一般需要长期服药。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