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氢氧化钙和氟化钙如何分离
很简单,加酸溶解(盐酸,硝酸,醋酸等),氟化钙不溶于酸,氢氧化钙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钙盐,过滤即可分离氟化钙
如果没有酸,有化肥否?用氯化铵或硝酸铵来溶解氢氧化钙,过滤即可分离氟化钙。
此时往溶液中通入CO2或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再次过滤,滤液中的成分就是原来的化肥。加入纯碱、小苏打也可以
❷ 氟化钙沉淀ph范围
氢氟酸属于弱酸,氟化钙属于难溶物,pH值减小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氟化钙产生的氟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形成氢氟酸,使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溶解平衡向氟离子浓度增大方向进行,所以pH减小时氟化钙溶解度增大。草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cac2o4<==>ca2++c2o42-。因c2o42-可与h+结合生成h2c2o4,所以酸性越强,越有利于该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氟化钙难溶于水,对玻璃没有腐蚀。但氢氧化钙对玻璃有一定腐蚀,对玻璃电极肯定有影响,不过快速测量应该作用不大,感觉控制pH没有意义。 在以前一个项目废水治理措施中,在其产生的生产废水采用氟化钙沉淀分离法进行处理,在PH值为左右时,投加过量的氯化钙与水中的氟离子生成氟化钙沉淀,经混凝后在沉淀,含氟废水一般采用石灰乳处理,使氟离子生成氟化钙沉淀而消除,含铬废水一般以硫酸亚铁溶液处理,使价铬转化为三价铬,然后加入碱使三价铬和三价铁沉淀下来,氟化钙溶解性很低,在水中以难溶物为主.高中三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总结出氟化钙溶解度与与ph关系为没有关系.
❸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氟超标对环境对人体都存在很大影响,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有
1、化学沉淀法
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mg/L,按氟离子计为7.9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氟的残留量为10~20mg/L时形成沉淀物的速度会减慢。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因此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mg/L。
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
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mg/L左右。为使生成的沉淀物快速聚凝沉淀,可在废水中单独或并用添加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为不破坏这种已形成的絮凝物,搅拌操作宜缓慢进行,生成的沉淀物可用静止分离法进行固液分离。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大于100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变化缓慢。
因此,在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时不能用单纯提高石灰过剩量的方法来提高除氟效果,而应在除氟效率与经济性二者之间进行协调考虑,使之既有较好的除氟效果又尽可能少地投加石灰。这也有利于减少处理后排放的污泥量。
2、絮凝沉淀法
氟离子废水的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为铝盐。铝盐投加到水中后,利用Al3+与F-的络合以及铝盐水解中间产物和最后生成的Al(OH)3(am)矾花对氟离子的配体交换、物理吸附、卷扫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与钙盐沉淀法相比,铝盐絮凝沉淀法具有药剂投加量少、处理量大、一次处理后可达国家排放标准的优点。硫酸铝、聚合铝等铝盐对氟离子都具有较好的混凝去除效果。
使用铝盐时,混凝最佳pH为6.4~7.2,但投加量大,根据不同情况每m3水需投加150~1000g,这会使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溶解铝。使用聚铝后,投加量可减少一半左右,絮凝沉淀的pH范围扩大到5~8。聚铝的除氟效果与聚铝本身的性质有关,碱化度为75%的聚铝除氟最佳,投加量以水中F与Al的摩尔比为0.7左右时最佳。
铝盐絮凝沉淀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使用范围小,若含氟量大,混凝剂使用量多,处理费用较大,产生污泥量多;氟离子去除效果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SO42-,Cl-等阴离子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够稳定,这与目前对混凝除氟机理认识还很不够有关,研究絮凝除氟机理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铝盐絮凝去除氟离子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有吸附、离子交换、络合沉降三种作用机理。
(1)吸附。铝盐絮凝沉淀除氟过程为静电吸附,最直接的证据是AC或PAC含氟絮体由于吸附了带电荷的氟离子,正电荷被部分中和,相同pH条件下ζ电位要比其本身絮体要低。另一证据是当水中SO42-,Cl-等阴离子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存在竞争,会使絮凝过程中形成的Al(OH)3矾花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显着减少。
(2)离子交换。氟离子与氢氧根的半径及电荷都相近,铝盐絮凝除氟过程中,投加到水中的Al13O4(OH)147+等聚羟阳离子及其水解后形成的无定性Al(OH)3(am)沉淀,其中的OH-与F-发生交换,这一交换过程是在等电荷条件下进行的,交换后絮体所带电荷不变,絮体的ζ电位也不会因此升高或降低,但这一过程中释放出的OH-,会使体系的pH升高,说明离子交换也是铝盐除氟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方式。
(3)络合沉淀。F-能与Al3+等形成从AlF2+,AlF2+,AlF3到AlF63-共6种络合物,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表明,在F-浓度为1×10-4~1×10-2mol/L的铝盐混凝除氟体系中,pH为5~6的情况下,主要以AlF2+,AlF3,AlF4-和AlF52-等形态存在,这些铝氟络合离子在絮凝过程中会形成铝氟络合物(AlFx(OH)(3-x)和Na(x-3)AlFx)或夹杂在新形成的Al(OH)3(am)絮体中沉降下来,絮体的IR和XPS谱图最终观察到的铝氟络离子AlFx(3-x)+一部分是络合沉降作用的结果,另一部分则可能是离子交换的产物。资料参考自www.codquchuji.cn仅供参考
❹ HF为什么能与CaCl2反应并生成沉淀
因为氟化钙难溶于水,氢氟酸与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氟化钙沉淀和盐酸,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可以反应得到沉淀。
❺ 氟化钙如何提纯
杂质是什么呀,还普通的不溶物啊?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可以过滤掉不溶物SiO2和Al2O3,而CaO会转化为Ca(OH)2
通入CO2,将Ca(OH)2沉淀下来,剩下CaF2了
最后蒸干溶液就好
❻ 如何制备氟化钙
将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用氢氟酸溶解,将所得溶液浓缩,或向钙盐水溶液中加入氟离子,得到氟化钙的胶状沉淀,经精制可得。
❼ 氟化钙污泥用PAM絮凝,沉淀效果很差,怎么回事
化学式CaF2。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无机酸;与热的浓硫酸作用生成氢氟酸。实验一般用碳酸钙与氢氟酸作用或用浓盐酸或氢氟酸反复处理萤石粉来制备氟化钙。自然界的氟化钙矿物为萤石或氟石,常呈灰、黄、绿、紫等色,有时无色、透明,有玻璃光泽,性脆,有显着荧光现象。非常春的氟石用来制作特种透镜。萤石主要用作冶炼金属的助熔剂;饮水中含有1-1.5ppm氟化钙时,能防治牙病。
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呈立方体、八面体或者十二面体。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天然矿石中含有杂质,略带绿色或紫色。加热时发光。密度3.18g/cm3,熔点1423℃,沸点2497℃ ,折光率1.434。低毒。极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氢氟酸、硫酸、硝酸和铵盐溶液,不溶于丙酮。溶于铝盐和铁盐溶液时形成络合物,与热的浓硫酸作用生成氢氟酸。氟化钙跟浓硫酸在铅制容器中反应可制得氟化氢。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形成低共熔物。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❽ 氟化钙的制备
将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用氢氟酸溶解,将所得溶液浓缩,或向钙盐水溶液中加入氟离子,得到氟化钙的胶状沉淀,经精制可得。 实验室一般用碳酸钙与氢氟酸作用或用浓盐酸和氢氟酸反复处理萤石粉来制备氟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