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区分玉米几叶
数叶片数量法。玉米叶片是长在茎节上的,一个品种有多少个节间,就会有多少片叶,一般多为15-24片叶,其中早熟一般15-17片叶,中熟18-20片叶,而晚熟20片以上。玉米为单子叶作物,米叶的数量一般在18片以上,玉米叶的数量对每个品种来说是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玉米在幼苗期成长规律,慢慢开始分化形成。根据植物学遗传定义,所以玉米叶的数量相对稳定。
❷ 玉米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的划分标准
这只是相对的感官上的判断,没有严格的标准,依据观测人员的经验、判断尺度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别。
以株高、可见叶、茎粗为苗情构成基本要素,依据玉米苗期大体长势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类苗:指生育正常且健壮的苗。出苗期正常、健壮、整齐一致,苗色浓绿、叶片肥厚。
二类苗:指比正常苗偏小、偏弱的苗。出苗期基本正常,苗发育正常,较整齐,苗色正常。
三类苗:指病苗、小苗和弱苗。出苗期偏晚,弱苗,不整齐、苗色浅绿、叶片薄。
回答参见了网上资料。
❸ 玉米的种子参差不齐,该如何筛选
每到玉米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的时候,但是有一些农户却开心不起来,由于家里的玉米出苗稀稀拉拉的,乃至发生一片片个苗不出的状况,看见就让人心烦。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多人遇到过,导致这个情形的因素也是有许多,例如种子的产品质量不太好,气温标准不太好,化肥选用错误,地下害虫泛滥成灾等。大伙儿碰到这样的状况也不必太过度心急,终究玉米栽种时间较长,处理这些现象的方法也是有的。
播种时栽种地的墒不足
玉米种子出芽对土壤墒情的需要最少做到60%,若低了种子从土质中消化吸收不上出芽必需的水分,便会导致出苗慢,乃至出不来苗的状况。但也不可以因为让土壤层的苗情情况改进就很多浇灌,由于含湿量高过80%,会造成土壤温度快升高,玉米种子在高温,高低温的条件里边迅速便会烂掉,仍然不容易出苗。一般选用的便是下完雨的后的一两天,那样可以保障了玉米在栽种的环节中,可以快速地出芽,并且也确保了全部玉米在栽种的环节中可以快速地发展起来。在玉米栽种的道路上,假如一直没雨的话,能够选用人力开展浇灌,那样也可以保障了玉米可以快速地出芽。
❹ 如何分辨玉米属于那种类型,甜玉米和普通玉米有什么区别呢,和普通玉米一样种植吗
按子拉形态与结构分类 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产量较高。1.选择品种,隔离种植 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大类型,应依据生产目的,科学选用和合理搭配品种类型。以青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或速冻加工为主要目的,应选用超甜玉米或加强甜玉米品种;以制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这类品种的果穗籽粒深,出籽粒高。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要想提前上市,则要注意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为实现早熟打好基础。其次要注意隔离种植,甜玉米如果和普通玉米或其他玉米串粉,就会产生种子直感现象,生成的籽粒失去甜味。因此,要求隔离区达到300米以上。 2.调整播期,覆盖地膜 因甜玉米主要是采收鲜嫩果穗,采收集中,季节性强,短时间内就要上市。总的原则是长期调整靠品种,短期调整靠播期。为了提前上市,可以选用早熟品种配合早熟栽培措施,可使甜玉米提前15~20天。欲延迟收获,则以选择晚熟品种配合延迟播种技术最为有效。春季每晚播7天,收获可延后1~2天。夏季每个播期可以错开4天左右,这样可以保证连续收获和加工。地膜覆盖可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但要注意施足底肥和精细整地。因覆膜后前期不便施肥和需肥量加大,必须加大基肥用量。要精细整地,确保玉米出苗快而齐。覆膜甜玉米播种期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星期左右,过早容易遭受低温冻害。播前浸种催芽,温度30℃左右,胚根突破种皮即可播种。 3.及时定苗,合理密植 甜玉米种子干物质含量低,特别是超甜玉米,发芽力弱,拱土力差,对土壤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播种时适宜的土壤含水为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超甜玉米在近地面土温度在12度以上时播种才能保证正常。而普通甜玉米对土温要求可以适当低一些。由于甜玉米拱土能力差,覆土不宜过厚,一般以3~5厘米为宜。种植甜玉米一般以果穗为商品,因此一定要注意果穗的商品特征,不能单纯考虑产量。要根据市场商品需求、经济效益大小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尽可能在单位面积有更高的收入。幼苗5~6片叶时开始间苗、定苗,每公顷留苗63000~70500株,即行距55~6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
❺ 怎样识别与防治玉米苗枯病
玉米苗枯病的症状: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产生褐变,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根系变黑褐色,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叶鞘变褐色撕裂。叶片变黄,叶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则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一般在叶尖处发黄,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严重的心叶逐渐青枯萎蔫。
玉米发生黄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施肥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黄苗
玉米施肥习惯上仅施用氮素化肥,多采取“一炮轰”的形式,这样就造成玉米缺素症,主要是缺钾、缺氮,从而造成玉米黄苗,特别是大面积发病的地块多属于这个原因。在玉米肥水管理上要科学运筹肥水,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重施拔节肥和大喇叭口期攻穗肥,配施微肥;遇旱及时浇水,改善植物营养状况,促其早发稳长。
2、苗枯病造成的黄苗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一种常见病害,主要表现为上部玉米出苗后生长迟缓、中片黄化、自上而下干枯;地下部先是中胚轴变褐,后向上发展至次根节,导致根毛少、萎焉、黑根、腐烂、死苗。主演原因:一是播后温度高、雨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大;二是土壤板结,通气性差;三是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忽视微肥;四是未使用玉米种衣剂拌种;五是管理不适时。
防治方法是:一、使用玉米种衣剂,既能防治苗枯病、茎腐病、粗缩病、黑粉病,又能促进苗全、苗壮、苗齐、苗旺,并兼治地下各种害虫。二、改变施肥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变“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三、及时防治:用75%的百菌清喷雾防治。
3、玉米生理性黄苗
主要是玉米品种本身特点造成的,主要症状是下部叶片干尖、黄叶但根部发育正常,一般是5片叶以后玉米单株趋于正常,这种情况可在玉米叶片发黄时喷洒“天丰素”可快速恢复。
4、除草剂残留造成的黄苗
主要是上季作物小麦年后施用除草剂(如甲磺隆、苯磺隆等)天气干旱、土壤缺水造成,可在年后小麦田浇水3-4次即可减少黄苗发生;提倡年前使用除草剂,若年后施用尽量避免使用甲磺隆、苯磺隆等除草剂。
❻ 如何观察玉米的生长
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2、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3、花粒期阶段: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就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
(6)怎样快速的分辨玉米苗扩展阅读: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❼ 玉米刚发芽是什么样子的
1、玉米刚发芽是嫩绿的。
2、玉米刚发芽是细嫩的。
3、玉米刚发芽是脆弱的。
玉米石单子叶植物,玉米粒是它的种子,玉米粒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乳占多数,为玉米粒发芽提供营养,胚很小,就是以后的玉米苗。要种玉米的话,可以先把玉米粒在水里泡一天,让他泡涨,发芽就快得多,但是不是家里所有的玉米粒都可以发芽,有的是时间放久了,有的是加工的时候损伤了胚。要选新鲜饱满、完好没有损伤的玉米粒。
❽ 玉米出苗期的确定
玉米播种到拔节为苗期,玉米苗期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
1、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由于植株较小,叶面积不大,蒸腾量低,需水量较小。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玉米苗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土壤绝对含水量12-16%比较适宜,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缺乏,容易形成黄苗、紫苗,造成“芽涝”,苗期遇大雨要注意排水防涝。
2、及时间苗、定苗
。及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理密植的重要环节。间苗、定苗过早时,苗势两级分化不明显,定苗后会继续出现病株、弱株、残株等。间苗、定苗过晚,因幼苗拥挤,根系交错,争肥争水,形成弱苗。掌握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套种玉米通常草多、虫多、残伤苗多,保全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略晚定苗,掌握3-4片可见叶时间苗,5-6片可见叶时定苗。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过大苗和弱小苗,留大小一致的苗;去病残苗,留健苗;去杂苗,、留纯苗。
3、及时中耕、除草。定苗前后中耕应浅,一般5厘米左右,拔节期前后中耕应深些,行间可达10厘米左右。苗期一般中耕两次。化学除草方法:即在播种后出苗前地表喷洒除草剂,也可苗期进行。①莠去津(阿特拉津),每亩用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0-50千克喷雾,在杂草出土前和苗后早期施药,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②乙草胺,每亩用有效成分70克加水40-50千克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药,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③乙阿悬乳剂(乙草胺+阿特拉津),每亩250毫升加水40-50千克,在播种后、出苗前喷药。
4、及时追肥、浇水。
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苗株细弱、叶身窄长、叶色发黄、营养不足的三类苗及移栽苗,要及早追施苗肥,并增加追肥量。套种玉米通常幼苗瘦黄,长势弱,前作收后立即追施提苗肥。三类苗应先追肥后定苗,并视墒情及时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因地、因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