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高中语段压缩题时间怎样压缩
扩展阅读
中兴手机相册怎样恢复 2025-07-09 19:18:29
怎样把挂面弄的更加好吃 2025-07-09 18:24:14
怎样拍摄特效火山视频 2025-07-09 18:23:25

高中语段压缩题时间怎样压缩

发布时间: 2022-08-05 03:54:05

1. 时间压缩的技巧

时间压缩就是常说的节省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节省时间做到事半功倍。

制定时间计划表,时间计划表是最简单的节约时间的方法,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做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定不要被上一件事情拖住,不然后面的事情都会被拖延。有效利用等待的时间,等待待时间要是能够巧妙的利用起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做到早睡早起,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夜生活,基本都是半夜不睡觉,早上起不来的状态,如果能改掉这个习惯,你会发现自己多出来很多时间。

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重要的事情优先,将重要的事情提到前面做,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还会让事情变得有序。

当日事当日毕,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就完成,不要拖延过夜,这也是一件节约时间的好办法。设定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给完成某项事情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到了一定的时间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完成,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效率。

2. 压缩语段的方法技巧是什么

1、找准语段的中心

压缩,从语义上说,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加上压力,使体积缩小;二是减少(人员、经费、篇幅等)。压缩语段的“压缩”当然属于后一义项。不论要求用什么形式来压缩语段,筛选出主要信息,把握住语段的中心,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抓准中心,才能辨别主次,删除枝叶,才能“删繁就简”,才能因“扼要”而“简明”。

2、分析语段的层次

分析语段的层次,首先是为了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准确把握其中心;也是通过分层概括内容,以便把握其内容要点,进而连缀成答案。上文对例1的8句话的分析,实际上就包含着层次分析的意思。

3、提取重要句子

这里所说的重要句子是从内容上说的。语段中的内容、重要信息总有相关的重要语句来表述的,提取出来,有助于压缩语段归纳主要内容。

(2)高中语段压缩题时间怎样压缩扩展阅读

1、新闻:

①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总称。

②指新闻文体,广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一句话新闻”中心“新闻”指消息。

2、标题:报刊上新闻报道或文章的题目通常指新闻报道的题目。标题以文章内容为命题依据,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美化版用面等作用。新闻标题有主标题(又称主题、正题)引题、副题等。

3、导语: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以生动简明的文字突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内容。

3. 压缩语句的方法技巧

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一、压缩语句的方法

1、去掉形容词语,“的”字前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有修饰的形容词语都放在名词前,“的”字前面的词语就属于这样的词语,可去掉,例如:漂亮的女孩唱出美妙的歌声。形容词语就有”漂亮的“、”美妙的“,这两个词语可去掉,缩句为:女孩唱出歌声。

2、去掉修饰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都有很多修饰的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可去掉,例如: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副词表示状态的词语,“高高兴兴地”,这个词语可去掉,保留了主干。缩句为:小花猫晒太阳。

3、去掉补充说明词语,得字后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补充说明的词语,也就是补语可以删去。“得”后补充说明的词语可删掉。例如:运动员高兴得锻炼。补语是”高兴得“,可删去。缩句为:运动员锻炼。

4、去掉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很多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都可以删去。例如:上个星期六,女孩在图书馆看书。时间状语是”上个星期六“,可删去。地点状语是”在图书馆“,可删去。缩句为:女孩看书。

5、去掉数量词语,保留中心词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数量词语,如一批、一群、几百只、几盆等数量词语是可以删去的。例如:女孩找到了两盆花。句子中的数量词语是”两盆“,可删去。最后缩句为:女孩找到了花。

二、压缩语句的技巧

1、找出句子主谓宾。

“快乐的女孩拿着手提袋,准备到超市去购物。”这是一个比较长的句子,大家可以先找出主语”女孩“,谓语是”购物“。有的句子没有宾语,但必须有主语和谓语。此句缩句为:女孩购物。

2、比较主要词语,找出中心词语。

“我家附近公园里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这是一个长句子,先找出主要词语,主语有”公园里“、”苹果树上“。谓语是”结满了“,宾语是”苹果“。因为苹果只能长在苹果树上,所以中心词语是苹果树。此句的缩句为: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

4. 高中语文考试时答题如何分配时间才算合理

语文130分夺分方案 一、基础是关键,整理很必要!(1-6题,选择题,共18分;目标:确保15分。)
1、拼音:整理做过的拼音题。我整理了吗?
语音题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出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一是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
整理提示:
①整理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整理形似字;③整理多音字
2、错别字:注意别字的方法——同音别字、形近别字。我注意了吗?我整理了吗?
整理方法:
①整理常见的两写字或三写字②整理常见的又容易误写的成语
③整理形似字,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辨析
3、近义词
整理方法:
①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实词,理解辨析的角度
②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其意义及用法
4、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成语的色彩,注意成语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注意句子的语境与成语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是否统一。做过的题,我整理了吗?有启发吗?
整理方法:从容易误用的类型的角度进行整理,比如,可以分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一、程度失衡、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时态不分等角度来归类整理。
5、语病:将做过的题目,尤其是错题再分析一遍,积累经验。我做好了吗?
整理方法:将每种病句类型的各种子类型列成表格,每种病句均要能举一二例说明。不要认为你手头的参考书上已经给你分好类就想偷懒不整理了,整理一遍后,你才会思路大开。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7-9题,选择题,9分;19-22,22分,共31分;力争26分。)
总说:现代文阅读不是技巧的问题,阅读现代文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它应该遵循阅读的规律,比如说寻着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体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词语,从而对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这就是最基本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比较可靠的方法。如果单纯把现代文阅读当成技巧,好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把现代文答好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整理的时候最好还是按考纲上的考点简略整理就可以了。
1、阅读的过程中,要:
①理解题目的含义。
②抓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首、尾句。
③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④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⑤把握注解,尽可能把握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相关的有效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中心意思。
2、解题的过程中,要:
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
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注意上下题的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
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是提高,一分也不能少。(10-12题,选择题,9分,13题,文字翻译题,10分,共19分。争取19分。)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
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古——单音解析,今——双音解析),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
4、答14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做到信、达、雅。 四、古诗赏析,一分也不能少。(14题,文字题,8分,争取8分。)
五、默写是送分,千万别手软。(15题,填空题,4分,目标当然是4分。)
1、以中学十二册课文的相关内容为主,兼顾课外“非常熟识”的内容。
2、以课文中规定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为主,兼顾课文中出现的相关内容。
3、注意书写清晰、规范、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16-18题,共12分,确保10分。)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
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
①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 衔接过渡是否紧密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 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
②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七、作文是大头,千万别放手。(19题,60分,向50分进军。)
要做到:
1、不离题(审清题目要求);
2、不抄袭;
3、有中心(一个中心);
4、有内容;
5、有条理(思路清晰);
6、合逻辑(论据能证明观点,记叙文符合生活逻辑、令人信服,幻想要符合生活真实);7、能拟题(记叙文的题目——要素式、顺序式、线索式、象征式、修辞式;议论文的题目——观点式、范围式、告诫式、感想式、引用式、延伸式、选择式);
8、能写完800字;
9、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时、地、人、事,记叙、描写、抒情;散文——感情真挚);
10、表达通顺;
11、卷面整洁;
12、内容深刻,有启发性;
13、材料新颖;
14、善用方法(入题要快,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点面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一波三折,对比衬托,插叙倒叙)。

5. 如何压缩语段练习题

一、解答压缩语段题经常出现的失误

解答压缩语段题,经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个语段的主要信息,往往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二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差,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二、压缩语段题的解答技巧
解答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

(一)查找法。查找法就是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即表述主要信息的语句。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

例1.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2004年高考重庆卷)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要求,即“拟一个简明的标题”。拟一个好标题并不容易,一是概括性要强,二是要生动而醒目。其次要把握所给材料的观点和内容。这段材料讲的是塑料袋对环保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醒人们要加强环保意识——文段的首尾句可以看成是中心句。

6. 高三语文语言运用题压缩语段怎么做

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古籍,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压缩语段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为短文续写结尾,我们可以搜索“高考,这应不是什么难事、拟写电报稿、为语段补写总结句。这有点像提取句子主干,基本程序为,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概括、人名:三步解题法 (一)是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三)是选定后、为新产品命名,那么这三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了:“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网站名:“关键词”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馆藏)古籍(亟待)修复。如本题可连缀成。 (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术语、概括研究的结论:先说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足、分析,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你需要的这篇论文我为你奉上、提炼文章观点,即可敲定。我们再进行提取.关键词”;较新题型有。第二句话是算了一笔账。方法二,平时语文课堂中的概括文章内容,先来看一道高考题。方法一、拟写 一句话新闻或标题?其实。这段话的中心可以概括为“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人才是主题词、新闻点评;各地图书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与社会生活结合紧密,(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就是提取关键词,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新闻事件,不可不取、归纳段落大意等;再说各地图书馆、提取关键词等,不可不取。压缩语段的考查方式较多,同样说明了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问题,仅1,亟待抢救性修复、缺乏(不足)”这四个关键词、软件名等。所给的材料一共两句话。就今天讨论的内容,其中“不足百人”,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关键词本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那么什么是关键词呢: (2005年全国高考卷)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博物馆同样面临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的问题、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第一句话又分为两个层次,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分析,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拟写导语、“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传统题型有,都是具体实践的过程:先概括再提取提取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请你参考、筛选,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是一位江苏的老师写的、网页名:拟写短信,表明这方面专业人才奇缺,因为这种题型不仅综合考查了理解、人才.压缩语段,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概括语段内容,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据报道、修复,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馆藏古籍”)。如“修复”

7. 压缩句子的方法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六、“着、了”等助词不要删掉. 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两架飞机. 惹人喜爱的熊猫扭动着圆滚滚的身躯.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语文压缩语段应注意什么
我不想在网上出一些资料给你,我只想不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压缩语段,首先要分清楚语段的表达方式(议论、说明、抒情、记叙、描写)。

一般情况下,多以记叙为主。

这样的语段,我们必须抓住关键语句,一般情况下,关键句在段落开头、结尾。

也有在中间的情况。

这里的关键句往往就是语段的中心思想。

还要注意有些题目有字数的限制。

一定要把一些修饰性的文字删去。

这只是一个例子,处理其他性质的语段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一类题目,多多练习,也会慢慢找到规律的。

怎么找出句子主干?有什么窍门么?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8. 新闻压缩题答题技巧是什么

新闻“压缩语段”就是对内容丰富的一段或几个段落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技巧如下:

1、记叙类语段的压缩

抓所叙事情的主干,弄清叙述的对象是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是什么等。

2、议论性语段的压缩

找议论的话题、抓住中心论点;理清思路,注意找出证明中心看法的论据;结论是什么等。

3、描写性语段的压缩

找到描写的景物,抓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4、说明性语段的压缩

首先抓住所说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这些信息很重要,要保留好;其次看写作者从几方面做了说明,说明的目的是什么等。

“压缩语段”解答注意事项

1、注意抓核心。确认语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确认不要的信息,如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

2、注意分层次。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

3、注意明限制。即明确题目对字数、句式等方面的限制。

4、注意方法活。例如,留,即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语句;删,即删除冗余次要的信息;简,即简化句子或句意;改,即改换成简洁的说法等。

9. 压缩语段的方法技巧

压缩语段的方法技巧:
1、筛选信息。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
2、删除无用信息。在压缩语段时,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比如重复信息、有不良影响的信息等。
3、提取关键词。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4、舍偏取正。舍弃语段中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成分,该舍弃的东西就一定要舍,只留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必要的成分。
5、合并成句。语段中有些相同的词语、或是相近的内容,可逐一合并,压缩成简洁明了的一句话,避免重复。语序要合理,语句读起来通顺。
6、言之有理有据。压缩语段时,要把握事情的实质,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你说所的能够以理服人,让人觉得合情合理,不可凭空漫说。
7、符合字数要求。压缩语段,使之能符合字数要求。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连同标点符号在内,千万不可超过规定的字数。所以你的句子,要有极强的概括性。

10. 202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技巧

一、压缩语段的关键

“压缩语段”就是对内容丰富的一段或几个段落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压缩语段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整合信息、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压缩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遗漏重要信息。

二、压缩语段的考查形式新闻类拟标题、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语段信息要点概括类(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描写类)、提取关键词类、下定义类、续写总结类、提炼语段寓意或内涵类、概括文段内容 三、答题攻略(一)按设问方式采取相应方法首先是新闻压缩类(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局四部分;新闻必须具备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1:拟写新闻标题】

方法一,抓住关键句、特征句。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判断性的句子。

方法二,表达形式要规范。答案的表达形式通常为“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类似缩句中的主干,时间、地点等要素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答案一般要带有判断性,要求由两个部分构成。一般说来,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用语一般较简洁、确切、生动,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方法。

【2: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根据新闻要素的要求,“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结构上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单句,短复句亦可。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用如下方法:

一、摘取法:摘取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的关键句,作为答案。简而言之,抓导语!

二、提要法:抽取新闻的主要要素予以整合。第一步:提取新闻的主体及事件,首先按照“谁发生了何事”写出基本结构。(注意:“谁”不要狭隘地理解为“人”,地区、事物、行为方式等都可以作为主体。)第二步:突出独特性、新颖性:在找出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新闻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步:整合要素,压缩简化,准确写出“一句话”。

【新闻标题和一句话新闻异同】新闻标题: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一般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若是主谓结构的标题,加标点即可成为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是用一句话将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语言表达上与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基本一致,即“准、新、活”。但涵盖的信息量较标题更丰富,文末用标点。相同点:筛选对象为陈述对象、事件;可使用主谓句的形式。不同点:拟标题语言更精炼;可选用词、短语或句的形式;可适当运用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方法。

【3:拟写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在开头,要点是要用精练的语言将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主体、主体特征、事件,事件特征等,除此之外还要有新闻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或简明扼要的评价。导语格式一般为: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或意义(据题干要求字数取舍),按“时间 地点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4:概括信息要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所以,只要概括出:人物 事件 (经过、结果等) 时间 地点 原因

【5:拟写结尾】结尾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基本要素“人物”“事件”要出现,其他要素往往不必一一提取。

【6:提取关键词】1.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词语一定是关键词之一。2.关注关键句:有些语段中的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取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总结。抓住这些句子,就会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相关的关键词。3.关注语意层次变化:语段的句间关系不同,关键词的位置就不同。4.关注高频词:作为重要内容,语段中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关键词语亦必然会反复出现。

【7:下定义类】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公式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比被定义者(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