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快速学简谱
学习简谱的方法:
(一)首先要搞清音的高低。简谱上音的高低是用1、2、3、4、5、6、7来表示的。
其中3--4 和7---1(1上加一点表示下一个八度)为半音,其它(1-2 2-3 4-5
5-6 6-7)都是全音。1、2、3、4、5、6、7依次升高,就像我们上楼梯一样,每次上一个台阶。(这中间只有3-4 7到下一个高音1只能上半个高度的台阶)。
1、2、3、4、5、6、7下边加一点表示比未加点的音低了一个八度,加两点表示低了两个八度。同理上边加一点表示比未加点的音高了一个八度。
0为休止音(不发声)
(二)音的长短。
“5 - - - ”为全音符(如果说它的时值长度为四秒钟)
“5 - ”为二分音符(那么它时值长度则为二秒钟)两个二分音符等于一个全音符。
“5”为四分音符(时值长为一秒钟)两个四分音符等于一个二分音符。
“5下加一小直线”为八分音符(时值为二分之一秒钟)两个八分音符等于一个四分音符。
“5下加平行的两条直线”为十六分音符(时值长度为四分之一秒)两个十六分音符等于一个八分音符。
(三)节拍。
4/4(下边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上边的4表示每小节[唱或奏]四拍)。
2/4 (下边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上边的2表示每小节有二拍)
3/4 6/8………皆同上理。
拓展资料: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参考资料:网络-简谱
❷ 怎样快速记忆五线谱
多背口诀,具体方法如下:
1、要快速记住五线谱,背口诀是最简单有效的。五线谱的音符位置决定音的高低,音符形状决定音的长短;
拓展资料: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
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五线谱优势与缺点:
相对于简谱,五线谱的优势是在视觉上音的高低有明白的显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线谱。可以说五线谱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但除基本谱表的五条线外,上、下方常会出现繁杂的临时加线,谱号后面及谱中,还有密密麻麻的调号或临时升降记号,不同音组的同一音处于不同的位置,缺乏规律性,初学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❸ 怎么才能记住钢琴谱
1、视觉背谱法。这里是指用视觉来阅读减字谱,由大脑直接想象出音符,使音符及各种记号因为视觉上的反复练习,而被牢记下来,直至背熟谱子。这种背谱的方法以减字谱为基础,需要记忆者对减字谱具有熟练的运用能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觉把减字谱符号直接想象出音符来,它的进一步深化就是直接的视谱弹奏。因此对背谱者要求比较高,不易初学,但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记忆强度,达到很好的效果。广义上的视觉背谱则是指通过视觉直观的拿琴谱来记忆,其使用的普及度和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2、听觉背谱法。这是一种依靠听觉来记忆乐谱的背谱方式,也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记忆方法。在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多听古琴曲是最好的方法。听一家一派的不同琴曲,听各家各派的不同琴曲,听同一曲目各家不同的演奏方法,总之多听可以开拓视野,集思广益。听可以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旋律印象,而其中的第一印象则尤其重要,往往会在记忆深处打上永久不灭的烙印,有很多学琴的人都是因为幼年时受琴乐的影响在头脑中留下了磨灭不了的印象才开始学习古琴的,这其实也是听觉记忆的最好例证。
3、触觉背谱法。由于不断地练习古琴弹奏,手指触觉也在反复记忆,尤其古琴演奏时所用之右手,熟练以后完全可以做到不看右手弹奏,而大多数练习弹琴的学习者也都基本上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忘记了自己右手的存在,这其实就是右手触觉的反复记忆,使得演奏者可以直接将曲子弹出来。它依靠运动神经的机械反射进入惯性弹奏状态,使琴曲被存储在一定的记忆程序之中。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一旦受到某种外来影响,记忆的信号会突然被破坏、中断,导致无法继续弹奏。这种背谱法不但会花掉学琴者大量的实践时间,收效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所以一般不提倡单独使用,或者说在技术阶段可以适当使用,而熟练以后则考虑和其他的记忆方法综合使用。
4、理论背谱法。对琴曲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如乐曲的结构、指法、题解、调意、调式、调性琴家的演奏风格、琴曲的历史背景等等,使自己真正了解曲意,在理解的理性分析基础上背谱。这也是一种不适合单独使用的理性记忆方法,但在记忆过程中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用到它,在几种记忆法混合使用中,它能起到相当有效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5、比较背谱法。单独记忆一首琴曲是非常艰难而枯燥的,这往往是由于没有参照物,没有对比的关系,如果将两首体例相近或完全相反风格的曲子放在一起记忆,通过对比其异同、体会其用心,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渐加强记忆,不失为一种看似缓慢。实则快速的方法,不妨一试。
6、唱谱背谱法。一些老一辈的琴家对此法推崇备至,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此法适合于初步掌握减谱,或五线谱,减字谱的记忆者。在经过视觉、听觉的反复磨合过程和大脑的加工反射以后,再次通过记忆者自身边弹边唱而又反馈于视觉和听觉,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加强了记忆的效果。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记忆方法,古琴中的琴歌则是这种记忆方法最好的综合体现。
7、随时记忆法。也可以叫偶然记忆法,是指不专门以记忆为目的的记忆活动。例如:在外出游玩的情况下,在睡觉前躺在床上的时候等等。随时记忆是加强记忆的保险柜,偶尔的遇见会产生不可小视的记忆强度,但这种记忆方法要贵在坚持,并在长期实践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可依靠它来进行大面积的记忆。
8、短时记忆法。也可以叫压缩突击法,即利用相对集中紧凑的时间对被记忆专题进行突击记忆,记忆时间短、记忆内容多、记忆强度大。虽然短时间内记忆效果不错,但从长时间来看仍然比较容易遗忘。如果结合其他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则能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
9、灵感记忆法。谁都有灵感的火花突发的时候,利用好这转瞬即逝的火花瞬间来记忆琴曲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然而此方法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人为创造,是记忆人综合素质和修养及天分的突显。任何盲目地自认为可以创造灵感和等待灵感来临的方法都是荒唐可笑而毫无疑义的,所谓“中得心源”、“师法天成”是也。
10、综合背谱法。顾名思义,将两种或几种背谱法结合运用,使思维、情感、肌肉、神经、听觉、视觉达到最理想的协调状态。
❹ 怎样才能以最简单的方法记住乐谱
你可以练练你的视唱能力 视唱能力强了 你唱几遍谱子 就有了那个曲调 你唱谱子自然就顺 谱子也就记得很简单了 呵呵 要不然每次都死记 是很麻烦的 主要先记住那个调 呵呵 加油吧 希望能帮到你
❺ 如何快速的背钢琴谱
可以用以下方法:
1、动作惯性记忆法。
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对于作品掌握的熟练程度的直接体现。对于演奏而言,即使能将乐谱默写下来也并不代表能在舞台上准确流畅的演奏。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使动作形成连续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状态也能准确、流畅地演奏才算是达到了登台的基本要求。
慢速段落往往由于技术上的轻松而容易被忽略,练习不足会导致动作熟练程度的欠缺,继而引发忘谱。因此,适当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练习时间是相当必要的。
2、乐谱视觉记忆法。
顾名思义,通过反复看谱在头脑中形成视觉映像,就像是对于某一图形的记忆一样。这样,当演奏者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眼前会浮现出乐谱的内容,演奏者会产生仍然是在照谱弹奏的感觉。
(5)怎样快速记乐谱扩展阅读:
1、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
2、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因此需要将音阶掌握好。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发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是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满意的音色和旋律。
3、和弦方面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
❻ 怎样快速背琴谱
1、试着去几个音几个音,几个段落几个段落这样背。如果是一个音一个音背,那会相当浪费时间。将一个小节分成一组来背,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2、在看谱前,听几遍你要演奏的曲子,听到你比较熟练的时候再看谱,你会发觉自己对谱子很熟悉,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因为当你听完音乐后,你就会自觉地在脑子里形成对音乐的印象,谱子里的音、节奏你已经熟悉,所以不用再一个音一个音找了。这个方法很好。我经常用。
3、背谱时,尽量追求完整,不要背到哪里背不下去就翻谱看,而是要跳过背不下来的那一段,从你能记起来的地方继续,直到结束。
4、平实多练琴,多练琴就会让你多看谱,看久了就条件反射,以条件反射你看谱就跟看现代文一样,看得熟练了,背起来也差不到哪去了。
总而言之,方法+勤奋,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加油!
❼ 如何识谱,如何快速识谱
1,五线谱中的节拍是从符头和符尾来辨别的,先要学会分辨符头和符尾,各种不同的音符,表示不同的节拍,全音符唱4拍,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1拍,八分音符为半拍,十六分音符唱1/4拍,三十二分音符唱1/8拍,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符尾拍数是变成原来的1/2。
(7)怎样快速记乐谱扩展阅读: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❽ 请问有什么容易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简谱7个音的读法和音调,就是1234567,音调也要记住
跟着钢琴(或其他固定音高的乐器)一起唱音阶。用不同的速度、节奏、顺序反复跟唱。
如:12345671(高音)
1(高音)7654321
1351(高音)
1(高音)531
13572461(高音)
1212323434545656761(高音)71(高音)
1(高音)71(高音)76765654543432321217(低音)1.
总之,跟着固定音高的乐器唱,一是练音准,二是练节奏(注意:一定是要跟着固定音高的乐器唱,这是决定音准的关键)。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1]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8)怎样快速记乐谱扩展阅读:
简谱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
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
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❾ 怎样快速记住吉他谱
一首喜欢的歌曲,弹了很多偶遍总是记不住谱子,脱了谱就不会弹了; 马上就要演出了,谱子还是背不下来?
然后很多人,完全不需要谱子听过就弹出来了!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要如何记住这些
头痛的曲谱……
吉他谱是吉他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个吉他手连最基本的吉他谱都背不下来,那么一切什么所谓的高超技巧对他而言都是飘渺的。尽管背吉他谱对吉他高手而言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但对大多数才入门的小白来说难免力不从心。其实每个高手都是由菜鸟成长起来的,而背谱的秘诀有很多很多。我们浅析几个快速记住的方法。
01
方法1:曲式段落拆分
壹
分析曲式结果,看看这首歌是几个段体,3段体还是回旋曲,这样就可以把曲子分割成容易对付的几块。
然后看每个段落和乐句,比如我在这里给大家做几个分析和总结:
1.《真的爱你》-beyond
A/B段:C-G-Am-F-C-G-C-C(15641511)
过渡句:FGFG(1515)
就两行整首歌曲的谱子全在这了。
2.《情非得已》-庾澄庆
C-G-Am-Em-F-Em-F-G(15634345)
3.《成都》-赵雷
A段:C Em F G C Em F G
EmAm F C EmF G C
X 2遍
B段:EmAm F C EmAm F C
F C F C DmDmF G
4.《南山南》-马頔(45364511)
B段:F G Em Am F G C C X2遍
A段:C G Am Em F G C C X2遍
5.《奇妙能力歌》-陈粒(45364511)
F G Em Am F G C C XN遍
6. 。。。。。。。
小编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写上千首歌曲的和弦规律。
那我么总结方法就是:
先认真听听这首歌曲,几处旋律是重复的,然后拿只笔,把和弦4个或者8个一行(就像上面我们的方法)写下来,发现重复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再记,记住和弦这个手歌曲的谱子就差不多了,因为如果节奏型是固定的基本上和弦的拍子数也是固定的了,4/4 2/4 6/8拍,指法很多都是重复的,个别指法大家可以进行改编,简化一些(七分唱三分弹,不要觉得简化了指法影响有多大。)
02
方法二:级数走向记忆
相比方法一,方法二就更简单了,但是依托一定的乐理基础,大家要知道和弦级数 调式理论基础。在方法一里我们已经用蓝色字做了标记,15634345就是一个和弦走向, 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在C调音阶里:1、2、3、4、5、6、7对应的是七个字母:C、D、E、F、G、A、B,一级就是C,二级就是D,七级就是B,先可以这么理解着,
在在C调和弦里:C,Dm,Em,F,G,Am,Bdim(B减三和弦, 不常用!一般用G7 和弦)也就是:C,Dm,Em,F,G,Am,G7
C调到D调差了一个全音,所以C调里面的子和弦都升高一个全音:
C调:C,Dm, Em, F, G,Am,G7
D调:D,Em,#Fm,G,A,Bm,A7
同理可以推出下图 常用和弦调式图:
那么这个图我们要怎么用呢?
比如我给你大家说三首歌的谱子:
《平凡之路》G调:6415
完事儿了,全曲都是 EmCGD,(这首歌曲结尾是6451)那么说起6451
《七里香》D调:几乎全曲都是6451
比如:C调的和弦C,Am,F,G, C调的1645 大家记住1645了,比如,《恰似你的温柔》,《好久不见》,《小薇》,《春天里》等等,所以知道一个常用走向,就等于学会很多其他歌曲了。
为什么要记1645,不记和弦,是因为和弦只在调性下成立,而用数字也就是和弦级数这种方式表示和弦走向是超脱于调性之上的。比如你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首歌的和弦是C,Am,F,G,这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应该是在C调下,是C,Am,F,G,要换成D调就不是了。而要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首歌的走向是1645,那就是对了,不管在什么调下,都是1645。假如换成D调,《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的和弦就成了D,Bm,G ,A。
笔
记
常用的走向:
1645 1625
1345 1451
6415 6543大
45364511
15634345 17654325 6326或者6236
拿15634345来说,在C调下就是C,G,Am,Em,F,Em,F,G。这就是经典的卡农走向,比较常见的流行歌曲有《记得》,《勇气》,《忽然之间》等
这些走向基本上可以秒杀很大一部分流行歌曲,当你要临时伴奏一首歌又不知道是什么和弦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些走向哦,说不定就中了!在别人看来你就是牛大发啦,怎么啥歌的伴奏都会呢。当你要写歌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时候,弹起这些走向,然后哼上一段旋律,只要好听而且不与已有的重复就算成功啦!当然这些走向也不能涵盖所有,还有一些特殊的走向,大家以后慢慢研究吧!所以以后学一首歌,不要只记住和弦,首先要确定是什么调性,再记住和弦级数,多想想走向,最好还能记住各调的各级和弦分别是什么,这样换起调来就得心应手了
❿ 怎样快速背乐谱
快速背乐谱的方法如下
1、动作惯性记忆法。
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对于作品掌握的熟练程度的直接体现。对于演奏而言,即使能将乐谱默写下来也并不代表能在舞台上准确流畅的演奏。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使动作形成连续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状态也能准确、流畅地演奏才算是达到了登台的基本要求。
慢速段落往往由于技术上的轻松而容易被忽略,练习不足会导致动作熟练程度的欠缺,继而引发忘谱。因此,适当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练习时间是相当必要的。
2、键盘位置记忆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调性比较复杂、调号和临时升降记号繁多、把位变换频繁的作品。出于乐理与和声写作的要求,乐谱中往往会出现较为复杂的音高记录方式,比如重升G,虽然在理论上绝对不能用还原A来代替,但在键盘上确是还原A,因此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音符时无需去记忆它到底是重升G还是还原A,而是直接记忆相应的键盘位置就行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乐谱的复杂程度。
3、乐谱视觉记忆法。
顾名思义,通过反复看谱在头脑中形成视觉映像,就像是对于某一图形的记忆一样。这样,当演奏者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眼前会浮现出乐谱的内容,演奏者会产生仍然是在照谱弹奏的感觉。
4、无琴无谱记忆法。
在背谱的后期阶段可以尝试完全在头脑中“默弹”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能够清晰地在想象中弹出每一个具体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则背谱的熟练和牢靠程度已达到可以登台的标准了。
5、无琴无谱记忆法。
在背谱的后期阶段可以尝试完全在头脑中“默弹”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能够清晰地在想象中弹出每一个具体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则背谱的熟练和牢靠程度已达到可以登台的标准了。
(10)怎样快速记乐谱扩展阅读
1、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着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着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2、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
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参考资料:网络-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