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怎样用机器ct时间推算产能
扩展阅读
预约口罩怎样设计密码 2025-05-16 17:20:15

怎样用机器ct时间推算产能

发布时间: 2023-01-08 23:28:03

Ⅰ 增加一台SMT贴片机后工时和产能怎么计算

你可根据SMT机器打点数量和打每个点所需时间,SMT机器有换料时间、描点调试、保养、维护时间、每天将影响你停机时间按日统计,每天你开机时间,可以通过每天统计,可以发现浪费工时在那里,可以每周针对这些数据分析提升你们设备的利用率,我有这方面的统计表格,可以发邮件给我[email protected]索要!

Ⅱ 精益生产中什么是生产循环时间(CT)它与生产节拍时间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产节拍是生产循环时间(CT);关系史如果CT大于生产节拍,就需要安排加班,或提前安排生产,储备一定库存,以满足生产节拍的需要。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2)怎样用机器ct时间推算产能扩展阅读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因此有些管理专家也称精益生产方式为JIT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方式、适时生产方式或看板生产方式。

核心:

1、追求零库存

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2、追求快速反应,即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精益生产者开发出了细胞生产、固定变动生产等布局及生产编程方法。

Ⅲ 名词解释——什么是CT时间TT时间PT时间,含义与差别是啥

工业工程的学习和应用之间好像总是存在一些差异,有些概念可能在学校里面根本没有学过,而在工作中却被广泛使用。CT、TT、PT便是这种类型,工业工程教材里面没有这三个概念,但这是IE工程师最常用的三个概念。

下面给大家逐一说明一下。

CT,全称为Cycle Time,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循环的时间,即是指从某个动作发生到下一次这个动作再次发生之间的时间,是生产线上每相邻两个产品产出的时间差,也就是产线实际上会按照CT的时间间隔不断的产出产品,比如,CT-10S,那么含义就是产线每10S就会产出一件产品,产线上每个作业员每10S就会重复一次完整的操作(前提是产线平衡)。

与之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是TT。TT全称为 Takt Time,指的是生产节拍,也是产线每两个产品产出的时间间隔。看起来两个概念一样,实际上肯定会有区别。

区别在于TT是客户需求决定的,也就是说客户要求你的产线每天生产多少产品,计算公式是:TT=每天的生产时间/客户每天的需求量。

比如客户每月需要52K,每月上班26天,那么每天的需求量就是2k,如果每天的工作时间(扣除休息时间)为10HR,那么TT=10*3600/2000=18S,这个18S的含义就是客户希望我们的产线每18S产出一个产品。但是我们的产线可能并不能完全按照客户要求去做,我们可能每16S就生产出一个产品,那么这个16S就是CT。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其实CT和TT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分别代表的是产线实际状况和客户的需求状况,在实际生产中也经常会依照TT来合并重排工站,瓶颈工站的CT应小于等于TT。

而PT是每个工站的CT之和,全称为Process TIme,指的是产品从进入产线到变成成品的时间之和。对于一条产线来讲,很难做到产线100%平衡,所以每个产线的CT并不相同,比如瓶颈站点的CT为16S,而其他站点的CT可能为14S 、15S,那么这个产线的PT就是16+14+15=45S

转自网络贴吧“中国工业工程”

Ⅳ 精益生产中什么是cycletime怎么计算

最佳答案
cycle time: time required to proce&deliver a proct or service
是生产2件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测量取平均值得到。
有两个意思。
1.如装配一件产品,所有工作站标准工时之和;
2.同样装配一件产品,CT就是工作站的瓶颈时间

Lean中的 Cycle time 主要是用来确定机器的生产能力,某产品从放入机器到加工完成,所需机器的加工时间,是生产效率的指标。例如,某件产品需要进行3步机器加工,才能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45秒,90秒,30秒。如果节拍要求同上,即54秒每件。那么由于第二步的cycle time大于节拍时间,如果要完成订单第二步加工就需要我们配置2台机器. 产能过剩这里先不讨论。Cycle time 不是不可改变的,但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不是短期改善的目标。

Cycle time其实就是你的加工能力是否能达到客户要求,就是是否能达到节拍的要求,是否要增加产能。

Ⅳ SMT如何计算OEE

OEE名词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OEE=可用率(B/A)×表现指数(C/B)×质量指数(E/D)
日历工作时间
计划中断
A 负荷工作时间 设备 保养 计划停工待料 计划 停产 休息就餐
停机
B 实际运行时间 品质 确认 设备 调整 产品 换型 交接班 设备 故障 停工 待料 其他 损失
速度损失
C 正常(无损失)运行时间 设备 空转 减速 损失 暂停 损失

D 生产数量
浪费
E 合格品数 启动过程次品损失 生产过程次品损失
OEE
定义: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指数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
组成。
计算方法
OEE=可用率X 表现指数 X质量指数

可用率=实际运行时间 / 负荷工作时间
可用率: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
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指数=(净CT时间*生产数量)/实际运行时间
表现指数: 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
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合格品数/生产数量
质量指数: 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负荷工作时间:除去设备休止以外班别正常工作时间(出勤时间)
实际运行时间:除去停机损失之外的计划生产时间

产线与PMC
1 理想节拍时间=净Cycle time时间
定义:生产线正常运转(无停机和速度损失)状态下,单个工位完成一次全部作业内容所需的时间(实际测算CYCLE
TIME=生产线瓶颈工位完成一次全部作业内容所需的时间)
SMT是机器正常生产(前后也都没有供应不上和堵塞的现象)情况下从一片板夹住开始贴装到第二片板夹住开始贴装
为一个周期时间。
MIMA、FA、FG是正常情况单个工位完成一次全部作业内容所需的时间。

2 Standard time(标准节拍时间) -> 设定线速使用
定义:普通熟练的作业员在正常情况下,以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合理的操作方法,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所需时间。
计算方法:
标准节拍时间(ST)=净CT时间*(1+T.A.F)=净CT时间*(1+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

3 设备有效运转率
计算方法:
设备有效运转率(%)= 正常(无损失)运行时间 ×100%
负荷工作时间

4 额定设备有效运转率
定义:上季度设备有效运转率平均值

5 额定产品直通率
定义:上季度量产产品直通率平均值

6 SMT小时额定产能(U.P.H) -> 供PMC安排计划使用
定义:利用CT根据合理系数评价出生产线小时负荷产量。
计算方法:
SMT小时额定产能(U.P.H)= 3600 ×额定设备有效运转率
CT
MIMA、FA、FG小时额定产能(U.P.H) -> 供PMC安排计划使用
定义:利用CT根据合理系数评价出生产线小时负荷产量。
计算方法:
MIMA、FA、FG小时额定产能(U.P.H)= 3600 ×额定设备有效运转率×额定产品直通率
CT

7 额定生产工时
计算方法:
额定生产工时(min)= 60 ×计划产量
U.P.H

8 生产效率
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 = (1- 负荷工作时间 -额定生产工时 )×100%
额定生产工时

9 人工效率(劳动生产率)
计算方法:
人工效率(劳动生产率)(%)= (1- 负荷工作时间×实际用工人数 - 额定生产工时×额定用工人数 )×100%
额定生产工时×额定用工人数

10 OEE的计算方法也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计算方法:
OEE = 设备有效运转率(%)× 产品直通率(%)

OEE计算例子:
假设以下是某车间某班次的记录
项目 数据
日历工作时间 12小时(720分钟)
休息中断 2次(每次15分钟)
就餐中断 2次(每次30分钟)
停机时间 50分钟
理想节拍(净CT小时产量) 360个/小时 (6个/分钟)
生产数量 3060
次品数量 60

计划生产时间=8x60-15=465 (min)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可用率=410/465=0.881(88.1%) 负荷工作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中断=720-(2×15+2×30)=630(分钟)

质量指数=(450—20)/450=0.955(95.5%) 实际运行时间=负荷工作时间-停机时间=630-50=580(分钟)

良品数量=生产数量-次品数量=3060-60=3000(个)

从而:

可用率=实际运行时间/负荷工作时间=580/630=0.921(92.1%)

表现性=(净CT工时×生产数量)/实际运行时间)=(1/6 × 3060)/580=0.879(87.9%)

质量指数=合格品数/生产数量= 3000/3060=0.980(98%)

OEE=可用率 × 表现性 × 质量指数=0.921 × 0.879 × 0.98=0.793(79.3%)

OEE的另一公式计算结果
设备有效运转率 =正常(无损失)运行时间/负荷工作时间 =(1/6 × 3060)/630=0.809(80.9%)
OEE=设备有效运转率× 产品直通率=0.809 × 0.98=0.793(79.3%)

Ⅵ 精益生产中什么是生产循环时间(CT)

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生产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

Ⅶ 工业工程(IE)中,ST=Standard Time 、TT=total time、CT=Standard Time 、tack time、的区别和联系。

ST=Standard Time(标准工时) T/T=Take Time(节拍工时) C/T=Cycle Time(周期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一个经过培训且合格的熟练员工以标准的作业速度按照操作规范完成一个合格的产品或工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注意要求是1、一个经过培训合格且熟练的员工2、必须以标准的作业速度3、完成品必须是合格品。
节拍工时是指按照生产计划要求或客户要求必须生产的产品数量而设定的生产线完成一个产品或工序的时间。
例:客户需求每天的产品数量为3000PCS,那么依据3000PCS的产能要求,节拍时间则为:
3600*8/3000=9.6S,也就说每9.6秒你必须出一个产品出来。我这里没有算周期工时,实际是需要把周期工时减去的。
(3600*8-C/T)/3000=T/T

C/T是指一个产品的各个工序标准工时的总和。也就是将各个工序的标准工时相加就得出周期工时。也就是说从第一个工站投料开始计算直至产出第一个产品所需要花费的工时。

Ⅷ 自动化设备ct时间

ct时间要根据设备的设置而不同。
CT,全称为CycleTime,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循环的时间,即是指从某个动作发生到下一次这个动作再次发生之间的时间,是生产线上每相邻两个产品产出的时间差。
自动化设备是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自动化设备由振动盘搭配组成。

Ⅸ 什么是ct,mr.超声使用率,怎么换算的谢谢

CT、MRI、超声的使用率就是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应该有多重算法;可以用开机检查使用时间比总开机时间;也可以用开机时间购置时间;还可以是所有工作日时间减维修时间后比所有工作日时间。也可用工作量计算,例如按正常检查时间算每天不停检查一台机器能检查50个人,但实际没有检查到这么多人,只检查了45人,使用率就应该是90%。不知你理解没有。